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

第331章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也联络不到阿塞拜疆的现政府?”苏振国的眼神亮了起来,这可是一个有意思的消息。
  赵子军慢了一拍,说道:“阿利耶夫开出的条件比较多,那些外国石油公司大概是在讨价还价吧。再者。阿利耶夫政权也不是太稳定。”
  “那大华实业拿到旧油田有什么说法?”
  赵子军不明所以的重复道:“说法?”
  “如果没有一家公司得到阿塞拜疆的油田,大华实业凭什么得到?”苏振国接着又解释道:“总不能说是奖励吧。”
  赵子军恍然。政治分肥是潜规则,明面上仍得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他连忙去翻自己的笔记本,过了一会儿,才用不通顺的语气道:“好像是说。大华实业掌握的技术领先。”
  “技术领先?什么技术?”苏振国在椅子上挪了挪。虽然经常听到国内企业的某某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真正的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又能有多少?能被阿塞拜疆政府拿出来说,至少是能拿得出手的,这让始终关注大华的他不免惊讶。
  赵子军继续翻本子,片刻后道:“是一种采油技术,其他的,并不是很清楚。”
  “弄弄清楚。”苏振国也想知道。苏城手上的牌有多少,这至少是一个突破口。
  赵子军干净利落的说“是”;出门就去吩咐了。
  当天下午,苏办就派人前往大华实业和石油总公司了解情况。
  这样的消息自然第一时间传到苏城耳边。
  他稍作考虑,就决定返回国内。
  郑部长去了人大,所谓的出国封锁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之前偷渡的事儿,仿佛也没人记得起来。
  尽管如此,阿利耶夫还是很贴心的派了两名阿塞拜疆保镖给他。都是高大的外高加索人种,受过系统性的训练,又经历了数次战争,武力值和毛量一样爆棚。
  经过了郑部长的事件,两名保镖的确有点及时雨的意思,苏城老实不客气的收下,又给他们办了手续。才回到国内。
  到家的首日,先和舒兰见面,两人蜜里调油似的过了一整天的二人世界,他方才前往上*海的大华总部上班。这也就是宣布本人抵达了。
  一时间。拜访者如过江之鲫。
  三桶油这样的巨头多少是有些自尊的,或者说,他们还稍稍能矜持一下。那些皮包公司的先生们就没有什么顾及了。
  90年代中期是皮包公司的膨胀期,赚了钱的没赚钱的都说自己赚了钱。而有关系的,十有八九都赚了钱。事实上,仅仅是价格双轨制就能让这些吸低卖高的投机者快乐无比。一张2000元每吨购买的钢材库存单,不用出门就能卖到4000元,商业上的风险和考量几乎没有,重点就是找关系。
  对许多皮包商人来说,现在的苏城就是绝好的关系点。
  奇货可居的事很少有人做,做了也很少有人成功,可知道奇货可贵的人着实不少。
  这些人或者晚一天知道消息,或者有意来晚一天,但到了第二天,一群群的人就像是商量好似的,全都来到大华实业报道。





