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

第34章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讯而来的配件厂人越来越多,苏城干脆将剩下的工厂也通知到,言明未来三天签订后续的配件合同。
    不光配件厂需要大华实业,大华实业也需要配件厂。否则,3万套的抗偏磨系统全让大华自己做,非得违约不可。
    而且,许多小配件和零件的利润极低,往往只有几毛一块钱,放在大华实业的好机器上,都不够折旧费的损耗。但对一些乡镇企业来说,这却是再好不过的业务了。
    无数工厂捏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带来工业时代的规模优势。
    续签合同的说明刚送到众人手里,田嘉宝就举手道:“我们厂想做加重杆,要什么手续?”
    “首先是产品质量合格,其次是产能达标,最后以价格论胜负。以3000为单位。”苏城尽量减少招标的复杂,以他做基础五小的经验,乡镇企业能写规范标书的凤毛麟角,而且,在这个敢闯敢拼的时代里,会写标书的老板,往往比不上不会写标书的老板。
    田嘉宝摸着锃亮脑门,问:“怎么看产品质量合格?”
    “送来检测。”
    “好!我已经把样品带来了。”田嘉宝顿时换做傲视群雄的模样。
    大背头又懊恼的拍起了大腿:“我怎么光想了猪!”
    “样品都带来了。那好,我们做测试。”苏城深深的看了锃亮光头一眼,不由赞叹,有此等钻营的水平,同等条件,别人还真是斗不过他。
    田嘉宝得了命令,返身跑出厂门去通知,一会就有卡车跟了进来,直接驶进实验车间,由黎涣祥等人用仪器进行测试。
    配件厂的老板们尾随其后,走进实验车间,不禁发出整齐的赞叹声。
    对他们来说,光是崭新机器就已经不容易了,占地数百平米的巨大镗床,刻着外国字母的磨床,密集排列的电焊机、切割机,几乎像是梦幻世界一样。
    这些都是苏城半年以来不断购买的新机械。采油机的利润基本全贴了进去,因为高强度生产而损耗的旧机器,也在不断换新。
    两名年轻的工人,将加重杆放在台上,细心度量。黎涣祥等人则借助仪器测量硬度等指标。
    周围的小老板们屏息凝视,眼睛不停的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身上打量,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有多快,高技术人才永远是面向大型企业的。
    即使到了21世纪,高级熟练工和技术员的匮乏,仍是小工厂主们无法解决的难题。高薪聘用,租借等等手段使尽也是枉然。
    苏城突然有些感慨。如果没有机械厂这个平台,白手起家的自己,现在也该在为技术积累而焦心吧。胜利机械厂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是油田用了30年时间,通过系统内调派,体系化技工学校和师父带徒弟等各种方式培养而来,丢在20年后,这些都能写进上市白皮书了。
    别看大部分工人的学历只有高中和中专,但在中专生能够直接分配到县级人民政府的时代里,这种高学历水平的工人,根本就是蓝领里镶金边的角色,等闲乡镇企业又哪里请得到。
    普遍大专毕业的技术员更是国企厂里的稀罕角色,私人小厂想都甭想。
    黎涣祥抬头,苏城翘起了拇指。
    “通过了!”田嘉宝哈哈大笑,光头反光格外强烈。
    旁边顿时各种祝贺与议论声,许多企业主开始用电话叫人。
    伴随测试工件而来的,往往还有一头头哼哼唧唧的大肥猪,引得家属区一阵翻天覆地,更有小孩子又跑又叫追上来。
    最终,先期到达的28头大肥猪,被圈在了食堂后院的空地处,周围站满了虎视眈眈的群众。
    这年头,双职工家庭也不过保证温饱,一个人没工作,或者家里老人小孩较多,就要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才行。
    猪肉这种奢侈品,不到逢年过节的日子,很难摆上餐桌,素材里放些荤油,已是难得的享受了。
    食堂后院里的大肥猪,还有比这更明显的暗示吗?
