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下载站点 txt。4020
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黄花赋》
作品相关 自序及书中精彩片段
自序及书中精彩片段文/陕西石之轩
一.从清末中日甲午之战后,中国的先知先觉者开始行动起来了,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挽救这个古老的帝国免于沉亡。与此同时,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刮起了一股旋风,西洋、东洋的维新思想、民主自由思想,共和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无政府理论等等,这些人文思想的纷纷登陆和传播,将中国的知识分子及热血青年迅速的卷入了时代的浪潮里,从此时直到1949年,中国大地上思想的探索,主义的争斗,独裁与民主,争霸与统一,抗日的烽火,内战的硝烟,纷扰繁复、持续不断。在约半个多世纪的时空里,神州大地被迫经历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血染南国,血污中原,血洒在太行与华北平原。
这是个容易冲动的年代,是个大梦初醒,精神抖擞热血沸腾的年代,无数的英雄美女在这个年代诞生,无数的文豪、名将、志士在这个年代诞生,同样有无数的奸雄、小丑、混世魔王在这个年代诞生。这是个闹嚷嚷纷乱不堪的年代,从南国的稻田里,从世家的书斋里,从上海的商场中,从帮会的山堂上,一批批抱着救国救民理想的男男女女,登上历史的舞台,按自己的想法改造中国,这些人带着青年纯真的情怀,带着英雄冲天的豪气,把他们的生命能量挥洒在神州的各个角落,把他们的热血舞成一朵炫目的花环,然后他们从容死去,不皱一下眉头,给历史留下一个个炫目的光点。
这是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年代。奸雄、汉奸、黑帮、悍妇混迹其间,睁着警觉地眼睛,怀着私欲膨胀的心思,用霸道、权谋、血腥和诡计在一片爱国声里攫取利益,他们是冷静的,在自由民主爱国共和的热浪里,悄悄的游弋着,伺机出动,砍杀狂呼口号的人的头颅。这个时代,反反复复的敌与友的变化,分分合合联盟的组成和解体,实力的对比,谋略的运用,争斗与妥协,暗杀与联姻,各种各样穷极所思的手段、各种各样卑鄙无耻的计谋都在筹划实施。这个年代里,一幕幕血腥的场面的上演,一次次诡谲的风云变幻,政客,谋臣,土皇帝,野心家纷纷出场亮相,小丑们提着刀呵呵而笑,书生们拿着笔怒睁双目,坐拥大军的大豪们假惺惺通电、开会,要挽救时局,而一群一群的学生走出校门,为自由为民主,不断地奔走呐喊。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个时代象这个时代一样,思想和行动都狂风一样席卷大地。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视生死如儿戏,似乎满腔的血,就为了一次美丽的绽放,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毫不犹豫的就走向死亡,而大难不死的同仁们,为了各自心中的理念,顽强固执的重蹈覆辙,他们仿佛义气如山,同生同死,他们仿佛偏执狂躁,不断的内讧、分化,但就是这些人结束了两千余年的专制,开创出了一条鲜花飘香但漫长如斯的道路。
二.我曾想发大誓愿把这些英雄美女豪杰奸雄写出来,我感到让他们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对他们极为不公,对世人来说也极为可惜,我在一次闲谈中,把这个想法说给我15岁的儿子,我儿子听了哈哈大笑,说:“笑话笑话,太夸张了,以你的那点才学,竟然想干这件力不从心的大事,除了给世人留下些笑料,给门外的烟摊做些贡献之外,我真不敢相信你还能闹出些什么名堂!”
我自然不服,赶紧鼓动唇舌辩解,说:“才学不是很重要的。这件事,历史学家干不来,他们太严谨;文学家干不来,他们太浪漫;教授专家们干不来,他们嫌写近代史,要担许多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这件事,只能由草野之人,没有心机之辈,半瓶子醋的我辈来完成,历史的重担落在身上,不接住这个担子,要愧对后人呀。”
我儿子笑得在床上打滚,好不容易才止住,说:“且不论你能不能写,姑且假设你就是专为写这个来到世上的,但你可知道,你写的这些事,在当代人的眼里,与垃圾同类。垃圾可以随便扔到垃圾筐里,可你写的这些,需要核废料那样的处理方法,密封并且深埋,没有人会看那些东西。当今是商品与欲望横流的时代,不是怀念伟人与英雄的时代。你还是多想想升官发财的事,什么英雄,什么豪杰,你想给牙科医生拉托,让他赚钱给你提成吗?”
