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类应被糊涂替代的“聪明”,是单向和缺乏弹性的聪明。譬如长期困扰中国教育界的“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现象,导致了“数理化竞赛的冠军在中国,但获诺贝尔奖的发明创造人才却在美国”的不利局面。有意思的是,从幼儿园、学前班、再到小学中学,美国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落后于中国孩子,却更热衷于体育、交流、操作和其他社区活动。
但一旦到了大学或研究院,美国学生中的“尖子”却往往显示出比中国“书虫”更强烈的创新、立业、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此之前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而中国学生的过早“专一”,却反而限制了其青年和成年的起飞。也许,少年时在考试及分数这一类事情上稍“糊涂”一点,以后反可能出更聪明的成就。世界和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辩证法。
第三部分 想法领先 行动果敢第8章 世界杯有文化吗?
世界杯有文化吗?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参赛球队在世界杯大竞争中所折射出的源自于自身文化的独特足球风范与气质。
说没有的,自然是认为所谓“文化说”是故作深沉:不就是几场足球国际比赛吗,干吗总是把什么文化传统和基因的事扯进来,小题大作了吧?
不过说有“文化”的,似乎也不是空穴来风。英国足球的派头十足、拼抢凶猛但技术还有欠精湛,多少与老大“日不落帝国”的绅士加强人做派,但技术和哲学已缺乏新的突破之文化特色有染;足球新贵美国,汉城世界杯赛奋勇首次闯入八强,其战术打法简单实用,意气昂扬轻松上阵,凸显出新大陆人民和文化年轻、进取、务实、坚毅、竞争的现代格调。
而德国足球在世界杯赛是“常胜将军”,也与日耳曼民族严谨、硕健、技术进步及充满英雄和自强意志的文化内核紧密相通。
最典型的还是韩国足球,虽然东道主因素导致裁判的判罚难免会出现某些“偏向”,但韩国球员在此次杯赛上表现出的高昂斗志和顽强拼搏精神,加上大有长进的技战术水平,是为全世界球迷所有目共睹的。
原来说日本人的“武士道”厉害,但战后50年来日本被迫走和平发展,技术立国的道路,又没有“与时俱进”发明出来什么能代替“武士道”的“新道”,于是技术革新便缺乏精神与魂魄的附丽,这一点在当代的日本足球风格上也有所表现。
姑且按照“有文化”的逻辑走下去,那么不少人认为此次世界杯赛上中国足球向世界所展示出的,尽是中国文化的落后和弱点:技战术意识和技能过时薄弱,质量与“合理性”标准偏低,竞争和拼搏意志疲软,“集体无意识”的盲目自大与无助自卑之极端摇摆,务虚多于务实,缺少明星魅力和现代的“个人主义”号召力,等等。
其实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课题了,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就极具争议。激进的一方认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已基本无法支撑滋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即无法为生长工作于其中的亿万中国人提供充分完整的现代化视野、思维、气质、技能、习惯和大众文化环境,反倒会经常拖进步与发展的后腿,导致中国的落伍和悲哀。
此一派开出的处方是“全盘西化”。保守的一派则认为中国文化优秀精典雅致,需全面维持保留;而西方文化则是“洪水猛兽”,一旦在中国泛滥便会成灭顶之灾。而稳健一派则试图寻求中西方文化的有效交接点,以达成互补互利的文化态势,从而造福于中国的现代化努力。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笔者以为,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态势;目前已发展到能够满足中国社会中低级的现代化努力的水平;但一遇到高层次、高强度、大规模的超强竞争;中国文化日常所能提供的养料和动能就还力有不逮,“小农文化+官本位”的病毒基因还在作祟。
于是以世界先进发展的高标准来衡量,中国依旧很落后,此次世界杯赛上中国足球在世界一流水平面前的全面溃败,就是对这一结论的一个生动展示。尽管乒乓球、羽毛球甚至女子足球一直是中国的强项,但其与集体性、大场地及男性直接冲撞对抗的运动项目相比,挑战和影响的程度确实要低不少。
当然,通过可持续性发展,中国文化在高强层次上难以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这一“瓶颈”可能得到突破;而且这一突破对中国文化而言必定是划时代的。
这就需要全体人民,尤其是精英阶层能不断领导超越“集体无意识”的低水平、低质量“智障”,加强远见和创造性;不断瞄准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并随之付出坚实有效的努力。
第三部分 想法领先 行动果敢第9章 奢侈地落后着
