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商道香尘 >

第70章

商道香尘-第70章

小说: 商道香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形势下,国产材料开始变得好销,我们几家在钢厂合订的材料,已经没有丝毫压力。钢厂刚出新价格的时候,我立即联系了包括俞岚在内的一些非常熟的客户。大部分客户都进行了比较大量的采购。光是这些量,差不多就可以消耗光我们国产材料的库存。不过现在把货全部放出去显然是不明智的,离后面一批材料到库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市场采购才是我们的重点。

俞岚更是又划过来300多万,让我全部为她订购成常用规格。无奈这时候整个市场都动了起来,我并没有在最低价位的时候采购到全部的材料。有一小半的成本略高了些。

而公司的售员们这个时候经常做的事,就是向他们的客户解释涨价的原因,说到底只是强调一点,办款要及时!大部分的客户明白这一点,每当市场活跃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也能够接受。

绝大多数公司在这个时候都采用一定时间内留货不留价的策略。我考虑到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以及客户积累并不强,没有盲目的采用这一方法。依然是保留价格及材料。不过付款的期限比以往要仓促了一些,对终端客户限定在一个工作日内付款,贸易商则是半个工作日。短期来看,这种方法使利润相对少了些。但我认为从长远角度来说,争取到一些好的终端客户,才是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王道。

我们公司地销售重点,当然还是进口材料。

加上市场替俞岚和梁波他们收进来的材料,现在手头有6000多吨进口薄板。大概一周后。第二批1万2千多吨材料就能入库。如何将这些材料合理的分期推向市场,是我现在最大的问题。

如果等下批材料入库后,集中销售,即便市场已经大涨,但我订购的这些规格地材料也很有可能会下滑一些。这已经是一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市场的量。而对我的切身利益又是最大的,容不得我有半点马虎。

通过外贸公司的关系,我比较容易得到一些确切地消息。许华当然不会将什么事都告诉我,不过他有时似有意又似无心的只言片语,已经让我得到了不少重要信息。

目前国内有两家大的进口钢材代理商。一个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许华所在的浦海对外经贸总公司。另一个是总部位于京城的首都矿业集团。首都矿业集团做这一行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是一家老牌国企,资金实力雄厚。据许华提供的消息,首都矿业集团下半年大将引进价值20亿的进口金属材料。其中有近五分之一为热轧薄板。产地为美洲和欧洲地一些国家。从质量上来说,他们引进的材料要比我所销售的好。但这个时候质量好不意味着好销。

不过这个信息还是太过模糊,对我的销售策略无法给予有利地支持。在一次电话的闲聊中,许华无意中说起道。国家在进口方面都是有配额的,其中包括各种材料的比例。这一下子让我放了不少心。而且不管怎么样,首都矿业弄回来的材料再多,也不愿意把这一块的市场做坏掉,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嘛!

有了这个底,我对材料地销售方向有了比较明晰的计划。

首先销售的重点还是在流通商上面。这样周转才能快起来。我和梁波、吕良他们一起专门商讨了一下联合销售的事情。

他们公司里的业务员,只负责按我的销售价格报价,而我也将第一时间将待售地规格和价格通报他们。在材料销售出去后,我在挂牌价的基础上,下浮50块钱给他们。不过这里面有两点我是郑重申明的,一是要配合我这边的调价。二是要严格按照我的价格销售,不能私自降价销售,三是要随时互通市场动态。

因为30的差价流通商搬货操作就有利润可图,而我给他们的利润空间算是比较大的,所以特意声明了这点。如果有人私自降价图利,对我们的合作是相当不利的。

我说完这些,吕良就说:“这次是老吴拉大家赚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你就放心吧!”不知从何时起,在吕良、刘扬、赵东辉这几个人嘴里,我已经从小吴变成了老吴。

梁波看了看我,笑着说:“丫的,知道了。”其他几人也点头应承了下来。

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多事总是磨不开面子说。这些年经商,才发现有些事放在明处说效果非常好,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说白了,合作才做得久长。当然,也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含蓄说的,这就要分情况了。

处理好联合销售的事,下面的销售班底人手算是够了。四个公司的销售员加起来,要50多个人,相当于一家大型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而我始终认为,我们这种公司销售员的水平绝不比那些大公司销售代表来得差。

剩下的工作,就是根据各方信息和市场动向,随时调整销售价格。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繁琐。我还是第一次驾驭这么大的盘子,心里微有些忐忑。不过兴奋始终占主导,这让我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

从挂牌销售开始,进程一直在我的掌握之内。每当出货速度稍快,我都会立即调价。而当一些规格市场上货源不多时,我也会立即收些进来。

整整三天的时间里,我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的兴奋之中,中午连睡觉都省了。同时还灌出了喝茶的瘾头。虽然晚上失眠现象依然存在,但感觉精神良好,也不以为异。以前每逢重大的活动前夜,我就是这个样子。第一次有这种情况,就是小学时第一次随老师远足,兴奋得很晚才睡,但第二天精神很好。

