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女帝养成系统 作者:枭药(晋江vip2013-10-29正文完结) >

第52章

女帝养成系统 作者:枭药(晋江vip2013-10-29正文完结)-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桶樟耍蛭馓煜轮鳎疾桓椅タ沟纳矸荩⑿砸膊⒉豢砗停裟芎煤煤遄呕购茫羰遣荒埽桓霾蝗缫庑钠侠戳耍叉捣教笳庑┤嘶购茫茉馑藕虻墓瞬宦凵矸萜芳叮妻庹仍鸲家咽撬究占撸淙荒昙蜕杏祝严猿隽思阜直┚拿缤烦隼础�
  但正因如此,一心为国的陈大学士似已经对这块扶不上墙的朽木完全失望,反而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又重新将目光放回了曾经的大皇子,如今在盛京逸王府上逍遥度日的逸王赵泽书身上。
  这样的行为自然不是静娴愿意看到的,随着陈大学士与赵泽书的日渐亲近,已经经过五年准备的静娴自然也不得不开始做些动作。
  “主子,何大人到了。”这是福全进来低头禀报。如今的福全虽已被静娴调去掌管内务府与慎行司,但通常没什么事还是会到寿康宫这当差,许是在惩处宫人的慎行司呆久了,见多了责罚刑讯的缘故,如今虽然还是和往常一样寡言少语,却不同于以往的沉默低调,反而透出了些阴沉出来。
  静娴抬眸看他一眼,略点点头:“叫进来吧。”
  福全略躬躬身,转身而出,片刻就带着静娴的舅舅,已是正三品的户部侍郎何大人进了门,撩起官袍下摆对静娴行了一礼,语气恭敬:“臣见过太后。”
  “何大人请起。”静娴面色淡然,因为是主从之别,大多时候静娴对着自己这位舅舅是不计亲族辈分的,因此等得对方站起后,便也干脆的步入了正题,让身旁的绿柳将桌上的奏章送给了他,开口说道:“此次请何大人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何大人就站在当地,接受奏本打开大致翻了翻,面色一变,带着疑惑小心抬头问道:“您的意思是……”
  “我早有此意,如今时机已可开始试试。”静娴低头用白匙慢慢压着碗里的梨块,沉声说道:“明日早朝,你当着群臣的面,上了这份折子。”
  何大人一愣,张张口像是想说什么,顿顿却并未说出口,只是拱手行了一礼,简洁的应了一声:“是。”
  对自己母舅这样的态度,静娴心内很是满意,便接着温和的许了诺:“等此政实施,舅舅便会已上谏有功之名调入吏部,任尚书之职。”
  听到静娴这么说,再看者手里的折子,何大人心里也明白若这事真的成功了,成为吏部尚书的自己会获得怎样的利益,不禁也生出了一阵激动,当即更是郑重的躬下了身,声音坚定:“是,臣自当尽力而为!”
