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栖梧桐 作者:蝴蝶seba(世家旁支小嫡女x病弱美人王爷)-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
原本已经绝食想死的鹂妃,发现非常准确的小日子,居然没有来。于是她安静的潜伏,抱着「可能有我家夫君子嗣」的微弱希望,安静的熬到现在。她一直默默的听,听说南燕的可汗是个好人。
这才憋到见到可汗本人,直接向他喊冤。随便怎么都好,但让她保有这个孩子。
丰帝被震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未免太传奇!!
他走过去,执起鹂妃的手。他这个久病而成的良医,发现,真的是喜脉。
哇塞!这比什么杂剧话本都曲折离奇啊喂!但是…这个…夫人,怎么会这么直率的都倒出来啊?明明她还知道隐瞒自己会说燕语,隐忍寻找出路啊…难道他看起来绝对是个好人?
当然不是,丰帝您误会了。这只是北蛮和大燕宛如马里亚纳海沟的巨大文化差异。
北蛮并不在意「贞操」,夺人有孕妻子,生下的孩子高兴的话可以算自己的,不高兴扔去当奴隶。就看「父」认不认。鹂妃只是照北蛮习俗求新夫主认下腹里孩儿而已。
鸡同鸭讲之后,丰帝的世界观被狠狠地更新了一把。
「…妳能保密吗?」看鹂妃只是被握着手腕却异常僵硬,很快的放了手,「放心,我会认下这个孩儿。」
「这本来就是大可汗的孩儿。」鹂妃一脸莫名其妙。「你恩赏就是你的孩儿。」她表情微微一凛,「难道,可汗要让他去做奴隶?」她快哭出来了。
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下,丰帝觉得太阳穴有点痛,后牙龈也有点疼。
又一波更巨大的鸡同鸭讲后,终于让鹂妃明白,大燕可汗把她当贵客招待,但是不能让人知道他们没同房。不然大燕习俗不能认下这孩子啊。然后这孩子会成为可汗尊贵的子女之一。
只是北蛮和大燕是敌对,这…
鹂妃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觉得大燕可汗真是好人中的好人,感激涕零…说到北蛮,她粉脸含煞,「我恨北蛮一千年,我儿恨北蛮一万年!」
丰帝倒是挺有耐心的和鹂妃聊天,对于鹂妃一开始还以为他是皇后的事情大汗(后来被宫女纠正),但他终究是爱装兔子的狐狸,左拐右拐的觉得真实性有八成左右,之后再去打探核实就是了。
他很开心。
如果鹂妃的事情是真的,他真的愿意认下这个孩儿。一来呢,闹出来没好处,国事如麻,他需要跟北蛮和平相处几年,打不起仗了。二来呢,百官老爱盯着他的后宫逼他睡新的小老婆让他又烦又恼怒。
但是吧,一个皇帝被怀疑「不行」,往往就会跟能力同样被怀疑。压力不是只有他在扛,会倒向还没有孩子的鹓鹓,顺便怀疑鹓鹓不贤慧。
他真痛恨这种世俗。
现在好了,皆大欢喜。难得他熬夜还觉得精神十足,赶紧跑去跟鹓鹓串供。
慕容鹓瞪着戴绿帽还高兴得不得了的夫君,彻底的无语。她一直以为夫君是那门抽风货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不行!」她承认身世很堪怜…但同情心放在这里不对啊!「皇室血脉不容混淆!」
丰帝的语气却很轻松,「没事。反正前数四代的皇帝,血脉别提了,连脑浆都混淆了呢。」
「…………」
你这样说你爹你伯伯们好吗?