我闷闷不乐,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仍贼心不死,就在晚上把想法说给妻子,寻求支持。妻子听了我的想法,表现得很无所谓的样子,说:“你愿写就写去吧,反正你很闲,在单位上班你不忙,厂也交给别人经营了,你无聊发慌,就胡乱去写写,总比打牌醉酒聊天网恋要好。”
我儿子听了他妈妈的话,大呼小叫喊冤屈,说这样他就惨了,他妈惊问原因,儿子说:“这样一来,我爸肯定就将电脑霸占了,从此以后,我要打场游戏是难上加难了!”于是提议说:我要写可以,但托地,洗碗,倒茶,浇花这些劳役必须兼作,作为对我独霸电脑的惩罚。”
我妻子不忍心,就修改了一下儿子的提议,说:“这样吧,你每写出一篇,就交给我们审查,如果我们觉得文采很好,人物也写得活灵活现,那么,就免除你的劳役;如果写得糟糕透顶,让人不忍卒读,那么,劳役再重新加上。你好自为之吧。”
我没有选择的权利,就答应了。
三.于是,我开始了艰苦的敲字生涯。真的好苦呀!精神上的磨难尤其大,我到处搜罗民国的史料,彻夜的狂读人物的传记,捉摸他们的思想个性,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不过在这中间,我却体验到了一种乐趣,我感觉到我的工作很类似于“历史的还原”。因为英雄也罢,悍妇也罢,首先他们都是和生生的人,有血有肉,一颦一笑之间,远比历史书上对他们的定义要复杂丰富得多。另外,人物也罢,事件也罢,没有一个能脱离别的人与别的事而独立出来,历史的因果,让人产生惊恐震颤的感觉,为之唏嘘不已;而历史的巧合,又让人叹为观止,为之欢欣鼓舞。
但是,历史的确是不能还原的。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原点上,透过百年的烟雾、百年的风尘,看到的历史无形中已经变异,已经带上了今人的感觉,今人的评判。
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历史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的凄婉,有太多的迷茫和不该有的错乱,但是仔细一想,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在,现在也正缓缓的过去而成为历史,那么,今与古又是何其的相似,其遗憾与迷茫又是多么的一脉相传。历史之帆在迷惘与遗憾中缓缓而前,偶尔折弯,偶尔靠岸,可水流滔滔,浪卷风旋,船是永远也不可能长久地停下来的,于是,历史就又有了使人心动、使人欣慰,使人能坦然一笑的诱因。
或许用喜剧的眼光看待过去能减少很多沉重,或许该用睿智与善意对历史加以宽容。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加以宽容之后,面对历史会哑然失笑,可笑过之后那种酸酸的苦涩,还是让人惆怅不已。
好在曾经的过去还有许多的灿烂,怒放在百年前的原野,尽管烟尘弥漫,但遮不住鲜花的幽香与霞光的明艳,最苦难最伤怀的日子里,往往有最美丽的花朵绽放、有最清澈的溪水流畅。
百年的沧桑,幽香与明艳也罢,血腥与苦难也罢,惆怅与伤感也罢,激昂与兴奋也罢,那些都是我们的过去,回看百年历程,犹如回想自己的童年,牙牙学语的可笑,摇摆学步的笨拙,幼稚也罢,可爱也罢,可那毕竟是我们的童年。
《黄花赋》精彩片段:
《黄花赋》中的精彩片段:
一。《黄花赋》中有关美女的片段
1,沈云芝
