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宫廷实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眈眈,争先入我堂奥。以目下中国财力兵力而论,断断无衅自我开之理。惟是事变之来实逼处此,万一强敌凭陵,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惟有理直气壮、敌忾同仇,胜负情形非可逆料。各省督抚每遇中外交涉事件,往往预存一和字于胸,遂至临时毫无准备。此等锢习,实为辜恩负国之尤,特严行申斥。 “嗣后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即行议和之理。各省督抚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督饬将士,杀敌致果。和之一字,不但不可出诸口,并且不可存诸心。以中国地大物博、幅员数万里、人丁数万万,苟能各矢忠君爱国之忱,又何强敌之可惧。正不必化干戈为玉帛,专恃折冲樽俎也。” 某个批评她的人指着上述诏书的最后一句问道:“这话不是挑战吗?”我们答道:是的。慈禧太后渴望通过抗争来拯救先人的家园和坟墓,使其免于受到破坏和劫掠。北美十三州不是为了比这更小的事就向英国挑战吗?日本不是为了比这更小的事就向俄国挑战吗?慈禧太后不惜一战,不是为征服,而是为自保;不是为荣耀,而是为家园;不是为邻居的嘲笑,而是为“强敌”的“凭陵”。她的不明智,不在于不惜一战,而在于把迷信的拳民这种乌合之众当作结盟和依靠的对象,在于相信她“数万万”毫无约束的“壮丁”可以抵挡西方来的数千或数万名指挥有方、训练有素的聪明士兵。 1902年法国明信片慈禧太后不惜一战,而不是软弱地屈从欧洲列强的领土要求,这可以从以下总理衙门发给督抚们的诏书中进一步得到证明: “如各国不肯践言,则衅自彼开,该督等须相机行事,朝廷不为遥制。万勿任令长驱直入,贻误大局,是为至要。” 为了增强自己的地位,她派了两个特使去日本,希望与其就西方来的白祸达成一项防卫联盟。但这一次千虑一失,她在人员的挑选上犯了个错误。这两位使臣跟我们一般所见的黄种人不同,对他们的使命泄露得太过分,最后被不体面地召回,而条约也就不了了之。
第二部分作为改革家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在其以权位性命为赌注的保守做法遭受失败之后得了教训,转而实行进步政策。实际上,她做得超过了她的外甥。“千秋万岁!”“长治久安!”在她的有生之年,是可以指望她将她如此热情支持的事业进行下去的。她实行铁腕统治。她充满勇气,在许多崭新未知的道路上驾驭国家战车而毫无动摇之意。她知道她可以依靠她那些总督巡抚——由她任命的人——的支持。她也知道改革思想在国内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的心是向着她的。 ——W·A·P·马丁《中国的觉醒》 1902年6月,朝廷从西安回到北京后没多久,就向驻华各使馆的外交官太太们发出了去宫里觐见慈禧太后和赴宴的邀请。外交官太太们于是到一处使馆开会,一起进行磋商如何应对此事。许多出席者的动机跟普通旅游观光的人差不多,只想进宫看看而已。除了一、两个人曾到过宫里之外,这些太太从未觐见过太后。其中有几个人在1900年使馆被围期间被困在英国使馆,度过了从六月到八月令人难熬的八个星期。她们眼见皇城城墙上的枪炮向使馆倾泄,出来以后就有了一肚子火。当中有一个人还因为表现勇敢而获得了本国政府的授勋。当时她和她的丈夫躲在防御工事里。她的丈夫被爆炸的地雷掀起的尘土盖在下面,又被另一处爆炸震了出去,居然没有受伤。还有几个是新近来北京的,没有这些辛酸的经历,但对慈禧太后却听说过不少,她们叫她“雌龙”,急于一见。 慈禧回銮图 主持会议的人在北京呆得最久,是外交官夫人中的元老了。第一个要决定的问题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紫禁城。结果没怎么讨论就决定了坐轿子,因为那样显得最尊严,而且在中国只有贵妇人才坐轿。接着会议主席要求就引见的礼仪形式发表意见。一个人提出不要规定什么礼仪,而是大家一齐涌上前去,这样就没有人可占先,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随意观察这条母龙。还有一个人说:“六月的天气,那天一定会火烤一样。离她远点的好。而且她还要叫卫兵保护着,烤我们的还不仅是火呢。”会议主席听了这些提议看上去很担心,但依然很有尊严,保持着冷静。随后有个温和的声音提出一般所有的觐见都要行屈膝礼的。“屈膝礼!”立即就有另一个声音愤愤地说,“要我们向她行屈膝礼,还不如让她跪拜在我们面前,求我们原谅她想开枪打死我们。”不过到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宫内接待公使们的形式办。在这第一回觐见时,北京有些公使馆的外交人员之间普遍存在的情绪从这些小事中可见一斑。 “几天之后,当我们跟着那些华丽的格格福晋走进朝会大殿时,一切都改变了。我们抬眼望去,慈禧太后坐在丹陛之上的宝座中,左边是皇上,旁边跪着军机大臣,仪态万方的格格福晋们行礼时膝部弯曲到碰在地上。