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0-中国文情报告(2005~2006)-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点论争与焦点事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引发争议(2)
但刘心武说,“过去可称女士为先生,比如冰心”。孙玉明说,但那是“五四”以后咱们把有学问的老师无论男女都可称为先生,但在“五四”之前那一部著作称女士为先生了呢?张书才从史学的角度说道:清朝太子间的争夺完全是宗室的内部问题,曹家不可能卷入这个案子。根据宫廷里的建制,曹家作为内务府的人不可能到亲王府里做事。把曹家说成是“太子党”乃无稽之谈。而“新索隐派”的逻辑混乱就在于,他们把曹家想当然地跟“弘皙谋逆”扯上关系,然后说秦可卿的原型就是弘皙之妹,也就是废太子之女,是为了政治避难进了曹府成了童养媳。太子之女可能去到包衣奴才家当童养媳吗?这首先在道理上就说不通。那么从历史材料的角度来看,清代的皇室宗谱是记儿不记女的,又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说明太子有这么一个女儿呢?所以这一层一层的逻辑在刘心武那里都是不对的。胡文彬认为,学术研究就一定要接受学术的检验,提出一个学术观点必须拿出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成立,而不是凭想像瞎猜。刘心武所提出的那些东西,哪一个能拿出证据,哪一个能够有理有据地来说服大家?《红楼梦》不是谜语大全,不是凭借猜谜就可以做出研究的。他说“红学是一个公共的学术空间”,这就是误导,学术的东西是这样猜谜的吗?如果12亿人都这么猜谜,那一个谜面就该解答出12亿个谜底,这可能吗?像《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这样的书很多啊,比如有《职场红楼梦》等等,作者不说自己是在做学术,只说自己是戏说,那就无可厚非。
对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网络媒介一直跟踪热炒,甚至以一些夸大其词的说法来惹人眼目。如新华网以《刘心武“忽悠”〈红楼梦〉红学界拔刀欲“群殴”?》,人民网以《刘心武“生编硬造”红学家群起抡大棒》,网易以《红学家们“群殴”刘心武为哪般?》为题做了大篇幅的文化专题,还有人将这一场论战定义为“草根学术”和“官方话语”的对垒。在网推出的“您如何看待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网上调查中,17385位投票者中,近八成投票者认为刘心武“扩大了红学的大众讨论空间,值得肯定”。作家邱华栋、批评家朱大可等众多文学界人士也纷纷站出来“挺刘”。刘心武对来自红学家的各种批评也通过一些媒介予以回应,针对有的红学家的“新索隐派之路走不通”和“不该到中央电视台开讲座”的批评,刘心武认为,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要允许哪怕是自己觉得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要有平等讨论的态度、容纳分歧争议的学术胸襟。面对学术争议,又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苟同别人的见解。他表示,他一再申明,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研究心得,都是对的,更没有让听众和读者都来认同他的观点,他只是很乐于把自己的这些心得,公布出来与红迷们分享,并欢迎批评指正。他还表示:我的《红楼梦》研究得到了红学界老前辈周汝昌先生的鼓励与支持。周汝昌的观点与研究方法与我并不一致,但对我却十分支持,我希望多一点像周汝昌前辈这样的红学大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民间的“红学票友”。同为作家也在研究《红楼梦》的王蒙在答记者问时,把刘解说红楼归为“猜谜派”。他称自己曾看过刘心武写秦可卿的一章。他说:“我觉得他的讲法自成一家,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但他又指出,现在的“红楼考证”,是猜测多,证据少。《红楼梦》本来的故事很吸引人,作者留下的头绪太多,人物太多,给后来的阅读留下了极多的空白。本来,填补空白是阅读中最大的诱惑和乐趣。我个人认为,刘心武为我们阅读找出了一个空白,比如元妃之死、秦可卿的病,对这些个问题的解释,对刘心武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万事都有分寸,一旦考证、解释得过于凿实,就容易引起别人攻击、引来嘲笑、引发许多的非议。所以,“猜谜是有条件的,揭秘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猜谜说”也好,“本事说”也罢,我们只能希望他们备其一格、自成一家、自圆其说。
热点论争与焦点事件文化名人纷纷开设“博客”
