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这家伙-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杨锦麟这家伙》 总序目 录
目录
第一章 2003年,春天的口水
一、不寻常的开年,新春新景象
二、从一切迹象来看,这是生机勃勃的一年
三、自己的第一次,就这样献给了凤凰,稀松平常
四、所谓的“ 无限空间 ”,从空空如也起步
五、低成本启动,报纸是借用的,连唐装行头也只有上半身
六、一月下来,《有报天天读》二度加时,扩充营业
第二章 “ 中华读报第一人 ”——读报点点评
一、“ 花 ”“ 发 ”不分,“ 这厮总是将‘ 幸福 ’读作‘性壶 ’”
二、行走江湖,一张不年轻更不英俊的脸
三、率性自然,嬉笑怒骂,个人风格遂成节目气质
四、“ 非典 ”时期的经典画面,“ 情愿以为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
五、限制中发挥,人性化解读
六、明星制的受益者,明星价值可以用资本来衡量
七、一己之心推论天下,尽献言责使命
第三章 “ 锦麟兄”与凤凰欲断还连的缘分
一、结缘电视,媒体生涯中的机会之所
二、相似的背景,相同的座右铭
三、“ 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故事”
四、酒过三巡之后,酒话成真
五、“ 这把年纪出卖色相”,杨锦麟更需要勇气
六、读报,彻底改变着杨锦麟的日常生活,比公鸡起得还早
第四章 成长的过去
一、日新又日新,那是特别的一年
二、祖母最初的温暖,成为恒久的记忆
三、鼓浪屿绿树古木,迎面吹来不再是凉爽的风
四、是非曲直的转变,竟是在瞬息之间
五、“ 双十”历史上失去阳光的日子
六、转眼间,成了老三届
第五章 广阔天地,“ 连小有作为都谈不上”
一、一代人全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抵押
二、出发,在十五岁生日那天
三、最深刻的印象:一次次地挫败
四、难得的片刻欢娱
五、一段公案三十年后浮出
第六章 久违的厦门,我回来了
一、终点又回到起点,“ 撒尿都不朝那个方向”
二、街道临时工,穿行在下水道
三、“ 我要读书”,二十天临阵磨枪,命运改写
第七章 “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大十年
一、天界晓钟,催人梦醒
二、新来的辅导员,不辱师门的弟子
三、台研所新锐,目光投向台湾党外政治势力兴衰
四、二十多万字的《李万居评传》,“ 作者情况熟悉,达到相当准确的程度”
五、书途多舛,付梓出版也是一个八年
六、特别想感谢、特别要感谢的一个人
七、重返母校,“当年我们就封他为铁嘴”
第八章 新移民——香港的视角(一)
一、这里的一切是新鲜刺激,而且犯冲
二、抓住与香港直接照面的任何机会
三、频频变换身份,一年三次搬家,为了减少差饷
四、职业报人生涯,从夜的香港开始
五、喜欢上本地的鸳鸯茶,“ 维园阿伯”香港的一个政治图腾
六、那天的心情格外地好
第九章 多维度多向度——香港的视角(二)
一、台湾问题研究的民间立场
二、《 迈向两岸谈判》,《信报》十三年坚守,同一专栏最长气作者
三、加盟香港商报
四、台湾行脚——“ 世纪末的台北很‘ 政治’”
五、2000年,台湾“ 大选”现场发回的报道
六、2004年,台湾七十二小时跟拍,他捡起街上的鞭炮纸,一看是台湾自产的
七、2005年,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第十章 句容现象,了解内地的一扇窗口
一、悠长假期变成一次实地义务采访
二、有容乃大,人文关怀点题句容现象
三、洞天福地的关照,高人道出与凤凰不解之缘
四、一个视角,一扇窗户
第十一章 触电的感觉真奇妙
一、电视具有真正的家庭日常性,不经意间,杨锦麟成为家中成员
二、电视是自我陶醉的,也是供人分享的
三、知道分子,公共意见领袖,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
四、始料不及的跟风,读报火爆荧屏
五、“杨先生到哪里去了”
第十二章 友朋情谊,榜样力量——曹景行与杨锦麟一、一起走过的岁月
二、默契合作,发现一个真实的台湾
第十三章 “ 杨锦麟这家伙 ”——七情上面
一、大情大性,性情中人——杨锦麟表情之一
二、靓女与锦麟兄,两情相悦——杨锦麟表情之二
三、愚人节在北大——杨锦麟表情之三
四、最想代言的广告,卖酒——杨锦麟表情之四
五、“ 血染的并不都是风采”——杨锦麟表情之五
六、《周刊点点评》野兽与美女组合——杨锦麟表情之六
附录一 老杨有话说
未能感悟惟有感怀——追寻逝去的双十岁月
和凤凰有缘,与凤凰结缘
附录二 也来读读老杨
老杨学得了吗
带剑书生
杨老师二三事
话说杨锦麟
爽
风风火火杨锦麟
有报天天读,天天杨锦麟
读报七诀
老杨,英雄啊
有报天天读:一人面对世界
话说杨sir读报
他不是“报人”,是“超人”
杨锦麟那厮
难得有位锦麟兄
文人杨锦麟:底蕴成就自信,自信方能从容
癫狂是情,通达是性——活色生香杨锦麟
老杨的否定式
大侠杨锦麟
后记
