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首辅张居正-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见他使枪舞棒,装神弄鬼,便都改称他邵大侠,倒把他的本名忘记了。
长大成人后,这邵大侠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江湖人物。浮浪子弟,市井屠儿,师爷拳手,和尚道士,甚至仕宦人家,内廷大(王+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他统统交往,在江湖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慢慢地也就在应天府地面挣下偌大名气。
隆庆二年,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被隆庆皇帝下旨致仕,回了松江老家。在这前一年,高拱也因徐阶的排挤而在家赋闲。普天下皆知这是两位最有本事的阁臣。继徐阶之后担任首辅的李春芳,是个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当首辅的第一天就在内阁宣布,他并不贪恋这个位子,随时准备让贤。此情之下,便有不少人觊觎首辅这个位子。那时张居正虽已入阁,才能也够,只是资历尚浅,尚没有竞争首辅的可能。扳着指头数一数,最有可能接替李春芳的,还是徐阶和高拱这两个人。
邵大侠虽是江湖中人,却也留心政事,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一番权衡之后,邵大侠觉得自己有能力让徐阶或高拱东山再起,重登首辅之位。经过周密策划,他于隆庆三年的秋天,先到松江拜会徐阶。刚说明来意,徐阶就一口回绝。这位老谋深算处事谨慎的退位首辅,怎么可能相信一位江湖人士自我吹嘘的所谓“锦囊妙计”呢?邵大侠见他不领情,便又一跃上马披星戴月赶往河南新郑拜会高拱来了。
高拱致仕回家已闲居两年,但人在江湖,心存魏阙。邵大侠此时来访,正是人到病时,遇上郎中。但高拱毕竟久历官场,心情再迫切,也不会病急乱投医。与邵大侠素昧平生,答应不答应,先摸摸他的底细再说。一连两天,高拱把邵大侠好吃好喝地招待,还让高福带着邵大侠到附近的庄园跑马游乐,到三十里外的古德禅寺烧香拜佛,就是不谈正事。不过,他暗地里嘱咐高福,要密切关注邵大侠的一言一行,有何可疑之处要及时禀报。两天下来,高福说邵大侠风流倜傥,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风范,看样子是有些来头。高拱这才决定与邵大侠接谈。
当晚,高拱在客厅里摆了一桌酒席,与邵大侠对饮。事涉机密,高拱屏退左右,连斟酒的丫环都不要了,自己亲自执壶。
酒过三巡,高拱问道:“邵先生,你一向作啥营生?”
邵大侠知道高拱这是在盘查他的家底了,一口干了杯中酒,笑嘻嘻说道:“不瞒高太师。说来惭愧,我邵大侠虽然也是出自书香人家,但却视功名如畏途。”
“为什么?”
“说来太师不信,我这个人很有一些怪癖。”
“说与老夫听听。”
邵大侠自己把酒壶提过来,自斟自饮,浮了一大白之后,朗声说道:“人喜欢诗词歌赋,我喜欢刀枪棍棒;人喜欢凤阁鸾楼,我喜欢荒村古寺;人喜欢上林春色,我喜欢夕阳箫鼓;人喜欢走马兰台,我喜欢浮槎沧海;人喜欢温文尔雅,我喜欢插科打诨;人喜欢温情脉脉,我喜欢嬉笑浪谑。总之,恨人之所爱,喜人所不喜。故弄成现在这一副文不成武不就的样儿。”
高拱道:“你这不是故意和人闹别扭吗?”
邵大侠瞅着高拱悠然一笑,饶有深意地说道:“太师,恕后生狂言,人生的学问,都从这闹别扭处得来。”
高拱频频点头,转入正题问道:“你如何想到要让老夫重回内阁?”