此时离慈禧的万寿节只剩下一个多月了,京城内外祝寿的气氛越来越浓,各大臣费尽心思,拼了命想找些稀奇古怪又价值连城的东西,以供慈禧生日开颜一笑,也算尽一份为臣的忠心。不过,慈禧贵为太后,在朝当政几十年,什么珍奇稀罕的宝物没见过,要让她感觉满意的寿礼还真的不好找。各大臣均在想:“要让太后感到赏心悦目的寿礼,除非是精到极致,稀到罕有,贵到无法确定价钱,一般的世俗之物那看得到她的眼里呀!”可是,非世俗之物又到哪儿去找呢,只急得众大臣们团团乱转。
正当京中的大员及各地的督抚各施手段搜寻宝物之时,江苏巡抚端方却捷足先登,搞到了一套绝世珍品的刺绣。端方欣喜且兴奋,高高兴兴派人带了绣品及绣品的作者一同进京,先将绣品呈入宫中,请太后法眼鉴赏。
这套刺绣是一组作品,叫《八仙上寿图》,共有八幅,分别绣着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等人以宝物为王母娘娘贺寿的情景。绣品的色彩谐调美观,构思精巧,更难得的是其中的人物、花草等物逼真至极,何仙姑脸上的笑靥,王母娘娘眼角的鱼尾纹,花草叶子上的露水,一丝一毫细微之处都毫不马虎,再配上刺绣毛茸茸的柔和感,更使人觉得美轮美奂,叹为观止。这八幅绣品在紫禁城一展开,立刻引来惊叹连声,侍候慈禧的太监宫女如李莲英等哪个是凡俗之辈,宝贝东西见得多了,可见了这几幅绣品也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张大了嘴合不拢来,只是想:“这是什么方法绣成的呀,如此逼真,如此富丽堂皇,凡间的人真能绣出这样的东西吗!”
见惯了珍稀之物的慈禧也看得目瞪口呆,连声说:“神品,神品,我活了七十岁,如此神品还是第一次看见,谁能绣出这样的神品?”
这《八仙上寿图》的作者叫沈云芝,江苏苏州人。沈云芝从七岁就爱上了刺绣,如痴如醉,一心精研绣功和针法。二十岁之后,她对刺绣的针法、挑花技巧就无所不知、无所不精了,她又精研构图与色彩的学问,刺绣技艺精益求精,出神入化,随手绣出的花鸟鱼虫都美观大方、耐人寻味。沈云芝却不满足,她觉得传统绣法写意性强,逼真感差,虽也活泼有趣,但还应再加提高,于是就借鉴西洋画的写实手法,首创“仿真绣”,追求图案的质感与逼真,十年之后,她的探索成功,绣出来的人物、虫鱼、花草无不栩栩如生,而所用丝线的质地与所绣图案搭配,更使人物、鱼虫活灵活现,仿佛会动会叫一样。不过,沈云芝的新绣法却不为世俗所容,刺绣界攻击她的绣法离经叛道,走了邪路,一般世俗之人也胡乱传言,说她的绣品挂在家里可能兴妖作怪,弄得沈云芝的绣品卖不出去,连靠刺绣度日也成了问题,沈云芝一气之下,呕心沥血绣了《八仙上寿图》,宣布说要献给慈禧太后,请她鉴定绣品的价值。
苏州的市井小民听说沈云芝要给太后送绣品,一齐讪笑,说:“她到北京,恐怕连太后的背影也见不到,太后贵为一国之母,岂能稀罕她的玩意。”
沈云芝说了气话,却也知即使到了北京也无法送东西给慈禧,但心中咽不下这口气,便找到了巡抚衙门,说要进献太后寿礼,请巡抚代呈。
巡抚端方却不是一般的满人,这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喜欢研究金石碑帖,对古董宝物的鉴赏尤其高明,算是满人中的才子,曾因写《劝学篇》上呈慈禧,被太后赏识而选到陕西当按察使,不久又升巡抚,慈禧逃难西安后他的表现不错,很得太后欢心,回銮后不久就着他做了江苏巡抚还署理两江总督,是个响当当的封疆大吏了。端方为了报答太后的赏识之恩,正苦心孤诣的思量着寻一件天下少见的宝物进献,但稀世之宝可遇不可求,寻了多时,迄无结果,正在苦恼,沈云芝找到了他的衙门。端方叫人将沈云芝的绣品拿进来看,一看之下,端方呆了,惊讶之下,拍案大叫:“鬼斧神工,刺绣之物竟能精美如斯!”