《杨锦麟这家伙》 总序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杨锦麟这家伙》系资深记者杨华历时三年采写的杨锦麟传记,今年3月即将由岳麓书社推出。
该书详细记述了杨锦麟从命途多舛的幼年、15岁上山下乡到街道临时工、大学教师,继而转赴香港,先后担任报社编辑、主笔、杂志主编、专栏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传奇生活与坎坷经历,尤其围绕杨锦麟2003年至今主持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台前幕后的工作生活,以鲜活、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杨锦麟的喜怒哀乐,处事为人与成功之道,并独家披露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对始肇于凤凰的一档全新节目和杨锦麟本人,总裁刘长乐惺惺相惜,亲笔撰写序言热情推介,认为:“杨锦麟读报的‘魂魄’,在于一个饱经忧患、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这五十年多年来上山下乡、学工学农、求学教书、卖文为生,在底层苦过、上层混过、内地呆过,在香港漂过的这种复杂的人生。”一句话,老杨的卖点是经历和历练。
近20位好友也对身边 “一夜蹿红”的这个家伙表示出由衷的兴趣,多有精彩爆料。曹景行有言“最难学到的,还是老杨的功力、风格”,“那种渗透到整个节目中去的激情和投入”,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老杨不好学,老杨学不了”;叶扬总结出老杨“读报七诀”,其中一条是“非勇者不可为,非贤者不可为”;吕宁思只有慨叹:“老杨,英雄啊!”至于同乡程鹤麟对“杨锦麟这厮”的点评,更是酣畅淋漓,令人忍俊不禁……
2003年,凤凰卫视推出一档全新的电视节目,刘长乐亲自命名《有报天天读》,节目精选当天海内外主流纸质媒体的要闻讯息加以“评说”,以满足生活节奏快、没时间读报纸的电视观众对于资讯的需求,并试图开启一个全新的视角,另类的解读方式。老板刘长乐坦言,“天天读”带点“文革”色彩,而“毛主席语录天天读”正是这代人共有的特殊记忆。
“读报人”的水准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在刘长乐心目中,这个人既要有丰富的平面媒体工作经验,广博的知识面、精准的判断力,要有对时局的宏观把握能力,尤其是对两岸三地问题有过深入探究、体察,要有出色的新闻解读能力和一流口才,当然,还得懂电视、能上镜、长着一张“TV face”……几番试镜,杨锦麟成为这个栏目的不二人选。刘长乐为自己的发起和发现很有几番得意。
15岁,杨锦麟在喧嚣的罢课声中,三年初中一年便告“毕业”,之后随着喧腾的人潮开赴广阔天地;25岁,病退回城,奋战二十多个昼夜,在溽热中捂烂了裤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35岁,放弃研究所稳定的工作和令人艳羡的职称、待遇,挈妇将雏,他跨过罗湖桥,来到香港,在陌生的环境里,一切归零,重新回到社会底层,过起打工族的日子。做生意、炒股票、合伙办厂……在失败了很多次后,杨锦麟终于承认,人的才能是有限的,自己还得吃卖文为生这碗饭。他先后在香港《信报》、《明报》、《快报》、《亚洲周刊》、台湾的《中国时报》、《中时周刊》以及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等华文报纸杂志开设专栏。笔耕数百万字、专著也相继面世,然而,知之者寥寥。50岁,知天命之年,一不留神,杨锦麟成了家喻户晓的电视新人,影响公众的知识分子,意见领袖,走在大街上都能被人认出,用老杨自己的话说,足浴城洗脚屋是去不了了,更不要说让人给打折什么的……
《有报天天读》从2003年1月亮相荧屏,一个月一惊喜,加时加料,广告商青睐,还有纷至沓来各种赞誉和效仿。杨锦麟果然不负众望,而刘长乐这位媒体业的“大佛”、“儒商”概括杨锦麟《有报天天读》的“魂魄”在于:一个饱经忧患、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在于五十多来上山下乡、学工学农、求学教书、卖文为生,在底层苦过、在上层混过、在内地呆过、在香港漂过的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在读报背后,是其集数十年功力于一身的真学问、真智慧、真见地。他以一己之心推论天下,与大多数国人同喜同悲,心灵相通。更可贵的,是他的个性率真、敢言人所不言、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忧心”,一个读报人的七情六欲,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跃然屏幕,赢得电视观众的真喜爱、真钦佩也就不足为怪。
