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

第1章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记载的是一群未走上共和国授衔台的将帅。    
    这些闪光的名字是:    
    叶 挺--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第一位红军总司令。    
    段德昌--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享受第一号烈士证的一位。    
    黄公略--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出现在毛泽东诗词中最多的一位。    
    曾中生--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开始军事生涯最早的一位,也是军事论著较丰富的一位。    
    许继慎--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最早在内部“肃反”中蒙冤遭难的一位。    
    蔡申熙--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去世时年龄最小的一位。    
    刘志丹--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主要从事兵运工作的一位,国民党称他为“兵运之神”。    
    方志敏--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唯一被俘后牺牲的一位,“清贫”是他的本色,《可爱的中国》与他一同永生。    
    左 权--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彭雪枫--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文采飞扬的一位,人称“风流大将军”。    
    罗炳辉--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唯一牺牲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共和国未走上授衔台的将帅,是千百万先驱伟杰的代表。对他们,共和国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在纪念建国五十五周年前夕,谨以此书,缅怀那此长眠于地下的无冕“将帅”。


第一部分 飞天骄将黄公略第1节 岩浆

    原名黄汉魂,字家杞,湖南湘乡县人。1916年到湘军当兵, 1926年年底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与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此后历任红五军第四团党代表、湘鄂赣边境支队支队长、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率部参加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取得辉煌战果。1931年9月,在行军转移途中,为掩护部队遭敌机弹袭,不幸牺牲,年仅三十三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出现在毛泽东诗词中最多的一位。     
    他曾经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他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齐名,国民党、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    
    他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3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称誉他为“飞将军”;    
    他在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最早夭折。一次极其平凡的遭遇仗竟然中断了他前程远大的军事生涯,名将之花因此凋谢在荒山野坳。当远逝的岁月开始尘封人们的记忆,当“朱、毛、彭、黄”的称谓开始陌生时,开启历史之门,飞天骁将的飒爽雄姿和音容笑貌仍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那样鲜活、那样真切……    