幕僚们都知端方之能,忙请教说:“人传沈云芝的刺绣离经叛道,大帅却何以独赏,可否教教我等。”
端方说道:“你看这山水有远近之趣,人物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鱼虫有绰约亲昵之态,细微之处逼真如此,凡俗绣品怎能达到这般境界!”于是急派人护送沈云芝入京,将绣品直接呈入宫中。
慈禧将这《八仙上寿图》视如珍宝,用手轻轻的抚摸,说:“我七十了,将死之人还能见到这样的宝贝,也算大有福份了。不知能绣出这样神奇绣品的人,却又是如何的出众。”
李莲英知道慈禧的心思,就传话出去叫沈云芝谨见。沈云芝被太监带着怯生生的进了宫。慈禧此刻却在南海边上斜躺着纳福呢,沈云芝近前忙跪下恭行大礼,心中是忐忑不安,不知这在万人之上的太后将如何评价自己的绣品,因此好生紧张,只敢垂头看着地面。
慈禧却不说绣品,温言道:“孩子,抬起头来,让我看看你长得什么模样。”沈云芝缓缓抬起了头。周围的太监宫女鸦雀无声,大气不出,木呆呆的看着。慈禧坐起了身子,又用手揉揉眼,探身前俯慢慢的细看。
眼前的沈云芝美丽不可方物,而仪态的娴婉、皮肤的白中透红、表情的柔和安详,哪一项都似乎好到了极致,让人怦然心动,生出爱之怜之的感觉。实际上沈云芝已经三十岁了,但江南之地山灵水秀,气候宜人,沈云芝又常在绣房,不受雨淋日晒,所以看起来仍如二十许的样子,她又醉心于刺绣,没有世俗的机心和烦忧,脸上就纯真之态与成熟之美并存,只把慈禧太后与一众宫女太监看得痴痴呆呆,又慕又叹,沈云芝被看得脸上一红,羞了起来,忙又低下了头。
李莲英就俯身扒在慈禧耳朵边说:“太后啊,你老人家的福份不是一点,是真正的福如东海啊,有这样的人来给你贺寿,你该开心吧?”
慈禧乐得合不拢嘴,用拐杖连连顿地,说:“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绣出这样的珍品!来人哪,给我赏——”李莲英忙小声问:“太后,赏什么?”慈禧本想说赏黄金一百两,话到了嘴边,又有些肉痛,就改口说:“笔墨纸砚侍候,我要赏这孩子两个字。”
李莲英笑道:“太后难得赏人书法,朝中大臣立了功,也没见你赏字,可见你老人家对这人与绣品的确是看中了。”
片刻工夫笔墨纸砚与矮桌镇纸就拿来了。慈禧提笔,扭着腰,歪着脖子,手倒一点不颤,巍巍的写了两个大字:“福”“寿”。墨迹稍干,李莲英就双手托起着两个大字,高声说:“沈云芝谢赏。”沈云芝忙叩头谢赏,恭恭敬敬接了两个大字。慈禧就说:“传我的话,以后沈云芝的绣品,统称沈绣。凡给外国国王、总统他们送礼,就用沈绣来送,让洋人也见识见识我中华大国的手艺。”
2。陈璧君
等募捐结束,汪精卫回到吴世荣的小院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夕阳斜挂在天,海风轻轻吹动。吴世荣家小院里的两棵面条树的叶子啪啦啦乱响。孙文还没有回来,汪精卫他们核对完募捐的数目,便坐在院中的树下,一边歇息,一边商量明天在华人大会堂举行的募捐活动。
忽然,门外有个人影闪了一下,汪、吴仔细看时,那人影又不见了。他们刚说不到几句话,那个人影又似乎在门外探头。
吴世荣站了起来,大声问:“什么人在门外?”说着向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