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易经-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潮水涨到平潮不流的时间非常短暂,我现在回想,在海边玩的时候,大概有十儿分钟,最多不到半个钟头,就看到平潮那个潮水不动了。再一下子就看到潮水慢慢地退了,渐渐地矮了去,矮下去··…而海边的渔民都晓得今天是初一呀、十五呀的,什么时候退潮,他们会马上知道,早把渔船准备好了。我们那边渔船很少,你们到台南安平港,看到渔民们把渔船背卜一拖就出来了。很大一条船,他们把船放下去,一只脚跪上去,一只脚一蹬,那真是一泻千里,比滑水好看得多了。一个小个子在船上,一只脚一蹬,我们站在那里肴,一下就看不到影子了。潮水退得很远,海边鱼虾顺手捡来就是,不到一个钟头船就回来了,我们还在海边玩。渔民满载而归,带回来的都是活蹦乱跳的鱼虾,黄鱼还咕咕咕叫呢。海边的渔民们拿黄鱼用水一冲,连肚子都不剖,带着鱼鳞就下锅了,那真是别有味道。现在已吃不到了。现在吃的都是冰冻过的、死的,已经不叫海鲜了。
我们知道了这种涨潮的现象,就可以知道我们身体同这个法则也是一样。邵康节说在子头午尾、一阴一阳,都为注意。所以我们每天不但夜子时为注意,中午的午时也要注意。你看吧!一个人到了午时,有修养与没有修养感觉就不同了。有修养的人他知道午时来了,为做功夫了,有时候想睡觉了。一般人则昏沉了,因为阴气来了。但大家不要一认为只有阳气可贵,阴气也一样可贵。两个是平等的,因为阴极阳生,男人可贵,女人也一样可贵。所以,不要光是站在男性的立场讲话。一切都是平等的,《易经》的道理绝对是阴阳平等的。不过邵康节提到活子时,只提这一面,你就要想到对面的这一方也有活午时。人做事觉得疲劳啦,脑子都不想啦,那就是活午时姤卦来啦,特别需要休息,必须睡眠。睡眠休息会恢复精神,这就是阴极阳生。复卦与姤卦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阴阳交媾。所以人需为休息。
一般人静坐后精神会好,因为平常随时在姤卦中,静坐开始了复卦,当然精神越来越好,达到阴阳交媾。这个媾就是男女交媾那个媾啊!不过一占人觉得不大好意思用它,只好把这个媾字写成构了。实际上真正古老的《易十》,就是女字边男女交媾的那个媾字。这个阴阳交媾的法则,是自然的道理,生命重生的道理。可是后世加上理学家,加上宗教家道德的、戒律的观念,反而变成一件坏事情了。因此我们中国后代讲《易经》,只好把这个媾换一个字来讲了。意思是给你难懂一点,免得给你搞清楚了,反而不好。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我们知道了邵康节这个复卦的道理,就是活子时的道理。邵康节是宋代有名的大儒,也是易学大家。他说:“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冬至夜正十二点钟,就是冬至子之半,天心没有改变、没有移动,就是平潮的时候。这时阳气—一生命的功能,刚刚恢复,就是一阳初动处。一阳刚开始动,将动未动之际,就是万物未生时。所以禅宗讲修定打坐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人到疲劳己极,什么话都懒得讲了,那也是一念不生啊!不过那个是阴境界。可是一般人不懂得这个学理,认为阴境界一来就害怕了。阴境界就让它阴境界,阴也不错,阴极就阳生嘛!它是必然的。
一般修道的人很冤枉,不懂这个学理,我们知道阳极也阴生。你今天绝望到极点,慢慢慢慢地进人到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是阳极阴生。
“冬至子之半”,一半一半,平潮时候一半一半。所以我刚才讲我们小时候在海边玩耍,看海潮在平,冬至子之半看到潮水平的时候,同我们心情身体一样,平静异常,非常宁静。“天心无改移”,天心是我们中国《易经》道家的话,就代表生命的本相。无改移就是没有动过,这个时候为把握住。这个时候就是“一阳初动处”,是生命的根源。“万物未生时”,就是禅宗所谓的“本来无一物”,很清静的境界。
但是我们懂了《易经》的道理后,就了解这个清静不是永远可以保存的,那是不行的。永远保存不变的话,阳也变成阴了,变成了死东西啦。阳能是个生长的东西,“能”是个生长的炁化。至于阴呢?阴是个收藏的东西,阴极就阳生,必定会收藏进来。所谓阳施,阳性是放射的;阴藏,阴是代表女性。阳施阴藏,是两种功能。那么修道要到什么程度呢?最后还是为到达邵康节说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个时候就是平潮的时候——不阴不阳、半阴半阳、无阴无阳。这个境界是个最高的境界。假设‘动,不是阴就是阳,这是复卦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也就在这里边。
人的这个生命,每天活着,如果没有用修养功夫,每天在生理上补充些、赚些什么回来,那就很吃亏了。不要认为过一年是长大了一岁,那是又死亡了岁,又损失了一岁。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盛了,就要变老,“谓之不道”,老了就要死亡。死亡没有什么了不起,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不过是一种变化而已。这个卦变了,本是乾卦变成坤卦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要大家把方圆图一一就是象数最重为的这一环弄清楚。大原则我都告诉大家了,你们自己去研究十二辟卦、方图圆图、六十四卦就可以了。这个东西搞不清楚、不背来,你没有办法研究《易经》。可是你为讲讲文字,那倒很容易了,那不需为我来讲了。