第三章 奇侠出山(6)
邵大侠隐瞒了先去徐阶家这一情节,却把他那好弄玄虚的江湖性格表现出来,神色庄重地说道:“我看太师的气色,根本就不是赋闲之人。”
“啊,你还会看相?”高拱问道,把身子往前凑了凑。
“麻衣与柳庄都翻过几页,也受过二三高人指点,故略知一二。”邵大侠自斟自饮说道,“太师双颐不丰而法令深刻,眼瞳不大而炯炯有神,且鼻隼如塔,人中颀长,长颊高颧,眉扬如剑,十足一副腾搏万里的饿鹰之相,加之气色如赤霞蕴珠,沉稳中露出一股虎气。如此大贵之相,世间少有。形主命,气主运。有此相者,必位列三公。有此气者,说明已时来运到,内阁首辅归之太师,已是指日可待了。”
高拱被邵大侠说得怦然心动。数年前,还在当国子监祭酒的时候,一天去京城白云观游玩,门口一个摆摊儿看相的老头就说他有宰相之命,出口的词儿,与这邵大侠大致差不多。但高拱仍担心被人诓骗,略一沉思,说道:“邵先生从丹阳来时,并不知晓老夫长的何等模样啊!”
“是的,”邵大侠点头承认,应付之辞也来得极快,“我当时只是分析朝政,从道理上看,偌大一个中国,能荣登首辅之位的只有两人,一是松江徐相国,再就是你这位卧龙新郑的高太师了。及至我来到贵府,看过太师的相,就认定新任首辅,必是太师无疑了。”说到这里,邵大侠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了一句吊胃口的话,“我原打算,如果高太师这边无意问鼎,我就立即赶赴松江去找徐相国,现在看来不必了。”
“你真的如此看中老夫?”
“不是我看中,而是高太师你确实有宰相之命。”
邵大侠言辞恳切,高拱仍是将信将疑问道:“你打算如何操办?”
“解铃还得系铃人。我认识几个宫中的大(王+当),他们都是李芳线上的红人。”
李芳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是他玩弄花招使徐阶去位,眼下是唯一能在隆庆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物。高拱清楚这一点。
沉思半刻,高拱追问道:“你所说的那几个大(王+当),都是哪几个?”
邵大侠狡黠地一笑,说道:“请太师原谅,我不能告诉你。同时也可以在这里给太师打个保票,这件事我出面来办,保证万无一失,你就坐着等皇上的圣旨吧。”
说到这里,邵大侠好像已经马到成功,端起酒杯,站起来就要给高拱敬酒,高拱伸手一挡,问道:“你为何要这样做?”
“为天下苍生,大明社稷。”
“你要什么代价?”
“你指的是什么?”
“银子。”
邵大侠哈哈一笑:“太师也忒看扁人。如果为了银子,我邵某不会千里迢迢赶来新郑,在顺天府,我随手就能捞到大把大把的银子。”
如果邵大侠开口要钱,高拱就会端茶送客。江湖骗子太多,骗钱伎俩也是五花八门。邵大侠既说不是为钱而来,高拱这才放下一直狐疑着的心思,反而不好意思地说道:“老夫在京城呆了几十年,知道办这种事,上下打点,要花不少的银子。”
“花多花少,太师全不用费心。”邵大侠大包大揽豪气十足地说道,“这点银子我还拿得出。”
“不为钱,那你为什么?”高拱有些纳闷,又把邵大侠打量一番,说道,“事成之后,要官?”
“我也不要官。”邵大侠回答干脆。
“钱也不要,官也不要,那你图个啥?”
邵大侠一边谈话,一边饮酒。一壶酒被他喝了一大半,可毫无醉意。这会儿他又满饮一杯,开口说道:“我若说什么也不为,太师反而会疑神疑鬼,以为我邵大侠要在太师身上设个什么局。既如此,事成之后,太师要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
“请讲。”
“请太师向隆庆皇帝讲情,赦免王金、陶仿、陶世恩、刘文彬、高守中等人的死罪。”
这五人都是嘉靖皇帝身边的方士。嘉靖皇帝一心访求长生不老之术,把这几个人弄到自己居住的西苑开炉炼丹。但吃了他们炼出的丹药后,嘉靖皇帝反而一命呜呼了。嘉靖皇帝宾天之后,首辅徐阶就下令把这五人抓起来问成死罪。鞠谳定罪差不多用了一年多时间,到了隆庆二年,还没有等到秋天问斩的日子,徐阶致仕回籍,这几个人的刑期也就一直拖延到现在还没有执行。平心而论,高拱对这几个人也深恶痛绝。当初若是由他主政,他也会把这五人问成死罪。但这事恰恰是徐阶办的,高拱寻思自己如果真的能够重新入主内阁,首先就得把徐阶经办的大事悉数推翻。
第三章 奇侠出山(7)
见高拱沉默不言,邵大侠激了一句:“怎么,太师感到为难?”
