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

第15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157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学佛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了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不要发心来续佛慧命,护持正法久住?这些东西绝对不是在宣传,不是在演讲,是要自己真正做到。自己做到就是儒家讲身修了,我自己做到了;自己做到之后还要帮助这个家庭,叫家齐,就是一家人做到。我们四众同修住在一起,组这个小的道场,这个小道场各个都做到,这个小道场就是六和敬的道场,这个小道场就能够护持正法,令正法久住。久住不是一句空话,你自己不做,天天念没用处。在这个时代,佛法快要灭亡,你救了一把,你功德很大!如果《十善业道》、《沙弥律仪》把它丢掉,你眼睁睁的看到佛法在这个时代里头断掉,你说你有没有过失?自己在这个世间生死事小,这不是大事;帮助众生回头,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大事。就是四弘誓愿里面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事。众生欢不欢喜?众生看到就生欢喜心。老祖宗讲的「人性本善」,世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都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不到两年,国内外许多人去看过,都受感动,他为什么会受感动?人性本善。他看到那么个小的地方,那个地方的老师、居民把《弟子规》做到,身修家齐了,和谐社会落实了。
  确实我们这个做法,给这个世界上许多的志士仁人增长了信心。原来他们信心都没有了,我们跟他讲,把全世界各个族群、各个宗教古圣先贤的教诲说给他听,他听了都点头,点头完了之后摇头。点头什么?说得好,太好了;摇头是什么?做不到,这是理想。他怀疑什么?古圣先贤所说的也是理想,也没有做到,今天怎么可能会做到?古人留下这些文字的记载,他们用什么眼光看?这是桃花源记,这是乌托邦,理想的乐园,不是事实。古时候的社会会有这么好吗?他不能相信。所以我们用实验,做个实验给他看,看了之后才受感动,是真的不是假的。汤池人可以做到,哪里人做不到?只要有人带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人都是本善,人都是本觉,你要有这个信心。这些背离本性的众生不能回头,不能怪他,你要怪他那就永远做不好、做不到了。看到之后要像圣贤人一样,回来责备自己,我做得不好,没有个好样子给他看。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就解决了。
  反求诸己做得最圆满的,给我们后人最好的榜样,就是舜王。舜王的父亲跟他的后母,还有后母生的弟弟,这一家四个人,三个人都有阴谋想把他害死。而舜没有想到父亲、后母、后母生的弟弟他们的不善,只想到他们不喜欢我,我做得不够好,天天想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三年把这三个人感动!这三个人对他就好了。这家齐,身修好了,家齐了,这叫家和万事兴,邻里乡党没有不佩服、不尊敬舜。这个事情传到皇上那里去了,那时候皇上是尧王,尧王要派人来看看是真的是假的,派什么人?派他儿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看是真的是假的,九个儿子跟他做朋友,这发现是真的,一点不假。尧王委任他做官,最后选他做继承人,王位传给他。大孝!父母爱你,孝不难;父母不爱,父母恨你,这个孝才难。舜,你看父亲、继母跟弟弟都恨他,恨之入骨,能尽孝始终不移。
  那你想想,他的尽孝对於民族的贡献,对於国家的贡献,对全世界人民的贡献有多大。我们讲人与人的相处,就今天的世界年轻人不孝父母,要用谁来救这个事情?舜。我们要发心学舜王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亲亲尊贤,亲亲是孝道,尊贤是大义,能救这个世界。救世界要从谁做起?从哪里做起?从我先做起。可不能求别人,求别人这个世界决定会走向末日,从自己做起。谁是救世主?我自己是救世主。真正明白了,他就肯发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话不是口号,是真的,发这个心跟佛法里面讲的发无上菩提心没有两样。无上菩提心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真正发心要做到这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人是菩萨,这个人是圣贤,不是普通人,这个人是谁?就是我自己,这世界才能救!不能靠别人。大家都发这个心,圣贤就多了,菩萨就多了,对於帮助这个世界化解一切艰巨的问题,信心就生起来了。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每天到汤池去参观的将近两百人,平均每天,看了之后都受感动。这个给我们带来坚定的信心,帮助我们建立无上的弘愿、大愿,我们应该要这样做法。古圣先贤在社会第一个选择,就是选择教学。你看看许多宗教家,释迦牟尼佛不选择做国王,他是太子,不要做国王,选择教学,今天讲职业教师,一生教学。佛门里面,在中国弘法译经,早年最有成就的安世高,安世高也是王子,安息国的王太子,他父亲死了之后继承王位做了半年,把王位让给他叔叔,他出家了。跟中国很有缘分,到中国来弘法翻经,最早期翻经最有成就的;以后是鸠摩罗什、玄奘大师他们。那是舍弃王位从事於教学。再看看世界上这些大宗教创始人,全都是从事於教学,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耶稣是被人害死,他只教了三年。中国孔子教学,也是很长的时期,但他到晚年才专心教学,万缘放下,专心教学五年。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千年万世后代的这些人们留下最好的榜样,这是我们要明白的,应当要学习的。