我们要知道,《易经》重点在象数里头。把方圆图及六十四卦弄清楚,这是必须的事情,否则我劝你们也不要一去搞这个东西了,也不为管它有没有道理,不要再浪费自己的精神。尤其是修道的,不把这个搞清楚了,你修道会走很多冤枉路的。弄清楚了,你就晓得我们人乃至于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思想、身体都有它的变化,而且它的变化都是这一个法则,随时你都晓得自己到了什么卦象,回转头来检查自己的身体,会很清楚。有时候*是病,却有病的现象,有时候觉得精神特别旺盛,你注意,现在已经在病态中啦,很严重的病态。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会死亡,死亡都是在精神最旺的时候产生的。相反地,一个人随时也会感到身体很衰弱。有些同学常问我:老师,我今天身体很不好。我说你放心,你的命长得很啊!因为!知道身体不好,便什么都不干了嘛!又是吃药、又是体养,当然不会有问题。如果你认为身体好得很,不注意、不小心,那你随时都会完蛋。这个法则,在方圆图、大运、小运都是一样的。我们今天介绍这几张表,大家为仔细研究,当然也要参考很多的资料、很多的书,尤其是道家的东西。这个间题,我们介绍到这里为止。
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似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机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故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悔;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似而至。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故谓也。
圣人之道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孔子认为,《易经》这一门学问的法则,有圣人之道四点,就是言、动、制器、卜筮。圣人是个代号,代表得道的人。尚就是注重、偏重的意思。言语包括了文字、图画。
“以言者尚其辞”,是说我们注重言语及文字,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思想。为理解这个言语思想的重点,就要看《周易》的卦辞、象辞、爻辞……“以言者尚其辞”,为特别注意这个辞。
“以动者尚其变”,天地宇宙万物一动就有变。前面我们讲到了阴阳交媾的时候,知道只有在平潮、在阴阳中和的时候才不动。所以我们打坐、一念不动的时候,正是阴阳交媾的时候。但是只要一动,不管是阴动或是阳动,都是动,宇宙万物都在动中。“以动者尚其变”,一动就有变化。像做生意一样,准备做这个生意,一投资就有好有坏,或赚钱,或赔本。
“以制器者尚其象”,器就是一种物质,像一个茶杯啦,或者一部机器啦……你为晓得它那个物理的现象。物理的现象对构成一个东西有启示的作用。这个法则很重要。
“以卜筮者以尚其占”,那么我们要知道宇宙的奥秘,就要借助于依通—只好用卜卦、卜筮、算命来占未来的事情了。
这个中间孔子讲了四点,这四点孔子自己有一个解释。他说:《易经》的重点,要注重它的内涵,“以言者尚其辞”,讲内涵。“以动者尚其变”,万事万物注重它的变动现象,这些是内在的。然后外在的两点:“以制器者尚其象”,看一个东西的现象,就已十反过来知道它的内容。但是内容究竟怎么变化了非常细密。这个细密中间只好靠卜卦、卜筮,就是“以卜筮者尚其占”。因为人的智慧没有达到神通的境界,故而不能自己知道,只好靠依通、靠卜卦来知道。卜卦就是依通。如果真到达有道的境界、神通的境界,就不需要靠依通了。孔子提出来这四点,自己又加以解释说:有感斯应“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似也,问焉而以彖,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昨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孔子认为研究《易经》的学间,智慧成就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便不需为靠卜卦。而一般人将有所作为时、将有所行动时,因为自己智慧不到,就只好问卦,“问焉而以言”。如果自己修道有成就,到达《易十》最高的境界时,一旦要问事,只要反问自己就知道了。“其受命也如响”,只要你思想念头一动,就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所谓的神通,神而通之,神通的道理是“其受命也如响”。他们感应快得很,一个动作一来,它的现象就出来了。一个现象,一定有它的作用,“其受命也如响”。像音响一样,只为手一拍,音响就出来了,反应就那么快。
卜卦是什么?就是感应。这两天流行以前在上海玩过的那个碟仙,现在大家又来玩啦!一个人伸出一个指头放在碟子上,它自己就转动起来,便可以问事情的吉凶。一个同学来间我,那究竟是不是精神作用?我说你不为那么粗下决断,你的精神为什么要靠它呢?不靠它你就做不到?如果说不是,那他又问了:不是精神作用?那是真的碟仙罗!我说那也错了!当然我没有给他作答案。答案你为自己去找啊!
