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不能失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员工,始终把“获胜”挂在嘴边,记在脑中,并在行动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Ⅰ 绝对不能失败你绝对不能失败(2)
2004年6月,杰克·韦尔奇在中国企业领袖高峰论坛上,被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问及:“您在任CEO时,与美国思科、微软、戴尔等公司CEO们相比有何不同?”韦尔奇先生有一段精彩的回答:“找不到很特定的差异点,你提到的这些公司都是希望在市场上胜出的,而且他们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每个CEO都希望他们的员工胜出,所有的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尽管我们每一位首席执行官都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手段,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胜利,所以最好的事情就是胜利!”这就是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最大的不同。成功企业的领袖均无法接受失败,永远把赢得胜利看成是最重要、最首要的任务,是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推卸的责任,是公司至上而下每一个人,哪怕是前台小姐都必须齐心协力达成的目标。千万不要轻看了前台小姐的工作,前台小姐是企业对外的窗口,她的工作态度、她的行为举止,会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公司的管理状况和员工素质,从而影响公司的对外形象。 倘若前台小姐工作散漫,总机电话总是无人接听,或接听迟滞,客户会怎样想像这家公司?又倘若前台小姐态度冷漠,语调冰冷,客户会作何感受?会不会将该公司与素质低下相连?再倘若前台小姐工作欠缺主动性和责任心,经常把电话接错,或将客户一次重要的服务请求忘了转告给销售部,不仅丢失了一次销售机会,还怠慢了客户,公司将遭受多大损失?显然,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责任心的不同。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对企业都是极为重要,是工作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每一个节点上的闪失和错误,对企业的影响都不可小视,因为错误有“叠加和后发效应”,指不定哪天的一个小过失,经过一段时间,突然爆发为一场巨大的灾难。假若一件产品在设计初期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却未予重视和更正,而是任其进入生产环节,大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最后交付到顾客手中。当众多顾客在使用中都发现产品问题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仅在顾客心目中对该公司留下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生产劣质产品的坏印象,使其品牌形象变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扭转这一局面,还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影响该企业其他优质产品的销售,从而使其陷入市场和财务的双重困境中。可见,轻易将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小纰漏,一个小细节的错误放过的话,产品进入市场后,错误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放大为一个大麻烦、大缺憾,甚至是大灾难。不仅于此,收拾这个烂摊子,企业所要花费的成本、时间和人工,将远远大于当初返工的耗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上,每个员工都必须尽心竭力为达成目标而努力,都必须尽职尽责为胜利而付出。 只有每个员工凝成一股绳,形成向上合力,并始终铭记“你绝对不能失败!”,才能使企业赢得胜利,并从胜利走向胜利。成功领袖绝不接受任何妥协,哪怕是在极为困难的时候,他们照样有着高昂的斗志,并不断激励人们奋勇前进。1940年夏天,欧洲大部分领土已落入德国掌控中。英国首相丘吉尔面对纳粹的恐吓,拒绝屈膝妥协,他一次又一次重振英国人民的士气。在一次演说中,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们面前是一项生死存亡的考验,前面将有一段漫长的岁月,我们必须艰辛地挣扎苦斗。你们如果问,我们的策略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们要站起来向敌人反击,在海上、陆地与天空,我们都要尽上帝所赐的全部力量,抗拒那邪恶的独裁政权,击垮人类犯罪史上最黑暗、可悲的暴政,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你们如果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用一句话回答:赢得胜利!不惜任何代价,不管面对多少恐怖,我们就是要打胜仗!不管这条路有多长、多难。因为如果不能得胜,我们就只有灭亡。失败企业则不然,它们在胜与败之间游动,希望退而求其次地找到第三条路。他们尽管也强调胜利,也让员工去争取胜利,但管理者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并没底,像是在自欺欺人,在言语和行动上均未表现出“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执著信念和强韧意志,却好像在喃喃自语:“各位再加把劲,试试吧”,以至于员工并不把管理者的“战前动员”当一回事,因为这些话早已是老生常谈,他们的耳朵早就听出茧子了,激励的边际效用几乎降为零。这些员工面对管理者的鼓噪,表现得极为平静或倦怠,心想:“即便失败了又怎样?对我们个人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再说,失败已不是第一次了,再失败一次也无妨。” 这些企业视失败为家常便饭,致使他们总是吃败仗,向失败的深渊越滑越深;成功企业始终牢记“我绝对不能失败!”并全力以赴去寻找致胜之道,不断克服障碍,战胜困难,最终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Ⅰ 绝对不能失败“不能失败”是信念