结果夫君还是抽风,只是抽风在比较奇葩的地方。
…当初为什么不逃婚呢?慕容鹓再次的悔不当初。
二十
慕容鹓深深陷入「一心想当个严守礼法的好皇后,奈何夫君抽风扯后腿」的忧伤中。
这个事情,真不能这样办,国法礼教都不容。她曾经咬牙狠狠心,想悄悄的熬个药把孩子下了,抹掉这个绿帽子的铁证。
省得东窗事发,鹂妃的性命绝对不保,引起北蛮借机生事,丰帝也顺带的蒙羞,名誉受损。
但她还是迟疑了,手软了。尤其是见了鹂妃…一个年纪才十六的小姑娘。就大燕的审美来看,手长脚长,却像是匹非常美丽的小马驹,大大的眼睛泛着水光,柔弱小动物似的纯善…
虽然日后她醒过味来,咬牙发现又是一只装兔子的狐狸,把慕容鹓气得够呛。但也不得不承认鹂妃真的有种纯朴的大智慧,本能的善于取舍。若是一开始她就欺骗,最后帝后处理起她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但她立刻投之以诚,正因为她什么都没有,反而让有些许良心的人没办法辣手。
虽然当中还得益于巨大的文化差异性,但鹂妃的处置真的非常大气,很有阏氏(首酋妃)的风范。
向来善谋能断的慕容鹓犹豫不决起来,最后只是先把送去洗衣服的那群女间谍抓去鸿胪寺(大燕外交部)关起来,由大理寺赞助刑求,并且发函给边关设法了解北蛮内哄的真相,再跟她老爹求救,看能不能摸一摸北蛮的底。
最后三方汇集的情报居然差不多,鸿胪寺还小心翼翼的来科普了一下北蛮风俗,
言下居然觉得娶了前首酋妃还是挺有面子的事情。
…哇靠!你们大脑结构还健全吗?礼教都嚼碎吞下肚了?夺人妻怎么成了有面子的好事了?!
一转头,看看大燕后宫,她果断枯萎了。
二十年四朝天子,真是糟烂透了。夺人妻算什么,抢弟媳的,抢儿媳妇的,还有偷自家老爹的小老婆的!马的这些都入后宫了啊!更不要提她那死去的公爹笑纳了前三个天子的后宫佳丽!
这不是礼乐崩坏,而是干脆视礼教为无物。
难怪鹂妃能蒙混过关,在一个立场混乱邪恶的后宫,什么都能够发生了。
把情报终于比对理顺了,发现,居然就没个人知道鹂妃有孕。因为鹂妃她根本不害喜啊喂!结果这个捅破天的瞒天过海计,居然就这么安静,算起来只有她和丰帝外带四个暗卫知情。
那四个暗卫倒是自请边关敢死营,丰帝非常大气的一摆手,「朕用人不疑。」依旧安排他们贴身护卫。
然后慕容鹓忿忿的又暗骂了一声装兔子的死狐狸。
这种事情,就算暗卫跑出去宣传…十个有九个当他是疯子,剩下的一个立刻报官了。升斗小民有绿帽疑云都可能血溅五步,皇帝怎么可能欢天喜地的接受这件事情?
用膝盖想也知道不可能!!
但她夫君这种奇葩的思维,连大宇宙意志都无法理解,愚蠢的凡人怎么能够洞察?打LOL都没人带洞察了!
情报往来拖太久,鹂妃开始显怀了。然后普天同庆薄海欢腾,差点儿灭门的慕容皇室添丁进口,大大的好事哪!
慕容鹓安慰自己,这时候灌药太晚了,鹂妃还是燕蛮和平象征,不能有失呢。一点都不肯承认事实上她偷偷松了一口大气。
有抱负有理想的好青年丰帝欢脱的拖着偶尔(?)故障的病体去为国家大事舍生忘死,探望鹂妃的重责大任就颠到皇后的肩膀上。
鹂妃倒是很开心,她的燕语不是很好,也就帝后这对聪明到不正常的人类才能交流。明显的,鹂妃比较喜欢慕容鹓,还表示过皇后很像她家老公,甚至批评好心的皇帝其实当皇后比较合适…各种方面。
虽然去探视心情都很复杂,沟通也没有什么障碍。但是睹慕容鹓思死去老公的鹂妃,常常说着说着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即使关起门来说话,宫女太监总是亲眼看见「皇后弄哭新宠鹂妃」。
各方纷纷脑补,补得比宫心计还凶残万倍。
慕容鹓知道的时候,为时已晚。正要发脾气设法辟谣…时不我予。天气太热,丰帝因为暑气勾起心疾,病倒了。所谓祸不单行,五朝元老卢宰相,吐血躺平了。
事实上,卢宰相只是拉了太多年的犁折磨出胃溃疡了。但是吐血看起来太可怕,而且人家年纪已然六十…在平均寿命四五十的时代,已经是号称活过一甲子的老翁了,跟他同龄的先帝,已经在去年心肌梗塞驾鹤西归了。
后宫的谣言滚去死吧!谁还管你们宫斗不宫斗,有那工夫我还不如来补船啊!