第五百四十六章 建房

  来访的人很多,苏城却是早早的坐上了包机,飞去了京城。
  他在什刹海的宅子,也到了该交工的时间了。
  严格说来,大华实业开发碳纤维技术,都是因为这套房子。虽然碳纤维研究所如今亦是大华实验室数一数二的大规模研究所了,但所有的廉价短纤维,仍然优先用于这套房子。
  如此做出来的建筑,骨架更结实,梁柱更少,自然使得房型和空间更令人满意。
  不过,在熟悉建筑的人看来,这间宅子也很有偷工减料的嫌疑——更薄的承重墙,更细小的支柱,更少的框架……
  舒兰也见过许多房子了,但这套房子,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会有另类的感觉。此时偎着苏城,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的道:“你看这个客厅,横竖好几十米,中间全是空的,雷米说承重够了,我看着就有点悬……”
  她的声音又轻又软,让最近一直绷紧了神经的苏城觉得很放松,他望着数百平米的大客厅,突然有点好奇的问:“北*京的房价多少?”
  “房价?”
  “嗯,每平米多少钱?”
  舒兰不明白的看向身后,国内的房改才刚刚开始,大部分人都没有房价的概念。倒是苏城这样自己找地自己建房,是各大单位福利房的常态。
  小杨主任咳嗽一声,道:“这个我知道一点。现在北京地区的国家标准价是427元每平方米,允许居民购买自住房。另外有各种优惠政策,根据所在的地区部门年龄和家庭条件的不同,最后拿下来的价格在200以内吧。不过,只能买自己现在住的房,好像也没有完全的产权。”
  “200块一平米?”苏城喟叹的吁了口气。
  舒兰低着头算了算,道:“咱们的房子3万平米,那不是要600万了?”
  “是按建筑面积算的。”小杨主任很认真的说道。
  舒兰瞪大眼睛,然后点点头。道:“就是600万也不少了,苏城,咱们两个真的住这么大的房子?”
  “家里人可以过来住,附楼专门留出来做客房。”苏城并没有长居京城的打算,随口说了一句,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曾几何时,他从大学毕业。想找一份工作的时候,北京的房价已是数万元。3万平方米的宅子,不知要卖多少钱!
  “房地产真是好赚啊。”苏城不觉感慨了一句。93年,正是房地产方兴未艾之际,可惜这是一门关系行业,非得全身心投入不可。
  小杨主任不知苏城的想法。笑道:“盖房子有什么好的。前些天报纸上还在讨论,买房还是租房呢。”
  “怎么讨论?”
  “因为房改房只能够买自住房,70平米的房子就要花一万四,但你如果不买的话,还可以继续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每个月只要给房管局交十几元的房租就可以了。所以。许多人觉得买房子不如租房子。”杨明一口气说完,想了一下又道:“现在利率超15%了,一万四一年的利息就得……嗯,2000块吧,不老少呢。”
  1993年的2000元对普通人来说的确很不少,超过年轻人一年的收入,更可能是一户农民家庭两三年的收入,用正常思维考虑。有1。4万元的人,定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苏城却是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公司的员工。大华实业的员工自然是没有房改房去购买的,事实上,现在的大华员工,有一半以上是住在公司分配的楼宇内。由于大华建造的楼房更大更好,有配偶的大华人大部分会选择住在大华的楼内,这造成大华每年都要建设一批新的员工楼。
  不过。这些员工楼以往却是不出售的。
  这虽然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但并不能说对员工很公平。毕竟,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痛苦的通货膨胀时期,银行的利息虽高。却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那些拿着大笔红利的大华员工,若是都将钱存在银行,总不是最好的选择。
  “改天让大华投资做一个房产投资的计划书出来。”苏城很快做出了决定。
  杨明诧异道:“房产投资?我们要开一家房地产公司了?”
  “不用开公司,团购吧。选定几家房产公司,让他们竞标,给大华员工建楼,第一期,先做5000亩的,主要在北*京和上*海。”
  杨明更加不明白了:“团购的意思是?”
  “一次性大量购买。”
  “5000亩会不会太多了?”
  “就现在的价格?一点都不多,买下来慢慢盖。对了,盖房的土地可以用大华投资之前购买的,但尽量新购买土地。大华投资和大华实业之间的账目要清晰,大华投资出售多少土地给大华实业,必须超量补充。”苏城说的很顺畅,接着道:“以后,大华实业自建的宿舍楼不允许出售,只允许员工租赁,给新员工缓冲用,新建的房产全部出售给员工。按照团购的成本价。”
  苏城在大华实业和大华投资之间有一堵防火墙,除了两者都归属于他之外,几乎没有横向的联系。
  杨明则疑惑的道:“如果是出售的话,大家不一定愿意购买,就算和房改房的价格一样,估计也难。”
  “为什么?”这下轮到苏城惊讶了,道:“如果是特殊贡献清单上的员工的话,一年的红利就能买下两套房了吧。再者,他们差不多都该结婚了吧。”
  “新房肯定比旧房贵。而且,咱们的员工虽然收入高,但不一定愿意拿来买房。”杨明苦笑,道:“咱们现在的宿舍住着不也挺好。”
  苏城一看,得,这和不买老公房又是一个意思。
  杨明见他脸色变幻,小声道:“我估计,新建的房子,怎么都要一套两三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肯定要肉疼的。”
  苏城此时忽然意识到,93年的中国,不光缺乏商品房,还缺乏金融信托,按揭贷款的潘多拉魔盒,尚未打开呢。
  “那就由大华实业,给旗下员工做融资。”苏城打了个响指。在后世。这是很多大企业都会提供的员工福利,93年的中国,这个理念是有点过于先进了,但也很恰当。
  “看来,大华实业这一趟,可是赚了不少钱呐。”林永贵的笑声远远传来。他推门进入,长声道:“我打问了一下,听说你在什刹海,过来试试看……呵呵,说明我运气不错。”
  对石油公司来说,苏城现在就是散发着香气的肉灵芝,哪怕是不速之客。林永贵也是要做的。
  苏城并不奇怪林永贵能找过来,什刹海的地块本就是中石油半卖半送的。
  他笑着打了个哈哈,道:“我考虑,既然阿塞拜疆的官僚们都能拿着绿油油的美钞花销,大华的员工应该也可以。”