有一句名言,叫做“落后就会挨打”。那么落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人们最常见的结论有两种:物质上的贫困和观念上的陈旧。
于是,大家就努力去消除贫困和更新观念。一段时间以后,贫困开始为富裕甚至奢侈所代替。各种各样的新观念新思维也是纷至沓来,更迭不断。
但十分令人不解的是,不少落后还是根深蒂固,如恶梦般盘桓不散。中国的男子足球项目就是一个绝好例证。
中国的足球“国脚”们,已经快被钱“堆”起来了,外籍教练也请了。然而就是这样所谓的“超白金一代”,在2004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上连遭败绩,惨遭淘汰,甚至连弱旅马来西亚都无法战胜。
看来奢侈也会导致落后,即有了钱却花不到地方,新的观念思维只是摆设。其实历史与现实早就充满了类似的教训。贫困使人缺乏选择,而奢侈则提供了太多的选择,反而迷惑和弱化了人的选择、判断和自制能力,结果与贫困殊途同归。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由于穷困相对是社会状态的主旋律,于是人们对付穷反而比应对富的准备与办法更多一些。面对“富贵之风”,多主张回归“艰苦奋斗”,即想靠维持物质及开放的匮乏,来限制奢侈对人精神与意志的软化利诱。
这样一来;反倒让人不知道了如何应对富有;或在初步富有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提高;以把进步的水平继续推向新的高度。从心理准备方面讲,可能更多感到目前的“奢侈”是短暂的,所以要抓紧时间挥霍享受才是,哪里还敢想继续进步?也就是说,对发展进步没什么真正的信心,心灵和智慧都还停留在过去的萦绕中。
很显然,这样消极的心态很难奏效。问题的关键不是富裕和开放本身,而是人的素质及修炼是否也随着物质与开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是否能更好地驾驭外界而不是为外界所左右。一句话,是否具备高度职业化的自我约束和收放能力。
中国足球界有一名叫郝海东的“老”球员,却由于能够对自己的作息饮食、技术训练和社会应酬等进行严格要求和自律,所以仍保持了上好的竞技状态,至今仍在绿茵场上为国建功立业。这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心态平稳,控制精力以集中向上。
西班牙著名的“皇马足球队”到中国昆明访问比赛,当地的“土财主”张罗着要用山珍海味大宴宾客,却被“皇马”以“必须维持球员既定餐饮计划”的职业理由而推辞。职业的计划性、科学性与原则性,真使得传统的随机、放任和粗俗相形见绌。
有人会说,看那些大牌球星,这边绯闻谣言缠身,那边在球场上照样摧城拔寨。撇开球员的隐私不论,其实这就是收放自如和自控定力的表现,是自我修炼的一种高境界,是真正球星的境界。所以足球绝对不只是脚上功夫,更是心灵与大脑的修炼。
中国的教育训练,往往在松散与苛刻两极摇摆,松散了自然是不行,而苛刻对青春期逆反心理与活动较少的女子运动员还能有效,对男子则很难,结果往往是窒息了其竞争力和创造力。只有把自律、自控、自强作为运动员的最高培养目标,才会有真正的球星闪光。
除技术和体力外,更多要培养鼓励球员自身职业素质、竞争判断能力和选择控制力的提高,他们才能在关键时刻踢出水平,拼出胜利。不断地改善提高中国的足球文化环境,确保球员、教练与俱乐部的技战术与管理水平能不断提高超越,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之光。
第三部分 想法领先 行动果敢第10章战胜“第六感恐惧”
在美国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可能经常听到华裔侨界的这样一种表述: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祖国强大,我们海外华人觉得腰杆子硬。总的说来,这样的心愿自然是不错。但中国、中国人及所有华裔欲“腰杆子硬”,就必须是一种双向的综合行为。
即国家要强大,个人也要强悍;祖国的力量要增长,海外华裔社会也当自强。只有这样,才符合“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的文明境界。但很可惜的是,封建社会长期对民主与自由的践踏,文化中的“狭私性”顽固传统及经济上的贫困匮乏对人的精神的剥夺,日常行为习惯中体育、尚武与竞争成份的匮乏,都导致了许多华人的“集体无意识”懦弱。
甚至不少人虽已来到海外,但仍然被窝囊的懦弱与莫名的恐惧所束缚着,打不开发展壮大的新局面。更有甚者,还不惜抢掠伤害自己的同胞,在国外还继续着所谓“窝里斗”的悲剧。这样自乱阵脚,导致华人在外界的攻击面前,更显软弱无力。
近来,美国各主要华文媒体,都刊载了这样一条新闻:“纽约华裔学生遭非洲同学围殴。”说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所多次发生过种族暴力冲突的高中,近日又有一名18岁的华裔男生被袭。但这还不重要,关键的是该新闻的结尾处,乃把华裔畏缩的“第六感恐惧”暴露得淋漓尽致。
其结尾处写到:“华裔老师指责学校回避问题,希望事件不了了之。每当师生甚至家长追问是否查出打人凶手时,学校总是诸多推搪,师生在学校都觉得很不安全,惟有自己事事小心。”