然而,读报背后,杨锦麟的故事同样精彩,《有报天天读》成就了杨锦麟的再就业工程,而杨锦麟也以他鲜明的个性、另类的表达确立了自己电视评论员的地位,当然,三年来,这档口水节目所创造的过亿元的广告收入,更是皆大欢喜。
著述《杨锦麟这家伙》,对传主的人生经历、他的成功、他的执着,虽然只是一番简单的勾画,但却有着试图深入阐释、理解的尝试,这是传主杨锦麟坎坷的经历、率真的性情、过人的睿智,他的戏剧般的命运转折,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无可奈何,都是首次以文字的形式统统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正如作者所言,其实,要说好杨锦麟这家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台前幕后、生活中电视上,甚至杨锦麟的每一个侧面都是丰富而饱满的,有着太鲜明的个人风格,而每一个熟悉或多少了解他的人,也会有自己的认知和感触,就本书而言,一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而后大器晚成、足以激励人拼搏奋斗的青年榜样的杨锦麟固然值得敬仰,但是一个七情上面、有滋有味的杨锦麟更是本书的看点,说好这家伙,首先是有趣。
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来接受他。
《杨锦麟这家伙》 总序稀世老鸟杨锦麟(序)
序
稀世老鸟杨锦麟
刘长乐
《山海经》说:“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闽在海中是传说,西北有山是事实。福建境内山岭耸峙,河谷错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被大山占去,人被挤到了海边上。辽阔无垠的大海就这样成了闽人的土地,闽人的故乡。
长期与变幻多端的海洋打交道,使闽人身上具有一种双脚离开陆地的不安定感,一种明知凶险却冒死而为的勇猛,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敏,一种比其他人更能吃苦耐劳的原动力。
作为闽人的杨锦麟,就是在这种地理文化环境下长大成人。
三十五年前的一个夏夜,福建西南部大山深处,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拖着超过自己体重好几倍的竹子,蹒跚而行。天越来越黑,别人早把竹子扛出山了,只剩下劲小力薄的他,在恐惧、绝望和野兽的低吟声中独自穿行。忽然,前方出现了专门回来接他的知青大哥。大哥扛起楠竹,引着他走出大山。少年心里的感动刻骨铭心,以至于必须用整整一生去回味。
这个少年就是杨锦麟,一个尚未成人的下乡知识青年。
当我听杨锦麟讲起这个故事时,一阵眼窝发烫。我们这代人,刚懂事时“饿”了一家伙,中小学时“乱”了一家伙,尚未成人“下”了一家伙。时机与时运似乎总在与我们作对。杨锦麟这个出身不好的“黑五类”,在八年知青岁月中,带着赎罪的虔诚,干农活直累到尿血,落下腰肌劳损,终身无法痊愈。他希望因此能“脱胎换骨”,但等待他的只有苦难和挫败。
偶然的机会,杨锦麟当上了小学代课老师,但没当多久,就被揭发出“黑五类”身份,立即被驱逐。有一次,知青点分到一个中专名额,杨锦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公社知青办刷了下来,连夜赶了八十里路,想当面向县招生办“申诉”。结果还是被“调包”了,理由是对方根红苗正……
十年炼狱,杨锦麟明白了三个道理:
一、珍惜机会。如果一个人用数年血汗、星夜急走八十里山路的哀求,尚不能争取到上中专的机会,他一定知道“机会”二字意味着什么。
二、勤劳肯干。无论是农民还是渔民,手停意味着口停。冒死出海,才能让自己活得好,活得踏实。
三、自信人生。喜欢你的人不再喜欢你,但是你自己要喜欢自己,对你有信心的人不再有信心,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把自己当成一个皮球,别人越骂你,你的气越足,蹦得越高。
恢复高考的机会被他死死抓住了。1978年闷热的夏天,杨锦麟发奋复习了二十天,用他话说“扇扇子只会浪费时间”,最后连裤裆都捂烂了,真是苦不堪言。考试结束,他竟然没忘了像“白卷英雄”张铁生那样,给自己报考的厦门大学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的最后是四个字:我要读书!
然而,他交的不是白卷。杨锦麟被厦大录取。
杨锦麟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当上副教授,又娶妻生女,日子过得安稳而优裕。可是,别忘了,福建先民闯荡大海、异地谋生的血脉从来没有离开他的身体和心灵,一个男人的野心在这个时候也在发芽。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五岁的杨锦麟挈妇将雏,跨过罗湖桥,来到香港。
在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