  “你准备怎么给你的员工融资?”林永贵身边没带下属,像是一个退休了的老工人似的,手揣在夹克里走进来,打量着苏城的新房啧啧有声。道:“这块地有50亩吧,搁在古代也够做一个园林了,拙政园有100亩吗?”
  苏城摆摆手,笑道:“还是说融资吧,按照年资来怎么样。”
  小杨主任立刻掏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苏城略作思索,道:“年资满1年的员工。可以得到房款10%的无息贷款,时间5年。另外还可以得到放宽20%的低息贷款,时间也是五年。年资满2年的员工,20%的无息贷款。40%的低息贷款。年资满3年的员工,30%的无息贷款,60%的低息贷款,以此类推,年资5年的员工,就可以有50%的无息贷款,年资三年的员工,也能做到首付10%……”
  小杨主任停下笔,咋舌问道:“那低息贷款的利息是多低?”
  “50%的银行贷款利息吧。另外,你得问问银行什么的,看咱们这样做是否合法,一切都要走正规程序。”
  “是,这个能得到无息贷款的,要不要限定在特殊贡献清单的受领着里面?”
  “能拿到公司红利的,也用不着无息贷款了吧。”苏城对公司的利润一清二楚,这几年的红利,绝对是超过房价标准的。
  杨明欲言又止,看看林永贵,还是道:“咱们大华实业,现在可有一万五千人了。”
  “嗯?”
  “一万五千人都贷款,一人贷一两万的话,那就是一两亿。”杨明敢肯定,如果让大家自己出钱买房,很多人会犹豫不决,但若是有免息的贷款,大家一定都会立刻出手。在15%的年息面前,五年的无息贷款,等于把本金白给员工了。
  林永贵也愣住了。石油总公司算是福利很好的国企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还能用这种方式发钱。
  “苏城这家伙,还真是适应国企啊。现在发福利容易被上级清查,借款给员工就好说了……”林永贵暗自琢磨着。
  苏城甩甩手,道:“一两亿人民币算得了什么。公司目前的现金流这么好,利用起来。”
  杨明自然不会煞风景,点头说“好”。
  林永贵对苏城的土豪作风羡慕不已,借机问道:“你在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项目,不是正用钱的时候?”
  苏城就笑:“你是想问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事吧?”
  “这也是我来的原因之一。”林永贵可是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在讨要物资、资金和政策方面,有着天然的厚脸皮,一点都不会因为苏城是他曾经的下属而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苏城干脆利落的道:“就我之前说的,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你想要,我介绍纳扎尔巴耶夫,阿塞拜疆的油田,我不会帮你的。”
  “那中石油要是竞争阿塞拜疆的油田的话……”
  “随你们。”
  林永贵仔细看苏城的脸,一会儿讶异的道:“你真不介意?”
  “不介意。”
  “你在阿塞拜疆忙了那么久,我们一去就摘果子……不太好吧。”林永贵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了。
  苏城愕然,道:“谁说你们能摘果子了,竞争的意思是各凭本事,你们要去阿塞拜疆就去,但别想打我的旗号,也别指望我帮忙。”
  林永贵顿时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有些受损,抬头道:“你的意思是,石油总公司竞争不过大华?”
  “你说呢?”苏城似笑非笑,道:“你们好像都不止一队人在阿塞拜疆了。”
  林永贵嘿嘿的笑了两声,又有点不甘心的道:“我们真的会竞争阿塞拜疆油田的。”
  “你们知道阿塞拜疆会拿出哪块油田吗?”苏城反问。
  林永贵眼睛一转:“你知道吗?”
  苏城笑的眉毛都找不到了。
  林永贵颓然放弃,道:“不止我们想去阿塞拜疆的,以后有你忙的。对了,你们现在做巴库的旧油田是吗?油量如何?要不要我们出人帮忙?”
  对石油总公司来说,出国做劳务输出已是常态,以前想给外国石油公司做,不受待见,倒是给大华实业做了数次劳务输出以后,他们才有点适应这个市场。
  就他们目前的状况来说,劳务输出也算是有点吸引力的工作。至少,走出去了嘛。
  要是以前,苏城巴不得用其他公司做劳务输出,将自己的工人解放出来,以做高利润的项目。
  巴库的油田却是个例外,他实诚的道:“巴库旧油田只能我们来做。”
  “莫非这片旧油田下面有大油藏?”林永贵忽然想到苏城的发迹史,这家伙不就是靠着旧油田发家的吗?巴库那么大,油田那么多,开采的年限又那么长,旧油田有什么遗漏也不奇怪。
  苏城哪知他想歪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油藏,就是巴库的旧油田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先做了试试。”
  “你的意思是说,石油总公司做不了?”林永贵虽然有求于苏城,可脸还是绿了。
  苏城连连咳嗽,算是默认了。
  别看大华的三次采油技术是自胜利油田的三次采油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经过五年的发展和投入,早已今非昔比。
  而国企在技术创新方面向来是乏善可陈,每年的投资够发工资就不错了,更别说是和大华实验室的重点项目相提并论。
  林永贵不愿相信,又有点相信,表情极为纠结。

  PS:更新趋正常化中
  ……




第五百四十七章 门槛

  如果要在石油系中找一名最信任苏城的高官,林永贵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不仅与苏城关系密切,而且利益相关,在可以预见的数年里,两人都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觉得苏城说大话,林永贵还是愿意了解一下,问道:“你们在技术有什么特别的,说道说道?”
  苏城清咳两声,笑道:“您又不懂技术,我说了您也不明白啊。”
  林永贵险些鼻子喷火,气道:“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