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322章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22章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顺着西北风,船速很快,只是几天就到了流求。现在地流求由于三不管,处在一种封闭的壮态,流求岛上各个部族不相往来。只是后来海客地兴起,这地方重新吹来了文明的气息。当然或者因为血缘,或者因为地理地因素。总的来说,流求各族与宋朝十分亲近,并且向宋朝臣服。但同样一点,也没有大臣愿意前来。只是在去年强勉之下,派来一些官员驻扎。
    石坚再次补充了供给。然后带队奔向麻逸。在没有大航海之前,宋朝以为菲律宾群岛就是指麻逸。实际上菲律宾群岛上的国家更乱。狭义上的麻逸只是在菲律宾岷多洛岛,但原先宋朝朝廷指地麻逸还包括三屿、白蒲延(巴布延群岛)、蒲里噜(波利略岛)、里银东(吕宋岛仁牙因)、流新(吕宋岛马尼拉)、里汉(吕宋岛八打雁)、新里汉(吕宋岛马洛洛斯)、东流(吕宋岛西岸)等国。三屿又有加麻延(卡拉棉岛)、巴姥酉(巴拉望岛)、巴吉弄(布桑吉岛)等国。这些国家名义是麻逸地属国,可麻逸控制力很小。
    在麻逸的南边还有马迪加亚斯国(班乃岛北部)、蒲端国(棉兰老岛东北的武端地区)、以及苏禄国(苏禄岛)等国。(还有其他的说法,这是现在最比较可靠的真实地点,宋名里还有三麻兰国、勿巡国、蒲婆众国,有人认为在棉兰老岛地三宝颜地区,有人认为在东非,但后一种说法更为可靠,也是说这三个国家不在菲律宾)
    其实这些小国家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部族更好。他们有的甚至还不如宋朝西南一些生洞地规模大。不过因为中国海商带来的文明气息,也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自称为国家。但石坚也没有将这些国家放在心上,他们太小了,就是危害也不会太大。当然天理教恐怕也会鼓动其中一些较大的势力参预。毕竟他们现在的文明也不过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眼光短视,没有什么深某远略的人。
    只要有好处,他们很可能不知天高地厚。
    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石坚做地。他在海客中灌输了一套,以利为先的理论。不然不行,你看郑和下西洋,中国人说他威风。可真威风吗?为什么他下了西洋之后,明朝吓得将海上大门关起来,兵部尚书刘大夏冲进了兵部,将他地海船图纸和资料全部烧了?刘大夏昏了头?不是,郑和下西洋整一个散财童子,只要你奉我正朔,你看我这船上什么想要,尽管派人上来抬,银子,瓶子、镯子,绸子。那些酋长开始也服气,俺真主才是老大,你明朝在什么地方?可看到船上正往下抬东西呢,老大,你来了,你是老大。可走了后屁也不是。七次下来,六百万两银子整没有了。本来明朝经济只相当于宋朝的十分之一,这一下国库还不空了?你说刘大夏能不急吗?
    而且明朝规定朝鲜、越南和流球一年只能来一次。不然朝鲜得一年来十次,随便献一个破布片儿,皇上就要回赠金银财宝,而且人家还顺带卖着高丽参。象泰国缅甸你们八年来一次吧,阿富汗二十几年来一次,你那大胡子不洗,羊膻味把朕薰着了。什么薰着,吃不消!石坚穿越前几十年,国家都饿死了那么多人,还在支援友人。直到临穿越前,傻事才渐渐做得少,可也没有不做,还在继续着。
    可人家欧洲人自哥伦布之后,为什么有无数个哥伦布涌起,人家航海那是得到实打实地好处。因此石坚从现在起就将国人的观念改变。而且有一门好处,现在航海朝廷没有参预,否则也要遭。朝廷让海客自生自灭,反正他们一个子也没有出,只管收税,何乐而不为?但这些商人比起朝中那些迂儒们要现实得多,自然不会贴钱做这傻事。当这件事成为定局时,就是那些穷儒想反对,也来不及了。象现在敢反对么?多少银子?朝廷能不眼红,舍得不要?