民以食为天,南方,夏旱。
在皇帝和首宰一起躺下的时候,皇后娘娘铁青着脸上朝,文武百官从鹌鹑进化为瑟缩的鹌鹑。
御史们心底很复杂,藏在袖子里的奏折攒了又攒,还是闭嘴没抽出来劝谏了。
马的能当家的都躺了啊!现在讲什么后宫不干政…你来?
慕容鹓想起督军路上,有小老百姓诚惶诚恐的献饭食,吞都吞不下去,差点把喉咙割伤的饭,却是他们仅剩的粮食。好像叫做…林邑稻(注)?
「征求天下高产粮种。」慕容鹓拍板,「赈济由户部拟定个章程给本宫。但是永远救急不救穷。本宫以所有嫁妆田产所出悬赏,求不畏涝旱高产如林邑稻者,播种后如本宫所求,不吝金银官爵!」
嗯,终于给百官发挥空间,可惜面对一个逻辑太健全发达的皇后,这个「千金买粮种」的廷议,成为慕容后在政治上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什么都是虚的,先让百姓能吃饱肚子,才是实在的。吃饱了就不容易造反,只要百姓安定才有改革的时间和空间,所有的一切莫不由此肇基。
林邑稻真他马的难吃,嗓子细一点的人都吞不下去,种植的人很少,大半都是拿来当猪食。但是种植期很短,南方两个多月能收获,北方一百多天也能收获了,只是怕霜雪而已。但是产量极大,而且不怕地薄、不怕旱,略能抗涝。
献林邑稻种的人忐忑的上京敬献,结果皇后亲自率百官出迎,因为已经有大规模种植并且由御史核实,赏赐以千金。
天下掀起一股高产农业的风潮。司农在朝地位大大提升,并且被非常重视。
虽然不至于逆天的在七世纪出现地瓜,但的确在皇后带头鼓励农桑的习气下,出现了更先进的农耕器具和技术,这股蓬勃的风气替丰帝这朝出现中兴气象。
即使是捧着难吃透顶的林邑稻饭,天下百姓却对让他们能日日吃饱的皇后娘娘感恩戴德。
只能说,慕容鹓还真是好运气。很有幽默感的老天爷没趁机耍她几下,来个千里大旱还是黄河大溃堤之类…小打小闹的让她过关了。
捂着胃上朝的卢宰早知道了,欣慰得憔悴的老脸笑得皱纹都开了。和捂着心的丰帝相视一笑,君臣就没有这么灵犀一点通的时候。
瞅瞅,咱们皇后娘娘(未来的太后)不挺好嘛?白痴才跳出来喊什么后宫不干政。是无知者不干政,这么能的娘娘,拘在后宫无聊的看画眉鸟儿,浪费大发了有没有?
结果鹂妃发动了…怀胎七月就发动了。
服侍她的宫女还意所有指的说,皇后探视过,鹂妃就哭了一场,然后就不太好了。
卢宰相为难,捂着胃小心翼翼的劝了皇后娘娘几句。
皇后娘娘,已面瘫。
慕容鹓瞬间觉得,她真的比屈原还冤。
注:林邑稻的雏形是占城稻,当然没那么神奇。只是架空嘛,让我出个作弊器…(转头)
二十一
能从蜡烛多头烧的状况下挤时间去探望鹂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连三皇子都好久拦不到娘娘请安了。
只是慕容鹓知道鹂妃真正的预产期,这个可怜的寡妇自觉安全之后,有些丧失求生意志。提心吊胆的慕容鹓特别排除万难来给她宽心,求生产顺利。
费了老鼻子劲儿才终于打探清楚前首酋的身世,虽然久不用,还真的是姓慕容的。拓跋是音译,意思是「元」。所以是三百年前的远亲,慕容元。
虽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好歹还是亲戚兼同宗好吧?姓慕容不奇怪啊,一点都不奇怪。至于慕容元的氏族,虽然是个复杂的图腾,北蛮用语发译过来黏牙的念不清楚,但是意思就是「某种神兽顶着天」(吧?),慕容鹓拍板取名为「擎」,取氏族「托天」的意思。
皇后娘娘拍着胸脯保证,虽然没办法回到草原(鹂妃老爹杀了她老公),但是一定当成自己的孩子教养,而且将氏族的名字给孩子。