随着涨价速度的增快,我调阶的次数也开始增多。周四的一天时间里,调整了5次价格。梁波他们都说我疯了。不过每次调价后,出货的速度只是稍滞一下,立即又快了上去。这让我信心十足。

周五一早,又向住常一样进入高强度劳作时,突然接到一个不同寻常的应聘电话。

过了这些天,我对招聘工作已经有些茫然了,只不过被另一方面的兴奋冲淡了。如果此时市场也在低迷之中,我想我会非常郁闷。

顾强那边的贷款已经到位了,李全策和那三个他招来的师兄弟对玩偶也进行了全面到位的革新,技木已经非常成熟。就是外形设计一直没有好的人手可用。

在电话里,我和顾老大没少说这事。这次是决定要做好,做强,谁都不想凑合,一定要开发成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那边顾强已经计划在那片空地上盖厂房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把计划给暂时搁了下来。

顾强甚至对我说:“要不然我把这些贷款划到你那去,现在折腾钢材不是挺有赚头么?”

我只能实话对他说:“现在我们摊子已经铺得够大了,而且没有合适的货源,全部用作市场采购,也不太划算。毕竟以后厂里才是我们的重点。”

最后议定先由李全策牵头,将机械生产的车间先弄起来,把老厂房的一半地方划作这方面的用途,缩减已经用不到的原机械生产的产能。

李全策辞职不成,改用了巴结领导的方法。他的头头现在被他拍得很舒服,他就得了自由,随便就可以请到假。只要时不时的给领导送点小酒小烟什么的,就没有问题了。老大来浦海没多久,这些动作已经做得相当到位,看来有当奸商的潜质,只是一直没有好好开发。

他们在厂那头忙活的时候,我在这边就为招人的事发愁。偶尔有些合适的,但要么要价太高,要么面谈之后,感觉不是一路人,恐怕不能长期共事。这种人才,我宁可没有。

而今天这个电话,绝对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打电话的人直接就说:“你好,我想应聘美工设计。看了贵司的招聘广告,我想贵公司大概需要一些类似于卡通人物设计的人才吧?”

虽然我对所需人员的工作描述的比较详细,但还没有一个人理解这么到位的,所以一下来了兴趣。“的确是这样。”我连忙说。

“我这里有几个设计的样品,你可以先看一下。如果觉得合适的话,我们再谈。”

“请问怎么称呼?”

那人笑了笑,说:“我叫子不语。”

第八集第四十九章 北行(中)

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没有“子”这个姓氏的。而且这个人的名字也非常古怪,随口说:“奇怪的名字。”但这不是我的重点,我想先看看这个人弄了什么样的东西出来。“我怎么能看到你的设计呢?”

“设计的图案在我的电脑上。你可以加我的QQ,我给你传过来。”

“好的。”我记下他的QQ号码后,挂下了电话。打开自己的QQ,按号码找到了这个有些奇怪的人。当我加他为好友后,立即意识到,子不语只是他的网名。

他在聊天框里说道:“现在这个只是个草案,很简单,文件不太大,你先看看。”

我回复道:“好的。”然后开始接收他传过来的一个压缩包。解压后,打开文件夹,里面有几个图片,还有一个FLASH文件。

我先把那几张图片打开,就看到一个可爱的玩偶造型,顺次点下去,是这个玩偶样品的各种动作。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细看一遍,真是越看越喜欢。再打开那个FLASH文件,居然是一个短小的故事,主角正是那个玩偶造型。

我马上回复道:“你设计的东西我很喜欢,我想这正是我需要的。”

“呵呵,这只是一个草案。我还有一个三维的效果图,不过文件比较大,传输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发过来吧,让我看看!”我兼职有些迫不及待了。

在接收文件的同时,我又问他,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如果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有什么要求。

子不语说:“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一个人设计的,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我们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专门制作一些类似这方面的设计以及一些广告。”

他们有一个小团体,对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如果这些人都能招到厂里,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虽然还没有看到那个三维效果图。但我已经有了要把这些人招揽过来的决心。

我回复道:“你们工作室一共有几个人?你们需要什么样地条件?”

