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

第308章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兰自然而然的点点头,道:“这个设计是我挑选出来的,他们还有不少有意思的设计,对了,设计者也很有意思。”
  “哦?”
  “我叫她过来,你见了就知道了。”舒兰给旁边的小助理吩咐了一声。
  几分钟的功夫,就见张超与一位身姿优雅的女士挽着手走过来。
  舒兰站出来笑道:“这位就是晚宴的设计者,陈子璐,咱们做的好几次晚宴,都是子璐设计和准备的。子璐,苏城刚才还夸奖说。晚宴中西合璧,很有味道。”
  “苏董喜欢,我就放心了。”陈子璐落落大方的伸出手来,笑道:“苏董好,我是陈子璐。大华实业公关部大客户部的副经理。”
  “叫我苏城就行了。我得代表大家,感谢你准备了如此丰富动感的晚宴。”苏城也是笑容满面,同时向张超打了个招呼。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看出来,陈子璐和张超是两情相悦。如今的张超,差不多就要挂上副总裁的头衔了,已是大华实业的高层中的中坚力量。尊重必不可少。
  陈子璐言笑自若:“准备晚宴是我的份内事。我应该感谢大华实业给了我发挥的平台……”
  “哎呀,你们不要谢来谢去了。”舒兰咯咯的笑了两声,道:“子璐可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拒绝了许多邀请,加入了大华实业。”
  苏城猛的一拍脑袋,笑道:“原来如此。我说有点熟悉,我记得了。咱们是打过照面的,你是去年年初,加入大华实业的。”
  陈子璐适时的扁扁嘴,道:“苏董一门心思的关心战略事业部,要么就去大华实验室,我们公关部的员工。苏董自然很少见到。”
  “你这是兴师问罪啊。”苏城哈哈一笑,端起杯子道:“我自罚一杯,以后一定多多关心公关事业部。”
  他说着,就把半杯香槟一饮而尽,随手放在身后的桌子上,笑问道:“正牌的常青藤学校留学生可是香饽饽,你怎么就认定了大华实业?”
  陈子璐搂了搂张超,笑道:“我就等着苏董问我这个问题呢。我加入大华实业,是因为苏董的事迹激励了我。”
  “哦?”苏城故作惊讶:“那你可要说说,让我得意得意。”
  陈子璐却是换了个神色。缓声道:“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学费很贵。我的同班同学多是有钱的白人和黑人,黄种人很少,中国人更少。所以,我在学校的第一个学期。总是被人认作是日本人。当时,同校有一名风云人物是石油大亨的儿子,有钱又帅气,总是在兄弟会的宿舍邀请同学参加宴会,但从来没有邀请过我,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给我送了请帖。我又惊又喜,以为自己的魅力终于被发现了。在宴会上,他端着酒杯和我说话,你知道他说什么吗?”
  苏城等人齐齐摇头。
  陈子璐自失的一笑,道:“他说,有一家中国公司,叫做大华实业的,你知道吗?”
  几个人都笑了出来。张超似乎也并未听过这个故事,摸着下巴上的几缕胡子,道:“你读一年级的时候,是因为阿联酋的瑟坦油田?”
  陈子璐微微点头,却是继续讲道:“我当时就懵了,说我不知道。结果,那名男生很惊讶,就站在那里,给我绘声绘色的讲了大华实业竞标阿联酋的经过。没有我后来知道的详细,但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了。那一天,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最受欢迎的一天,无数的人站在我的身边,像是听侦探故事似的,要听我说大华实业的情况,我什么都不知道,只好现编,他们也听的津津有味。”
  苏城笑道:“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能注意到阿联酋的一个油田易主,这也是难得的国际视野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能分清中东有几个国家就不容易了。”