一解释清楚,鹂妃就开哭了,哭得要多惨有多惨。她本来以为孩子保不住,保得住也可能变成奴隶,跟大燕宫女学说话,又好死不死听到许多复杂的要命的宫斗,开始担心孩子会被人工的养不活。
结果忙得几乎发疯的皇后,跑来温声软语的告诉她,没事,亲戚家孩子呢,收养应该的,连氏族的名字都给了,妥妥的。
「孩子一定会成为您和皇帝的剑刃!」鹂妃发誓。
很累的皇后娘娘摆手,「不用那么辛苦,乖乖长大就好。」
慕容鹓原是好心,结果又被个巨大黑锅盖得头昏眼花。
鹂妃「足月早产」,她皇后的光辉形象被抹黑不少。气得快吐血。结果还是得把血咽下去,表情不怎么美妙的让赔笑的皇帝带着,探视新生儿,是个男孩。
毕竟还是得做给人看,燕蛮国际友好的「联姻果实」,总得表示一下。
虽然慕容鹓名下有大把的孩子:三个庶子,两个侄子,两个侄女。每次来请安加上乳母宫女都声势浩大,但她真的没见过新生儿。
看起来有点可怜,红通通的,眼睛都没睁开,瑟缩发颤的哭,声音跟小猫一样。
只有一点点大,都担心是不是有问题。
然后,他抓住了慕容鹓的小指,小嘴蠕动着。
这一刻,注定了他成为丰帝和慕容后一生中,最特别的孩子。甚至连之后慕容鹓亲生的独生女,都没有越过他独特的地位。
第一次总是最让人难忘。明明知道这孩子跟他们的血缘关系稀薄到接近没有,却是第一个从未出生关怀到出生,第一回让帝后明白了新生命的神奇。
丰帝虽然早有三个庶子,但是在年少执拗时,连一眼都懒得去看。这是他第一回抱起婴儿,深深的被撼动了。
慕容鹓的感觉更复杂,更深沈。她早就领悟过来,丰帝何以如此的深层理由。这个孩子更代表了阿丰对她无比沉重而且执着的爱意,宁可自污若此…
执着到「戴绿帽当挡箭牌也无所谓」的地步。
--于是正常世家女慕容鹓也被开启了奇葩思维的新领域,往不正常的电波系狂奔而去。
丰帝登基后,宫中诞下小皇子,真是可喜可贺,臣庶同欢。
虽然是早产,皇后娘娘实在有点…(你懂的),但不是非常健康嘛。这件喜事真的是非常重大,甚至是丰帝脱离「新皇」的第一步。
一个男人嘛,能够诞育下子嗣,表现某种「男子气概」,那身体就没有大毛病。弱了点而已嘛,行的,宫里什么医药没有,养得好嘛。
最少卢宰相安心不少--多争取了养成未来太后的时间。
北蛮那边还在内哄,毕竟新首酋的声望值远远不如前首酋。听到女儿生了南燕皇帝的儿子,也乐了。南燕不打过来就好,不然这头还在打,南燕又来发疯,不大撑得住。
首酋脸皮也够厚,差使节来求赏--之前没要嫁妆太亏了,现在是不是给点赏?女儿都给你生儿子了!
使节团被鸿胪寺灌蟋蟀似的灌了几个月的酒,都忘了去跟间谍接头,最后抱着宿醉未醒的脑袋,乐颠颠的拖了一堆奢侈品和几尊佛像和佛经回去了。
(结果盐铁粮食一毛也没给。)
百姓倒是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多子多孙有没有?皇帝加总都有四个儿子了多喜庆啊!
大家都很欢乐,连背了黑锅的皇后娘娘都嘴角抽搐两下,还是眉开眼笑的抱着越来越白嫩可爱的阿擎傻笑。
万幸慕容家的美人基因实在强而有力,明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慕容擎的轮廓居然有点像丰帝,还有慕容皇室常有的双眼皮儿,连作伪都不用了。
慕容骏对他这傻闺女实在万般无语。又不是妳生的,不要乐得这么傻行不?
结果一大堆想安慰的话都堵在胸口,闷得快憋不过气。
「想得开就好。」慕容骏闷闷的说。
「儿有什么想不开的?」慕容鹓奇道。
慕容骏张了张嘴,突然觉得自己像白痴,非常利落的迁怒,「就不该将妳交给长房教养!人都贤慧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