  静娴给他的是一份有关大赵选拔官吏贤士之法的建议,百年来在这方面大赵也是几乎完全沿袭了前朝的察举荫恩制,也就是说大赵新晋官吏的来源只有两种,一种由各府、州、县用考试等方法挑选贤明有识之士,向上举荐,称为贡生,另一种就是靠父祖的官位爵位而取得入国子监上学资格的官僚子弟,结业后自然便可入朝为官,这一种称为荫生。这样的制度弊端自然一眼可见,一则靠着祖上蒙荫为官的世家豪门子弟们是否真的有所成无人能知,而由各地举荐上来的贡生也不乏许多用了些门路手段选上的来的无能之辈,只从每年新晋的官员几乎没有家世真的清寒这一点,便能看出许多。
  而静娴要做的事就是打算在举荐制上再多加一步,先增多贡生人数限额,由个府州县选出比以往多了近三倍的贡生后,再一起进京,由吏部与圣上出题,再进行一次考核,从中选出小半中选入仕,有了这一步,各地送来的贡生们自然不敢太过无能。
  而原先的荫生们,按折子上说明,则也要可参加盛京的考试,也就相当于祖上家族的蒙荫在表面全无作用,也和贡生没什么区别。这般一来,自然能更好的选出有才有德之士,为国效力。
  当然,为了防止阻碍太多,其实折子里没有的,她还有另一个折中的想法,便是原先的荫生也有两个选择,其中有自信,愿意考试的自然随意,而不愿考试的,还可以自动成为监生,监生也可直接为官,虽然名义如此,但是静娴清楚,对于这样的监生,恐怕便不会得到有实权的职位。
  其实若是可能,静娴甚至想干脆将荫恩制废掉,清贫之士也好,豪门子弟也罢,全都一视同仁,从头开始一步步考上来才是最好,但显然,以后说不定还有可能,但现在如果真的有人这么说了,这一举措怕是根本不会让群臣同意,正式实施,而是干脆会百官劝谏,甚至阳奉阴违,事与愿违。就是这样,已经多少保留许多这些世家豪门的特权,恐怕也会阻碍重重。
  但这也正是静娴的目的,何大人虽然是垂帘太后的舅舅,但因为听了静娴嘱咐,起码表面上还一直装的忠心正直,一心为国,陈大学对他也并不厌恶,甚至还有几分欣赏,明日让何大人上的折子,也确实是能让大赵找出真正的有才之士,甚至另朝政焕然一清的好办法,对这样的季谏言,别人或许会因为私心反对,但忠心耿耿,为国鞠躬尽瘁,一心想青史留名的陈大学士却是一定不会拒绝,不仅不会,甚至为了这贤臣之名,说不得还会一心坚持着士子正气,不惧奸人劝阻,为国主持这次变革!
  而到了那时,自己便可毫不费事的在上旁观着世家官员与陈大人渐渐离心,生出间隙,然后再提出监生的法子,令两边各退一步,趁机拉拢人心,再然后……
  看着何大人的背影,静娴“叮”的一声松手放下了拿在手里的白瓷勺,又抬头对福全问道:“你那里消息散的怎么样了?”
  提起这事福全垂眸说的波澜不惊:“宫中暗地里已经隐约有了些先帝之死是逸王所为的议论,再过几日便会越发更厉害。至于宫外,也已经开始从送水肉菜蔬,日常用物的采办杂役那开始散着,有主子的人活动着,从下往上,不用几日便能传遍盛京。”
  “极好。”静娴点点头:“准备着些,等到流言在京里传遍,咱们便从开始宫内到宫外,动手辟谣。”
  “辟谣?为何要辟谣,这不是我们做……”一旁的绿柳闻言一愣,说着又像是想明白了什么,面带恍然之色的叹道:“莫不是故意这般,名为辟谣,实则更添了一把火?”
  静娴抬头看着她,微微笑着:“明白了?流言传的再厉害也只是私下里,上不得台面,但若是皇家官府都出面了,欲盖弥彰,这反而才更靠谱,我倒是要看看,一个背着谋害父皇罪名的皇子,靠着一个被朝中百官忌讳的帝师,他怎么能登上帝位!”


☆、晋江首发

  静娴对陈大学士的估量可说是丝毫不错;一心想着青史留名的陈大人;最近正是被新圣赵泽骏的冥顽不灵,与自己身子的日益衰败而有些心灰意冷、无计可施之时;在先行看过何侍郎如同在平静的池水上砸下一块石头的奏本后,便是心头一动;若是已无法辅佐出千古明君;那边如前朝主持变法的王石一般流传后世,不也是上好之事?更何况这本就是利国利民的良策,若是能由他推行了这变贡生荫生为进士一政;岂不是天下有才的清寒之士们都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这么想着陈大学士在仔细研究过何侍郎的献策后,便也正式在下一次的早朝上由他再次向百官提了出来;向坐在御座上的赵泽骏与帘后的静娴询问圣意,连陈大人说的是什么意思都未曾听懂;因为无聊已是满面烦躁的新圣上自不必说,沉着脸,按着重复了一年多的惯例给了一句:“老师所言甚是,便依次办理。”
  而帘后的静娴却似乎是有些犹豫,先问了一句:“兹事体大,是否该从长计议?”之后在陈大学士再次激昂的陈述了这良策的种种好处之后,才又像是无计可施般留下了一句:“那便由陈大人做主罢。”
  得到了坐上两人明面上的许可后,因为早已感觉到自己身体大不如前,几乎已经等不及的陈大人便当即在朝堂之上决定了,不待明年新春的察举,等到今年初冬圣上寿辰,便已降恩之名开始这第一次的盛京大试,自此称为恩试!