  真正有志一同,人数多少不拘,这什么?看缘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缘分挺盛,很难得,我们在经上看到记载常随弟子,就是不离开身边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各个成就,最低限度都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我们都知道,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放下了,这叫真的成就,这阿罗汉没有执著。更进一步的分别也放下,菩萨;更高的跟佛陀是一样的,有,也不少,起心动念都放下了。但是老师在,老师在要表演什么?尊师重道,虽然自己成了佛,还称菩萨,不称佛。所以菩萨里面有十地菩萨、有等觉菩萨,其实那些都已经成佛了,都是圆满的佛,给我们表什么?尊师重道。就是三福里面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还是遵守佛陀的教诲持戒、修定。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佛门讲的影响众,他来做样子给我们看的,像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势至,做样子给我们看的。
  佛法传到中国来,在中国有辉煌的成就,要比起古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什么原因?因为中国本身有儒跟道五千年良好的传统,佛法传到中国来,跟这些圣贤一接触就通了,融合成一体了。形式上有儒释道三家,里面没有,我们看到少林寺的一块碑,唐朝时候留下来的。听说是唐肃宗的年代最初刻的,唐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至少是一千三百年前。这块碑的内容「混元三教九流图赞」,那就说明在中国三教九流已变成一体,变成一家人。尤其是儒释道这三家圆融无碍,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在中国早就提倡了。
  诸佛菩萨大圣大贤示现在人间教化众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顺众生,随众生的乐意,随他的喜欢。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身是众生喜欢什么身,就现什么身;众生喜欢听什么,他就跟你说什么。譬如现在众生最喜欢的是什么?是钱,向钱看。那我们今天应该怎么样教化众生?教他发财,他就来了,这是真的。我们看这段文讲就这个意思,「随众生之乐意,而种种说法也,先对一众生赞叹布施,见其人已乐欲布施」。这个一是一类、一群,赞叹布施,你赞叹布施,他一定肯布施,为什么?施一得万报。你布施,财布施得大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多么诱惑人,谁不想要!真的一点都不假。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讲明白,发财不是靠手段,不是靠幸运,我们怎么讲?要靠命的。你命里有没有财?命里有没有富贵?命里为什么你有富贵,他没有富贵?这讲到前世,没有前世讲不通,因果通三世。你前世喜欢修财布施,你这一生得财富,很容易得到。那个人前生没有修财布施,想尽方法赚钱赚不到,你发财想帮助他,你拿出本钱叫他做生意,无论做什么生意他都亏本,为什么?命里没有财,所以别人帮都帮不上忙。那怎么办?修布施。
  这个例子中国古籍里,不仅是佛教,道教、儒教都有,太多了。布施愈修愈多,你修财布施,你不要怕赚钱不容易,我布施掉了明天怎么办?不要去想这个,顶多我留一点点来过生活,过最低水平的生活,多余的全部施掉,绝对没有多久又回来了;换句话说,无论你从事那个行业都赚钱,你种的因。中国从前供财神,财神是谁?春秋时候的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中兴,这个真难,真不是容易事情。成功之后他马上就退了,他知道越王勾践的个性,他非常明白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患难的时候他需要你,言听计从,富贵的时候他不需要你。那时候他有两个得力的帮手,一个是范蠡,一是文种,范蠡告诉文种,勾践的个性成功了要走,他不相信。范蠡是走了,也就是逃亡逃走了,没有告诉越王,逃走了,改姓名叫陶朱公做生意,带著西施做生意。从小本生意做起,做了几年发达发大财了,发财之后他施舍,拿这个钱去救济一些贫苦,统统散掉,从小生意再做起,过几年又发了,三聚三散。所以中国人供他做财神有道理,他真的是经商的模范。跟佛法讲的道理完全相应,愈施愈多,这是教你发财是这个发法。那文种不相信,结果文种被越王赐死,他自杀了。所以范蠡聪明,成功绝不留恋位置赶紧走,国家恢复了,他就做平民。佛教给我们你要想致富,你就要修财布施;你想要聪明智慧,那你要修法布施。我们印经,现在有光碟给人家讲解,自己认真修行,自己修行也是法布施,依教奉行,你感化很多人,那怎么不是法布施!用自己的身体,身体叫内财,财法两种布施都具足。同时这里面还有无畏布施,别人看到你这个样子,对你产生信心,原来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对你生起信心。自己认真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同样也能获得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翻过来,这佛也说得清楚,吝财的人果报得贫穷,吝财不肯修财布施,贫穷;不肯修法布施,愚痴;不肯修无畏布施,短命、多病。这个道理要讲清楚、讲透彻,现在人喜欢听,你不是喜欢发财吗?我教你怎么发财法,在大学里面学那些课程发不了财;在佛法里上几堂课,你真懂了,你真的就会发财。你可以很认真努力去做,到发财之后,别人就相信了,这真有道理。
