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儿也自强 作者:旎旎(起点vip2013-9-12完结,种田)-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莎莎凑趣道:“那是,这可见那许公子对我姑姑的重视。”李玉兰听了这话又害羞起来,转身不理她了。
到了晚上,李莎莎进了空间,如今二楼的机器又增加了几台,最奇妙的是有一台能做药丸的机器,李莎莎种的那些个人参、灵芝、何首乌啥的,都能放到机器里做成各式各样的灵丹妙药。有了这个机器,李莎莎就将所有种的药材都做成药丸,如果要用的话,药丸拿出去不会那样引人注意。
李莎莎准备再在镇上开一个药店和木器店。将这些做好的药丸和各种木器放到店里卖。木器店到时可以给雷正堂来经营,她将做好的木器做模子,到时都由他出成品就好。也省得雷正堂老是要出外给人家做木匠了。
她家出了李宗辉这个新鲜出炉的探花郎,基本上镇上已经没有谁随便打他们家的主意了,所以做起生意来也比较放得开了。就是原来仙客来的掌柜的,如今见了李莎莎也是毕恭毕敬的,可见不论古代现代的,这个后台硬才是硬道理啊!给李宗辉花的银子看来是没有白花,这回头钱已经看到了。
如今李家的地增加了,一共有一百多亩,有一大半已经佃给佃户栽种,剩下的也雇了不少长工,都是种特菜,她不敢再像自家后院那样让菜长得那样快了,所以浇的水多半都是普通水,只是隔个三五天才浇一次空间水,这样蔬菜生长的速度倒是能让大众接受了。如今这些菜不光是供自家酒楼,还卖给周边的富户。
李莎莎还准备明年再买一块地,盖个庄园,不光种菜,还要开始养殖奶牛、绵羊和梅花鹿什么的。当然养鱼和养鸡养鸭就不养了,这一块都交给李德海家里,这样省得自家人跟自家人抢生意了。庄园盖好后,大花和小花就不用老圈在后院的笼子里,一到晚上就将它俩放出来,如果有谁想来偷东西,那就别让大花小花碰到。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初那些挤兑、嘲笑过他们家的人如今都换了一副嘴脸。就是侯氏如果碰到李莎莎都客客气气地跟她打招呼,这回倒是换了李莎莎对她爱答不理的。要不是怕妨碍了李宗辉的仕途,她都想见一次侯氏就挤兑她一次。里正也没了高傲的劲头,隔三差五地还跑到她家来给李德河叙旧,就怕李宗辉将来当了大官会对他不利。
没过几日,李宗辉的信来了,他和雷国珍带着二毛已经到了京城,吏部的分派已经下来了,他被分到益州府的利州县当知县,不日他带着雷国珍和二毛就会去利州县赴任,让家里以后有什么信就可以直接发往利州。
接到李宗辉的来信,李德河高兴了,自家儿子这回真的是当官进了仕途。他又想起许宝强来提亲的事,虽说是留下了庚帖,但是还没有应允这门亲事,这回他得好好写信问问李宗辉这门亲事到底做得做不得。
信发出去后,李德河跟家也等得心焦,想起那许宝强是柳城人士,就起了去一趟柳城看看的想法。李莎莎觉得李德河这样重视这个事情,也算是对李玉兰这个女儿极大的负责,就让春树跟着李德河雇了个马车去了柳城。
过了三四日,李德河喜笑颜开地回了家。进了门就将王氏拖到房里嘀嘀咕咕地说了半天。李莎莎看了李德河那副样子也知道这回他得的肯定是好消息了,也就没有过问了。又过得有十多日,李宗辉的来信也到了,李莎莎没有看到,但是看着李德河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知道李宗辉那里也是同意的。
