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女神-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感激之情——是斯蒂勒帮助自己取得了成功。 “(拍电影)太难了!斯蒂勒是世界上最宽宏大度的人;他从来不生气;不管他骂我骂得多么厉害;但从来不悲观丧气。他按照自己的愿望造就人。说到我本人,我属于那种安分守己的普通人;如果别人粗暴地对待我,我就感到很害怕。当今时代,妇女应当学会大胆泼辣一些,虽然这不是女性的特点。可惜我自己不具备这种值得效仿的精神。” 事实上,她的一生一直缺乏这种“值得效仿的大胆泼辣”,但也不是“安分守己的普通人”。她属于那种性格复杂、意志坚强、严于律己和积极向上的人。斯蒂勒对她提出的标准越高,她要求自己越严格。 4年之后在好莱坞,这时嘉宝已有足够权势把外人从拍摄现场赶出去了。当一个美国记者采访她时,嘉宝仍以同样紧张不安的口吻说:“我没法不紧张,所以我从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在表演……我在拍片期间尽可能一个人待着。我不是单独坐在一个角落里,就是到化妆室里去。”嘉宝曾描写她自己如何“钻到一个角落里去想事情”。她不使外界人接近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她的内心的东西——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情感——能得以体现,而且也只有摄影机才有这种特权目睹这种情感。
第二部分:他为她取名叫“嘉宝”她好像粘在我手上的蜡(1)…(图)
《科斯塔·柏林故事》是由几个故事组成的:有的部分出自编剧斯蒂勒和卡瓦留斯的手笔,有些是选自赛尔玛·拉格洛夫的原著,另外还有在拍摄过程中即兴加进去的。这是一部典型的所谓导演影片,每一小节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斯蒂勒的印迹;反映他的审美观和戏剧观。 影片所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年代的故事:拿破仑的战争结束了,在整个瑞典到处是昔日的军官,他们无所事事,又没有钱。他们的全部时间都是用来访亲拜友,饮酒作乐,寻花问柳,惹是生非。埃克比城堡的一座配楼里住满了这种追求享乐的退役军官。女主人慷慨解囊,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还参加他们的舞会、演出和滑雪活动。从周围的矿山源源不断流进的巨额资财使她能过花天酒地的日子。年轻的伯爵小姐伊丽莎白是在博格附近的亨利克·多纳伯爵的府邸中长大的,其英俊的家庭教师名叫科斯塔·柏林,是被革出教门的未加冕的牧师,伯爵小姐爱上了他。但是,在他的历史暴露之后,他不得不离开这座贵族宅第。他来到埃克比,跻身于那个混沌世界,过着同样的酒徒生活,梦想着对伊丽莎白的毫无希望的爱情。当他遇到可以与伊丽莎白相媲美的玛丽安娜·辛克莱尔时,他感到自己在两者之间无法抉择。他宣称说:“我叫科斯塔·柏林,是接过上万次吻、写过3万封情书的男人。”但这不是事实,他只是一个喋喋不休的吹牛大王。这时,有一个名叫克利斯蒂安·伯尔格的家伙自荐充当埃克比这帮食客的首领,把女主人撵走。然后,他又把矛头转向玛丽安娜·辛克莱尔,指责她是一个淫乱放荡的女人。在隆冬时节,她逃跑了。科斯塔·柏林立即驾上雪橇追赶她,并终于在大风雪中找到了她,这时她已冻得半死。他把她带回城堡。不久,埃克比的女主人重返城堡。为了摆脱住在城堡配楼里的这帮酒徒,她唆使几个村民放火焚烧配楼。深夜,酒宴结束,食客们就寝了,这时城堡起火。科斯塔和玛丽安娜在城堡被火包围。此时,伊丽莎白正在为自己即将来临的婚礼举办舞会,她远远地看到埃克比城堡的熊熊火光——其实她仍然在绝望地深爱着她过去的教师。正当科斯塔·柏林做最后挣扎,试图从火中救出玛丽安娜时,伊丽莎白穿越雪野,冲进城堡……在科斯塔打算离开埃克比时,遇到了伊丽莎白。正当他们俩面对面坐在雪橇里畅谈别后情景时,突然遭到了狼群的袭击,但他们最后还是安然无恙地逃了出来。科斯塔·柏林发誓说,他要重建埃克比城堡,并且要像一个体面的人那样生活。