“你绝对不能失败!”绝非一句口号,而是植根于内心的一种信念和品质;是百折不挠,始终坚守的一个信条;是在任何情境,遭遇任何打击,决不言败的韧性;是必须实实在在,毫不含糊贯彻落实的行动;是一个组织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致胜文化。 海军陆战队司令官的这句话并不是装腔作势,随便说说而已,而是经过再三斟酌,千锤百炼,得到战场检验的至真之言。你绝对不能失败!既承认通往胜利的征程崎岖坎坷,危机四伏,随时有遭遇挫败的风险和可能性,更强调避免这种危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失败造成的损失是巨大沉重的,是难以弥合的。海军陆战队若在捍卫国家的行动上失败,其惨烈后果将使个人的生死变得无足轻重,而国家荣誉、民族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每一次失败都会或多或少地在当事者头脑中留下失败的阴影,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和升级,这块阴影会扩散变大,挫败、消极的情绪会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组织中每一个成员身上,最终使组织掉入无以自拔的失败怪圈中。显然,不能失败不仅是军队必须坚守的信条,同样也是关乎所有组织和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嗤之以鼻。美国一家大型企业在进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改造时,业务部门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更未给予工作上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根本无法深入。 长此下去,不仅会使系统瘫痪,还会导致项目投资失败,甚至危及该企业的整体运营。最后,企业总裁维吉尔先生不得不施以铁腕手段,才杀灭企业内部试图拖垮ERP以保全个人利益的阴暗心理。在一次企业高层会议上,维吉尔先生斩钉截铁地说:“ERP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必须全力配合,搞砸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首先要追究乔治亚(该公司副总裁)的责任。”乔治亚当即站起来表态:“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先要把胡安和史迪文拿下!”该企业管理者不能失败的决心,震动了全体员工,让所有员工不敢消极怠工,不敢唱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反调。因为谁捣蛋,谁就要受到处罚;谁做不好,谁就要下台滚蛋,这是没有任何商量和通融余地的。 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和摩托罗拉旗鼓相当,英特尔公司认识到,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不仅获取的利润会越来越少,还会失去许多盈利机会。基于此,安迪·克鲁夫提出了“征服行动”计划。“征服行动”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得到500项新的竞争优势,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诚然,制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不困难,难得的是,真正贯彻执行和落实这个目标。为此,安迪·克鲁夫不仅进行了细致周详的筹划,成立了一个特别指挥部,还在公司上下发起了总动员令。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至1980年,英特尔公司得到了2500个竞争优势,其产品成为无所不在的大众产品,每一季度这些产品都会被几百种新设备使用,产品的广泛应用和客户认同,确立了英特尔的市场地位。 为何一项原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实现了?此中秘诀就是,管理者对这一目标的坚定执著!他们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制定一个宏伟计划便束之高阁,更不是做完“动员令”后任其发展,而是让所有员工清楚地感觉到管理者对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念与决心,使他们不敢有任何怀疑和懈怠,同时,不断激发每个员工成功的强烈欲望,营造出以团队获胜为荣的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在目标的激励与感召下,积极进取、不断突破和创新。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说:“一个企业搞不好,一把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推展开来,管理者对目标的信念,对成败的态度,以及向员工发出的信号,是决定一个项目、一个计划、一次战略行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如果管理者自己在内心打鼓,自己对成功与否表示怀疑,不能亲力亲为加入到执行中,而是大搞官僚主义,躲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打几个电话或找几名员工来了解项目进展,无异于隔靴搔痒,是无法激励员工,并让他们振奋精神,全力投身到工作中去的。 可以相信,“你绝对不能失败!”从海军陆战队司令口中说出的时候,他心里比哪一名士兵都清楚,它的分量有多重,并且比哪一名士兵都更坚信,这是赢得胜利必须具有的信念,同时,对胜与败、生与死,只有一种选择和结果,他也深信不疑。否则,胜利无从谈起!企业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大船,随时可能遭遇狂风巨浪的拍打,稍有不慎,还可能撞上移动冰山、暗礁或其他船只。 