    主妇们已经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菜式了。肥肉毫无疑问要炼成荤油,存起来慢慢吃,第一顿可以用做红烧肉解馋,之后若还有剩,可以考虑切些肉片炒菜,但不能太多,最好能留些做腊肉,放到过年……
    孩子们舔着嘴唇,拉着母亲的衣角,一个劲的咽口水。
    大肥猪压力很大。(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最好的肉

    食堂大厨宋定国,一边磨刀霍霍,一边盯着圈里的大肥猪,笑道:“自从抄起了大勺,就再没有拿过杀猪刀了,这家伙,一来就是28头,今晚甭想睡了。”
    陈良背着手,关心的问:“宋师傅,你看能出多少斤肉?”
    “这可不好说,咱杀猪那会,还是公社的猪,一个个瘦不拉唧的,哪有这家伙的膘肥体壮。”宋定国将杀猪刀在裙子上蹭了蹭,隔着砖头拍了拍最外面的肥猪,吓的它哆嗦,才乐呵呵的道:“我看这头最大的有三百斤,能出两百多斤肉。”
    “您可得算准了。”陈良小声了些,道:“宁算少不算多,咱按人头分猪肉,杀到后面多出来了不怕,要是不够了,我这百来斤非得被划拉进去不可。”
    “那就照210斤算,220也该稳的。”宋定国回到院子中间继续磨刀,随口道:“咱们苏厂长也真厉害,我年轻那会,从年头到年尾,一头猪就长百五十斤。这300斤的猪,得养三年,还要种好。”
    “要不苏厂长能上报纸。快杀吧,小子们都等着呢。”陈良指指外面看猪跑的娃娃们,那一个个小眼睛,乌亮乌亮的。
    要照苏城的想法,最好是凑够50头猪一起杀了,出一万多斤肉,每个职工十斤八斤的,好看又方便。
    但大家哪里等得住。食堂后院人山人海的,全是看大肥猪的家属,还有非机械厂的职工过来瞧稀罕。那景象,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养着大熊猫呢。
    就是真有只大熊猫混里面,估计也不得善终。
    到了上夜班的时候,饥肠辘辘的工人更是说的口沫横飞。眼看着要影响生产了,苏城才当机立断。决定把先期抵达的28只大肥猪给分掉。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苏城又让工会的“大娘别动队”在厂门口、家属院和车间门前贴上公告:明日早晨6点开始领肉,按户口年龄顺序挑选,其它职务工龄皆不考虑。每块肉重量相同,多退少补。自18位退休工人始,每批20人次。
    发肉是福利。是让大家高兴的事儿,计较的多了,反而不美。大华实业毕竟是国企的躯干。骨子里有论资排辈的倾向。以年龄论,谁也说不出个坏来。何况,苏城自己就是年龄最小的一批,而厂长等领导又是年龄顶大的一批,按陈良等人的说法,这个方案。除了苏城受点委屈,那是各方都照顾到了。
    苏城自然满脸憨笑说“没关系”。他对大肥肉没啥爱好。相对喜欢的排骨和肥肠,却十有**会剩下来。
    锅炉房送来两车热水后,宋定国就操刀上阵了。
    只见他用一个铁钩勾住那头300斤肥猪的上颚,轻轻松松就把猪牵到了院子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厨师帮忙把猪抬起,架上凳子,宋定国才亮出白晃晃的杀猪刀。
    围在跟前的小孩子又想看,又不敢看,就躲在大人身后,只偷偷露出半只眼睛,见白刀子进去了,立即将眼闭上藏回去,听不到猪叫了,再睁开眼睛时,红刀子都擦干净了。
    放了血的猪,被丢进装满了热水的木桶中,由另外三个人负责为其沐浴去毛,洗白白了,再丢上案子,由特意请来的国营肉铺“一刀准”负责分割成三斤半的肉条。
    到天蒙蒙亮的时候,4000多斤肉已堆满了院子,门外也排起了长龙。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由着小孩子欢笑着从身边跑过。
    虽然已经说明按年龄分肉了,但这么大的事,哪能在家坐等,双职工的家庭甚至特意换班以排队。