他与伊丽莎白结了婚,宅第的女主人把埃克比城堡赠送给他们。 在此之前,没有人敢于尝试过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因为其中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各种人物形象的描述交织在一起。斯蒂勒和卡瓦留斯只把小说作为他们改编的背景,拍出的影片长达4小时之久。斯蒂勒最高明、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他让嘉宝扮演伊丽莎白伯爵小姐这个角色。 就其实质而言,观看嘉宝表演爱情戏是一种享受,任何一点感情的波动都可以从她脸上表现出来。由于这个角色,嘉宝已经显示出独占银幕的特殊才能;她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影片中的爱情场面,她在舞会上的出现;她前往埃克比城堡时的雪野奔跑;科斯塔·柏林离开她家府第时她因惊愕而突变的脸色;狼群对他们狂嚎时她的面部表情——这些场面都充满了难以泯灭的激情。当她在齐眉高的烛光中穿越空寂的宅院,在舞池起舞,站在皑皑白雪中眺望燃烧中的城堡时,嘉宝的表演总是异常生动,形象美本身在这里也成了戏。 斯蒂勒对嘉宝的深情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升华,他让嘉宝沐浴在自己夸张的想像中。嘉宝作为一个冷酷无情的近乎女神的人物贯穿于故事始终,她的脸晶莹透亮;恍如幽灵;冷若冰霜;斯蒂勒使她充满令人温暖的生气;以致我们只注意她容光焕发的笑容,而忘记了故事情节。当她的嘴唇翕动时,好像在诉说什么,但我们只能猜想。她究竟是谁,在故事中起什么作用,这些都无关紧要。影片反映出嘉宝身上的戏剧性随处可见。她的出场能引起观众的期望。她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秘密。她无需使用语言,只用手势、微笑和眼神就够了。她和观众的距离比她同银幕上情侣的距离要小,她和观众直接进行无声的对话。
第二部分:他为她取名叫“嘉宝”她好像粘在我手上的蜡(2)…(图)
在拍摄该片的过程中,斯蒂勒和嘉宝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斯蒂勒对嘉宝的美貌和纯洁愈来愈倾倒;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一直陪伴着嘉宝。斯蒂勒的朋友夏尔马·莱宁是当时有名的评论家,他对这种关系百思不解。有一次,在他与嘉宝谈话时,嘉宝表现出非常厌烦和淡漠。他不敢相信斯蒂勒对她真有好感。莱宁曾这样问他:“你从她身上看到了什么?”斯蒂勒回答说:“我把一切都教给了她;她谦恭地听从我的指点;她好像粘在我手上的蜡。”他以赞美的语调谈论她的容貌、她的多才多艺及其锦绣前程。 1924年3月,在斯德哥尔摩的罗达科瓦伦剧场为《科斯塔·柏林故事》上集举行了首映仪式,一星期之后公映了下集。影片太长了。瑞典评论家们承认这是一部优秀影片,特别赞赏嘉宝的演技,却批评了斯蒂勒任意更改拉格洛夫的小说,指责他有骄矜之气。批评家谴责他对待瑞典经典作家的轻狂态度,与此同时,也褒奖了他以如此难以改编的原始材料制作了一部轰动舆论的影片。就在这部影片的最后一个部分中,嘉宝第一次显示了她那梦幻式的魅力,显示出即使她在出神的时候也能表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有些评论文章对她那种“静物画式的表演”曾流露过一点不满,甚至感到迷惑不解。嘉宝的表演不是叙事式的,而是体现了内在的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 德国特里亚农公司花费了10万马克购买了《科斯塔·柏林故事》的放映权,并在柏林诺伦多夫广场的莫扎特影院首次放映。嘉宝陪同斯蒂勒参加了首映仪式,接受了柏林观众的欢呼,她用德语向柏林观众致谢。 在柏林逗留期间,有人问斯蒂勒,为什么选择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演员扮演伊丽莎白?