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自在人--贾平凹序跋书话集-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立伟有冯之气,吾则要拉开距离,习之《史记》,强化秦汉风度。
1985 年9 月8 日记于扉页
读《将军的头》
今日购施蛰存一书。吾喜施氏的心理层次的描写。心理描写要传神,一
是变形,二是细腻,三是层次。吾多年前便欲以现代意识写古事,但未成,
读施氏大作,倒颇有启示。
1987 年夏日记扉页
浓重的背景,使一个很平淡的故事支蔓起来,丰厚起来,而施氏叙之从
容。
一个月又记扉页
读《诗创作心理学》——《诗品》臆解
畅广元先生从创作心理上言,颇有新意,也见功力。《诗品》只指向各
类诗之意境,而意境以象示出,着人解悟。诗是最难明言的艺术,企图明示
则妄也。
1989年 7月 10日记扉页
读《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
一、小说的问题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充分地写“背景”下的故事过程,
而又恰恰没有故事的结局。这便是写人与写故事的区别。
二、不停有伏笔,而写伏笔时又使故事摇曳开,以增加深厚度。
三、叙述时,动作性东西多,互相交替,显得容量。
1988 年10 月 3 日记于《殉葬》题前
读《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
对于唐诗,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迄止今日,唐诗研究国内外大
有人在,国人之研究,当然有古今区别,但洋人研究,则中西古今之异趣也。
我喜欢外国人所写的中国古典研究书,此正是中西结合。日本松浦友久先生
在此书中说:“感受客体化的意欲间的紧张关系”的产生,即为优秀之章。
此话有理。作者重在写太白诗中的离别、行旅、月光、女性、风暴、怀古、
饮酒、战乱、政治、游仙、赠寄,以内在心象着笔行文,循艺术之规律,读
之合我心境也。
1983 年冬日记于扉页
读《沈从文文集》
信手来写,放得开,收得合,而开合间的圆润之处,沈氏大知。此等文
法,必得天资好的人用之,必得文笔补救,其没骨写意法。
文章作得随意如水,沈氏是大天才也。
1983 年2 月20 日记于第四卷
读《实验诗选》
岛子之诗令人最大之感受是一种沉重之灵魂苦难。这是整体感觉性的、
强大理性的诗。《易》的辞是中国人的最具象和最抽象的东西,而岛子研究
《易》,却为什么不借鉴这种作法呢?岛子好像并不喜欢一些字、句的诗境,
这应该是对的,但也不必一概拒绝。集中的那些诗剧是出色的,容量颇大。
岛子之所以这样为诗,完全是人生之坎坷所致,却不一定陷入而不拔。中国
诗坛上杜甫、李白、屈子、东坡皆一生不得意,但诗极豁达,这便是一种生
命之超越。禅语讲,古镜未磨时光照天地,磨后则黑漆漆的,此意岛子应戒。
学以魏晋诗人,学李贺,在黑纸上写白字,当然好,但若将生活为副业,以
诗作生活,则会沦为贾岛气。
1989 年7 月28 日记于扉页
读《她就是那个梅》
梅女士之诗是从民间和生活中体验而得,其清新可人,与流行诗人的故
作高深不同。但梅诗境界狭小,且并未放达。古陶渊明诗也写田园,所谈的
哲学也不是何等新,但旷达飘逸气充盈,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的道理,
故人与自然契合矣。
1987 年7 月记于扉页
读《闲情偶语》
有闲情者方有蕴藉文。
平常心。
1989 年5 月于扉页
在洛阳读稿
七年前来洛阳看牡丹,可惜一场风雨,牡丹谢了;七年后又来洛阳,恰
是花事正盛,我读到了一大批好的文章。洛阳有世间最热闹的牡丹,也有最
沉静的卢舍那大佛,看花参佛,由富贵走向高尚,这也是读这批稿的境界。
《洛阳日报》“一拖杯”全国小小说大奖赛,据说来稿近四万件,涉及
到除台湾外的各个省份,甚至于欧洲国家。一个地方报纸敢作这样的工作,
气派是够大的。他们不以搞奖赛而挣钱敛财,以维护文学的庄严,竟敢将候
选篇目交给评委时统统将作者的名姓用墨涂抹,作法又多么令人敬佩。艺术
是靠征服而存在的,也正是他们的严肃认真,这次大赛的来稿质量很高,影
响颇大。
我所读到的文章,都是千字左右,篇幅上是短,但内容却很丰富。对于
小小说的定义我并不懂得多少,为短而短,是一句诗的扩大,一个简单的意
会,这种写法我不喜欢。在我的感觉里,小小说是机智的、智慧的、过目不
能忘的精悍篇章。评选结束后,查阅原文的署名,发觉相当多的作者都是业
余的,声名并不显赫,可谓是成名的并不一定就成功,而成功者却未必成名
啊。现在的文坛未浪出声名的俊才实在是多,自己作为一名评委,是幸运也
是可悲,想我四十左右的这批人,文坛上多少有人知道,那是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时势所造,当文学的热潮平静下来之后,在文坛出名是不易了,《洛
阳日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出一批新人新作,其见识不凡,功德无量。
读这批好稿,给我的启示有二:
一、大量的文章是抒发人生的况味,他们已从强烈的社会的角度转入对
于宇宙、自然、生命的体验。如果将小小说写成类似于一种散文诗或纯粹成
了讽刺小品,我想那是不足取的。长的小说和短的小说,它一样是要有境界
的,真正的对宇宙、自然、生命有体验,就有了大的境界,而文章就是这种
体验后自然而然的提笔,一般说技巧是无关紧要的,是不是就指这些?由此
又可得出,一切形式问题何尝不又都是认识问题呢?