  佛对这种人就投之所好,他喜欢!乐欲布施,乐是欢喜,非常欢喜修布施。到这个时候他很欢喜布施,他的愿求都得到,譬如财富很多了,聪明智慧都有了,又健康长寿了。这时候再进一步告诉他,这些东西保不住,人命无常,昙花一现。天上人间,人间的富贵跟天上不能比,四王天比不上忉利天,忉利天比不上夜摩天。欲界里面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寿命再长也是昙花一现,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譬如人寿百岁很长寿了,看到水面上的蜉蝣(小虫),在水面上跑来跑去的,它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它的寿命大概就七、八个小时,七、八个小时从生到死它一生。蜉蝣要看人活一百岁,那就神仙一样!还是跟我们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那么长,很羡慕。蜉蝣看我们百岁的人,就像我们看非非想天人一样,它几个小时它是一辈子。
  你能够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对於那些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你兴趣就没有!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真正快乐永远不老、永远不死、永远不病,你一切生活所需能随心所欲。像欲界第五天化乐天,他需不需要积这些财富?不需要。他需要的东西,他念头一起自然就来了,就有了,化乐天。再上去,他化自在天都不用自己变化,自己一动念,第五天就知道了,赶快变化来供养,所以叫他化自在天,他真正得自在。但这是欲界出不了六道轮回,寿命再长,福报享尽了还是要堕落。这个时候就可以劝他,劝他持戒。「更毁訾布施」,对於这样的人,就跟他说布施不是好事情,为什么?增长烦恼,增长你的贪瞋痴慢,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应当要持戒、修定、开慧,不但要超越六道,要超越十法界。这个帮助众生有阶段性的。
  像今天对社会整个大众来讲,那你就是要讲这些东西,讲布施,到整个社会和谐、整个社会太平了,人民都富裕,智慧都提升,你想不想永生?他就会求永生。秦始皇做了皇帝,派许多人到海岛上面去找神仙,求不死药,这欲望就来了。他欲望已经不在财富,这东西他没有兴趣,他要求永远不老,求长生不老。你就告诉他有长生不老的方法,持戒、修定,得定之后空间维次突破,你就能够看到六道里面的真相。这时候再帮助他提升,他就相信了。什么时候鼓励他做,什么时候这个东西不必再做,要提升,这就是随众生心,随著众生的欲望。「持戒等亦如是」,布施、持戒到这个时候也要叫他放下。为什么?「是於一法毁赞相违者」,这一法有时候要叫他放下,有时候要赞叹他认真去修学,看什么时节因缘,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
  「初为除人悭吝之心,故赞布施」。这说出原因了,因为现在人都有贪,悭贪,贪而无厌,自己有的不肯给别人,愈是有钱的人愈是一毛不拔,对於这样的人就要赞叹布施的功德。至於到叫你放下,这布施、持戒、忍辱、般若统统要放下,那是什么?那是教他成佛。你这些东西要不放下,这是什么?执著。这些东西不放下,你的果报是在六道,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放下不是叫你不做,做的什么?没有这念头。对於财富的念头没有了,求智慧的念头也没有了,求健康长寿的念头也没有了。为什么?有念就是妄想,就是分别,你不能回归自性,你不能见性成佛。见性成佛得一切都要放下。所以佛菩萨他会观机,看这个众生现在是什么程度,教他什么,绝对不会教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帮助他提升。
  现在的人心都是贪著名利,你就教他修如何真正得到名利,他一定很欢喜。佛法里这些东西多、教材很多,现在出家、在家都不讲求,都不去弘扬;天天只为亡人服务,天天搞超度。他们一看都吓到了,为什么?他贪生怕死,一看到你搞这个,他当然反对。所以佛法真的你要是彻底明了之后,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能契一切众生现前的根机,这才叫善教、善学。佛真的没有定法可说,这些情形在经典里面常有,於是初学佛的人,哪些人?高等知识分子。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几位大学教授,还是很有名气的教授,他们看到我学佛,就来跟我讲,他说:「这佛教,《金刚经》我读过」,我说很难得,「没什么希奇,释迦牟尼佛是很普通的人,《金刚经》像两桶水倒过来、倒过去,一会儿讲,一会儿否定,到最后莫知所云」。我听到也不敢讲话,为什么?年轻,看到这些教授差不多都是我父亲那个辈分,也不敢笑。
  然后学佛之后才了解,「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凡是批评佛法的完全错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