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

第10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106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下这几句话很重要,「以喻思之,以智照之」。佛在大乘经里面又说,佛讲经常常用比喻,有智慧的人听到比喻他能开悟,所以佛经里面的比喻很多很多。可是听了比喻之后,你一定要有智照,你才会觉悟,你要没有智照,听比喻也听不懂。用比喻来教学,这是世出世间这些做老师的,他们这些人用得最多,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做法的。所以要智照就明白了。「执计情亡,任真之智,本合如是」,这几句话讲得好。执是什么?执著,计是分别,情是妄想,亡就是放下。你看这四个字,执著放下了,分别放下了,妄想放下了,这三个一放下,你的自性就现前了。所以任真之智,任是任运,这就是自性寂用,我们前面最后念的这一段「寂用无涯」,任真之智就是寂用无涯。你的自性本来是清净寂灭。这个灭是灭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寂,寂净、干净。智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不是外来的,它就透出来了。
  本合如是。本,我们一般讲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再举最明显的例子,《弟子规》所说的,《感应篇》所说的,《十善业》所说的,儒家礼里面所说的,佛法的戒律里面所说的,那是本来如是。你要是真正觉悟了,你的言行举止就是这样的,不是哪个人规定的,是你自性起用,就是寂起用,就是这样。我们换句话说,你自己真心起用本来就是这样。那现在为什么不是这样?现在是你用妄心,你不是真心。我们迷得太久,现在真心怎么恢复法?佛菩萨是觉悟的人,用真心的人,我们从外表上来学,外表上学里面会起感应。从外表上去学就是从戒律上学,他是怎么生活,他是怎么说话的,他怎样做人的,他是怎么工作的,他是怎么接物的,你学这些。学久了,外表很像了,里面就有感应,就产生变化。这是一个方式,从外表学到里面,这是中下根性的人用这个办法。上上根性的人不从外面学,从里面学,里面真的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舍掉了,没有了,自性显露。那个戒律不要学,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诸佛菩萨决定没有两样,本合如是。这是两个方法,为什么?表里一如,内外不二。
  释迦牟尼佛跟我们示现的是从里面学的。他也没有去哪里受过三皈,他也没去受过戒,他出来参学是印度许多宗教,佛经上给我们讲九十六种外道,包括学术界,他都去参学。他参学完了之后,没地方好学了,都学尽了,菩提树下这一打坐,一放下,这就现前了。他的心、他的言、他的行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在中国惠能大师,也是一时就放下了,叫顿超。这一放下,这个时候的境界就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教下的大德们,他们是从外入内。诸位要晓得,惠能大师没有受过三皈,也没有受过五戒,到五祖那里去,五祖没有给他搞这个仪规。几句话谈了之后,好,碓房去做义工,做了八个月义工,传法的时候也没有做这个仪式。要做这个仪式,《坛经》上一定有交代,没有做这个仪式。只是给他讲讲《金刚经》上道理,讲到应无所住,他豁然就开悟了,说出这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开悟,什么叫自性?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说出来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就是彻底明白了,衣钵给他,没有给他做三皈五戒,这是从内。内证当然快,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真叫上上根人。所以不要瞧不起人,没念过书,樵夫。两个人的示现,这里头很深的意思,告诉我们一切恭敬。对释迦牟尼佛的恭敬,那没有话说,人家是王子,贵族出身的当然对他恭敬。惠能谁对他恭敬?砍柴、卖柴的苦力,你看一放下,马上成佛。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一切恭敬,千万不可以瞧不起人。你看他笨头笨脑,他一下放下,他成就你怎么比都比不上。怎么可以瞧不起人、自以为是?这是最糟糕的,最难回头。