二、大多的文章写得沉静,这是多么可贵。有些人如我,惹上了一种“气”,
即激愤太盛,从容不够,这或许是如我这样的人走上文坛时带上了浮躁时代
的痕迹,但这种“气”却影响了我们进一步与艺术的亲近。超越激情,从容
大度,文章既写现实生活,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又有形而上的味道,跳出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外,新生的作家实在是蹈了文学的大方处。
于是,我感谢给我来洛阳的机会,感谢在洛阳所读到的好稿,热热闹闹
的牡丹和无言的卢舍那大佛将永远给我昭示。
1992年 4月 17日
《美文》发刊词
亲爱的读者,我们开办了这份杂志,这份杂志是散文月刊,名字叫《美
文》。
为什么叫《美文》?因为当今的文坛上,要办一份杂志,又是散文的内
容,又是炉灶起得这么的晚,脆的,有彩儿的名字都有了家主,如北京的《读
书》、天津的《散文》、广州的《随笔》,以及《散文世界》、《散文百家》、
《青年散文家》、《读者文摘》、《散文选刊》,我们想来想去,苦愁了许
多日子,只好这么叫了。这么叫的时候,还有一段趣事:那一日,大家讨论
“美文”两个字,争论好大,人分两派,一派说“美文”很雅的,如“美学”、
“美术”、“美声”。一派说“美文”俗了,令人能想到“美容”呀,“美
发”呀的。争执不休,忽想到鲁迅他们30 年代办《语丝》是查字典来的,又
想到乡下多子的父亲常抱了婴儿出门,第一个碰着什么就依什么起名。于是
闭了眼睛翻了一册书,那第一行的第一个字就是美字,出门又恰巧碰着一个
汉子,是本市的一个名丑,手里正拿着一本《中国古典美文选》。《美文》
就这样确定下来。叫《美文》绝不意味着要搞唯美主义,但我们可以宣言:
我们倡导美的文章!
我们倡导美的文章。为什么办的是散文月刊而不说散文说的是文章?我
们有我们的想法。我们确实是不满意目前的散文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
透到许多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狭小了,
涵义是越来越苍白了,这如同对于月亮的形容,有银盘的,有玉灯的,有桔
的一瓣,有夜之眼,有冷的美人,有朦胧的一团,最后形容到谁也不知道月
亮为何物了。我们现在是什么形容也不要,月亮就是月亮。于是,还原到散
文的原本面目,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
章。
如果同意我们的观点,换一种思维看散文,散文将发生一种质的变化,
散文将不要准散文,将不仅是为文而文的抒情和咏物,也就不至于沦落到要
做诗人和小说家的初学的课程,轻,浅,一种雕虫小技,而是“大丈夫不为
也”的境地。
先人讲,文章千古事。做文章怎能是千古的事?我们理解,做文章的人
不要一天到黑脑子里总是想着我的文章怎么做,怎样就凤头豹尾,如何起承
转合。做文章的人应该“平常”下心来,明白做文章是一种“业”,同当将
军一样,或同当农夫一样,或同妓女与小偷,生命都一样,“业”有高下尊
卑之分,但都是体证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的“法门”,“法门”在质上归一。
若把自己的生命重点移到了在体证,而文章只是体证的一种载体,一旦有悟
有感要说,提笔写出,这样的文章自然而然就是好的文章,好的文章自然就
有千古价值。我们读《古文观止》,读中学课本,看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散文
大家,写得那一两篇绝美的抒情文,以为散文就是这类,但为了读到某一大
家的更多的抒情文而翻阅他的文集时,我们常常吃惊他的一生仅仅是写了这
几篇抒情文,而大量的是谈天说地和评论天下的文章,原来他们始终在以生
命体证天地自然。社会到了今日,出版业异常发达,做文章的人太容易有出
版和发表的地方,为出版和发表而做文章,文章必然量多质劣。
当然,文章的好坏,是时代之势左右,汉唐的文章只能是在汉唐,明清
的文章只能是在明清。说过了一个时代的文章总体水准由一个时代而定,但
往往是一个作家的具体作品却改变了某个时期的文风。作家个人的作用实在
是相当大的。中外的文学史已经证明:真情实感在,文章兴,浮艳虚假,文
章衰。文学史上之所以有大家,大家之所以出现,就是在每一个世风浮靡、
文风花拳绣腿的时期有人力排陈腐,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
基于诸多想法,我们开办这份杂志,虽然又多了一份杂志,使做文章的
人太容易有出版和发表的地方上再多一块地方,但我们的目的之一如鲁迅的
那句话: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的杂志不可能爆红,我们不是为了有一个舒