    但这样一来,难免就会有一些欺压土著人与这些小国家地现象发生。还有他们这些国家也有船,不过不大,也随着宋朝海客后面喝一点残饭剩汤。本来矛盾还在控制范围之内,况且南洋各国与宋朝也有许多来往,有许多国家经常派使者到中原去。可幽灵船事后,在天理教挑拨之下,态度已经在改变了。
    石坚来到麻逸后,突然带着船队走了一条奇怪的航线,从麻逸插到马迪加亚斯国。这已经不是主航线了,有许多航道因为岛屿众多,变得狭窄起来,而且有许多地方有着暗礁。特别象他们的船只大,很难航行。这时,那在上海上船的十几个神秘人出现了,他们开始接过指挥权,带领船队在这些海道里航行。
    穿过了马迪加亚斯国,船队向南来到马迪加亚斯国南边的一个大岛上(内格罗斯岛),再一次补充一些淡水的供给。但就在这天晚上,丁却悄悄下了船,还带走几千名士兵,以及船上的一些东西。
    这让余靖感到不明白,现在离大洋岛还远着,把这些士兵留在这个岛上有什么用?不过这可关系到军事机密,石坚既然没有说,他也不敢过问。
    到了第二天,再次扬帆启程。但这次却经过一段很狭长的海峡。最窄处也不过一百来丈宽,但却有两百多里长。就是那十几个神秘人,也命令所有船只水手熄灭蒸汽机,将帆落下,小心地通过这里。否则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好不容易出了这个海峡,然后船队再次折向西南,发往苏禄国,那也是正常航线了。
    可船队行了没有两天,刚过勃泥国的海域,还没有到达新几内亚岛,站在船头的哨兵就象石坚发来消息,说看到前方有些不对。石坚举起望远镜,果然不对,在正前方的海面上看到无数的船只向这边涌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四百章 神罚(二)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1…25 2:34:10 本章字数:6461

      
    现在离那些船只还很远,就是看到了那些船只,石坚确地判断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他心里面已经猜出了七八分。于是他没有做任何变动,船队还在继续前进。
    这一天的风力很大,船速也很快,只是一会儿,石坚举起了望远镜,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前方的情形了。这是一支大船队在追逐另一支大船队,但追逐的船队更大。前面被追的船队船只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田字,不用说是朝廷派到大洋岛平灭叛党的大军了。
    因为路途远,又隔着海路,朝廷与石坚只知道这次田瑜进展不大,甚至有可能会失败。但具体的情形也得可知。现在石坚也在大海上遇到宋朝海客的商船,可他们那敢往大洋岛去,弄得不好连岛上也去不了,而且还有可能连船都会被抢去。
    倒是一开始出发时,遇到一些从大洋岛逃回来的人,带来了许多不好的消息。他们都向石坚诉说他们的亲人被土著人杀害,他们的财产也被烧抢一空。这让石坚很气愤。可以说就是现在的南洋众国也还在懵懂之中,更不用说大洋岛与新几内亚的那些土著人。如果没有这些天理教的提醒,他们就是被宋朝海客剥削,也只有乖乖地接受这命运。
    但现在这些天理教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自己的国家与同胞,伤害自己的族人不说,而且教会了这些土著人站起来反抗。这样就是石坚将大洋岛平灭了以后,治理起来也更加困难。
    这也逼得石坚为了减少以后这个难题,他不得不采取欧洲人地做法,大量的减少土著人地人口基数。也就是说他的手段被迫更加血腥。或者他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族人,他也没有多少顾忌,但以后新大陆的开发劳力更加缺乏。难道再过三百年,才真正将两湾大陆占有?