  瞬间举朝哗然。
  陈大人此政一出,日后私下是否会有阴私龌龊暂且不说,但明面上,就等于是天下士子,只要没本事在恩试中脱颖而出,无论家世如何,就只能在家中呆一辈子碌碌无为,无法涉足朝政一步!也便等于瞬间断了整个大赵的权贵豪门们子孙后代的前途活路,不仅会让朝中出现一批批不受掌控,分去他们利益的平民官员,甚至于还会生生令家族日渐没落!
  但想让他们就这般放弃,坐视这一切发生,显然也并不现实。说实话,甚至不止陈大人,便静娴都实在低估了人性里对自己既得利益的维护之心——无论这得到的利益是否该得,对其余人来说是否公正。
  寿康宫内,刚刚送走了骠骑将军家穿着一身富贵的老诰命夫人的静娴,忍不住的起身长长出了口气,转身进了內间便连忙动手松开了胸前系的紧紧的束带,感受着这瞬间的畅快,甚至还不满意,在心内暗想着应该脱得精光,叫热水来洗浴一番才更利落。
  绿柳见此又让人送了一盆冰进来在墙角放着,自己则端了一碗不是太凉的绿豆汤送到了静娴手里,轻声说道:“虽然一身正装闷热了些,可怎么也是夏末了,小姐别太凉过了。”
  “无事,这一波波的夫人求见,我便是想凉过了怕也难!”因为想着就算换了,恐怕一会还是要穿上,便只松了外衫的静娴接着苦笑道:“连这么一把年纪的老太太都这大热天的进宫折腾,也不怕出了事,这为子孙之心还真是……”
  绿柳笑着:“要不说子女是父母前世的债呢?小姐,明日求见的人应还是不会少了,可还要再这么一一见过?”
  静娴摇摇头:“不必了,来的人虽多,却都是为了一件事,我对这事也只有一个答复,见了这么多,京里各家们也该知道我的意思,再见的更多也没用,明日你看着些,除了不好拒绝的,剩下的都推了吧。”
  因为朝堂上静娴的态度,盛京豪门们显然都将希望放到了静娴身上,毕竟已她垂帘听政的太后之名,是有权利代表圣上发表意见,名正言顺的阻止陈大人这项变革的。不过几日,虽然多少碍于名声官员们不能大批进后宫求见,但诸多带品级的夫人诰命们却是川流不息的往这里来来去去,问得却无非是静娴的意思,可能出面阻止陈大学士所为。
  而静娴对此的回答也很简单:“静娴出身侯门,本也不愿见如此变革,然,陈大人乃先帝遗命的辅帝之师,肱骨之臣,只凭一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能身居高位的,大多也不会是太过无能之辈,听了这样的暗示,应也明白静娴的言外之意,给出回应。
  “恩,也是,小姐也该歇歇了。”绿柳也了然的点了点头,说着又有些欣喜:“不过这般一来,他们也只能和您站在一线,咱们也终于不用总按着陈大人的意思行事了。”
  静娴向后靠向了椅背,面带嘲讽:“那不过因为我愿意与他们站在一线,能让他们名正言顺罢了,你以为若我也与陈大人一般对此一力推行,他们便没办法了?哼,古往今来变法之事不知凡几,也不乏真是利国良策的,但主持之人结果有几个好的?你以为这是为了什么?”
