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

第8章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第8章

小说: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着一部《皇父摄政起居注》,注后有刘文兴写的跋。跋称:清宣统初年,内阁库坦妃,家君刘启瑞当时是阁读,奉命检阅库藏,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于是,这件事便在整个朝野传开了。    
  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明清史大师孟森著《太后下嫁考实》,力辩此事全无。也有学者认为张煌言诗,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确证。其诗系远道之传闻,故国之口语,诗非信史,不足为凭。而蒋氏《东华录》所记“皇父”,是清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或是清世祖封多尔衮为“皇叔父”后以其定鼎功勋显著,无可进爵,乃以“皇父”为封。“皇父”之于皇帝仍为臣下。而满族旧俗有直呼尊者为父之例,多尔衮前封“皇叔父摄政王”,满文直译为“汗(君)的叔父父王”,因此这并不表明多尔衮为福临的皇父。    
  综上所述,“下嫁”是否确有其事,目前难以作出定论,只待新的材料发现和新的研究工作展开,才能解开个中之谜。    
  第二部分:后宫董鄂妃身世之谜
  清初皇帝顺治是历史上有名的多情种子,他爱美人不爱江山,在自己钟爱的妃子去世后,开始万念俱灰。据民间传说,顺治因董鄂妃去世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而董鄂妃究竟是何人呢?是顺治以一般途径纳入宫中的妃子,还是另有来历?    
  据汤若望回忆录记载,顺治皇帝狂热地爱上了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并在这位军人斥责他夫人时,打了此军人一个耳光,于是这位军人因愤致死,或自杀而死。皇帝于是把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并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产下一子,皇帝本预备立他为将来的皇太子。但是这位皇子竟于数星期之后死去,其母不久亦去逝。这与《御制董妃行状》中说董妃“后于酉冬生荣亲王,未几王薨”的记载相合。于是有人推测董鄂妃实为这位军人之妻。    
  不过,谁是那个军人,为什么他的夫人在宫禁中竟能自由出入,实是耐人寻味。从其夫人与皇帝的亲近情形看,必为近臣。有人于是开始猜测上述军人即是顺治之弟太宗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即襄亲王。此人卒于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七月初三日,终年16岁。董鄂妃于同年八月间在其18岁时即被册封为贤妃,从时间上推测,正好27天的服制刚满。    
  对董鄂妃进宫时情形,当时诸种史书均没有作过详细的记载,仅仅有顺治在挽词中说她在18岁时,以其德优而被选入宫中。可是选秀制度规定,超过17岁的女子就没有权利参加选秀了。董鄂氏若18岁时才去应选,别说“以德选入掖庭”,就是和众“合例女子”竞争而进宫做侍女的可能性都很小。那时选秀的合适年龄一般在13岁至16岁之间,若把初选、复选、择配、成婚和与襄亲王一起过日子的时间等因素考虑在内,董鄂妃参加选秀的年龄应在15岁左右,也就是顺治十年前后。董鄂氏进宫后没多长时间,顺治便将其赐为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    
  清初有各宗室及亲郡王命妇轮番入侍后妃制度,作为襄亲王妻子的董鄂氏,当然有进宫的姿格。长时间周旋于内宫,这样自然而然就有机会与皇帝交往。顺治十一年四月,孝庄太后觉察到儿子与弟媳之间有不正当的勾结,赶忙命令停止命妇入侍后妃之例,说以前根本没有此定制,应“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这似乎就是针对顺治与董鄂氏的不正当关系而言。    
  襄亲王与顺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董鄂氏却是襄亲王的妻子。顺治这种强占弟媳的可恶行为当然不但有辱国体、宗门和家法,更严重的是恶化了满蒙贵族的政治关系,因此孝庄太后当然要竭力反对。首先,她废弃了亲王郡王命妇入侍后妃的旧例,以便不让儿子和董鄂氏继续来往,接着册立孔四贞为东宫,想使顺治转而宠幸孔四贞,可是她所做的一切均没有效果。顺治为了得到弟媳,逼死胞弟,夺占弟媳。对于顺治的种种行为,孝庄太后在无可忍耐时终于亮出“杀手锏”,将董鄂妃除去,也因此导致了顺治出家的闹剧。    
  以上说法只是一些人的推测而已,在民间,关于董鄂妃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董鄂妃即为明清之际江南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姓董名白,字青莲,又字小宛,她在19岁时嫁给了当时有名的才子冒襄,冒襄的《影梅庵忆语》记载了董小宛的生平,《忆语》中追述她的生平时不吝笔墨,但对小宛生病及丧葬等事却语焉不详。冒襄写道“到底不谐,今日验兑。”似乎董小宛不是病死,病死应作悼亡之辞,而不至于生出“不谐”之叹。于是有人推测说冒襄以小宛被掳之日作为祭辰,托言小宛已死,实则被掳入宫,赐姓董鄂,晋封贵妃了。    
  到底董鄂妃是顺治弟媳,还是民间传说之董小宛,尚无人作出肯定的结论,董鄂妃的来历与顺治是否出家一样,成为千古之谜。    
  第二部分:后宫香妃是否实有其人