    这些天理教地人不但在伤及国家的根本,也在伤及国家的将来。头痛啊,石坚让他们一弄,事情越来越多。
    而且后面几天,石坚就已经再也遇不到一个宋人逃回来,不用问,石坚也猜出大洋岛局势更加恶化。甚至叛党已经控制了整个大洋岛,所以才没有宋人再次逃出。
    石坚这时候又看到了条快艇,向他的船队驶来。快艇上也挂着一个田字,石坚知道这是他们也看到自己地船队,派了快艇过来求救了。
    现在距离更加近了,石坚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支船队的具体情况。
    逃在前面田瑜地船队剩下不足七十条船。而石坚知道他离开大宋时是带着一百多条船走地。这一下剩下地船只剩下一半。明显士兵伤亡也不会低于一半。
    而咬在后面地船队上面挂着一个大大地唐字。那是大洋岛上叛民或者天理教立地国家。大唐。但他们足有三百多条船。在后面紧紧咬着不放。石坚还看到有一艘田瑜大军地船只被他们追上。他们立即派了十几艘船只围上去。然后那些身材短小但很灵活地土著人象一只只猴子一样。冒着宋朝大船上地箭林弩雨。攀爬过去。
    虽然因为距离还是有点远。看人看得不是很清楚。石坚还是能看到一会儿。那艘船上地宋兵抵抗议地力量越来越小。最后甲板上战斗停息。那些猴子站在甲板上开始欢呼。特别是现在。他们知道武器有多少重要。有了这些武器。他们再也不怕那些外来者。
    石坚站在船头上。为那艘船上地士兵默哀。他也知道。这是无奈地事。现在田瑜作为被追赶一方。而且向西北逃窜。顶风而上。必然将汽门拉到最大位置。这样更容易使蒸汽机损坏。如果蒸汽机坏了。现在可没有时间让你慢慢修理。尽管每艘船上都配置了修理工。那么就会立即被敌人围上来。同样敌人地船只也会坏。但人家只是追赶。也不是逃。而且就是坏了一半船只。他们还是在兵力与船只上占着优势。
    石坚命令自己这一条船地船长将船开到最大马力。将这艘快艇接应过来。虽然他已经早有了准备。可也要了解第一手地资料和情报。这样才能稳妥地行事。
    人接上来了。小艇上面地人级别还挺高地。一个副将。还有两个部将。两个押队以及几名士兵。
    他们也许还不认识石坚,可看到石坚身后站着的赵_与赵蓉,从她们身上穿着的黄色镶金边龙凤图案裙子,加上船头上锦旗上书大洋岛经略安抚征讨使,石,那个副将还是猜出石坚的身份。他行了一个军礼,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石大人?”
    石坚颔首。
    这个副将一听来人是石坚,他立即来了精神,跪下说道:“末将何子良叩见石大人,请石大人救下我们大军吧。”
    他激动之下,都忘了给赵蓉与赵_这两位尊贵的人物行臣子礼了。可是他也没有想过,石坚打仗行,可他也不是神仙,在这大海上他能将浪翻起来,或者将风刮起来,而且只能刮对方的船只,自己的船只不受损。
    石坚也翻了一个白眼,心想不是废话吗?我能见死不救?
