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往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忧。特别是有鉴于香港管弦乐团演出《莎乐美》的成功,团员个个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士气如虹,与黄大德任指挥时代的那种有气无力的样子,“判若两团”。在此关键时刻,即使政府无力,香港的各大地产商和财团何不挺身而出,大力支持?诚然,香港管弦乐团每年的预算早已超值,但只要“货色”属世界一流,又有何妨?更遑论它对于香港文化和音乐教育的贡献。
古典音乐的召唤
纸上漂过的音符
或谓香港一向是商业挂帅,西洋古典音乐是冷门,成了少数附庸风雅人士的玩物。如果此说属实,我猜不下数年香港就会被广州和深圳所取代,这两个城市的文化事业正方兴未艾,据闻连广州附近的佛山也要举办如同美国檀歌坞(Tanglewood)式的大型暑期音乐节!
我认为香港本来就是一个有音乐底子的城市,每年春季的艺术节,在音乐方面就办得有声有色,今年稍差,但至少也有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可听,这并非其他城市所能比拟,即使是我曾经住过的洛杉矶,也没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本来该城还有两个交响乐团,现在只剩一个(伦敦至少有五个,北京也有三四个)。我住在洛杉矶时,听一场音乐会往往大费周章,开车到市内的音乐厅需要一个小时,有一次还出了车祸!香港方便多了,而且不愁临时买不到票(当然马友友、李云迪和郎朗的音乐会是例外),何乐而不为?因此我发现自己在香港听音乐会的机会反而比在美国各城市为多。
听音乐和看电影一样,是习惯,而且现场绝对比唱片更动听。世界第一流的大师来为你献艺,为什么裹足不前?我猜原因之一是普遍的“反智”风气,以为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学一样难懂。我的逻辑反而是:看不懂,所以才要看,看多了、听多了自然成为习惯。即以日本为例,甚至连续剧(如《悠长假期》和《一百零一次求婚》)中的人物都以西洋古典音乐为业,香港的电视界敢做吗?
如果有人认为我的论点仍太高调,我不妨如是说:如果你喜欢《歌剧魅影》,不妨听听普契尼的《托斯卡》(Tosca)和《蝴蝶夫人》,毕竟上演的都是歌剧。
第一辑纸上漂过的音符(下)为古典音乐请命
为古典音乐请命
香港在西洋古典音乐方面有两个职业性的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香港小交响乐团。这两个乐团都代表香港文化——特别是演艺文化——的一种骄傲。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各地来的游客说:香港不仅是一个经济挂帅、商场充斥的地方,除了商品之外,还拥有亚洲第一流的乐团。但我认为这两个乐团的任务还是以“对内”为主,是为香港的广大市民而设的,只不过香港的大多数居民似乎对古典音乐毫无兴趣甚至用种种推辞(譬如工作太累了、没有时间、最多有闲暇在家看电视),使得自己在文化修养上永得不到“升值”。
试看临近的台北,今年乐季中,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就演奏了马勒的全套九首交响曲,香港有吗?即使有也不敢演,因为怕没有听众。因此我这头“老牛”才不辞辛劳愿意为香港的古典音乐苦苦耕耘,以期吸引更多的听众,如不成功,也无所谓,反正我本来就是对牛弹琴,自我“发烧”一番,因为每一个乐迷或发烧友都有一股热情,别人不停地去买首饰、名表、名牌衣服或皮鞋,我们这群“小众”却不停地去买CD、DVD和各种音响设备,甚至倾家荡产,在所不计。当然,我们更喜欢听音乐会。
你以为像我这种古典乐迷都是“高级文化人”或大学教授?不见得。最近我受邀到几位朋友家中讲马勒的《大地之歌》,发现我的听众全都是职业界人士和政府官员,没有一个教授或文化人,他们也都是香港最忙的人,但仍然愿意每月花一个周末聚在一起谈古典音乐和听唱片。我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因此也不辞疲劳去演讲。还有一位乐迷是我老婆在保险公司工作时的同事,他非但常听香港的音乐会,而且去年还远渡重洋到澳洲去观赏全套的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巧的是香港管弦乐团的新任总监和指挥迪华特就是一个国际知名的瓦格纳权威,多年前他担任旧金山交响乐团指挥时,就曾指挥瓦格纳的此套四出歌剧,我刚好在该市小住,得以躬逢其盛,至今还记得他指挥下乐队奏出的“淘金”的声音,音色铿锵,令人难忘!
现在大师就在香港,何不指挥几场瓦格纳的音乐会——譬如《指环》的第二部《女武神》(DieWalkure)的第一幕或第二幕或《飞行的荷兰人》(迪华特本人就是荷兰人)?
其实迪华特早有此想,但有关当局却怕费用太高,曲高和寡。香港的各大地产商集团值此良机何不踊跃捐助?与“西九龙文娱区”的预算比起来,这又何足挂齿,九牛一毛而已。我知道全世界都有瓦格纳的《指环》发烧友,任何大城市有此歌剧演出,发烧友必倾巢而至,我猜那位保险公司的朋友必属其一。我是一个“准”发烧友,但任何在香港演出瓦格纳的机会,我绝不放过,听此《指环》的音乐要比看彼“指环”(又称《魔戒》)的电影过瘾多了!