    黄汉魂读《留侯传》,誓做“天下大勇者”,于是改名以立志,投笔而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在军中,他与彭德怀、李灿结成莫逆之交。他的第一次遇险也是在军中。为了考验好友在历史转折时刻的政治态度,彭德怀险些将他活活扼死。他与彭德怀联手发动平江起义,成为湘鄂赣根据地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他原来的名字叫黄汉魂,少年时性情刚烈,一言不合,拔拳相向,经常惹出事端。其父黄秀峰是个落魄秀才,特地抄录了苏轼的《留侯论》让他背诵。几天后,问他:“这篇文章中哪一段写得最好?”    
    黄汉魂流利地咏诵道:“古之所谓豪杰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之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黄秀峰赞许地点点头,讲起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讲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挫而后奋的故事,讲刘邦屡战屡败、隐忍不屈的故事,然后说:“你嫉恶如仇,脾气暴躁,眼睛揉不进一粒砂子,心里藏不住半点秘密,这样只能做绿林好汉,当不了大英雄,干不成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父亲的话,令黄汉魂羞愧难当。此后,他改名黄石,字公略,发誓以志向恢弘、沉静坚毅、精通韬略的张良为楷模,遇事三思,谋定后动。     
    过了一段时间,黄秀峰想看看黄公略外露张扬的个性改了没有,要儿子画画明志。    
    黄公略能诗善画,这道题难不住他。他信手挥洒,寥寥几笔,勾勒出浩渺的烟波、喷薄而出的红日和横空远渡的飞鸟,还在画上题诗:“烟携孤鸟渡,云拥半湖晴”。    
    “这有什么寓意?”黄秀峰问。    
    黄公略说:“画中多是烟波、云雾,但烟雾是暂时的,它们遮不住太阳的光芒,人类总是要由黑暗走向光明的,我愿意做这只追逐光明的太阳鸟。”     
    黄秀峰见儿子既有大志而能做到沉着稳健,心里非常高兴。他有四个儿子,大儿子黄梅庄为人奸猾,不务正业,二儿子黄星远品行兼优,可惜早逝,三儿子因病夭折,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天资聪颖的么儿身上。    
    黄公略从小爱读兵书,渴望做一个日驰疆场、夜拥黄沙的军人。十七岁时,黄秀峰去世,黄梅庄接掌家中财权,他自己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还百般剋扣、虐待黄公略和母亲。黄公略愤而出走,离开湘乡到长沙投奔湘军。    
    由于黄公略具有出色的书写绘画才能,很快得到长官的赏识,脱颖而出,先是担任营部文书,后来被送至湖南陆军讲武堂教授班深造,毕业后晋升为连长。在湘军中,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彭德怀。日后,他们的姓名以“彭、黄”并称。    
    对于这段交往,彭德怀回忆道:“我在这段时间(1921年前后),也交了一些来营当兵的知识青年(主要是中学生)。他们来时也是满口爱国主义,如何奋发图强、廉洁奉公,后来逐渐发现他们多数是带着升官企图来当兵的。我交了二十个左右的知识青年朋友,最后只剩下黄公略、李灿。他俩加入了光荣的共产党,当了红三军军长和八军军长,为中国人民事业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相似的经历、坦诚的性格和共同的抱负,使黄公略与彭德怀一见如故,结成生死之交。他们形影不离,经常在一起交谈对时事政治的看法,相约以救国爱民为宗旨,不做坏事,不贪污腐化,不扰民逞威。黄公略与彭德怀同岁,但一直把饱经风霜的彭德怀视为兄长。    
    民国时期,湖南为战乱之地,军阀汤芗铭、傅良佐、张敬尧、赵恒惕、谭延辏群笸ü淞φ莆蘸险ǎ蜓垢锩压蚊癫疲斐扇娲蟮厥揖趴眨裨乖氐馈;乒源雍险ǜ南窒蠛妥约翰渭泳Щ煺降母惺苤校贸鲆桓鼋崧郏壕裙让瘢故且ゾ印E淼禄潮人娜鲜陡钜徊悖馐兜讲唤鲆ゾ樱一贡匦胗幸桓鲅厦艿淖橹!   �
    1921年底,彭德怀发起组织救贫会,邀请黄公略、李灿、郭得云、张荣生等四人到住所,讨论章程。大家将平日的主张归纳为四条基本内容:    
    1.灭财主,实行耕者有其田。    
    2.灭洋人,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    
    3.发展实业,救济贫民。    
    4.实行士兵自治,反对笞责、体罚和剋军饷,实行财务公开。    
    在讨论时,黄公略兴奋地跳了起来,宣布:“这就是救国救民的纲领!”    
    从成立救贫会的这一天开始,湘军中出现了一个以彭、黄为核心的秘密军人团体。他们虽然是连排级下级军官,但都有一颗立志改革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这个秘密团体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内根本不为外界所知道,他们悄悄地积聚力量,像运行于地下的岩浆,等待喷发的时机。