高拱一掀长髯,朗声笑道:“这有什么为难的,只要我能入阁,不出一月,我就奏明皇上,请法司改议!”
“那就一言为定!”
第二天,邵大侠就告别高拱,束装入京。其时已是枫叶红、芦花白的残秋十月。两个月后,经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推荐,隆庆皇帝下诏,命高拱入阁主政,并兼吏部尚书,集首辅与冢宰于一身。
当高拱在新郑高家庄接旨的那一刹那,他不得不惊叹邵大侠的通天手段。同时,他的心中又升起一丝隐忧:万一这事张扬出去,我高拱在士林之中,岂不要遭人唾弃?邵大侠已经猜透了高拱的这层心思,所以自从在高家庄见过一面,也再不露面。只是在高拱履行诺言,奏明皇上将死囚王金等五人改判为流放口外之后,邵大侠差人给高福送来了一张纸条,请他转给高拱。纸条上并未署名,只写了一副对联:
卖剑买牛望门投止
吹箫引凤从此无言
如今被召进京城的道人王九思,就是来自王金一脉。此时他身着黑色道袍、腰佩长剑,走进北京老同兴客栈,身后跟着一位挑担的随从。不待客栈老板相迎,一个小太监已出现在老板的身后:“大内的孟公公已为你准备好了上等的客房,他这会儿在屋内等您,来,楼上请。”王九思一愣,随后满脸喜气地冲上楼去。
屋内床上铺着锦被,桌上放着各种瓜果零食。孟冲从窗口缓缓转过身来,龇着大门牙冲他乐着,招招手道:“王九思,你过来。”待王九思走近,孟冲悄声说:“要是本公公能让你当上万岁爷的御医,你怎么谢我?”王九思估摸着有这样一出,好在他早已备下了,故摸着脑袋讪笑着说:“我手上还有一张五千两银子的银票。”不料孟冲笑道:“五千两银子,你把咱当丫头使唤哪?”王九思道:“那,我找朋友,再凑一点儿。”孟冲乐了:“就这么几个破子儿,就想买个御医,街上的白菜帮子都不止这个价格。行了行了,我这是跟你逗个乐子,我这人根本就不喜欢钱,你现在赶紧随我走吧。……带你去见皇上。”
当孟冲领着王九思进来时,朱载垕正靠在绣榻上,满脸倦容。他略抬了眼,问王九思:“你从哪里来的?”王九思答道:“崆峒山。”
“听说,你有妙手回春之术?”
“皇上面前,贫道不敢吹牛。但贫道对岐黄之术,的确深有研究。”
朱载垕问:“那你看看朕得的啥病?”说着伸出胳膊,要让王九思把脉。王九思说:“皇上是龙体,贫道焉敢抚摸?”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锦袋,从里头拿出一根红丝线,将线头递给朱载垕说:“皇上只需拿住这根丝线,贫道即可为皇上把脉。”朱载垕将信将疑:“就这样能把脉?”王九思道:“请皇上一试贫道身手。”
他握住丝线的另一头,双目微闭,一会儿,睁开眼睛问:“皇上,你是不是每天早上起来,感到舌苔苦涩?”
“岂止是苦涩,而且又渴又干。”
“膝盖还发软发麻?”
朱载垕重重地捶了一下膝盖,叹道:“而且还疼。”
“近几日,眼睛里还长眵目糊。”
朱载垕一摔线头,嚷道:“你说的全对!你说,朕得的是什么病?”