再过了几日,那许宝强居然亲自带着官媒上门提亲了。李德河眉开眼笑地将他迎进了门,当场就交换了庚帖。没过多久,许宝强用红纸将求亲之意写成小帖,封面再写上吉祥的祝词,由官媒连同他家准备的衣料、首饰、胭脂水粉、聘金等,用一对大红包袱包裹,送到了李莎莎家。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媒对李德河说请了柳城最好的术士合婚是上吉,定下了来年的四月初八的吉日成亲。而李德河收到柬帖后即回帖,并附回礼,由媒人带回。回礼里有李玉兰亲手做的鞋帽、李德河亲自挑选的文房四宝等物。自此,李玉兰的亲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李玉兰这亲事是定得轰轰烈烈的,许宝强的聘礼足足抬了十六抬,也算是李家村的头一份,让李家村的老老小小算是开了眼界,全村的人足足议论了三天才罢休,一个个津津乐道不已,只有一个听着就难受的是张屠户家的张二郎。
他一直以为自家和李玉兰家是“笆门对笆门, 板门对板门”, 哪知道去年传来了李宗辉中举的喜讯,他娘就有些犹豫,毕竟人家是举人老爷家了。可禁不住张二郎的磨,在腊月里杀猪的时候还是跟王氏提了提,王氏说是还要与家人商量将婚事搁下。到了三月,居然传来李宗辉中了探花郎的消息,那时张二郎就知道今生再与李玉兰无有缘分了。可这实实在在的听到李玉兰订亲,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是这心里的酸楚却是怎样也抹不平了。
不说张二郎怎样失意,李玉兰这边却是欢天喜地的,那许宝强也算是李玉兰见过的男人中既有学问又算得上模样周正风度翩翩了,只是个子不算高,好在他对李玉兰也算是一往情深,不然也不会见了一面后就马上派媒人过来提亲了。
王氏如今将李玉兰从镇上叫了回来,每日里就是坐在她自己的屋里绣嫁妆。为了李玉兰出嫁,王氏还决定要带着李莎莎去趟溧县县城,找李莎莎的小姑奶奶李德源让她给找些好的绸缎布料。如今李莎莎也买了一匹专门拉车的马儿,她实在是觉得像闪电那样的马儿是坚决不能拉车的,又将起屋的时候雷正堂打的那个马车重新刷了一遍黑漆,请了一个村里会赶马车的人,专门给自己家赶马车。
就这样挑了个吉日,一大早王氏带着李莎莎,李莎莎又带了秋菊贴身伺候着,几人坐着马车到了溧县的县城。李莎莎第一次到比岩泊镇还要大的县城,虽说上一世的都市比这会子的县城好上一万倍,可这古香古色可是现代都市比不上的。还没进城就看到了传说中那条溧水河,河面上有三三两两打渔的渔船,居然还有用鱼鹰捕鱼的,也就是上一世课文中的鸬鹚,有跟渔船上站成一排的,也有在水里上下扑腾着的,好不热闹。
李莎莎这掀着帘子看得津津有味,猛然脑袋上挨了一记,转脸一看,是王氏一脸佯装的怒气。她只得万般不舍地将帘子放下,笑嘻嘻地对着王氏说道:“奶奶,您这一下敲得好重哦,我脑袋上好像起了个大包呢。”
王氏一听,有些着急起来,忙将李莎莎的头摸了又摸,嘴里还念叨着:“没使多大的力气啊,怎么就起了包呢?”李莎莎忙嬉皮笑脸地拿下王氏的手说道:“奶奶,这会子好像那包又下去了。”王氏这才明白她是骗自己的,忍不住在她的小脸上捏了一把:“小妮子,还骗起你奶奶来了。”李莎莎捂着被捏红的脸蛋说道:“奶奶,我想看会鱼鹰逮鱼呢,这可是咱们镇都没有的,你干嘛敲我吗?”
王氏又拿手指头戳了戳她的脑门说道:“你这疯丫头,如今你爹当了知县大人了,你就是官家小姐,再不能如原来那样跟个野丫头一般了,免得到时让人笑话。以后坐马车的时候,可不能随便掀帘子让人瞅见,知道了吗?”
李莎莎愁眉苦脸地说道:“怎么爹当了官,我这当女儿的倒没了自在啊?”王氏笑道:“你以为官家小姐那么容易当的啊?”李莎莎有些奇怪地看着王氏说道:“奶奶,您怎么知道怎样当官家小姐的?”王氏听了也有些怔楞,自己喃喃自语道:“是啊,我怎么知道的呢?”