我们忘记了前几天会议上的那种愤慨情绪,感受到了她尊严的举止和环境所引起的敬畏,于是不由自主地行了三下觐见帝后时必须行的屈膝礼。我们由衷地感到,这位坐在宝座上的庄严女性真不愧为标标准准的女皇。她的手里操着全人类三分之一人口的祸福。她明亮的黑眸仿佛能猜透我们在想些什么。事实上她也颇以能一眼就看出眼前出现的每个人的性格自豪。” 外交官夫人们按照级别站好后,带队的夫人就向太后表达了她们美好的祝愿,而太后也和蔼地回答了一、两句。接着每位夫人的名字被一一唱出。被正式引见时,她走上丹陛,行屈膝礼,而慈禧太后就伸出手来,与她握握手。然后她来到左边,被以同样方式向皇上引见。 慈禧太后就是这样开始对宫廷习俗进行改革。直到那时,这种习俗还使她不得不呆在帘子后面,难以在台前行使她的统治权。外界无法看见她,她也无法得知百姓的实际需要。在她之前,国家和百姓都是古老习俗的奴隶。可是在她掌权之后礼仪变成了民众的仆人。照诗人的说法,她似乎认为:“规则是好东西,但别永远不敢拆散他人的脚手架;它不是搭来让你攀的,虽然它也许对你有用。” 皇上引进铁路、电报电话、新的教育制度和其他一些改革措施,自然有其功劳。但是不得不承认,是慈禧太后的个性、权力,以及政治才能将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另章叙述的妇女教育运动则应该永远归功于这位伟大的女性。自从她从幕后后面走出来,让画家绘制自己的肖像,妇女的自由就确立了。一天我去美国使馆时,他们给我看了两帧太后的大幅照片。一帧约三英尺见方,准备送去给罗斯福总统①,另一帧是给康格少校的礼物。同样的照片也送给了每个国家的驻京公使和该国的当政者。我对自已说:“慈禧太后真精明。她知道自己已被歪曲地描绘了,她知道自己的肖像画得远不如相片真实,所以就想让所有的文明政府都保存着她真正的形象。”这精明不一定生而有之,是那些劝她让外国人替自己画像的人促成她这么做的。①罗斯福总统,指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 几年之前慈禧太后有一个梦想,梦想在中国实施君主立宪制度。这就像她所有的行动一样,比她那位聪明的外甥伟大得多。当然,政府是满族人的,真的要给也得由满族人给,任何激进的改革都得由当政者实施。不过慈禧太后想自己享有这一荣誉,希望它能在她的有生之年成功实施。 这遭到了不少阻力,最强烈的反对来自她推翻光绪时自己所在的保守派。保守派把这看成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冒险,竭力来制止这一改革。但慈禧太后召来了满人中最杰出、最进步的端方,派他带领代表团周游世界,去仔细考察各种各样的政府,以便回来对在中国实施宪政的可能性这一问题上向她提供建议。 一列专列拨了出来,就停靠在皇上居所前的宫门外面的车站上,准备将代表团从北京送到天津。代表团已经进了车厢,旁边狭长的过道上挤满了来送行的人群。这时嘭的一声,发生了爆炸。车厢炸开了,有几个人受了伤,其中包括某些受了轻伤的代表团成员,而那个拿炸药包的人则被炸得面目全非。有好几天城里是一片混乱,所有的城门上都派了卫兵,尤其那些通往宫里的城门更是戒备森严。那个恐怖分子的身份也在被想方设法予以查证。但一切努力都未收效,没有再发生任何事可以显示他是有同伙的。于是代表团分散开来,独自悄悄地出发,到天津会合后再踏上出国考察的旅程。 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他们经过的国家都尽量为他们提供了考察该国宪政的便利。回到北京之后,这次行程的报告以一百二十卷的篇幅发表了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以日本宪政为蓝本,准备尽快在中国实行宪政。 率领这一代表团的是端方阁下,他是当今满人中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像袁世凯一样,在拳民运动期间保护了他所辖境内所有外国人。他感激美国人在促进中国开放中所做的工作,这一点很明显地见之于1906年二月他在华尔道夫大酒店的讲话中,他说道: “今晚吾人在此荣幸地见证美国教士推进中国人进步之功。彼等将西方文明之火光带进中国每一角落。彼等以中文翻译泰西宗教、科学著作,殚精竭虑,功德无量。彼等建医院、办学校,助吾人拯苦济贫。现今我国的觉醒隐隐在望,实与彼教士启导之功关系甚大。对此我国铭感无已。”① 一些人或许以为这只不过是在这一特殊场合发表的观点,因为他周围当时正巧全是秘书和其他对这一事业感兴趣的人。但此后他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参加了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更进一步地表明了事情并非如此。其中的一次他对学生们是这么致辞的:“这是兄弟我第二次参加你们学校的毕业典礼了。这里的良好秩序叫兄弟佩服。见到你们礼仪精熟,学问湛深,操守优秀,甚为欣慰。总教习及列位师长对我们的学生关爱有加,令兄弟万分感激。处处可以见到这种关照。兄弟希望这些学生将来出仕,不可忘记师长之爱,处处力行此种美德。无论东西方,良师之道在于仁爱,列位毕业后当老师总以身体力行为要。如此,则你们的知识就切实可行,才能就有用了。”