如果因为风险无处不在就停航,那是胆小鬼的表现,胜利永远与之无缘;如果无视风险存在,莽撞行事,无异于莽夫之举,不仅尝不到胜利之果,还会将他人拖下水为其陪葬;如果没有目标的航行,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东冲西撞,或每个人对目标都产生怀疑、动摇,迫使航向一再改变,所有成员都无所适从,失去信心,前进的动力消失殆尽,胜利自然遥遥无期。可见,唯有管理者正视风险,又对胜利深信不疑,并将这种坚定的信念感染给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让他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去落实每一步,才能最终赢得胜利的奖赏和馈赠。假若企业一遇风浪,船桅尚未没入水中,管理者却一心想着明哲保身,先穿上救生衣,驾着小艇溜了,他们给员工做出的是什么表率?他们在员工心目中又是什么形象?是逃兵!没错,就是逃兵!这说明,他们不仅对员工没信心,对企业没信心,对自己的战略决策也丧失了信心。“你绝对不能失败!”这几个字绝然不会从他们的嘴里听到,更难以在他们的意识中留存。员工在这种状况下,会有什么好的表现呢?那是可想而知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时刻谨记“我绝对不能失败!”,还要将这一信念深植于每个员工脑中,不断激励他们的自信心。GE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你作为一个总经理,是不是很有激情,当你的员工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时,你是不是感到非常振奋,是不是可以承认他的创意,并祝贺他们的想法成功。 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做,每一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领导者这样做,会让公司里众多的人受到鼓舞,做出更多创举,这样的公司可以变得更好、更成功,前景是不可限量的。”“你绝对不能失败!”是斗士心态的表征,是求生求胜意志的彰显,是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1967年,当银行家派克和律师霍伯·凯勒创立西南航空公司时,它只不过是德州一家小型飞机公司。由于同业中一些公司联合起来抵制该公司,差点使之死于襁褓中,霍伯在一场接一场的法庭诉讼中,不屈不挠地为公司的存亡作殊死搏斗。 当公司的创业基金即将耗尽,就要被击垮,准备放弃时,霍伯却说:“让我们再与他们拼一场,我会继续在法庭上代表公司。”就这样,他们整整花了4年时间才争取到公司第一架飞机的飞航权。公司开始经营后,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西南航空公司选择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一方面,提高航班的载客量,公司开始使用休士敦的霍比机场,因为该机场靠近市区,能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另一方面,减少空载量,卖掉了4架飞机,为维持原有的航线与班次,他们让飞机在两段航程之间停留在地面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再则,首创高峰和低谷不同时段的价格政策,让那些无需受时间约束的旅客搭乘低谷时段的航班,享受优惠折扣,从而吸引了更多旅客。众所周知,今日西南航空公司已成为一个势力强大的公司,其业务蒸蒸日上,股票表现极为优异,生产力位居第一,员工喜爱这家公司,旅客也赋予该公司极好的口碑,每年该公司获得的服务评价都名列前茅。 西南航空公司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该公司行政副总裁巴特烈特总结道:“斗士心态,为求生存而奋斗的精神,是创造本公司文化的原动力。”勇往直前,永不言败,是成功企业极为显著的标志,他们没有退而求其次的计划,没有妥协放弃的打算,只要有一线获胜的希望就要奋力争取。他们有无比的韧性和恒力,坚持、再坚持,向前、再向前,引导他们走向胜利。 正如有一位管理人士所说:“世上固然有不少出色的资本猎手能够发现市场空间,促成机遇,初出茅庐便告成功,但是有韧性的企业才能跑完马拉松,并在不断退出、淘汰的选手面前,举起奖杯。”卡文·科立也说过类似的话:“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取代坚韧,才气不能,有才气而不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天才不能,历史上不得志的天才不乏先例。单单坚韧、决断,才是万能的。”
Ⅰ 绝对不能失败“不能失败”是责任
倘若企业员工将“你绝对不能失败!”当作一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沉重包袱,不是他们尚未认识到失败的后果和严重性,就是将胜利看成是董事会、股东和管理者的事,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仅是赚取应得的工资而已。由此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员工未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紧密相连,企业荣誉感欠缺,把工作仅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使命必达的任务;二是,管理者未向员工清晰地描绘企业胜利的图景,也未让他们感受到胜利带给他们的好处,从而使他们与企业若即若离,既无荣誉感,又无责任心。然而,每个海军陆战队员都把“我绝对不能失败!”看成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对队员、对上级军官、对整个国家的誓言。他们把自己的荣辱与国家相连,视国家利益和荣誉为最高行动准则,不允许自己及其他队员做出有损集体荣誉的事。他们一心扑在如何获胜上,并协同队员一道找出最佳的获胜方法。 正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赖克所言:“我们对美国人民的最重要责任是,为国家的战役求胜,我们必须随时预备在接获通知后,立即赶赴任何地方,对付任何敌人,奋战致胜!”可以想像,如果企业中每个员工随时做好准备,为企业的胜利和成功奋战,那么,这样的企业是坚韧、强大而令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