    办公室于是又紧急写了一堆号码并盖上公章,按年龄发到各家各户,以方便叫号。
    早晨6点,正式开始分肉。
    只见先进去的20个人,喜气洋洋的逛了一圈,各自挑走一条巴掌后的肥膘肉。
    后来者,则在肉堆里翻找片刻,直到“笃”的木鱼声响起,下一批人开始入内。
    每拨人,都尽其所能的寻找大肥肉,但是,整个院子里最肥美的一片肉,却始终留在案板正中央。
    大家视若无睹的从它面前走过,并在其他地方找到一片五花肉的时候,发出寻宝般的笑声。
    直到苏城走进院里。
    突然有人高喊:
    “苏厂长,留给你的。”
    “苏厂长,拿着吧。”
    “苏厂长,谢谢你。”
    最后一句,重复了数次。
    苏城这才注意到案板正中央的大肥肉。
    又宽又厚,绝对超过五指膘的标准。肥肉旁边,堆的尽是排骨、里脊、腱子肉(弹子肉)、臀尖……
    大家竟是自发的将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一块肉,留给了排在后面的苏城。
    而这些领取猪肉的人,不仅有工厂的工人,还有他们的家属和亲人……
    一千几百号人,能够自发的做出这样的举动,苏城的眼睛也不禁朦胧起来。
    “我何德何能……”苏城嗓子发干,却是说不下去了。
    人群发出善意的笑声。
    外面来的师傅“一刀准”把那块大肥肉,用纸包好,递给苏城,道:“我给单位切了30年的肉,你这样的干部,做着有意思。”
    苏城颔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肉接了过来,举过头顶,拱手道:“谢谢大家留给我的肉,我收到了。”
    “苏厂长的肉,我们也收到了。”话音刚落,众人哈哈大笑。
    苏城再不多说,一路拱手,离开了食堂。
    新鲜的小排骨,里脊、腱子肉、臀尖依旧留在案板上。它们会进入厨房,成为工人们的加餐。
    当天中午,大华实业的家属区,就飘起了浓浓的肉香。
    片炒、红烧、焖煮、糖醋……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却有相同的笑声。
    苏城最终只留下了一片肥肉,做成荤油,拌酱油米饭吃。剩下的一条五指膘,被他送到了舒兰家,引来左邻右舍好一阵观望。
    第二天,又是25头猪送到。
    陈良这次将猪留下了,说要等齐了再杀,每户10斤。
    于是,每天吃饭时间,都会有一群孩子端着饭碗,嚼着油滋滋的肉,在食堂后院参观肥猪。
    大人怎么赶,都赶不走,只好听之任之。
    这一时期,大华实业的车间效率,也发生了爆炸性的增涨。
    平均每天生产15台抽油机的一车间,产能增加到了18台;平均每天50到60套抗偏磨系统的二车间,产能爆棚到100套。正在安装新机器的三车间,调试速度也快了三分之一……
    看到旬月以来的数据,林厂长就忍不住感慨:“咱这猪肉,真没白发。”
    “一个星期增产的抽油机,就比猪肉钱多了。”苏城点头,道:“还要想办法再提高产量,若能稳定在每天25台以上,咱们就可以再拉一笔订单过来。”
    一台抽油机的纯利润与一套抗偏磨系统的纯利润相当,似乎并不划算。但工厂的账目,并不能用简单的计算来代替。双驴头抽油机是大华实业目前所能制造的最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有了它,数百名中高级工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并继续进步,同时,还能借助生产过程,不断的折旧老机器,换装新机器……
    而且,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内,双驴头抽油机都是稳定的现金流产品,且有打开国际市场的潜力。
    光生产抗偏磨系统的工厂只能在市场浪潮中随波逐流,光生产抽油机的工厂只能给人做代工,只有同时生产这两类产品的企业,才是有潜力的企业。