稍微对美国的文化与司法有些概念的人,都不难认识到对于上述侵犯人权的严重事件,除与校方积极交涉外,至少应还有其他四种防范应对措施可以采取。首先,报告警察,请警方协助缉拿凶犯;第二,聘请独立律师,对校方在邪恶面前的无能为力进行法律起诉;第三,唤起社会舆论与社区对此类事件的高度注意,必要时还可组织学生、教师及家长罢课、罢教、罢学,以表示严正的抗议;第四,运用美国法律所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实施“正当防卫”,保护自己的基本人身安全。
相反,“惟有自己事事小心”——这种消极的谨慎,不仅不能明哲保身,反而会助长肇事者的嚣张气焰。华裔自从到北美大陆的第一天起,就抱着“事事小心”的生存态度,但这一传统除了造成了自身的窝囊和别人的蔑视外,别无作用,华裔遭欺侮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样的过时落伍的“文化指令与行为”难道还要在21世纪继续下去吗?!在这方面,海外华人真值得向其他族群好好学习借鉴。
1992年美国黑人加州洛杉矶暴乱,其间也波及不少当地韩国侨民的社区。但韩国侨民们毫不示弱,面对暴徒疯狂的打砸抢,他们挺起胸拿起枪,勇敢捍卫自己的社区、亲人和财产,终令邪恶望而却步。
近来,中国民众也在纪念二战时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不错,日本鬼子欠下中国人民的笔笔血债,罄竹难书。
但同时更应值得反省的,是当年南京防线70万“国军”的消极抵抗,望风而逃及中国长期的内战消耗所造成的人民贫穷和国力孱弱,不啻是给外界列强提供了侵略蹂躏中国的可乘之机。日本鬼子只不过是在跪倒的中国头上趁势砍上一刀罢了。
历史与现实的教训依然深刻。在新世纪里,全体华人社会,包括国家、社区、舆论、社团、家庭和个人,面对生活中有时无法避免的邪恶威胁时,是选择继续默然忍让,疏远尊严与自由;还是挺身搏击,从而为民族和子孙开拓出全新的有利局面?!答案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部分 想法领先 行动果敢第11章 阴阳话独统
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开篇便阐明“话说天下形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见统一与分裂的周期性震荡,在中国是具备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的。而历史现象则有其具体成因,如果今天还拿着鸡毛当令箭,就难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荒谬。
即便是历史上的分裂,也更多是暂时的、短视的、狭隘的。尤其是世界产生现代主权国家概念与结构以后,分裂就更不得人心,因为分裂往往意味着国家民族力量的削弱和损失。
为什么会有人执着于统一,而另有人却痴迷于分裂?其中原因和背景确实复杂。抛开具体政治上的是非判断暂且不论,民族文化与性格中的阴阳力量对比,似乎较能决定统一还是分裂的选择,因为其中所贯穿的作用基因不同。
所谓“阴”的因素,一般是较为内向、顾我的,追求局部的精致平衡,对全局则力有不逮,难免“错把鸡毛当令箭,误将井底作宏图”;而“阳”起于很大气的追求和控制感,注重实力增长与外向竞争,误区是如果用力过度或内部失调,便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损害挫败。
中国古代的历史循环,便是在某一段时间人们顾全小国小家,讲究实惠和平稳,力量增强后便对小本经营不满足,于是阳气迸发,英雄豪杰们一统江山。而打江山必需的军事手段,又惯性地被用来治理江山。
时间一久,便形成了人民与统治阶层间的强制性隔阂。统治阶层再懈怠骄横起来,阴气弥升,崇武与竞争雄风逐步消散,下层人民则不堪重负,挺身反抗,终于引发新的国家分裂或改朝换代。从实际效果来讲,这样的循环震荡对中国鲜有好处,并彻底阻碍扼杀了现代进化发展观在中国的萌芽成长。
这样的历史循环自近代以来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即现代国家对统一的渴求远远压过了分裂的骚动。因为统一是一个基础平台,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科学努力、民族进步和主权安全的规模、配置与强度所必要的,否则就可能丧失机遇,无从展开,甚至遭各个击破。或者说欲求质的提高,则必先有量的前提,质才能得以充分展开、调整与提高。
于是近现代一切维护统一的努力和个人,基本上都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民意,从美国南北战争,到现代东西德统一,再到中国西藏的平息叛乱。阴性分裂情结的复辟现象不是没有,15年前苏联的解体就是很好的案例,其结果证明并未让其人民得到多少好处,更是令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的新一代精英痛心疾首。
著名的华人国际影星成龙先生;也最瞧不上“台独”,在若干个公开场合都表示所谓“台独”只不过是个大笑话而已。在国际影坛上艰苦竞争,闯荡多年的成龙,一定最懂得什么是中国的耻辱,什么是中国的光荣。他对“台独”的唾弃,绝非心血来潮,而是由衷地发自内心。
民主其实绝非分裂的同义词,民主绝对不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