李莎莎见王氏自己都说不清楚,就觉得有些奇怪,自家奶奶有许多跟乡下村妇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洗手,这个卫生习惯可不是乡下妇人能养成的,还有绣花,王氏绣的花也跟人家不一样,在选色配色上也没有一般村妇那样土气,想起来倒是有些意思了。
两人正各自想心事呢,马车外面秋菊喊道:“老夫人、大小姐,咱们马上就要进城了啊!”让马车里发呆的两个人顿时惊醒了。李莎莎的手又不由自主地往车窗帘子那伸了过去,王氏看到心里不禁莞尔,不过还是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李莎莎只得将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进了城,外面的声音渐渐热闹起来,有各种叫卖声,还有讨价还价的声音,居然还能时不时飘过丝竹之声,听得李莎莎心痒痒的。不过她抬头看了眼正襟危坐的王氏,只得将自己的小心思收了起来,反正这次是来县城给姑姑买嫁妆的,也不愁不会出去逛,且忍一忍好了。
进了城,王氏让车夫先找个客栈住下,李莎莎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她也不是很喜欢那个有些势力的小姑奶奶,这样自家花钱住客栈,也不存在寄人篱下的问题了。不过她多了句嘴,让车夫找县城里最好的客栈。王氏嗔道:“干嘛花那个钱,到哪不都是住,也就两三天的事,忍忍就过去了。”
李莎莎则有自己的心思,原来身体不好,最喜欢听同事朋友说起出去玩的事情,最记得有个非常爱旅游的朋友说过一句话,出去玩一定要住大店吃小馆子。她也问过这个朋友为什么会这么想,那朋友说的话她还记忆犹新,住大店是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吃小馆子方可以吃到当地最有特色的菜肴。
她抬头对王氏说道:“奶奶,您可不知道,住最好的客栈却是最安全的,能开得起这么好的客栈,肯定东家是有很大的后台的。首先街上的小混混不敢来骚扰,也不会有不三不四的人能随便住进客栈,咱们就不用担心东西放在客栈里让人摸走。”王氏一直就知道自家孙女早慧,她能说出这番话来,也不是很奇怪,反而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就一直点头称是。
正说着话,车夫在外面喊道:“老夫人、大小姐,小的打听到这县城里最好的客栈是云来客栈,咱们这就过去吧啊!”王氏在车里答道:“行,就住那间吧!”李莎莎却在心里念叨,云来,是不是取意客似云来的意思呢。
到了云来客栈,车夫停下马车,秋菊在外面麻利地将凳子放在车旁,将王氏和李莎莎一个个扶将出来。秋菊有十二岁的年纪,做事非常利落,这段时间李莎莎精心培训了一段时间,虽不及秋香在做账上的精明,可也是一个大胆心细的,在伺候人方面倒是更得李莎莎的心,有些眼眨眉毛动的意思,让她享受不已。李莎莎其实有时也在想自己是不是到了这里,已经腐化了,开始享受起有人伺候的日子来。
下了马车,李莎莎第一次打量这古代的客栈,这家客栈有两层楼,门楣上挂着一块红底金字的招牌,客栈的大门都敞着,进出的客人络绎不绝,果然是客似云来。秋菊将她们搀下车来,又上了马车将车里的包袱背在背上,这才下车扶着王氏朝客栈走去,李莎莎跟在她俩身后,还未到门边,肩上搭着白毛巾的小二就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嘴里客气地唤道:“这位老夫人,您是住店呢,还是用饭呢。”
王氏张了张嘴正要说话,李莎莎在后面答道:“这位小哥,我们是要住店,还有上房没有?”小二伸着脖子往后一看,才瞧见李莎莎,见是个粉嘟嘟的女娃娃,穿着不是很贵气,可胜在长得招人喜欢又不是那种小家子气样子。他忙上前说道:“这位小姐,上房还有,不知您要几间?”