他的回答很简单;最好是所有角色都由没经验的演员扮演。“我让矛盾全暴露出来,无论戏剧还是电影,只要条件允许,都让业余演员去演。如果一个演员确实‘伟大’,那他就会不断地简化自己的表现方法,不突出个人。在他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以前,他总想回到自己自然而朴素的感情中去。这是最难做到的。” 不久,斯蒂勒和嘉宝便返回了斯德哥尔摩,计划拍摄新片。这时,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赛米蒂奥夫的白俄罗斯逃亡分子在《斯德哥尔摩新闻》的星期日副刊上发表了长篇回忆录,其中有一段故事引起了斯蒂勒的注意——即一个从圣彼得堡斯莫尔尼修道院逃出来的年轻俄罗斯贵族妇女的冒险故事。该修道院是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时的指挥总部。她历尽艰险逃到了君士坦丁堡,却落入了一伙地痞流氓的魔爪,被关在一所宅院里,受尽了地狱般的苦难,最后才得救。斯蒂勒对君士坦丁堡的色情事件兴致勃勃,他会见了赛米蒂奥夫,买了版权,整个夏天把自己关在斯德哥尔摩附近博森岛上的住宅里编写剧本。他暂定由嘉宝扮演斯莫尔尼的女奴,埃纳尔·汉森扮演土耳其宅院的主人。 由于特里亚农电影公司对《科斯塔·柏林故事》的成功很满意,所以准备满足斯蒂勒提出的一切要求。但是,他们对他选中这个脚本感到十分意外。他们诚恳地请求斯蒂勒拍一部更能吸引观众的影片,建议他选择一个发生在当时大旅馆中的故事。斯蒂勒拒绝了这个要求,决心拍摄《斯莫尔尼的女奴》,因为他被这个故事迷住了。他提出的条件是:为他的工作拨款15万马克,嘉宝和埃纳尔·汉森的月薪为500马克,并且与特里亚农电影公司签订一个为期5年的合同。在谈判过程中,斯蒂勒病倒了,直到特里亚农电影公司答应了他的条件,他的病才痊愈。另外,他还坚持必须雇佣他的私人摄影师朱利尤斯·耶恩松和一个瑞典摄影组,但特里亚农公司却坚持雇佣一个德国摄影队。结果聘请了耶恩松和两名德国助手。在全部合同签署之后,斯蒂勒携同嘉宝、埃纳尔·汉森、耶恩松、卡瓦留斯以及那两位德国摄影师驱车前往土耳其。斯蒂勒一如既往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以致年初便山穷水尽了。他从一位俄国朋友那里借了一笔钱;然后给柏林的特里亚农电影公司拍电报要求给他在君士坦丁堡的账户上汇100万马克,但柏林方面没有答复。最后,斯蒂勒乘火车到柏林,这才意外地获悉该公司已经破产了。嘉宝和汉森被困在君士坦丁堡,没有返回柏林的旅费。最后,瑞典使馆帮他们摆脱了困境。 虽然斯蒂勒一名不文,可是他仍然挥霍无度,越发地债台高筑。嘉宝和汉森也迁到埃斯普兰纳德旅馆,同他住在一起。这是柏林最豪华的旅馆;但他已无力支付旅馆的膳费了。
第二部分:他为她取名叫“嘉宝”我把嘉宝转让给你们(1)…(图)
此时,斯蒂勒和嘉宝的生活出现了一线转机,尤其是对嘉宝的事业来说。德国导演乔治·威廉·派伯斯特在为他的新片《没有欢乐的大街》寻找一名年轻的女演员。该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维也纳战后通货膨胀的年月里。格列特——宫廷顾问的女儿,年轻、温柔、美丽,富有魅力,她是凄凉的悲剧中的惟一光明。派伯斯特以前看过影片《科斯塔·柏林故事》,对于嘉宝在其中的表演印象很深,因而决定录用她。他寻找了很长时间,才发现她住在埃斯普兰纳德旅馆。然后,为这部新影片,他与斯蒂勒长时间地讨价还价。派伯斯特当时名气还不大,身材又矮小,其貌不扬,衣着很寒酸。当他与这位从1912年就从事电影工作的著名的斯蒂勒对阵时,看起来是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交锋;但从本质上看,全部优势都在派伯斯特一边——因为他有雄厚的财源,而斯蒂勒身无分文。可斯蒂勒仍然是一个强硬的谈判对手。他要派伯斯特支付嘉宝4000美元,并且用美钞支付;同时,还必须以同样的条件聘用埃纳尔·汉森;必须让耶恩松摄影,使用质量最好的柯达胶卷。当时,在德国买不到柯达胶卷。斯蒂勒只得让步:嘉宝的场面用法国进口的胶卷,其他场面可以用艾克发胶卷代替。