当然这又是小众中极少数的意见。但是积少成多,你听了一次,可能想再听一次,听多了就上瘾了,瓦格纳如是,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如此,从巴赫到约翰·亚当斯(JohnAdams),古典音乐的作品总数绝对超过流行音乐,因为它毕竟是西方三四百年音乐传统的积累。
你住在这个“亚洲国际大都会”不听音乐会?你不配做“国际人”!你是香港土生土长的人,只喜欢国曲,不喜欢西洋音乐?且慢,你吃惯了广东菜,不想换换口味?你到兰桂坊去饮酒作乐,喝的还不是洋酒?说不定吃的也是洋餐?偶一为之,何乐而不为?文化重多元,音乐也是如此。
吾妻是香港人,从小听国曲长大。我们第一次听西洋歌剧《阿依达》的时候,她边听边在我耳边私语:“这首歌剧的故事怎么让我想起《帝女花》?”不错,我从此也爱上了《帝女花》,虽然我妻尚未像我一样对《阿依达》痴狂。据说,前几年在上海体育馆演出《阿依达》场面盛大,连马匹和其他动物也派上了用场!票价也很昂贵,但香港照样有名人富翁飞去上海捧场。我听到此一消息,反而裹足不前。
香港管弦乐团的“包装”
周末去文化中心听迪华特指挥香港管弦乐团演奏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又是一场极精彩的音乐会,香港管弦乐团在这位新上任的指挥大师领导下,不到数月就脱胎换骨,俨然变成世界一流的乐队,在亚洲当然更是数一数二,以其管乐部分的优异,也足以凌驾于北京和上海所有的乐团让,真是可喜可贺,港人应该以此为荣!
然而,那晚观众仍然只有数百,场面冷清,曲高和寡,原因何在?
有人说:迪华特和香港观众尚未投缘,没有产生“化学作用”。这种说法,我不赞成。
我曾特别前往港大听他演讲,见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毫无大师架子,虽是欧洲人,但因在美国呆过十多年,早已“美化”了一半,所以说话十分直截了当,而且语带幽默,和我以前见过的几位在美国走红的欧洲大师——如莱恩斯朵夫
第一辑纸上漂过的音符(下)(E.Leinsdorf)、塞尔
(E.Leinsdorf)、塞尔
(GeorgeSzell)——大相径庭。
也许正因为迪华特十分低调,没有伯恩斯坦式的魅力,或像慕提那样的英俊潇洒的风度,所以看来不像明星,而香港却是一个崇拜大明星的社会,奈何?于是香港管弦乐团为他包装,要他站在中环大楼顶上和天桥上作状指挥,还发送明信片。我看这还不够,必须要他学好几句广东话和普通话后,由成龙或周星驰陪他上电视!然而香港电影和电视界的明星,又有几个喜欢古典音乐?当年好莱坞的笑匠卓别林和丹尼凯,前者会作曲,后者会指挥,即使去世不久的格里高利·派克——我的偶像——也可以在维也纳音乐会电视特辑中报幕!
香港管弦乐团只好退而求其次,安排和流行歌手如罗拉·费芝和叶倩文合作,举行音乐会,以广招徕。然而我猜这类去捧流行歌手的观众,仍然不会来听正式的古典音乐会。他们裹足不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不懂,二是“不闲”——这不闲又有二意,一是自己太忙不得闲(其实是遁词),二是古典音乐太严肃,令人正襟危坐,不得闲怡。这两个理由皆差矣,甚至更反映出港人的某种市侩心态。天下不懂的事太多了,为什么不“自我增值”去学习?我知道日本和欧洲的工商和金融界不少老板大亨(甚至普通职员),都懂得一点古典音乐,这是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教养。“全球化”以后,将来求职的决定条件——特别是在面试的时候——说不定就是个人修养,包括古典音乐。
至于闲暇问题,我自己就以听音乐会作为休憩活动,而且经验甚丰,以后再为文推介。即使工作太累,在听勃拉姆斯时睡着了也无所谓,仙乐飘音伴我眠,岂不美哉?我就时常带老婆去听音乐会,并鼓励她睡觉,只要不打呼即可。
妙的是香港管弦乐团不久前奏的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就有睡觉和做爱的场面!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的序曲就是描写做爱,而且还有高潮,由铜管奏出!希望将来迪华特先生能指挥香港管弦乐团演奏此剧片段,令我等乐迷过过瘾,我早已想好了一个宣传标题:做爱音乐会,欢迎你来参加狂欢!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上)听《大地之歌》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
你一定要听马勒
听《大地之歌》
他站在台上,身高不到四尺,然而当他开始唱马勒的《大地之歌》第二首第一句的时候,我几乎热泪盈眶,不能自持……太美了,美得仿佛“此曲只应天上有”。
他是德国人,名叫夸斯托夫(ThomasQuasthoff)。
《大地之歌》一向是我最钟爱的马勒作品,原因有二:一是内页的歌词源自唐诗,二是曲子作得回肠荡气,令人不能自持,真可谓酒不醉人人自醉。