  这下面说「为执计故」,执是执著,计是分别,这句话讲的是六道众生,六道众生每天都是分别执著,「设得一分出世道果」,这是讲什么?你能放下一分,这个得就是真的放下了,你能放下一分,你得一分受用,佛法里一分受用你得到了,「亦不能为大自在故」。大自在是什么?是佛菩萨。亦不能为大自在故,我们把大改成小,能为小自在故,真的,这不是假的。须陀洹得少分,斯陀含得两分,你从这里去看,四果四向八分。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算进去五十二个位次。你能够得一分就一分受用,这一分受用六道凡夫比不上。虽然作用不大,四禅天、四空天人他们那个定功也很了不起,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让它不起作用。当他控制那个时候,他的能力超过须陀洹、超过斯陀含。初果、二果论定功比不上色界、无色界,但是讲功德那超过色界、无色界太多!色界、无色界是凡夫,初果是圣人,圣人所证的是位不退。非想非非想天人,这是六道里最高的,四空天最高的,他定功失掉,也就是寿命没有了,死的时候会堕地狱,须陀洹不会,须陀洹步步上升,他不会堕落,那怎么能比!这是什么原因?斯陀含断了烦恼,只断一点点,断了;四禅、四空天是压住,控制住,没断,没断你控制不了,烦恼就起现行,道理在此地。好像我们发脾气,心里很不高兴,知道这是不应该,压住,这压了,也能够不发作;另外一个人功夫深的,他根本没把这个放在眼上,他就化解掉了,这功夫不一样,这些道理我们要懂。最后这一句,这是对我们凡夫讲的,凡夫你能得一分出世道果。「道果」两个字非常重要,那是在行门,这不是解门,解门没有道果。所以你真的放下一分、二分,虽不得大自在,也得小自在。这品里面的大段,第四大段「无方大用」,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面我们看第五大段,先看清凉大师经前面简单的介绍,「第五一切下」,下面一首偈子是「一切如来咸共说」,就是这句以下,「喻况玄旨分」,玄是深远的意思,很深很远很大,旨是宗旨,也就是重要的部分,用比喻来说。前面李长者《合论》提了这几句,这几句是后面的,后面这一大段的题目,就是喻况玄旨。「亦名举劣显胜分」,这个意思就更好懂,举就是举比喻、举例子,举的例子是不太高,但是从这个例子上能够显示出性德的殊胜。这一大段有两个标题,「以上所说普贤行德穷於佛境」,这句是把这品经前面四个大段,第四大段是无方大用,无方大用里面有十段,所说的全是普贤菩萨行德,跟净土宗的关系非常密切。你看《无量寿经》上,还没有到正宗分,序分,它的序分长,分为两篇上下,下半段就是「德遵普贤」。你就晓得到西方极乐世界修什么法门?修普贤行德,这就是《华严经》。
  所以干隆时候的彭际清居士讲,那是大德居士,他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是一部经。我们看清凉这个开示的话,彭际清居士说的没错,《华严》全讲的是普贤行德。这个行字好,行是日常生活,日常工作、待人接物;普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你看这心量多大,真诚清净平等;贤是智慧。我们用菩提心来讲,普就是真诚清净平等,贤就是正觉慈悲。穷於佛境,穷是遍满的意思,诸佛如来的境界圆圆满满,显示在哪里?显示在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说出来就是一部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华严经》是自己的普贤行德,圆满的佛境界,不是别人,是自己。现在这个经才讲到什么?讲到信满。「盖是信满之位」,六分才讲了一分。这怎么说六分?十信是一分,十住是第二分,十行是第三分,十回向是第四分,十地是第五分,等觉算一分,六分之一。这就是前面讲的「设得一分」,这一分可了不起!这说得就高了,这一分就高了。我刚才说得很浅显,我刚才是五十二分的一分,这是六分的一分,信满。信满就是第十信圆满了。十信好比是佛教的小学,小学毕业了,满是毕业了;十住就好像是初中,十行好比是高中,十回向好比是大学,十地好比研究所,等觉好比博士班。他现在是小学才毕业了。
  「既越常规,乖於视听。滞情封教,取信无由」。佛法才得这么一点,真的是舍得一分出世道果,怎么就有这么样的自在。像经上所说的,怎么就有这样自在?怎么叫既越常规?要按照平常规矩来讲,这是明心见性才能得到的,他没有明心见性,还差一级,这我们一般讲的是在明心见性的关头上,他再进一步就明心见性、就突破了。无明将破未破的时候,这个时候能力就显示出来了。他往上再进一步,十法界就没有了,就超越十法界。所以四圣法界,我们讲十法界的四圣法界,天台大师讲,他们是相似佛位。凡夫修行出不了六道,叫观行位。他把佛讲成六种,叫六即佛,天台大师。第一个理即佛,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是理上讲的,一切都平等。可是事上讲?事上讲就有差别,我们现在一般学佛的,功夫又不得力,这叫什么?名字即佛,就是有名无实。你学佛,你有知解,你也很认真、也很努力,佛经读得很多,讲得头头是道,名字即佛,有名无实,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搞佛学,有名无实。真正有修行,那就提升了,从名字就提升观行。观是什么?观是前面的讲的止观。止观代表佛法无量法门,譬如我们念佛,念佛也是止观。念佛是怎么止?放下万缘就止了,止是定。观是什么?这句佛号时时刻刻提起,心里只有佛号,没有别的东西,就有止有观。
  这你真干了,真干是观行即。但是你没有道果,出世道果你没有,你还是在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可是你要是遇到念佛法门,有这点功夫就够了,有观行位就决定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我们一般讲功夫成片。修其他法门没办法,出不了六道;修念佛法门行,叫带业往生。所以我们遇到这个法门非常非常幸运,这话不是假话,确实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这个法门,真干。真干要多长时间?不超过三年,你就圆成道果,你想想看这重不重要。所以许多我们看到阿公、阿婆跑到山上去念佛,这是人间第一等聪明人,最高智慧人,他万缘放下了,他念上三年,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能比得上他吗?东天目山这些年来往生的人几十个了,齐居士告诉我的,百国兴隆寺往生的也不少,其他地方当然都有。台中莲社是李老师创办的,他老人家在台中三十八年,听他教诲,念佛往生的,三十多年当中我们估计大概有五百人,念佛往生的。大多数这些人都很贫穷,社会上没地位也没有财富,他真能放下,真能舍得,进念佛堂一心念佛,三年、五载成功了,走的时候瑞相都希有。真正能觉悟的人不多,但是这已经非常非常希有难得了。台中莲社他们的莲友,我离开的时候五十万人,我走以后不晓得,应该年年会增加的。我在台中莲社十年,我去的时候二十万人,离开的时候到五十万人。五十万人,往生五百人不算多,所以李老师常讲,真正往生,一万个念佛人只有三、五个而已。