  陈子璐笑了,道:“一个油田日产几个百万富翁,美国的学生,好奇的是美金,才不是国际视野呢,真正有国际事业的是苏董。80年代末,咱们国家的民营企业家,看的最远的,也就是去苏联和香港了吧,苏董能竞标得到阿联酋的油田,就是现在,那也是石油总公司做不到的事。”
  说到国企,她是一脸的不屑。
  苏城哑然。
  陈子璐说的兴起,一脸缅怀的道:“自从大华实业竞标获得瑟坦油田那天起,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就再没有碰到同学用‘熬哈腰’或者‘空你急挖’打招呼。苏董也让我看到了,公共关系的力量。所以,回国以后,我的第一选择就是大华实业。”
  “啪啪”
  “啪啪”。
  连续的掌声,从身后传来。正是吕所长和一名身高体壮的官员。
  吕所长颇有儒相,声音也是绵绵软软的,说:“陈小姐说的太好了,中国企业的强大,让我们国家的腰板硬了起来。”
  他说的话是没错。但却打断了陈子璐好不容易酝酿的气氛。
  陈子璐没有说话,张超站了出来,哼声道:“中国企业的强大,是挺直了腰板拼出来的。站在别人的身后,偷到的东西再多,也只是发财而已。和富强没有关系。”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这个话留下的情面也不多。
  与吕所长一同来的身高体壮的男人皱起了眉,道:“指桑骂槐有什么意思,怎么,敢情好东西你们一家收着,你们一家强了。国家就能强了?”
  苏城一听,这说的是碳纤维的专利啊,他躲都来不及,哪里会争辩一些口舌之利,摆摆手就要走。
  对方急了,两跨步上来,道:“苏董你急着走什么啊。”
  苏城叹了口气。也没真跑,恹恹的道:“不是说明天再谈吗?今天只喝酒不好?”
  “苏董要是喜欢喝酒,改天到我的地方,茅台管够。这些软趴趴的酒,喝起来像酸枣水似的,有什么意思!”说话间,这男人用手量了量苏城的高度,笑道:“你这身板还挺不错,做生意可惜了。”
  张超听的忍俊不禁,乐道:“不做生意。难道当兵打仗?”
  “当兵打仗有什么不好?我严海斌练出的好兵多了,别管什么囊包,下连队半年,保管是钢筋铁骨,思想进步。手持钢枪。保家卫国,才是男人做的事。”他瞪圆了眼睛,白衬衣的袖子也撸上去了,露出粗壮的小臂。
  张超看都没看,道:“保家卫国的自然是好男儿,但国家不能只有兵,各行各业都需要好男儿。”
  “怕苦怕累的东西。”严海斌的鄙视像是千锤百炼过一样,很有刺激性。
  换几个年轻的小子,遇到这种久经训练的表情,说不定立刻就要冲去征兵处了。
  张超知道遇到浑人了,没再说话,同时看了看吕所长,暗自揣测,这厮是装的还是真的这么浑?
  不过,结果似乎都别无二致。真的浑人,那自然是一浑到底,这要是假的浑人,怕是比真的还要难缠。
  他转向苏城那边,两人视线一碰,就知道对方也是一般的想法。
  吕所长这时候呵呵的笑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本来是随便走着参观呢,正好走到了几位身边,又听这位陈女士说起了哥伦比亚的故事,听的入神了,不好意思。”
  苏城淡淡的“嗯”了一声。
  吕所长又是呵呵两笑,用眼神示意同行的严海斌,道:“那咱们再逛逛。”
  严海斌一脸的不耐烦,道:“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来都来了,走什么。”
  说着,他就转向苏城,问道:“苏董,我严海斌是个直肠子,话藏不住半天就要往出倒,就像放屁,怎么憋也憋不住,我直说了,咱们826所看上你的碳纤维技术了。我不懂技术,但既然转业到了826所,就不能看着全所几百号人吃糠咽菜。吕所长说了,你的技术是最适合咱们所转型的,所以说,看在同是中国企业的份上,能不能派几个人,把这个碳纤维的技术,传授给我们?”
  苏城一口气卡住,咳嗽了两声,才叹道:“摘桃子的见的多了,像您这么爽直的收割工,真是头一次见。”
  吕所长笑的猫儿似的,道:“严总话糙了点。其实,我们也不要大华的专利授权,也不准备做民用的,就是给总装供些货,我来的时候,总装的领导殷切嘱托,一定要办好此事。虽然是个不情之请,但渠道打开了,你们以后也方便进来不是?”
  张超乐了,心想,碳纤维供不应求,哪里有渠道需要打开的。
  苏城好像沉思的样子,依旧没回答。
  严海斌正对着苏城,瞪着眼,粗着嗓子道:“别扯这些,行不行就一句话吧,爽利点。”
  他话音刚落,苏城猛的抬起头,道:“好,那我也爽利些。不行!”