乐迷都知道,《大地之歌》中的六首歌曲,一向是由一位男高音和一位女中音唱的,二人轮流各唱三首,男人高歌饮酒欢乐,女人却娓娓道出人生之哀愁,而最后的一场《告别曲》,足足有三十分钟之久,既向送行的朋友,也向人生告别。就唐诗的成规而言,送行的必是男性朋友,不可能由一个女子吟唱,否则只能是闺怨,而非送君千里。马勒的原作中也特别注明:女中音唱的三首歌曲也可以由男中音唱,其实这样才更合歌词中的意境,然而,男中音演唱此曲的人极少,除了大名鼎鼎的费雪·迪斯考(DietrichFischerDieskau)之外,几乎无(男)人可继其后。
直到我听到这位侏儒的歌声。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上)你一定要听马勒
你一定要听马勒
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
夸斯托夫的声音与费雪·迪斯考大相径庭,后者技术精湛,但音域并不广,靠对乐曲的诠释取胜,而前者的声音千变万化,像是生有异禀,身体虽然残废,但声音似乎来自上帝,或者可以说上帝为了弥补这个造物的缺陷,特别赋予他天使般的声音。
《大地之歌》我最钟爱的是第二和第六首——分别根据德文译出的孟浩然和王维的诗,多年来我一直想找到原诗对照德文和英译唐诗,但一直没有这个心情,另一个原因是我怕马勒的音乐和唐诗的意境不合,因此影响我对音乐的直接感受。所以我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不良习惯,每次听《大地之歌》都自造歌词,意境朦胧,然后自我陶醉一番,倒真是印证了李白《悲歌行》中的四句诗(也是《大地之歌》的第一首的部分歌词):“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我只需把第三句改得稍为“现代化”一点,改成“孤碟坐吟马勒曲”(注:碟者,唱碟也,即LD)就可以道出自己的心境了。
那晚,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特别出色,指挥小泽征尔(SeijiOzawa)也若有神助,把听众带入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且不论它是否是唐朝,至少使我感受到一点“弦外之音”和一种莫名的激动。当那位侏儒唱到最后一首歌的时候,我闭上眼睛,不让眼泪流出来,一方面也让自己的心灵可以神游四海,于是,不自觉地又在自造歌词了,甚至把第二首和第六首混在一起,以下是当时涌现在脑海中的几行不成诗的句子:
朝华已逝,冷风习习。
我以疲惫之心走向你
祈求平静和安息
我孤独地哭泣
秋日在心中消失
明月高照
松林阴影下
小溪在歌唱,小鸟已倦息
人生早已进入梦境
(音乐在此涌起)
朋友
你下马送行
还带来一瓶葡萄美酒
问我今宵落足何处
我早已了无牵挂
只愿云游四方
寻我的故乡,我的安息之地
明日又春暖花开,大地回生
永别了,我的朋友
永别了!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上)听马勒的《第九交响曲》
听马勒的《第九交响曲》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是他告别人世的绝响之作。不知为什么,近年欧美各乐团频频演奏此曲,我就听过柏林交响乐团的两次演奏;克利夫兰乐团最近在纽约和伦敦也演奏过此曲。
我买过一张此曲的新唱片,指挥本雅明·詹德(BenjaminZander)是波士顿的名人,但在世界乐坛尚不太知名。这张唱片中的演奏乐团是英国的爱乐乐团(PhilharmoniaOrchestra),技术较伦敦的两大乐团(伦敦乐团和伦敦爱乐团)稍嫌逊色,而詹德对这个乐曲的解释,也颇引人争议。
他认为第一乐章开始时马勒的配器法颇为特别,各种乐器应该各奏各的,不必整齐,因为这一个乐章显示的是马勒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甚至在节奏上也有点像他自己的心跳,颇为不规则。在此后的两个乐章中,马勒更是一面缅怀过去,一面作死亡的挣扎。最后的乐章则可作两种解释:他逐渐接受死亡的事实后心情较为平静,或谓他愈来愈衰弱而终于在挣扎后宁静地死去。总而言之,马勒的《第九交响曲》和死亡是分不开的。他在《大地之歌》中已经引了唐诗告别人生,最后一曲《惜别》足足有半个钟头,此次再以七十多分钟的长度,再告别一次,终于把自己置于死地,这种对死亡的幻想,堪称一绝(马勒作完《第九交响曲》后,并没有死,但《第十交响曲》只完成一个乐章就逝世了,终于难逃劫运)。
我重听此曲的时候,是在深夜,万籁俱寂,但我却觉得无比的兴奋。这张唱片还附带了一张第一乐章第一页的乐谱,詹德并加以详细解说,谆谆善诱,我不知不觉间拿起父亲的指挥棒,随着乐谱比画起来……父亲是学作曲的,四年前去世,我回家奔丧,带回来他的指挥棒,有时兴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