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3530-百度--如此专注 >

第20章

3530-百度--如此专注-第20章

小说: 3530-百度--如此专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兴东:百度现在的成功是专注,但是现在大家对百度的期望值已经非常高了,仅仅在中国这个市场本身依靠专注,能不能再上一个重量级的公司?    
    …    
    李彦宏:这是很好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目前百度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竞价排名。中国大概有二千万家的中小企业,美国大约有一千万家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渠道都是非常少的,比如电视广告,甚至报纸广告,它们都做不起,也没必要,因为它们卖的东西可能是很偏门的东西,那怎么推广它的产品和服务呢?    
    其实搜索引擎就是非常好的模式,就是这个人在找这个东西的时候,卖这个东西的人出来了。无论是中国也好,美国也好,这一点是相通的。美国这一块的市场现在是40亿美金,中国我们就算是美国的多少分之一。中国中小企业的数目实际上比美国还多,这些中小企业的购买力是美国同类中小企业的百分之多少,但是你算一算,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东西是有形的东西,它的成本不会那么大。就是一个杯子在中国比如卖五毛钱,在中国不见得能卖到五块。我自己的估计,中国有美国同类公司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购买力。这样算下来的话,将近十亿美元的市场。如果我们专注在中文搜索这一块,我们就会有一个非常有前景、高速增长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人愿意给百度比较高的市值、高的股价的原因。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3)

    李彦宏:两三年内百度绝对不会多元化    
    方兴东:围绕搜索相关的一些运用呢?比如Google以前也非常专注,现在明显多元化了。    
    …    
    李彦宏:这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美国来说,网民渗透率已经将近70%了,搜索作为一个产业已经有五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所以今后单单靠搜索这一块的成长到底还有多大的潜力已经很难说了,这个时候开始多元化,开始做一些整合,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明明知道搜索这一块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相对于百度去年的收入来说,我们能看到几十倍、几百倍的市场,我们为什么要把善于的东西丢掉,而往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转移呢,这显然是不应该的。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不觉得有任何多元化的必要。    
    方兴东:张朝阳说一年以后超过百度。    
    …    
    李彦宏:这个没有关系,只说明大家都很看好搜索这块市场,中文搜索潜力是很大的。与此同时,百度在过去也不是一个先行者,我们推出面向网民的中文搜索时,实际上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中文搜索都推出来了,所以我们不怕竞争,我们本来就是在竞争当中发展起来的。    
    百度过去之所以有这么高速的成长,之所以取得中文搜索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是因为我们专注。今后我们在这个领域面临更多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仍然要靠专注来战胜它们。你可以注意,现在在上市公司里,百度是惟一一家只做中文搜索的公司。    
    李彦宏:惟有专注才能对抗Google    
    方兴东:过去三年里百度能够成长起来,除了专注以外,我觉得是Google在过去三年里给了百度一个很好的窗口。接下来如果Google真正全面展开攻势,你们两家竞争,从长远来讲,你有什么必胜的信心?    
    …    
    李彦宏:我认为是这样,Google即使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公司,它在美国也没有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相反,雅虎在美国跟它还是有一拼的。比如市场份额能占到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水平。雅虎是1998年进入中国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之后,它仍然不是第一。事实上自从2003年它们购买了3721之后,在购买服务器和带宽上花的钱是比百度多的,它们在资金实力上是愿意投入的,但是在这期间,百度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掉,反而上升了。    
    我还是那句话,是因为我们更加的专注。一个新的跨国公司的巨头,比如像Google这样的如果想进来,如果一个事情或者一个经验需要雅虎六年或者七年的时间来学习。需要Google几年的时间?我不能精确地预测它要学习几年,很是在国内需要面临的问题,不见得是他们理解或者能够想象得到的,他没有进来的时候觉得有些东西比较容易,但是真正进来做的话,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我相信像雅虎也好,MSN也好,在中国都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尝试,情况远远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事实上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你如果看一下的话,几乎是本土公司的天下,在任何一个领域,跨国公司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方兴东:像百度和阿里巴巴?    
    …    
    李彦宏:一开始做请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来运营大陆的业务,后来发现不行,就在大陆购买一家公司,请创始人来运营这个业务,后来又不    
    行。现在再试就是我们干脆不控股了,做一个最大的股东,完全让一个本土化的、相对独立的团队来运营。我认为这些都是积极的尝试,我们也会认真对待,最后到底成功不成功,我认为只有时间能证明。    
    李彦宏:CEO、总裁、董事长都是我,挑战性非 常大    
    方兴东:你的背景也算技术出身,Google创始人也是技术出身。百度成功上市以后,你作为CEO这个角色,会有多大的挑战?    
    …    
    李彦宏:挑战还是很大的。百度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在中国开始发展时候,我自己的职位并不是CEO,我是叫总裁。之所以叫总裁,我希望找到一个CEO,找到一个有很多经验运营这个公司的人。但是很可惜,找了很多年之后,我发现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2004年年初的时候,我都没有拿CEO的位置,但是好象大家都觉得我是CEO一样。当公司规模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没有CEO不行,我接下来就变成CEO了,后来没有董事长不行,我又做了董事长。对我来讲压力很大,人家一个公司由三个人照顾,我是一个人在做。对我的挑战也很大。    
    我觉得我的团队还是很不错的团队。我觉得这样一个团队,每一个人其实都有非常独特的背景,像我是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工程师的背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带到公司来,同时大家有比较相同的理念,能够认同这个公司的文化。所以这样一个团队我认为还是非常强大的团队,不一定要有外请的CEO,这个公司才是强大的团队。包括美国的一些成功的公司,微软的比尔•;盖茨等,他们也是作为创始人这样做起来的,这些公司也很成功。外请一个CEO就能打得过土生土长的创始人,不见得的。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4)