什么是“博客”,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中国最早介入“博客”创业的方兴东的说法是:“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2002年6月,中文网络第一博客网站——博客中国(wwwblogchina),正式诞生。2003年6月,木子美的性爱日记在网络惊骇出世。也因此,很多中国人首次接触到“博客”这个新名词。随着名人纷纷加入,眼下,博客人气直线上升。目前,内地有博客网、天涯博客、网易博客、搜狐博客等数十个同类知名网站。就在2005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不长的时间里,先后有搜狐网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的博客大赛,网的“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博客网的“2005年中国网络传播学院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相继举行。据介绍,在内地1亿多网民中,经常玩“博客”的近1000万。
2005年10月,推出大量文化名人博客而名声大噪,余华、刘震云、余秋雨、郭敬明、吴小莉、徐静蕾、张海迪、潘石屹等超过100人已被招致麾下。而据网总编辑透露,名人博客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中,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等中国电影导演大腕的博客年内将开通。建立中国第一家博客网站的方兴东感叹:名人的大量加入,最大贡献就是帮助推动博客主流化,从过去的木子美过渡到余华、张海迪、潘石屹等,“博客发展在中国将揭开新的一页”。这些“名人博客”的登场,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有人甚至认为这样的行为有违博客的草根精神,已不能称之为博客。但这并不能阻止这些博客一路飙升的点击率,其中有一些不到一个月点击率就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尽管有不少网民对其中一些博客的真实与真诚表示怀疑,但博客显然已成为读者与作家“亲密接触”的一个新阵地,同时也多多少少改变了作家本人。
第一个在开博客的作家余华,两个月内他的博客点击率超过13万次,其中一篇《一个作家的力量》,一周左右点击率超过1万次,读者评论有80多篇,这让余华觉得十分过瘾,他感叹说:书能一下卖这么多吗?余华对自己的博客比较认真,甚至有点激动和痴迷,他经常在博客上与读者进行交流,甚至开了互动栏目。他的博客中最受欢迎的是“篝火论坛”栏目,目前论坛正在就哈金的《伟大的中国小说》、莫言的《虚伪的文学》两篇文章展开讨论。
一个网友在余华的博客上留言:“没想到可以和您这样接近。原始人围坐在篝火旁,能讲故事的人是他们的生活中心,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讲述者的魅力他们可以亲切地感受,而网络时代,我们有了这种方式。”余华回答:“我写了20多年小说了,今天看了你的留言,才知道自己是围坐在篝火旁能讲故事的那个人。这是我得到的最高评价,读者和作者的友谊是最长久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友谊最单纯。在生活中,我只和一些熟悉的人打交道;在博客上,我开始学会和陌生人交往。网络让我们坐在了一起,虽然我们互不相识,可是我们中间有篝火,大家互相尊重,这是前提,这样我们才能坐到天亮,否则日出前就不欢而散。”上海某媒体还为此专门开设“篝火长谈”栏目,从余华的博客上选择一些文章段落和网友的评论留言。
张海迪的博客叫“布劳格”,这是她自己根据英文“blog”取的中文译名。她解释说,“布劳格”是一个自己的小屋,你可以把它建在任何地方,天之涯海之角,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进去。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布置它、装饰它,这间屋子可以让你尽情发挥创造的想像力。其实,在张海迪的心目中,“‘布劳格’更像一个充满真诚和善良的花园,而不是恶意炒作的灰烬。”带着这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愿望,她很快地适应了博客这个新的阵地,并毫不掩饰自己对“布劳格”的喜爱:我喜欢我的布劳格,它如同我的纸和笔,只要有时间,我就写下去,将来人们也许会看到一本有趣的《我与布劳格》呢。张海迪在病痛中不放弃自己的故事,曾鼓舞了很多年轻人,至今她的博客仍有这样的感染力。一位名叫海底的女孩给张海迪讲述了自己不幸的故事,她留言说:“不幸,有时出现在身体上,有时在心灵里,我们都没有倒下,看到您,也看到了我自己。”张海迪的“布劳格”充满年轻的气息,她甚至在上面贴出了自家客厅的照片,如果有人夸她家装得漂亮,她会很高兴。
叶永烈写博客不到一个月,就发现玩博客不容易。他说,建立博客个人网页之后,我既当作者,又当编辑,既要写文章,又要配照片。网页要经常更新,管理好一个网页,也不容易。他的辛苦得到了网友的热情回报,他的博客开出16天,点击率超过8万次,每天的平均点击率超过5千次;平均每天收到评论11篇,留言4条,这在博客网上,算是相当高的。叶永烈在博客上表示,不能以点击率论英雄。他说,点击率高,表明众多网友关注你的网页,当然是好事;点击率不高,不免有冷清感,但也不必太在意。博客是锻炼写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倾诉自我、寻找知音的好场所。就这个意义上讲,坚持博客,就是胜利,就是进步,就是成功,就是博客的本质。