    他将这个何子良们拉了起来,说道:“你将情况讲给我听。”
    何子良这才用最简短的话将田瑜率军经过讲述了一遍。田瑜一开始也是很小心,毕竟他也在路上遇到了许多逃回来的宋人,说到大洋岛叛党势大。所以他在泊岸时,准备得很充分,所以士兵都准备好武器,盔甲穿戴整齐。但上了岸后,还是遇到了顽强的阻击。连着在三个码头着陆,都没有成功,让叛党击退到船上,反而折了几千名士兵
    石坚点头。他理解,也许田瑜在南方带兵与生洞打过小规模地仗,而且战绩也不错。可这是抢滩着陆,不但说田瑜是一个文臣,就是大宋的武将也没有遇到这情况。所以没有任何经验。现在田瑜因为害怕敌人地势大,将士兵全部聚集在一起,这中间有许多特大号的船只,因为靠岸的地点并不多。只要岛上叛党在这些地点注意了,这一百多条船在海上是多大的目标,很容易判断他们大军地去向。那么也很容易将土著人调过来堵截。况且参加叛乱的人中间有天理教,更有许多海客,他们手上也有望远镜。
    田瑜一看这样不是办法,也不要进攻大洋岛上的叛党了,恐怕再这样下去,到时候四万士兵也没有了。况且这一次他四万大军中除了两万正规外还有两万是海客组织起来的义勇军,也就是等于乡兵形式地那种民间自发组织的支援军队。这些兵战斗力更差。当然打顺风仗时,他们能起到作用,可一旦处于下风,他们反而牵连着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他们调转头,从大洋岛的西部登陆。现在宋朝百姓与海客开发的也大多是大洋岛的东部,特别是东南边。西部人烟稀少,土著人也很少。因为哪里毕竟有许多沙漠(三大沙漠与金伯利高原),不适宜居住百姓。所以这次叛乱地地方还是在东部,西部相对平静一点,或者也没有值得动乱的地方。但从这里就是登了陆又有什么用?难道他还能带着大军横穿近万里的路,到达东部与叛党作战?不要说这一路供给没有,也不要说等到士兵到了东部后还会不会有战斗力,现在连登个陆都没有本事,就是到了东部,又如何是叛党的对手?
    田瑜只好在大洋岛与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海面上游荡,并且让从大洋岛逃出来地宋人,带邸报给朝廷,通知近下发生的情况,并说大洋岛上乱贼太多了,请求朝廷支援,自己现在大洋岛海面一边营救逃出来的宋人,一边伺机寻找战机。救人他地确在救,至于寻找战机他一开始还有过,可后来听到那些救上船的宋人说大洋岛上有几百万土著人在作乱,他就彻底地打消了这个想法。
    石坚也是对这一点将信将。原来宋朝海客以及百姓对待土著人不是很好,石坚知道。所以在有心人地挑动下,最后大洋岛的局势烂至此。但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上亿地汉人居然向人口不到自己十分之一的满蒙下跪,自称奴才,打不过人家。实际上相比再过几百年后欧洲人相比,现在宋人的行为就象观音菩萨一样善良了。
    最主要天理教那些装神弄鬼的玩意,才是真正对付这些落后愚昧的土著人不二法门。只要天理教将天龙八部的那些手段使出来,保管这些土著人会以为他们是鬼神,然后葡伏于地,俯首听命。这样天理教不但挑拨他们造反,也能将他们控制在手中。但有几百万人造反,石坚不大相信。
    虽然石坚低估了大洋岛与两湾大陆的土著人的数量,可据各方面统计,大洋岛现在原土著人不会超过五百万人,但也不低于三百万。人也不少,但别忘记了大洋岛多大,足有八百万平方公里,有现在宋朝的近三个面积大,这样一分散,还能看到有多少人么?现在与宋朝接触过的土著人没有人统计过,但也不会超过三百万。因为许多地方宋人还没有到达。
    这么多的人散在各地,就是天理教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聚集起来。就象南洋上千个国家,也未必个个天理教都联系过。并且还要再次刨去一部分人,就算妇女也上,可老人小孩不能算吧。把这些人再扣下来,还能继续有几百万么?一百万就撑死了。而且无论张元或者李织,他们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将他们的战斗力和作战经验立刻提上去。也就是说还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也是石坚只带了三万人前来的原因。
    田瑜本来以为暂且在海上漂着,等待朝廷援兵过来再说。而且他们这一次供给也带得足。天知道大洋岛上乱成什么样子,不防止一下不行。并且新几亚岛上相安无事,他们也能取得水源。就是呆上几个月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没有想到一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