    李彦宏:经常会有写博客的冲动    
    方兴东:我看了你的那本书,那本书写完,后来还有写作的兴趣吗?    
    …    
    李彦宏:我经常会有写作的冲动,但是毕竟公司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越来越没有时间写了。其实你到网上查可以看到,在百度刚开始时,我还写过一些文章。但是后来就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一方面是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紧张很多。有朝一日如果我能闲下来,我还会写的。 方兴东:你会有一天写博客吗?    
    …    
    李彦宏:其实我经常有这样的冲动,但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问题。还有一个考虑,很多时候的一些想法不见得完全适合公开的。公司里的员工看没有问题,但是外面人看的话,可能要做相应的修改。所以很多精力就花在琢磨这个话要不要说出来。    
    主持人梁树新:你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    
    李彦宏:之所以大家喜欢博客这种形式,就是非常自由,可长可短,想起来什么就说什么。    
    李彦宏:缺乏冒险精神的人通常给别人打工    
    主持人梁树新:百度公司的第一个员工是刘建国,你怎么看待最老的员工和新加盟的员工? 他们对于百度和对你本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李彦宏:对于我来说,尽量地把大家作为百度的员工来看待,无论你是第一个也好,还是最新的也好,无论你是很高的职位也好,还是你刚刚从学校毕业也好,在我看来都是有很多共同之处,就是大家愿意融入到百度这样的文化当中,为中文搜索都很有激情,也能胜任现在从事的岗位。所以我不想在很多地方对他们有什么区别对待。     
    主持人梁树新:刘建国加入公司时是公司刚刚建立,现在进入的人是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李彦宏:可能会有潜移默化的变化。百度小的时候,可能具有极其冒险精神的人愿意进来。刘建国决定加入百度时,我们连办公室都没有租好,我们就是在一个三星级的酒店大堂坐了坐。其实我们见面的时间也很短,他就比较相信说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做出非常优秀的搜索引擎和非常优秀的公司,这是需要冒险精神的。现在再进来的人已经看到了相对来说比较有规模的公司,我觉得所需要冒的风险相对就小一些了。    
    我以前也跟别人讲过,我后来不断地在招一些优秀的人进来,这些人很多都比我聪明,但是他们为什么都给我打工呢?是因为他们没有我的冒险精神。所以他们在公司风险比以前小的时候,以前我们找不到的那些优秀的人愿意进来了。    
    李彦宏:中国互联网还远不到整合的时候    
    方兴东:对中国互联网这几年的经历,从你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比较深的印象或者感触?    
    …    
    李彦宏:回想起来,发展还是非常快的。我回国的时候,国内的网民人数是890万,现在经过五年多的时间,涨了十倍都不止。当有890万网民的时候,人家说是泡沫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这个市场很小,大家都在炒作。但是现在有一亿多的人在上网的时候,就是真正有一个市场在那儿存在。早期进入的有些死掉了,有些抓住了机会,现在发展起来了。     
    我觉得相对于中国13亿的人口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还有很多机会,也许有些人还没有看到,也有很多机会存在那儿。整个产业到这样一个规模的时候,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可以吸引很多的投资进来,也有可能再成就若干个非常优秀的公司。     
    方兴东:目前来看,百度、阿里巴巴等,已经在规模或者资本实力方面已经比较领先了,在未来的时间,格局会有什么变化?谁能担当领导者?    
    …    
    李彦宏:预测未来的事情总是很危险,能说对的次数并不多。我也不去想说最后哪个公司会剩下来。大概在从去年,甚至从前年开始,互联网业界就有一种思潮,就是整合。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整合的时候,什么时候需要整合呢?市场成熟的时候。市场一旦成熟,原有业务的成长性不足,一旦整合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阶段,就会产生非常好的收入和盈利。    
    而对于中国现在的互联网来说,上网人数不足10%,每个人上网的时间在增加,网上的信息量在迅速扩大。这么高速成长的市场,我认为整合的代价是很大的,大规模的整合,也许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相互配合的团队,对于高速成长的领域来说,一年时间要失掉多少机会。    
    李彦宏:超级女生火了百度贴吧方兴东:百度如果不多元化,怎么把用户增加?    
    …    
    李彦宏:你一开始说社区化,后来说成多元化,我觉得这两者有很大差别。百度非常相信搜索的社区化这条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2003年的12月份推出“贴吧”,现在中国网民想到找一些信息的时候,首先想到百度,不仅因为百度中文网页数目搜集的最全,也是因为他知道到百度上,不管他的检索词是什么,总能够找到一批跟他兴趣相同或者类似的人,他们可以交流,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他找到一种归属感。很多信息在网上静态的网页出来之前,在百度的“贴吧”里就出来了,这是对传统搜索形式非常有效的补充。    
    你重新建一个网页检索的库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要把这些用户同时移走,难度就大很多。我们对社区是非常看重的,但是这个社区是以搜索为基础的,而不是像其他门户网站为了更多注册用户而做社区,百度的社区是为让大家找到更多的信息而做的。    
    方兴东: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李彦宏:我们在6月份又推出了带有社区性的服务,叫做“百度知道”,有人可以在这儿问问题,也可以回答问题,回答好的可以增加一些积分。这个业务目前成长的势头也非常好。