    苏城没有将销售精力放在这方面,主要也是担心生产跟不上。石油部组织的4年2万套的采油机订单,已经令大华实业满负荷运转了,即使现在的18台每天的产能可以稳定下来,大华实业一车间,每年也不过生产6500台双驴头抽油机罢了。
    这离苏城设想的9000台的目标,还有颇远一段距离。
    “那再发猪肉?”黎涣祥既然是技术宅,肉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陈良笑呵呵的摇头,道:“哪里还能搞来这么多肥猪,前几天还有临盘指挥部的人问我,咱们哪来的300斤肥猪,我说是高密来的,他们特意跑去看了,结果,当地已经没有肥猪了……人家准备的年猪,元旦不到,就被咱们给买走了。”
    大家笑了一会,林厂长道:“要么就评生产标兵吧。3个车间各20人,咱们现在是合资厂,可以自定薪酬,那就提一级工资,发一张奖状吧。”
    “提一级工资,发一套西装。”苏城给他改了一句,又补充道:“用毛呢做。”
    这下,连昏昏欲睡的厂长李宗喜,也坐直了身子。
    就在几天前,**十三届一中全会召开,新当选的政治局五位常委,首次集体穿着西服亮相,酝酿了数年的西装热瞬间升温,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西装狂潮。
    有媒体以《中山装,再见》为名发表评论,竟引得四方转载。
    现在走在东营的大街上,谁要是穿一身领肩没有熨压,商标没有摘去的西装,哪怕是用不合时宜的的确良制作,也能夺取回头率第一的桂冠。
    何况是毛呢!
    50多岁的厂长李宗喜哆嗦了一下嘴,险些说出“我也参加”的话来。
    …… 

        
第七十六章 济南动力机厂

    “听说了吗?张老三从上海回来发财了,结婚那天穿的西装,晴纶的料子!还披了条围巾,去接亲那天,娘家大院围满了人,就为了看一眼人家从上海买回来的西装。那料子,那款式,和上海滩里的许文强一模一样……”休息室里,二车间的小年轻一脸羡慕的咂吧嘴。
    “这有啥稀罕的,咱也能有。”新来换班的工人没有配合,反而露出不屑的表情。
    众人立即扭过头来,问:“怎么着?”
    换班工人欠揍的笑,等模样做足了,才神秘兮兮的道:“外面已经挂出了通知,咱厂要评生产标兵,一个车间20人,评上了,提一级工资,奖励一件毛呢西装,嘿嘿,晴纶算什么!”
    他意犹未尽的准备形容毛呢西装的挺括,再抬头,哪里还有人啊,大家都赶着去车间了……一定要当上生产标兵,西装啊,毛呢的啊,穿在身上,往姑娘家一站,婚事就定下来了。
    与此同时,小胖屁颠颠的来找苏城,笑眯眯的问:“师父,听说你们要弄毛呢西装?师父……咱油田日产1100桶了,我也算半个生产标兵吧?”
    苏城上下打量了一下小胖,这家伙很适应油田生活,体型愈发圆润。
    他不由的笑道:“给你做衣服,也太费料子了吧。”
    小胖扭捏的道:“师父,您就帮帮忙呗。”
    毛呢西装不光是价格昂贵的问题,主要是产量太少,中国从来不是羊毛大国,在外汇匮乏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大量进口羊毛。相反,由于欧美人的喜好,质量较好的羊毛和羊绒首先要用于出口,数量稀少的毛呢衣服只要上了柜台,就会被蜂拥而来的群众抢购一空。
    苏城好笑的看小胖,脑子一转。忽问:“你是不是交了女朋友?”
    “哪有……哪里有。”小胖心虚的向后溜。
    “要是没有,那就算了。”苏城把着他的脉呢。
    小胖“哼哧哼哧”了两声。才低声说“是。”
    “哪里的?”
    “就是……就是研究院的……”
    “是个研究员?”
    “是研究员的女儿。”小胖的下巴要挨到肚子上了。
    苏城笑了一声,道:“你也是近水楼台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