“皇上病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肾气有点虚弱。”
朱载垕一脸失望,斥道:“朕还以为你有什么过人之处,闹了半天,你的诊断还是人云亦云,跟太医没啥两样,孟冲,让他退下。”
孟冲赶紧跪下:“请万岁爷息怒,他的话还没说完呢。”
朱载垕道:“你还有什么话?”
王九思道:“贫道出言不逊,引起圣怒,罪该万死!但是贫道还要斗胆说一句,能够准确无误说出病症并非难事,难的是,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皇上的病,只要能服用阴阳大补丸,包准奏效。”
朱载垕听见,来了点精神:“阴阳大补丸?你有此药?”
王九思道:“这是秘制丹药,要开炉炼制。所用三十二味中药,贫道已从崆峒山中采来。”
朱载垕道:“那太好了,朕这就命你开炉炼制!”
朱载垕赐给王九思一所空宅子,王九思保证三天之后,炼出阴阳大补丸。三天后,阴阳大补丸如期送至。朱载垕拿起那颗绿色药丸,对着窗口的阳光仔细观赏着,然后慢慢放入嘴中,孟冲在一旁注视着,只见朱载垕脸色渐渐红润,腰板渐渐挺直。朱载垕兴奋地狂喊:“神药,此乃神药也!孟冲,你快摸摸朕这手掌、朕的脸,全变热了!”孟冲胆怯地伸手欲摸,朱载垕突然变脸:“大胆奴才!朕的龙颜也是你敢摸的吗?”孟冲吓得匍匐在地:“奴才不敢!奴才罪该万死!”朱载垕大笑:“起来吧!朕这是高兴,这会儿你即刻给朕传旨,告诉王九思给朕炼就阴阳大补丸,如若不然,朕必惩他以欺君之罪,斩首示众!”
第三章 奇侠出山(8)
街面上驰马传牒,肩摩毂击,喧喧哗哗,一派丰隆之象。一辆华丽的马车从街上驶来,在苏州会馆门口停下。一身着黑色锦衣,头戴软帽,一只眼戴着黑色眼罩的男子从马车上跳下来,他就是邵大侠。他的身后跟着十几位长随。他已包下了苏州会馆的一层楼。
安顿好了,他派人去找高拱老大人的管家高福,就说邵大侠到了京城,请他前来相见。随后,邵大侠走出苏州会馆,闲逛走进一条横街,在一个小店面前站住,他抬头看见李铁嘴测字馆的招牌,门旁还有一副对联:赚得猢狲入布袋,保证鲶鱼上竹竿,不禁大为好奇,便走了进去。
他等候片刻,堂官领了一个老者出来,他朝邵大侠抱拳一揖,谦恭说道:“老朽李铁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官。”邵大侠一笑:“请问老先生,你这测字儿的生意,可还兴隆?”李铁嘴道:“托客官的福,偌大一个北京城,没有几个不知道我李铁嘴的。先生想测什么,报个字儿上来。”邵大侠略一思忖,在李铁嘴推过来的笺纸上,大大写了一个“邵”字。
李铁嘴拿起那张写有“邵”字的笺纸,问:“请问客官要问什么?”邵大侠道:“问一个朋友的祸福。”李铁嘴眯着眼睛看看笺纸,又把邵大侠打量半天,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个‘邵’字儿里头隐藏的天机,与你这个人不大相符啊。”邵大侠被吊起胃口:“你莫疑神疑鬼的,看出什么来就赶快讲。”李铁嘴道:“你这客官,不显山不显水,竟有这么大的朋友做靠山。”邵大侠心头一动,问:“多大?”李铁嘴道:“此人之位,不是三公就是九卿,皇上身边的大臣,是不是?”邵大侠不动声色地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李铁嘴指着“邵“字答道:“你看,这召字左边添一个言旁,就是诏字,皇帝的旨意称为诏。你的朋友在皇上说旨时,只能出耳朵听而不能动嘴说。所以说,这‘邵’字里头,没有‘言’而有‘阝’旁。从这一点看,六部尚书都还不够资格,你的朋友,必定在内阁里头。”
邵大侠尽管吃惊,但故意显得漫不经心答道:“我如今明白了什么叫鲶鱼上竹竿,你这张铁嘴真还名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