第五章 调侃百度百度李彦宏首次直面网媒作客(5)

    主持人梁树新:关于超女和“贴吧”的问题,你有没有关注超女?    
    …    
    李彦宏:我自己对超女没有太多兴趣。我知道超女是非常火的,这个贴吧有可能一天就上数万个帖子。这个现象之所以能够被贴吧抓住,也是因为它本身的机制,就是它可以及时地发现新的兴趣。我们用户要找的东西,但是互联网上的静态页面不能足够反映出来,那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社区反映这些信息和感受,这就导致突然火起来的现象在百度的贴吧里聚集了最多的相关人群。    
    主持人梁树新:不知道超女成就了贴吧还是贴吧成就了超女。    
    …    
    李彦宏:这是一个机制问题,百度贴吧2003年12月就推出了。不管是超女或者超男出来,总有一个地方表达他的意见和分享他的信息。    
    李彦宏:我曾经得到三位高人指点    
    主持人梁树新:你曾经说过,你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高人指点。什么时候有哪些高人给了你指点?…    
    李彦宏: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三个人对我后来事业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一个人是我在美国学校里的导师,他的研究项目其实并不是搜索引擎类的技术,我一进他的项目组,他就告诉我说,你以前读本科学的是信息检索,你来跟踪信息检索方面最先进的技术,看看有没有什么将来可以用在我们这个领域的。    
    我在美国读书的两年半当中,一直被要求来跟踪最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或者信息检索技术,就是1992到1994这个阶段。我得益于此就是在很早期就在跟踪搜索引擎。1994年我决定出来工作时,放弃博士学位,他也能很开明地同意我这样做,也不容易。因为学校里的教授总是希望自己最好的学生将来也去做教授,将来大家形成一个圈子。当时我告诉说我的兴趣是想进入工业界时,他说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工业界的事,你也没有必要读博士学位了。    
    第二位所谓高人就是我第一份工作时候的那个老板。这个老板是耶鲁大学的博士,是工业界少数几个在学术上非常优秀的人。他既有非常聪明的头脑,在学术上他很尊重科学家,很尊重知识。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实际的人,他很关注实际的实现。所以他也是自己创业成功的,他自己做了一个公司,但是在做公司之前在“贝尔实验室”做了很多年的研究。    
    我一见他,一谈论问题就能相互激发各自的灵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