  有关香妃的传奇故事,经过多年的讲述以及世人的发挥,渐渐地完整了,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就在香妃传说被传得沸沸扬扬时,著名的史学专家孟森教授于1937年经过考查,得出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的结论。但因为出示的证据不够充分,与传说中的香妃形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人们对此事也是半信半疑。直到1979年10月,遵化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人员偶然来到了容妃的地宫。其中出土一批残碎物品,考证这批物品,并和传世的史料相对照,可以证实孟森教授所说的“香妃就是容妃”的结论是正确的。    
  然而,现实中的香妃是怎样的呢?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九月十五日,容妃出生于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教祖玛木特素甫的后裔家里,世代居住在叶尔羌,其族称和卓,因此称为和卓氏。由于对容妃童年、少年时代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关于她在这一阶段的情况世人并不了解。史书记载,和卓家族经受了种种灾难。她的父亲阿里和卓曾带着家人在伊犁流浪,为准噶尔汗开垦荒地、放牧。容妃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她的家族正处于苦难之中,她就在别人的屋檐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就在容妃16岁那年,准噶尔部落爆发了争夺汗位的内讧。乾隆帝派部队到准噶尔,把准部内讧问题解决之后,南疆由于失去教主统领,内部即将爆发战争。乾隆帝决定用宗教维持民心,让和卓家庭继承教主地位,这样情况才算有所缓和。容妃一家虽然还是住在伊犁,但与霍集占共同管理穆斯林,地位提高了。这一年容妃21岁。她与霍集占事实上是远亲也就是堂兄妹,并不是传说中的香妃与霍集占是夫妻。    
  和卓家族重建家园后,霍集占煽动他的哥哥博罗尼都背叛清廷。兄弟俩称大、小和卓,传檄南疆各城主,发起了所谓“圣战”。一时间,南疆硝烟滚滚,大有席卷中原之势。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35年),弘历下令伊犁将军兆惠率兵抵达南疆。由于急于攻城而冒险前进,差一点就全军覆没,多亏容妃叔父额色伊、哥哥图尔都包抄霍集占后路,兆惠才得以逃脱。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36年)八月,平定了南疆叛乱,战报报到京师,弘历非常高兴,让有功人员进京觐见。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37年)二月初,容妃和她的六叔帕尔萨、侄子巴巴和卓最后一批来到京城,同叔叔、哥哥在新建的回子营中共同生活。按理说,乾隆帝也会召见有功于清室的和卓家族的最后一批客人。不晓得是因为容妃长得太迷人了,还是因为有政治目的,总之,乾隆帝见过容妃后就决定将她接入宫中。攀上皇亲,对和卓家族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二月初四这一天,容妃穿着回部服装,跨进了庄严神秘的紫禁城内宫。乾隆帝破格封她为和贵人,她成了乾隆帝一生中惟一一位回部妻子。这年,容妃27岁,乾隆帝正好进入“知天命”之年。    
  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十月开始,史书上又有了有关容妃的事迹。不过非常令人遗憾,这些记载并不是容妃身体健康、安然无恙之类的记述,而是说她重病在身。乾隆五十三年,容妃病逝。死后,以妃礼入葬。她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因而在棺木上特地刻上了《古兰经》的经文。    
  清朝皇帝的妃嫔本来是满、蒙、汉族都有。弘历有后妃36人,只有一名回妃。《中国野史大观》上记载香妃在宫中身藏匕首,最后遭到太后赐死,与史料不符。容妃死后葬在遵化清东陵的妃子寝园,也是确凿无疑的。传奇性的故事并不能真正代替历史,那么关于香妃的传说是什么人编造的呢?编造这一传奇故事的用意何在?这仍然是未解开的谜。    
  第二部分:后宫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件疑案。    
  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为满洲镶黄旗人,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37年8月12日)出生,其父穆扬阿,曾任广西右江道。咸丰为皇子时,钮祜禄氏就已经是他的侧福晋。由于他的嫡福晋(萨克达氏,后上尊号孝德显皇后)于咸丰即位前已经去世,钮祜禄氏遂于咸丰二年二月(公元1852年3月)被封为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又册立为皇后。1861年11月咸丰帝死后,她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尊号慈安,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众人称她为“东太后”或“老佛爷”,与西太后慈禧相对应。    
  慈安与慈禧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好皇后,因此众人痛惜其暴崩,并对其死产生了怀疑。东太后当时45岁,小西太后慈禧两岁,“体气素称强健”(孔孝恩、丁琪著《光绪传》),而当时西太后慈禧正病卧在床。所以听到噩耗,很多朝臣都以为是“西边出事”了,等得知结果后惊诧不已。许多官员提出怀疑,尤其是左宗棠,立即大喊有鬼。翁同的《翁文恭公日记》中记载说:“则昨日(初十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胆星,按云类风痫甚重。午刻一按无药,云兴脑混乱,牙紧。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一方天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呜呼奇哉!”仅12小时便由发病至死,岂不“奇哉”?    