有时候同学们问我,到底扶乩准不准?有没有鬼神驾临?我常常告诉同学们,你为小心啊,小事情很准,大事情包你不准。有时候鬼还请不出来呢!有时候间完了你送它走,它还不走呢!扶乩的笔停都不停,转得很厉害。有位同学告诉我,有一次就是这样,问完了,它就是不走!通常是两个人扶着它转,那一次我一个指头扶着它,转得比过去还快,就是不肯走。没有办法,只好请它喝茶啦,告诉它谢谢啦!你请回吧!我问完了,……
有关这一类事情,其实你说有这个东西吗?幽冥难见。鬼神之事都是一体的,这个道理原理就在这里,“其受命也如响”。瑜伽术就叫“瑜伽”。“瑜伽”的意思我们翻译就叫“相应”,相应就是感应,互相的感应而成。所以他说你懂了这个道理后,“无有远近幽深,’;不管几千万年的事情,高远的,或者是在地球以外的事,或者就在日前,或者看不见的,鬼也好、神也好、菩萨也好,那些看不见的就叫幽深。到了《易经》这个法则以内,没有逃出这个范围的。“遂知来物”,都会知道。
所以平常提到中国文化,自己要吹起老祖宗的东西,拿这个来吹就很伟大了,可惜你不会。平常外国人来到我们这里,问到哪里参观我们巾华文化,大家都说到士林故宫博物院。可惜那不是我们的,那是我们祖宗的。这一代老是把我们祖宗拿出来炫耀,这一代除了破坏之外什么都不会!那今后又怎么叫做中华文化呢?那不是很丢人吗?我们祖宗无论怎么好,祖宗们已经死掉了。而我们的呢?我们这一代什么都没有,那是很糟糕的啊!所以不可以如此。我们如果真懂了《易经》的道理,真到了有感斯应那个时候,便可以“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了”。
孔子说《易经》这一门学问,要修养到“精微”才能够“遂知来物”。《礼记》上孔子为易学下了定义,说《同十》是“洁净精微”。“洁净”,是宗教性的,宗教是非常圣洁恭敬的。这一门学问,我们小时候读《易经》,一定为很恭敬地捧着来读,不敢随便拿的。尤其讲《易十》的时候,更是洁净恭敬,不敢有一点随便的样子。“精微”是很科学的,要很精、很微、很细密的思想。这是宗教性、哲学性的科学,你没有精密的头脑,搞《易十》是没有用的。所以说:“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学《易》的基本原则
“参伍以变,错综其坤,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熟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参谋的参也是它,一二三的三也是它。我们后人写参的时候,把参字下边的三撇写作三横,变成“叁”的样子。实际上这个字有念参、有念三,在这里是念三,不过也可以把它当成参。我们中国文字上有讲“参差”不齐,“差”念“ci ”,“参”,念“cen又叫破音字。所以这个字可以念参(can),也可以念三,也可以念cen。“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这里告诉你,参伍以变,就是三爻的变化,五爻的变化。一个卦只有六爻,到了五爻一变以后,后面不能再变了;第六爻一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场面了。假设这是我们现在的卦,那么第五爻变,我们已经老了,第六爻一变,我们就已经死掉了。也就是说,这个卦成为另外一面,阴卦来啦。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错综就是卦“变”、错综复杂。我们看一个卦,看了这一面,就为反过来再看另外一面。学了《易经》的人,一件事情处理之后,作为一个老板的,立刻要想到它的下一步,把你老板的立场想完以后,便为想到对方,或者你的买主、或者你的职员、你的部下……他们的观念怎么样?跟老板刚好相反。所以我们作战判断军情,了解了自己,立刻要替敌人想一想,我这样攻击他,敌人懂不懂?一样懂。他也晓得我们会这样攻击他们。这你就为了解错综的道理了!这就叫错综复杂。
所以“错综”,就是一要你学了《易经》以后,看一件事物为绝对地客观,绝对不能作主观的看法。我经常说一般学逻辑的讲哲学,动不动说“我很客观”,“嗳!我告诉你啊,我是绝对客观。”这一句话,本身就很主观了。他说“我的客观”看法,实际上就是他的主观看法。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这两句话是法则,将来你用这个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