由于派伯斯特坚持用自己的摄影师,而且寸步不让;因而斯蒂勒在这一点上只好让步。斯蒂勒对脚本不满意,他威胁说,如果不修改,他将中断谈判。他为嘉宝补充了一些新场面,并干预照明设置,指导嘉宝如何完成自己的角色。这些都给拍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斯蒂勒曾说过:“我把嘉宝转让给你们,为了让你们赚钱,但我决不允许你们毁了她。” 派伯斯特回答说:“我不害怕。也许我在拍摄过程中死去,也许我会心肌梗塞;但我不害怕让她演戏,因为我看过她在《科斯塔·柏林故事》中的演出。我能办好,这不干你的事!”而斯蒂勒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与他关系甚大。他对嘉宝说:“你不必担心。派伯斯特经常看《科斯塔·柏林故事》,他对你已经非常熟悉。你将在德国和瑞典各拍半年电影。” 基于事态的变化,斯蒂勒指导嘉宝排练,对她进行遥控,为她的服装和化妆出谋划策。在这种角色上,嘉宝好似斯蒂勒的艺术财富,只不过暂时租借给了派伯斯特;而且派伯斯特也很清楚,嘉宝是属于斯蒂勒的。在《科斯塔·柏林故事》中,嘉宝扮演了贵族小姐伊丽莎白;在《没有欢乐的大街》中;嘉宝扮演忍饥挨饿的年轻姑娘格列特·罗姆福特,这位姑娘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肉体。事实证明,嘉宝把这个角色演得也同样完美无缺。 《没有欢乐的大街》是根据雨果·贝托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贝托尔和派伯斯特都是奥地利人,故事也发生在奥地利。尽管影片是在柏林拍摄的,完全按照维也纳的气氛安排场景。影片的故事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货膨胀时期小资产阶级的悲凉处境。因为影片是以严冬的柏林为背景拍摄的,这就更增加了影片的凄惨情调。 当葛丽泰·嘉宝得悉要扮演宫廷顾问的女儿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为了拍摄《科斯塔·柏林故事》,斯蒂勒花费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他工作起来从容不迫,认真地考虑每一个细枝末节,像研究一部家史那样仔细讨论埃克比的贵族家庭生活。派伯斯特却急于求成,他想在4周之内完成这部难度很大的影片。尽管演员每天在摄影机前站长达16个小时,他还是用了34天才拍完。与斯蒂勒相反,派伯斯特不给演员规定条条框框,也不勉强他们做什么,而且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便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他的口头禅是:“只要选定了合适的演员,其他工作就轻而易举了。只要他们完成自己的角色,影片就大功告成。”根据他的看法,演员比导演更重要。一向依靠导演的葛丽泰·嘉宝对这一点很不习惯,她感到孤立无援。在试拍期间,斯蒂勒想助她一臂之力,但遭到了拒绝;他只能就遇到的情况提供些参考意见。由于嘉宝的德文太差,而派伯斯特又根本不懂瑞典文,于是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尴尬局面。 嘉宝的悲观和胆怯增强了她的演出效果。她年轻、懦弱、孤苦伶仃,在影片中显得哆哆嗦嗦。她烦躁不安而且易于激动,这增加了她的美感。这正是派伯斯特要求她塑造的人物性格。在妓院的一幕中,她给人的印象是:丧魂落魄,六神无主。这真是恰到好处——派伯斯特认为这部分表演只管任嘉宝自由发挥好了。
第二部分:他为她取名叫“嘉宝”我把嘉宝转让给你们(2)
《科斯塔·柏林故事》是以浪漫主义的故事为基础的,而《没有欢乐的大街》则表现残酷的现实生活,描写被通货膨胀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的悲惨处境。派伯斯特接过现成的主题加以夸张,使它更加阴暗。“为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