  绿柳一顿,面上也带了几分深思。
  “先帝生前想法设法,先除卫党再除贺氏,若不是因为驾崩在贺氏全灭之后便定然会趁机追究严查,另盛京豪门元气大伤,心存畏惧,你以为这样之后他下一步是想做什么?”静娴提起赵尚衍像是有些叹息:“先帝虽然对后宫女人狠绝,但若是对江山,倒还算是很有几分明主气概的,只可惜,运气不好。”
  明明就是您当初想法设法要害了先帝性命的,现在倒又这般夸赞……绿柳心头暗暗念叨,却也不敢说出来,偷偷在心里吐了个舌,点头应道:“绿柳明白了,”
  “好了。”静娴对赵尚衍不愿多提,摇摇头又问起了另一件事:“逸王最近怎样了?”
  提起这事绿柳撇了撇嘴,像是不怎么看得起:“自前日进宫谢过您为他辟谣后,回去砸了一架子的瓷器宝物,然后又去找了陈大人,可陈大学士似是在看着何大人的奏本,没留他多一会就客客气气送了出来,然后回府就召了一个新纳的歌姬,不知折腾的有多狠,第二日还请大夫为这姬妾开了伤药呢。”
  “大皇子这沉不住气的性子倒还是没变。”静娴以手撑颌,沉吟了半晌幽幽叹道:“不过这次我对他倒也算逼得很了,莫急了被他玉石俱焚才好。这么多年看来他也没打算安生的做个闲散王爷,我也不能这般等着他有本事了,再来报复我啊。”
  对这样的事绿柳并不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只是在一旁默默站着,等着静娴最后的决定。
  可静娴说罢这话后却又沉默一阵,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的笑了起来:“罢了,现在还是先好好看着吧,仔细些,以后倒是真有个好用处。”
  绿柳歪头答应一声,又和静娴说了几句话后便退出去梳理着求见的夫人的们的名单,正一一看着吩咐人将大部分回绝之时,便又人来传话,几乎第一日小姐便已经见过的,如今盛京中除了齐安谨外,已算是硕果仅存的镇国公夫人,想要明日再向太后请安。
  闻言绿柳不禁一笑,小姐的计划,简直比想象的更顺利些呢!


☆、晋江独家首发

  乾政殿内;除了坐在软凳上的陈大人;剩下数名穿着官服的男子在御案前另一边依次而立,但隐隐却显出了几分相对之色。
  “那此事便如此办理吧。原本荫生改为监生;贡生人数比以往翻倍即可,如今离冬日也不过两月;加上路途遥远又要一一选拔。若是一下子增的太多;怕是各州县也来不及筛选出有才之士,不如还是依照惯例,等到明春再正式开始?”一身暗色宫衣的静娴语气温润;看着桌案前的站着的几人,尤其是当先的陈大人;满面皆是劝和商议。
  陈大学士面上显出了些迷茫无奈,他虽然知道自己略有些仓促;先前也已预计到两人自己这做法在朝中定然会有些阻碍,但他自认历经三朝,乃两帝之师,甚至能不客气的说算是先帝遗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平稳乱局的辅政之臣!他本以为即便会有些只顾自己家族私利的官员权贵们反对,但凭着自己的地位坚持,这事情也不会太难办。
  可经过这一个月的纠缠,满是自信的陈大学士却是真真切切的只剩下了满心的挫败之感,他面对的不只是朝中的明面反对,甚至私下威胁警告。更让他在意的,却是从各地送来的折子,也没有几份赞同之言,甚至不少出身寒微,是他一手提拔,原本以为定会对他一力支持的的学生亲信们,都在对他苦苦相劝,或视若不见毫无反应,或满纸记挂却请他三思后行,或阳奉阴违,直言学生所辖之地贫瘠,无法选出这许多贡生的,陈大学士甚至丝毫不怀疑若自己强逼,他们会真的送一群大字不识的白丁来把他这张老脸甩在地上!
  这样的阻力带来的不止是无法留名青史的无奈,还有迷茫,甚至让他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信念,他已是花甲,年近古稀,甚至没法肯定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形还能不能再像年轻时一般毫无畏惧,虽千万人吾往矣,为国为名哪怕撞得头破血流!
  因此直到静娴出面劝和,提出监生之策时他竟也并不觉得如何生气,反而像是有了台阶一般,让他几乎长出了口气,因此这时因为心头的复杂,顿了片刻却也只是,叹息一声,略拱了拱手,声音无力:“太后之计甚好。”
  “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