以“个人化写作”特立独行于中国文坛的陈染,不习惯贴近人群,在接到开博客的邀请后,迟迟不敢答应,她后来在自己的第一篇博客中解释道,这“一方面源于我对网络的生疏;另一方面源于我对于贴近人群的紧张感,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至于为什么开博客呢,陈染说:“人自身经常是矛盾的,既需要与他人交流的温暖,又需要独处的心的自由。经过一番思量,我觉得在这里也许可以同时实现‘交流’与‘独处’。”陈染的博客比较简单,却写得十分认真。推出后,立即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一个月不到,点击率超过6万次。
如今,开博客的作家越来越多,浏览他们的博客,可看到作家更为真实的一面。冯骥才在博客上向读者表示,每周作2~3次的更新计划,内容包括他的散文、小说以及自己的行踪,他说,相对书本读者,博客的读者让他感到更加神奇和神秘。刘震云的博客开篇就说,我不懂博客,他把自己的博客定位为“文集”,每天出现一章《温故一九四二》。郭敬明的博客多为他的生活照和生活小记。韩寒的博客是近两天的赛车照片以及比赛心情。海岩的博客完全成了他的新作、新剧的宣传阵地,新剧男女演员的照片,还有自己养的宠物的照片……
名人博客能坚持多久呢?不少人心存疑虑。作家队伍里的超级网虫、创建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的著名作家陈村就说,“余华开博客是没必要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护,不更新就没有人去看,所以他做不长的!”陈村透露,他曾苦口劝余华:放着《兄弟》下半部不好好改,弄什么博客呢?而余华则表示,博客是每天要坚持上去的。
陈村对名人博客的前景不很看好,“名人博客以后前途难料,以前名人个人主页也很火,博客其实就是一个傻瓜型的个人主页。”陈村认为,blogger都是一个小国之君,抛开性和政治之后,应该是很小众的事情,主要用于朋友之间的交流。“如果博客漫山遍野,就难以复苏。”另外,“博客管理非常棘手,博客跟论坛不一样,论坛很多人集中,几个版主就可以管理,而博客更像打游击,你不知道它会从哪里冒出来,因此管理非常困难。”“名人是最脆弱的,而网络是绝对公开的;名人需要包起来,不可能赤裸裸的,而这是需要成本的,他们不可能像芙蓉姐姐那样‘坚强’。”因此,陈村对新兴的名人博客并不看好,他甚至预言:半年之内,这些名人博客都要“黄”掉,尽管网站殷勤维护,但名人的时间和精力不济是关键!
虽然有人怀疑,有人观望,但更多的人却持乐观和欢迎态度。“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刘震云、余华了;这是件天大的好事。”最高兴的是那些读者了;他们发现自己可以直接与自己喜欢的作家对话;进行互动交流;这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博客,已在悄悄改变着作家、读者和我们的生活。
作家身影与文学声音作家身影与文学声音 文学评论要关注现实
日前,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召开“总结与展望:2004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回顾研讨会”。20多位在京专家、学者就他们所关注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和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2004年文学理论与批评现状等问题各抒己见。与会专家、学者在讨论交流中达成共识:文学理论与批评不能与创作脱节,但在当今社会,更不能与现实社会脱节。与会者普遍认为,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在当今社会仍然得到了应有的关注,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积累做实事、说实话。
重建中国话语
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学者谈论目前文学理论与批评现状时都谈到“脱节”这一现实问题。
方宁说,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各种各样西方理论的资源。这几年我们引进了很多西方的理论,包括文学、哲学、批评、文化、美学等,虽然资源丰富,但是能真正解决当下中国文学理论问题的理论却还没有找到。我们现在的理论缺少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所以就逐渐边缘化了。今天讲理论建构,不仅应该解决学理、经验、观念等层面的问题,更应该关注文学批评规律的研究。
张志忠也认为,现在文学理论的现状是对西方的理论比较关注,但是对本土的东西却缺少尊重和理解。长此以往笼罩在西方话语下,总也没有自己的中心。李建军说,要摆脱我们的生存、我们的体验被西方话语所遮蔽的尴尬现状,面对西方话语,应该表现出必要的信心,对传统文学保持崇敬的心理,重建中国性话语。季红真认为,我们应该找到本土的理论资源和外来的理论资源的契合点,用钱钟书的话说就是“打通”,不能截然对立,也不能对自己的传统一无所知,或者盲目地排外。范咏戈认为,建立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体系,应该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认识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形势;要在目标和资源上保持清醒头脑,要重视中国传统文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