  为什么有人能往生,有人不能往生?问题在行,有没有观行。念佛,进念佛堂有没有放下?没有放下,进念佛堂也不行。放下不在事,放下在心,心里面确实没有了,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大家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不是小乘。《无量寿经》教我们往生基本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好像那些人他一向专念有了,没发菩提心,他怎么能往生?这个问题确实是困惑了不少人。蕅益大师说出来,所以印光大师佩服极了。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一心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想见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想想,对!真的不错,那些阿公、阿婆是这个心。你要问他菩提心,他不懂,他就是一心求生净土,就是一心想亲近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他没第二念。所以永明大师讲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你只要见了阿弥陀佛,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你肯定一生成佛。这话说得正确,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要赶紧跟进,要努力的来学习,不能把这一生空过了。
  很想度众生,可是你要晓得现在众生可真难度。前天刘居士从美国回来告诉我一桩事情,最近在美国发生的。有些年轻人闹事,警察来干涉,拿著电棒去执法犯事的,人也很年轻,看到他在地下打滚,受到痛苦的样子。好多年轻人围到,没有表情,好像麻木了,在学校。事后这些年轻人在网上跟他的网友提出这个事情来讨论。所以就想到教育成问题,当时没有反应,变成机器人,一定回到电脑里面去来讨论这个问题。天天跟电脑做朋友,从小到大,脑袋就是电脑,人跟人当中没有感情。而且电脑都是游戏,警察制裁就像电脑里面打游戏机一样。所以他们很担忧,十年之后这些人是社会中坚,二十年之后可能政权在他们手上,他们从小玩电脑,到那时候,前人制造这些核武、化武,他们会拿来游戏,他们到处乱丢,玩游戏!世界就毁灭了。他不知道什么因果,他不知道是错误,玩游戏,好玩,这有什么过失?杀人是游戏,杀父母也是游戏,杀老师、杀同学都是游戏,你问他这是错的吗?他不知道这个是错误,这个事多麻烦,这桩事情多可怕。
  过去有很多预言家讲,世界毁灭了是第三次核武战争,我们现在一般想大概都不可能。对,现在这些国家领导人不会发动这战争,是不可能。可是底下一代会不会发动?谁都不敢保证。看看现在这种教育方式,那就非常可能。他给我提出这个问题,这怎么办?在中国还很难得,这些年来提倡儿童读经,逐渐大家对於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慢慢能接受,这是好事情。如何能把宗教教育,所以我想宗教两个字要重新下定义,要社会大众对宗教改变观念态度。依照中国的文字来说,什么叫宗?宗是主要的,称为宗,尊崇的。宗师,最高的老师。尊崇、重要的称为宗,叫宗旨,重要的。教是教育。照中国字面来解释,这是主要的教育,尊崇的教育,重要的教育,它教什么?在佛经里面展开,无论大部、小部,你去看的它里面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哲学、讲科学,这五样东西都是讲到登峰造极。不要把它看成迷信,迷信那是违背了德性,违背了佛陀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一生,现在所有一切宗教活动,释迦牟尼佛时代没有,这要晓得。他老人家在世一生教学,连道场都没有,一生没有建过道场。当时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赠送这些场所给他,他都不接受,他只是借用,在里面讲几个月的经,教学;长的讲个几年,三年、五载,还人家了。他到处讲学,四十九年足迹遍五印度,印度这个地区他走遍了,大城市都有他的足迹,南面他还到过锡兰岛(现在的斯里兰卡)。这是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可不能忘记释迦牟尼佛的行谊。所以他是教育,确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育。我们再看看其他宗教,每个宗教的圣哲,几乎都不外乎这五个项目,伦理、道德、因果,这是基础,基础教育,哲学、科学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