②①②从英文转译。 我引了以上这些,是用来证明这样一位皇太后挑选来带领代表团的人是多么宽容开明。代表团中另一名重要的成员是贵族载泽。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娶了皇后叶赫那拉氏的一个妹妹,因而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女婿。太后与端方的君臣关系决定了他无法像一个亲戚那样把旅行的细节一五一十地详细告诉她,而要日理万机的太后把他们回来后出版的那份一百二十卷的报告从头至尾看上一遍也同样不可能。但是,如果太后将这位外甥女婿叫到跟前,让他详尽地将一路所见说上一说,那也不失为一件乐事。她急于在她的有生之年把宪政交到百姓手中,可是没法做到。这宪政制度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实行还是个未知数。 鸦片烟馆慈禧太后发起的第二个伟大改革是抵制鸦片。只有在考虑了这种毒品在中国是如何地泛滥成灾之后,才能对这一改革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中国人告诉我们,吸鸦片成瘾的人占成年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有一天,我在北京的街头散步,走过一个大门,里面冲出一股不但难闻而且令人恶心的气味。我又往前走了几步,进了这城里最好的一家古董店,发现街上那种气味增强了十倍,因为店里的一个伙计刚抽完烟。我离开了这家,又来到另一家店里,那里的店主已经吸鸦片吸得把生意全给败光了。差不多就在这期间慈禧太后颁布了以下的诏书: “鸦片烟盛行以来,流毒异常惨烈。染斯疾者,破其财产,夭其寿命,习为偷惰,职业全废。且令神州故国,种类日弱,志气日颓,自强更复何望?近来官绅士庶,多知悔悟,争相结社劝戒,即素嗜鸦片者亦未尝不痛心疾首,自怨自艾。各国善士尚多倡设公会,劝禁栽卖,广施方药,每以中国鸦片不除引为深憾,则身受其害者应如何淬厉奋发,力拔根株。 “前经降旨,颁布禁烟章程,期以十年,使洋药与土药同时禁绝。着民政部度支部迅即会订稽核章程,严定考成,请旨颁行。” 民政部立即制订了一些执行这个诏书的细则,其中有: 所有吸食鸦片的人都必须登记,并申领执照。 吸食鸦片的官员被分成两类。年轻的必须在六个月之内戒断,而对老人则没有规定期限。但这两类人在戒鸦片期间都必须自己掏钱雇合适的人来代替他们执行公务。 所有的烟馆都必须在六个月之内关闭,这之后无论烟枪还是烟灯都一概不准再制造、销售。不过卖鸦片的店仍能再继续营业十年,这是鸦片买卖可以存在的最长期限。 政府允诺为戒鸦片提供药品,并鼓励成立禁烟会,不过不允许这些禁烟会讨论其他政治事件。 除中国之外,最受这场改革运动影响的是英国。在这份诏书颁布时,英国每年要运送五万箱鸦片到中国市场,但它立即同意道,如果中国真心改革,并把自己国内的产量以每年百分之十递减的话,英国也将以同样的速度削减它的贸易。可惜慈禧太后没等到这场改革胜利结束就死了。但不管这场运动的结果会怎样,她的创始之功总是抹杀不了的。慈禧乘舆 这是慈禧所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但除此之外,她还得负责实现光绪皇帝建立铁路局、矿务局以及采用西方教学制度的学校的努力。她不仅废除了旧的考试制度,而且引进了一套新的运作方式,这样所有从欧美大专院校毕业的人通过相应的考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他们所持的文凭——都可以获得中国的学位,可以在政府中担任职务。这样的考试已经举行过,一大批西方学校的毕业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基督徒——得到了举人或者翰林的学位。
第二部分作为艺术家的慈禧太后
中国的艺术家尝试过所有的艺术体载。他们曾经处理过各式各样的神话、宗教和历史的题材。他们画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也画那些从诗歌和浪漫故事中获取灵感的场景。他们描画静物、风景和肖像。他们的最高成就也许当属风景画,那些风景画透露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艺术家们精心描画大自然的每个方面,包括它迷人的魅力和真切而生动的诗意等等。历朝历代,艺术家们在画动物和禽鸟的水平上都出类拔萃,尤其是画花丛中的禽鸟和飞虫。 ——S·W·布舍尔《中国的艺术》 一天,顺王福晋府中的总管太监来我们家,请何德兰太太去给顺王福晋看病。他坐在我的书房中,看着墙上挂的中国画——其中有两幅出自慈禧太后的手笔,说道: “您喜欢中国艺术?” “我真的很喜欢。”我答道。 “我看您这儿有些画是老佛爷的真迹。”他接着说道,用北京尽人皆知的称呼来称呼慈禧太后。 “是啊,我有七幅她画的画。”我回答。 “您有书画供奉缪先生的画没有?”他问道。 “很可惜,没有,”我答道。“我好几次想法要弄一幅,可至今得不到。我在琉璃厂所有最好的铺子里都问过,但他们没有,也不能告诉我在哪里可以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