李莎莎笑道:“要两间上房,给我家马夫也安排一个住处,我家的马车也伺候好了就行。”那小二赶忙给旁边的一个小二使了使眼色,旁边那位马上领着车夫上了马车往旁边去了。李莎莎问道:“咦,这是何意?”那小二陪着笑脸说道:“马车可停在我家客栈后院,您放心有上好的草料将您家的马儿喂得饱饱的,肯定让它明日跑得又快又好的。”
李莎莎点点头说道:“上房多少银子一间?”小二在旁边答道:“一两银子一间,您要两间就是二两银子一天,您看您要住几日?”王氏听得这房钱这么贵,就有些犹豫。李莎莎忙上前按了按她的手说道:“好,给我们两间上房,我们可能住上三日左右。”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十两重的银子,抛给了那小二。小二伸手接过银子,笑嘻嘻地躬身说道:“客官,请随小的进来。”
三人随着小二先去掌柜的那领房间钥匙,李莎莎就观察起这客栈来,看到一层是吃饭的地方,大堂里乱乱哄哄的,大家正推杯换盏地吃得热闹。闻着那饭菜的香味,李莎莎的肚子也有些咕咕作响了。小二拿完钥匙,领着三人去了后院。这一进来才发现这个客栈可不是从外面看到的那样了,后院里花草繁茂,曲径通幽,居然有一种到了大户人家的后花园一般,再也听不到前面大堂里嘈杂声了。
小二带着三人七拐八弯地走到一座小楼面前,这小楼有两层,小二指点着说道:“客官,您要的两间上房就在上楼的右手边第一间和第二间,两间上房紧挨着。”说完又领着三人上楼,打开房门请了三人进去。略微介绍了一下房间,就说道:“几位客官,如果有什么需要就请拉一下这床边的绳结,店里的人就会过来听从吩咐。小的这就下去叫人送热水上来,好让您几位净净面。”说完指示了一下床边的绳结所在位置躬身退了下去。
李莎莎这才仔细打量这房间,房间不大,进门处是个圆桌,周围放着几张圆凳。圆桌上面还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壶茶碗,里面是一张拔步床,床帏床幔都铺挂齐整,床上的被褥看上去也是蓬松软和,让人看上去就想睡一睡了。
王氏坐到圆凳上冲着李莎莎说道:“好家伙,这么小的一间房就要一两银子一天,住上三个月都能自己盖座屋子了。”李莎莎笑道:“奶奶,您想想,我们这次来没住小姑奶奶那,要是再住个破地方,小姑奶奶又该拉着我们去他们家住,我可不想住到她家去看人脸色。再者说了,咱们也带着些银钱出来买东西的,要是住在个便宜地方,让人把银钱摸走了可怎么好?”听到李莎莎这么说,王氏才偃旗息鼓没有再说下去。
没过多久,果然有人送了热水和开水过来,秋菊服侍二人洗了把脸,又喝了点热茶。李莎莎让秋菊自己也洗一洗,又上隔壁房间看了看,布局和这间差不多,只是床上的铺盖颜色和花色有些区别而已。
这样又折腾了一会儿,李莎莎的肚子叽叽咕咕地叫了起来,王氏笑着望着她,抿着嘴不说话。李莎莎只得自我解嘲地说道:“嘿嘿,肚子饿了,咱们该吃饭了。”说完转身拉了拉床边的绳结,果然没多会儿就有个小二过来敲门了,李莎莎让他进来,那小二问道:“客官有何吩咐?”李莎莎答道:“我们不想去前面吃饭,能否送一些吃食到房间来?”那小二答道:“可以,客官想吃些什么?”李莎莎随便点了些东西,想着赶紧吃完好去小姑奶奶家拜访,早点将事情办完好回去。
趁着小二没有退下,李莎莎又让他拿了笔墨纸砚过来。等小二都送过来,李莎莎写了一张拜帖放入信封。等小二领着人送来午饭的时候,对小二说道:“烦请小二哥将我家的车夫叫过来,我奶奶有事要吩咐他。”小二领命下去。
不多会儿,车夫过来行礼道:“老夫人有何吩咐?”李莎莎将写好的拜帖拿出来,交到车夫手里,说道:“这封拜帖就麻烦你送到我家小姑奶奶家里,地址就是老太爷说的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