  据说,慈安太后在暴卒的当天还曾经视朝。    
  而当时枢府王大臣奕、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等觐见慈安,都见慈安面无病状,仅是两颊微红,犹如醉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午后,军机诸臣退,内廷忽传孝贞太后驾崩,命枢府诸人速进议,诸大臣惊诧不已。因为以往帝后生病,总是在军机检视之下传御医用药。而此次忽然传太后驾崩之消息,确实非常奇怪。诸臣入至慈安宫,见慈禧坐矮椅,目视慈安小殓,十分镇静地说:“东太后素来健康,怎会突然死去?”语时微泣,诸臣皆顿首慰藉,均不敢问其症状。最后草草办完了丧事。    
  根据慈禧以上的表现,人们便认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而且,传说咸丰帝留给慈安一封密诏,要她必要时处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骗下焚毁了密诏,把自己对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毁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对慈安太后暴卒的具体原因至今还存在着争议,除中毒之说外,还有自杀、自然死亡等说。“自杀”说来自《清稗类钞》,书中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清朝野史大观》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来说明慈安为用“错药致死”。    
  不管是“毒死一说”还是“自杀”或“错药致死”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慈禧害死了慈安。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慈安为“自然死亡”,徐彻的《慈禧大传》则倾向于“病死”说。首先,作者认为慈安不善理政,例如召见臣子时说的话分量不足,只会询问其身体状况、行程远近等等,所以她根本不会妨碍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慈禧也没必要害死她。    
  徐彻提出了《翁同日记》中的关于慈安发病的两则记载作为证据。一则是慈安太后26岁时曾经患了“有类肝厥”疾病长达24天,甚至达到“不能言语”之程度。另一则是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十二月初四日,慈安太后“旧疾发作,厥逆半时许”。“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厥冷,轻者昏厥时间较短,重者则会一厥不醒甚至死亡。    
  但这也只是徐彻的一家之言,至于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只能是作为清宫的疑案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第二部分:后宫珍妃坠井之谜
  珍妃,姓他拉氏,满州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因此受到慈禧太后怨恨,最后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将珍妃溺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装准备逃出紫禁城,珍妃进言说皇上是一国之君,应该留京,太后一怒之下命李莲英将其推入宁寿宫外大井中。    
  这种说法认为珍妃的死是由于她干预朝政,支持变法,惹怒了慈禧,才使慈禧在八国联军进京前西逃西安时,将其除掉。    
  但是也有人说珍妃并未讲过“皇上留京”一语,珍妃坠井是西太后用封建的贞节观诱逼所致。    
  太监小德张过继孙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一文中记述了珍妃死时的情景,说珍妃当时患重病,请求回娘家避难,慈禧不准,让崔玉贵把珍妃投入井中。    
  种种说法各持一端,至今也是个谜。但珍妃死后,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一批正直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纷纷托词为悼。    
  第三部分:政界周公为什么没有取周成王而代之
  西周时期,周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纪尚小,关于周公作为叔父如何处理当时朝中政治局面的这一问题,从春秋时期到现在,一直是众说纷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称,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传”;《左传·定公四年》又记,成王在武王之后继位时,“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周本纪》也载,由于天下刚刚稳定,成王还在少年时期,“周公……乃摄行政,当国”。从这些可了解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摄(代为)行政”,并没有篡夺王位的意思。《孟子·万章》说得更为详细,“周公尔有天下”。    
  然而有些史料中记载,周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这样的。    
  《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记论训》都说,周公想要夺取天下。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解释说,周公想要得到天子的皇位。《礼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又称:周公想要坐上天子的位置。《尚书·大传》更明确指出,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