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瞧吗

  “不行”两个字说的掷地有声,非常响亮,引的许多人都看了过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却得到一个没有任何婉转的拒绝,就是吕所长的脸色,也是黑锅底一般。
  严海斌更不用说,两眼赤红,已经是要暴走的状态了。
  他们想要的是爽利的同意,可不是爽利的“不行”。
  良久。
  严海斌忽的一笑,撸起的白衬衣也放下了,道:“苏董果然硬气。好汉子!敢和科工委对着干的哥们,我在部队里都没见到几个,没想到转业了,竟在商场上遇到您这样的人物,放在解放前,我非得斩个鸡头,和你结拜一番。”
  他的话反着听,还真是不错的威胁,苏城也不客气,道:“这才见面多长时间啊,甭管解放不解放,那只鸡都该多活一阵子。”
  严海斌又是一滞,转瞬大笑道:“你不给我面子没关系。我找有面子的人来,到时候,事情就不简单了。”
  他说要找其他人来,自己的步子却没挪动。
  吕所长清咳两声,道:“苏董,简单的事儿,何必弄的那么复杂。就像严总刚才说的那样,您告诉我们技术细节和关键参数,我们保证不抢占市场,而且,你们要进一步的开发,我们也能帮忙的。826所别的不说,几十个高工是能拿的出来的。”
  苏城嗤之以鼻:“你还保证不抢占市场,你有那么大的信誉吗?”
  这话说的算狠了,吕所长唾面自干,笑笑道:“我也是做研究的,我知道您有点不高兴。但这个事情,也不是我的决定,是上面的想法,我就是个执行人,您要是觉得吃亏。就把要求提出来,能办的,我们尽量办。”
  “每生产一吨碳纤维,给大华实业12万的专利授权费。如果要技术转让,根据需要,100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吧。”苏城狮子大开口。也就堵住了最后一条路。
  军队研究所在国内研究所当中是属于比较好的,但也就是饿不着不挨冻罢了。至于现款,别说是1000万美元了,就是100万人民币,826所也不一定能拿的出来。
  吕所长张了张嘴,最后叹了一声。道:“苏董,我们826所是真的需要这个技术,我们所那么多人,能做起来的项目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所里的家属工,也都发了好几个月的半薪了。再这么下去,826所真的是要完蛋了。您只要手指缝里漏一点。让我们成功转型,826所全体上下,感激不尽。”
  张超是留学生的做派,听着吕所长说话,忍不住讽刺道:“价值3000万美元的技术,谁不需要?就算你们所有1000人吗?每人3万美元的花销,甭管是谁,也该感激不尽了。呵呵,真是好大的胃口,你值3万美元吗?”
  吕所长没想到账还能这样算。他每月的薪水加补贴。也就是四百元上下,虽然比所内的年轻人多一倍,可要凑够3万美元,真得存到退休了。
  话已至此,严海斌率先走了。
  吕所长跟在后面。离开的远了些,问:“就这样?”
  严海斌停了一下,表情严肃不似先前,缓缓道:“再说就真的要撕破脸了。”
  “那怎么办?”
  “明天请汤处长来主持。”
  吕所长恍然,点头说:“也是,这么大的项目,咱们一个所也吃不下,请汤处出面最合适。”
  虽然从级别上来说,他比科工委的处长还要高些,但权力是不同的。
  严海斌回想苏城的表情,虽然觉得没那么乐观,也不是很放在心上。碳纤维研究所只是大华实业下属的大华实验室下属的一个研究所而已,在他看来,和826所也是对等的,苏城大约也不会太深入的介入,否则,即使汤处长被赶回去了,上面说不定还会派来对等的人员。
  这么想,严海斌就略微放些了一些。
  他的放心,自然是大华实业的忧心。
  张超就很不自在的转着圈,脑海中过滤着一串名单,想着问谁能了解情况。挽着他的陈子璐也皱着眉。
  大华实业在石油系统内的影响力是不用说了,可要说军队的关系,那就太不牢靠了。
  一会儿,收到消息的李琳也过来了,小声问苏城:“能不能请周老出面。不行的话,丁司长也能帮上忙。”
  苏城的表情却没什么担忧的,风轻云淡的道:“这么小的事,没必要惊动周老。”
  张超等人也没有接着再劝。
  晚宴继续进行,洋人们各怀鬼胎的交流着价格和条件,中国人则小声的讨论着刚才的事。
  第二天清晨,众人参观了大华实业的碳纤维工厂。
  说是工厂,也只有一条半自动化的生产线。这是目前碳纤维工业的标准配置,纯自动化的生产线虽有,但效率的提高也并不明显。
  试产期,只月产10吨的大华碳纤维研究所的生产线,已是吕所长见所未见的先进了。
  这个时候,他才像是一名真正的研究人员那样,将精神和思维都集中在了技术方面,竖着耳朵听王赟的简单介绍,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
  严海斌只好自己招呼汤处长。
  汤处长要比他年轻10岁以上,名牌大学毕业又加入了中央部委,使得汤处长的步伐比转业军人严海斌卖的又快又好。
  他也懂一些技术,却是将目光放在了机器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严海斌趁机道:“只要大华实业转让技术,我们再把剩下的技改资金用来购买设备,准能成功转型,到时候,826所就是科工委下属的头一份了。”
  汤处长颇有些意动,道:“你有几成把握?”
  “7成。”严海斌把话说的很满,他其实不懂技术,可此时哪能露怯。
  汤处长缓缓点头,道:“那你去找苏城,我探探他的口风。”
  和研究所出来的人不一样,身在科工委的汤处长前途无量,却是不会合身扑下去,把全部的家当都压上去。
  严海斌立刻去了,陷在一堆人中的苏城却不过来,笑笑道:“其实,你们就算是得了技术,也做不出廉价短纤维。”
  严海斌不信,傲然道:“你别小看我们,826所别的不多,懂技术的人多的是。”
  苏城不和他争辩,笑笑道:“我没小瞧你们的技术人员。不过,我建议你仔细查查这些机器上的铭牌,再想想,826所能从哪里弄到钱买机器。”
  ……

  PS:太晚了,2K先。
  ……




第五百一十二章 金母鸡

  苏城的笑容稍微有点奇怪,颇有些看好戏的样子。
  严海斌心里咯噔一下,弯腰就去看旁边机器的铭牌。
  这是一台固化烘箱,像是放大的保险箱,和一间小房间似的,全部用合金制作,占地10平米以上,高度超过2米,旁边还有一个冰箱大小的独立控制台,控制台的上半部分全是机械按钮,并且镶嵌着四小一大的五个仪表,一看就很有范儿。
  别的不说,这么大的一台机器,就算是卖废铁都要卖不少钱的。
  不过,826所的家底也不薄,当年从老毛子那里买来的大家伙,一个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