第一部分 飞天骄将黄公略第2节 历史的大潮

    1926年春,黄公略、彭德怀所在的湘军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湖南、湖北作战期间,他们接触到段德昌等共产党员,阅读了《共产主义ABC》等书籍,开始认识到救贫会的章程与共产党的主张相比太幼稚、简陋,于是不断地召开会议,往章程里添加新的内容,如拥护孙中山遗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打倒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减租减息,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国民革命军应当官兵平等,废除笞责、体罚,组织士兵委员会,实行士兵自治,不赌博,不扰民;反对克扣军饷,实行经济公开,士兵有阅读进步书报的自由;士兵委员会有权逮捕反革命分子押送革命军事法庭,并有陪审权。    
    1927年春节过后,黄埔军校为适应北伐战争迅猛发展的需要,决定挑选一批优秀的年轻军官到高级班学习,以便为各级司令部培养高级人才。经团长推荐和师长批准,黄公略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被黄埔军校高级班录取。他把喜讯第一个告诉彭德怀,没想到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在我这里没有恭喜的话!”彭德怀梆着脸,严肃地说:“你这次脱离第三团连长的职务去学习,给我们对第三团的争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第三团团长刘济仁是最反动的军官,你走了,他就没有对手了,第三团怎么办?”    
    彭德怀这时已经升为第一团第一营长,他的计划是由自己和黄公略分别做工作,逐步控制第一团和第三团,争取伺机发动全师起义。由于行程已定,彭德怀不好多说什么,按捺住不快,为黄公略送行。黄公略将自己心爱的一支手枪送给挚友作纪念。    
    春去秋来,一晃到了年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国内政局却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向昔日的盟友举起屠刀,曾经生气勃勃的南中国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第一次国共合作走完最后的泥泞小路后,宣告破裂,曾经给全国人民带来希望和信心的国民革命坠入失败的深渊;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均未能取得胜利;    
    在革命前途仿佛十分渺茫的时候,许多人脱离了革命队伍,有的沉沦,有的落伍,有的走向了反面,当了可耻的叛徒,带着特务四处诱捕和通缉昔日的同志和朋友;    
    ……    
    ……    
    在历史的大潮面前,一切亲情、友情都需要重新审视。    
    黄公略和彭德怀都是坚定的革命者,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公略还参加了广州起义。但是,由于音讯不通和形势过于险恶,他们对彼此的政治态度不摸底,都想试探对方,结果险些闹出人命。    
    1927年冬,黄公略原来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改编为湖南独立第五师,师长周磐为扩充实力,计划成立一个五百人左右的随营学校,专门训练连排级干部。他找当时已经升任为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商量。    
    “千军易招,一将难求。随军学校的经费、校舍、教员都好办,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校长人选。”周磐哀声叹气,叫苦不迭。    
    彭德怀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合适?”    
    周磐说:“一是要有经验学识,二是要有朝气和办法。”    
    彭德怀没有忘记老朋友,趁机提议:“黄公略怎么样?你不是送他到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吗?他十二月份就要毕业了。”    
    “论才学,黄公略无可挑剔。只是他走了一年多,从来没有来过信,不说报告,就是问候也没有。”周磐不住地摇头,意思是说黄公略不可靠、不放心。    
    “今年我们师就没有固定地址,你要他写信往哪里寄?他给我的信,也是经过了好多人中转才交到我手上,这不能怪他。”彭德怀百般为他开脱。    
    周磐一想也是,说:“那就请你写信给他,要他毕业后回师部工作。”    
    彭德怀立即给黄公略写信,写明原委,并寄去路费,叮嘱他尽快回湘。    
    1928年2月,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湖南南县,担任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由周磐名义上兼任)。    
    久别重逢,分外高兴。彭德怀设宴为黄公略接风洗尘,还把李灿、张荣生、李力、邓萍等救贫会的骨干邀来作陪。    
    彭德怀心直口快,不把黄公略当作外人,将所有的秘密、计划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而经历了大屠杀的黄公略则多了一层戒备心理,想试探一下他们对蒋介石的态度。    
    彭德怀兴致勃勃地说:“办随营学校是我们掌握骨干的好机会,周磐虽然名义上挂着校长的头衔,实际上不会来校,你大权在握,可以大展拳脚。军事教科书以湖南讲武堂的教材为蓝本,政治教材则可以使用我们救贫会的章程,不过前面得加上‘打倒新军阀’的内容……”    
    “什么叫‘打倒新军阀’?这个新军阀究竟指的是谁?”黄公略打断彭德怀的话,问道。    
    “新军阀还能是谁?当然是蒋介石呀!”大家看黄公略严肃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说他是新军阀是否合适?”黄公略故意说:“蒋介石是我们的校长,他自北伐以来,南征北战,立下许多功劳。他在国内的影响很大,在军队威望很高……”    
    看到黄公略竟然为蒋介石说好话,李灿等人傻了眼:“妈的,你拥护蒋介石怎么不早说,我们现在把计划都告诉你了,怎么得了?”    
    彭德怀气愤地指责道:“公略呀!我们多年友好,过去你说,蒋介石如何如何反动,对革命事业如何如何有害,现在怎么一反过去呢!好吧,你走你蒋介石的阳关道,我走我艰难险阻的独木桥!”    
    “动手!”随着彭德怀一声断喝,张荣生以迅疾的手法,抄起一条长毛巾往黄公略颈子上一缚,用力猛绞。    
    “绞死他,今晚抛到南县河中灭迹!”李力等人一边帮忙,一边骂道。    
    毛巾越绞越紧,黄公略脸色由白转青。他用手指朝脚后跟乱点,这个动作被细心的邓萍察觉到了,叫道:“慢一点,放松一些,等他好出气,跑不了的!”他把黄公略的皮鞋后跟扦开,发现里面有张薄纸,原来是中共广东省委的介绍信。这时,黄公略已经窒息倒地,经过近半个小时抢救才苏醒过来。    
    彭德怀责怪道:“公略!你这是干什么?开这样大的玩笑!”    
    黄公略苦笑道:“你现在当了团长,不试试,谁知道你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广东省委还派了黄纯一、贺国中两位同志与我同来,他们在外面伙铺里待命,请派人接他们进来。”


第一部分 飞天骄将黄公略第3节 办军校

    第二天,黄公略与彭德怀漫步走到团部外面柳荫堤上,席地而坐,畅谈别后的情形和今后的打算。分别一年,他对部队的情况不太熟悉,问:“周磐这个人怎么样?他有什么打算?”    
    “四个字:志大才疏。”彭德怀轻蔑地说:“此人才能不及前任师长,野心却大得多。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我替他练兵打仗,利用你替他办学校培养人才。”    
    两人畅谈了整整四个小时。黄公略意犹未尽,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