等了一会,对话框里跳出几行字:”一共是七个人。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有个稳定、适宜的工作环境就可以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一群自由惯了的人,如果约束太多,会不习惯。”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曾接触过不少这种类型的同学。太多的束缚,会压制他们的灵感。我打字道:“这个没有问题。只要能遵守公司的大的纪律就可以了。在待遇方面,你们有什么要求?”我说的也比较含糊,想先把大的方向定下来。其他的东西可以慢慢商量。

“给我们的待遇,能够体现我们的劳动价值就可以了。”

子不语的回答更加的含糊,是一种理想化的合作或是供职模式。不过这也说明协商的余地相当大。

我思索了以下,回复说:“我觉得我们还是面谈以下,这样有些问题可以说的更清楚些。”

“好的。不过我们这些人都不在浦海,大多在北方。”

刚才他那个电话是用手机打过来的。我没有太注意。并且我也不具备通过手机号码知晓对方所在城市的能力。我说:“你在哪个城市?最快什么时候可以面谈?”

“我在京城。其他几个朋友大多在这附近。我们集中一下,再到浦海,估计要到月底了。”

原来他们平时也不是完全在一起工作。到月底再过来实在有些太慢了,我有些等不及。便说:“如果我去京城,你们多长时间可以集中到一起呢?”

“那样很快,我通知道大家,一天就可以聚在一起了。”

我说:“那好。这周六,我去京城同你们面谈,可好?”

过了一会。子不语发消息过来说:“好的。”

谈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三位效果图已经传送完毕。按子不语所说,这还只是一个设计曹阳。如果是最终的结果,那会是什么样?我已经想象不来了,对我来说。现在这个已经相当完美了。

定好了这件事,我内心一片欣喜。虽然两厢比较,我对他们的需要,要高于他们来这里工作的渴望。但我还是很有信心,将这个工作室的人员招揽到公司来。

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顾强,给他宽宽心。顾强一听之后。所表达的兴奋之情比我还要强烈。最后他问我:“你准备一个人去京城?”

我说:“是啊。最近大家都忙,我去搞定就行了。这事情不复杂,如果快的话,我当天就回来了。”

顾强最近在忙着工厂改建的事,绝对不比我轻松。周末我还可以休息休息,他那边却是连着轴转。他说:“那祝老弟你马到成功。”

我说:“一定的!”

※※※※※

周六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李薇已经做好了早餐。吃饭的时候,她就和杨扬商量着去送我。我说:“有去不了几天,就和以前周末去钱州一样,没必要吧?”

李薇说:“那不一样,这次去的地方要远多了!”

我说:“那有什么分别?反正最多两天就回来了。你们最近都挺忙的,周末不好好休息,凑什么热闹啊?”

可是不管我怎么说,也劝不动这两个丫头,只好由得她们。吃过早饭,带上随身物品,便起程赶往机场。

对京城我并不陌生。幼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随外公住在这里。大学的时候,还数次去那里上过几个辅导班,不过毕业之后就再没有过,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经过两小时的飞行,10点钟到达了首都机场。一出来我就现打开手机,拨通李薇的电话,告诉她们我已经品感到大。这是她们送我时反复向我强调的。在她看来,飞在天上总不是那么安稳。

打车直接赶往和子不语约好的见面地点。路上和他通了个电话,他们那些人已经全部到齐了。看着沿路不再熟悉的景色,暗叹这个城市变化之快。

突然之间心里生出一些担心。我这样的行动,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方,我对他们这些人的需求是相当迫切的,他们不会因此而猴子大开口吧?再想到和子不语短短的几次交流,又觉得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

和他们约定的见面地点就是他们的工作室,位于东四环附近。这里离机场不算太远,并且不用穿过中心地带,堵车现象也不明显,没有用多长时间,终于到达了我此行的目的地。

下车时,我已经见到旁边有两个人立在那,似乎是在等人。直接告诉我,这就是我要见的人。便径直走上去,那两人似乎也预见到了,一人看着我说:“你是吴越先生么?”

我说:“是我。你是子不语?”他看起来年纪和我差不多,另一人稍微大些,我估摸着差不多有三十岁。

他也点点头。“进去说吧!”边走边向我介绍他旁边的那人,叫做穷狐狸。看来也是个网名。穿过朝着大街的商房往里面,来到一个院落,正对着的一个房间便是他们的工作室了。这里面有一个教室的大小,四周摆放些一些电脑和其他设备,屋里面其他五人见我们近来,纷纷向我问好。

这五个人年纪似乎都不太大,还有三个女孩。最小的一个女孩看上去也就20岁的样子。子不语向我逐一介绍:三个女孩子里,年纪最大的是天天,稍大的是劳薇塔。最小那个是沐雪。另外两个是神仙之泪和醉里挑灯。我逐一和他们握手。

子不语说:“我们这些人大多是从网上结识的,所以大家都以网名相称,真名极少用。最多的是叫绰号。”

他们之间的互称的外号,更加的诡异。子不语被称为“不甩你”,像极了女孩的称号。那个穷狐狸被叫作穷鬼。据说他从来都存不住钱。那个神仙之泪,一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