适而清雅的职业办杂志,也不是为了敛钱发财,我们的杂志挤进来,企图在
于一种鼓与呼的声音: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
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鼓呼
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
所以,我们这份杂志,将尽力克服我们编辑的狭隘的散文意识,大开散
文的门户,任何作家,老作家、中年作家、青年作家、专业作家、业余作家、
未来作家、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理论家,以及并未列入过作家队伍,但
文章写得很好的科学家、哲学家、学者、艺术家等等,只要是好的文章,我
们都提供版面。在这块园地上,你可以抒发天地宏论,你可以阐述安邦治国
之道,可以作生命的沉思,可以行文化的苦旅,可以谈文说艺,可以赏鱼虫
花鸟。美是真与善,美是犹如戏曲舞台上的生旦净丑,美是生存的需要,美
是一种情操和境界,美是世间的一切大有。
我们完全清醒我们的陋,地处于西北,没有北京、上海、广州的地利,
我们办刊的人没有写出什么过硬的文章,办刊又没有经验,而我们的鼓呼虽
然竭力却可能微乎其微,但我们确是意气相投的一帮散文的爱好者,涌动着
一种崇高的感情,而勇敢起来办这个刊物的,我们是一群声音不大的小狗,
挥动的旗子可能仅仅是大人肩头上的小孩手中的小三角旗子,所以我们相信
读者会爱我们,爱我们的杂志,为我们投稿,为我们提建议而把杂志办好。
刊物是大家的,真的,这是咱们大家的刊物。
读稿人语(六则)
一
读老作家文章如进寺遇长老,想近前又不敢近前;不敢近前,怕他早看
穿了我的肠肠兜兜,不近前又不知那是一双什么佛眼,如何看我几多忙人?
读《五十心境》,说尽了不惑,到底还惑。想起一友人游杭州归来,极
力夸赞某一公园门口的对联怎么怎么地好,问对联内容,说:上联是□□□
□□□□,下联是□□□□□□春。只记得最后一个字。
王中朝淡,《雾村》懒,一个是老僧吃茶,吃茶是禅,一个是黑中求白,
乖人说憨。周涛善冰山崩塌,与之可论天下英雄,何立伟独坐听香,你只能
意会他却能言传。同是女人写女事,《我与董小宛》人为狐变,《小黑》狐
为人变,《我开餐馆》华而不实,却有独立之姿。
1992年7月 26日
二
杂志创刊,真像新出生的孩子,又像是才过门的媳妇,第一期出来了,
编辑部不停地收到来信和电话,甚至遥远的电文,有说孩子是太瘦了,有说
媳妇眉眼不俊,说三道四的,我们惶惶得如谦谦后生,只是洗耳恭听。要自
我评价吗,常言说,看别人的媳妇好,瞧自家的孩子亲,我们是既得意又丧
气。
没有想到的,杂志放在书店的架子上,有人总是把“美文”念错了,有
的喊:“我要‘美女’!”有的疑惑:“‘姜文’?这小子也办了刊物了,
来一本瞧瞧!”
到这一期,我们要告诉读者的,是仍刊登了一些大人物的作品的,因为
我们是小人物。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到大人物的,我们的目的在于希望同我
们一样的小人物也慢慢长大。
已经是几代人读过了的冰心,冰心还是让我们读不够,她是文坛上的菩
萨,菩萨总是不老,我们敬仰她又不得不热爱她。汪曾祺恐怕是最后一个中
国古典抒情诗人了,他不靠迎合活着,以征服而存在,闲人帮主,文风领袖,
这是没办法的。有人评刘晓庆是刘晓庆的最大影迷,我们想,刘晓庆的傲,
是从骨子里透出的另一种的率真,如果没有刘晓庆,我们将会多么寂寞。
年轻的老牛汉总让我们长啸,读叶延滨却令我们庄严,《沉默的远山》,
未名人写了一群未名的人,差不多将我们静坐了一个晌午,于无声里,听见
着我们的惊心。
如果有一部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史,不论怎么写,无疑其中会有两个值得
我们敬重的人物,一个是智慧的韩少功,一个是天才的铁凝,他们的来稿太
叫我们激动。如果能把文章写得辉煌灿烂的莫言,能在他的文章中读出如莲
的喜悦的史铁生,能不断地制造高峰的王安忆,还有我们又忌妒又不得不叹
服的刘恒、苏童、余华们的作品组织来,我们会怎样地欢呼呢?为此,我们
微笑着向他们公开约稿。
是的,“夸父逐日”的精神一直被歌颂着,但“杞人忧天”历来被作为
嘲笑的成语,我们大为不满。杞人是应该尊重的,天实在需要忧,忧的意识
何等可贵。夸父是一种浩然正气,杞人也是一种浩然正气。这样的文章,我
们多么希望有啊!
我们还有一个主张,把文学还原到生活中去,使实用的东西变为美文,
比如政治家的批文,科学家的论文,商业的广告,病院的医案,诉状,答辩,
启事,家信甚至便条。可这类的来稿实在太少。我们在第一期和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