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杨锦麟这家伙 >

第10章

杨锦麟这家伙-第10章

小说: 杨锦麟这家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凤凰卫视的规矩,新节目需要提前三个月出台详细的流程菜单,然后按部就班地严格实施。对杨锦麟这个外行而言,让人挠头、心力交瘁的事情,从2002年最后几个月就开始了。    
    “ 凤凰就是这么大胆,对一个完全没有这行经验的人,只给你五个字‘有报天天读’,咣当一下,整个节目就交给你了,所有办法你自己去想!”言谈之中有些许埋怨,但刺激挑战和新鲜感,更是让杨锦麟跃跃欲试。    
    敢不敢启用杨锦麟,节目会不会砸锅,刘长乐的抉择需要充分的勇气;而在当今华语电视屏幕充斥着年轻粉嫩面孔的趋势下,年过半百的杨锦麟,没有任何电视专业训练,却要走上前台,愈发需要勇气。    
    一如他生命中的多次历险,杨锦麟大胆尝试敢于尝试的一切。由嘉宾“ 晋升”主持人,冒冒失失地,杨锦麟独立担纲起凤凰一档全新的节目,从节目内容定位、基本形态、形象包装等等,面对一个空洞的镜头开始了。“ 我们这代人习惯了面对挫折”。    
    说实在的,电视对于杨锦麟来说,是一条正途还是岔路,那个时候,甚至连他自己也无从把握。岔路,意味着自由的方向,与过往完全不同;但如果迷失了,也许就是葬身之地。来凤凰之前,杨锦麟从来不曾有过独立主持一个电视节目的经历,遑论经验。而不断地冒险、自我挑战似乎同样是杨锦麟生命历程中最具鲜明特征的性格。“ 大不了就是以后不做了,不做主持人还可以做嘉宾,打回原形也行,又能怎么样!”这番自说自话,听起来有些个阿Q的味道,却每每让他背水一战,绝处逢生,杨锦麟再一次向自己发出挑战。    
    杨锦麟喜欢引用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刘春的话,“ 凤凰高层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横溢才华”。凤凰卫视管理层的勇气、创意给了杨锦麟一个服务公众的机会,老杨格外看重这个抛头露面、释放影响力的平台。他太愿意把握这个机会,牢牢地把握着,为凤凰卫视构建世界华人电子媒体的理想愿景,效绵薄之力;同时为放大自己的声音,登高而呼,尽献言责的使命。    
    “ 平生第一次冒冒失失走上电视,既没有对观众有一个起码能够交代的容貌、仪态,也没有任何奇异贵重的脑袋,摸着石头过河也罢,淌水而过也罢,一切都是从头学起”,杨锦麟也有过自谦,“ 这是一次年过半百、重新学步的开始”。    
    凤凰卫视启用主持人方面胆大包天,不乏成功案例,“ 教训”也是有的。    
    笑柄之一,曾经的主持人梁冬,“ 香山的红叶都疯(枫)了”,“ 女子杯世界足球赛”、“ 卖女孩的小火柴”、“ 小鱼钓猫的故事”等等,诸如此类的口误,实在令人捧腹。据说,单是这位老兄的,有心人居然搜集到几十条。这位现已离开凤凰的主持,曾经也是董嘉耀的同窗好友,两人一同进入凤凰卫视,怎么也意想不到地成为了当红的电视主持人。“ 梁冬同学”一度以自己绝对另类的节目样式,试探了娱乐报道的底线。    
    卢宇光,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 最佳电视记者”,主办方《新周刊》的评语为:在别斯兰人质现场,他是惟一的华人记者,在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他恪守本职,借着对人性的关怀、专业的经验、记者的本能,及时发出了“ 世界传媒史上的经典声音”。卢宇光亦非电视出身、记者本行,他的一夜成名正在于临危受命而不辱使命。由凤凰外围的朋友摇身一变为特约记者、驻莫斯科特派记者,都是在那次人质劫持事件的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卢宇光短短两天时间内的身份变迁,这在现今内地电视台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到,但凤凰卫视成功了。    
    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电视外行”卢宇光的镜头,仍是凤凰人的一个“ 标准”,一段笑谈。凤凰内部,倘若有谁的画面拍的不好,他们会说:“ 这是怎么拍的,怎么比卢宇光的画面还难看?”“ 卢宇光这小子,也能拍出这么漂亮的镜头!”凤凰的“ 大胆”,还包括从空姐成功转行的曾子墨;先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却最终在镜头前喋喋不休、由天气小姐继而畅饮新闻下午茶的主播佳佳……英雄莫问出处,由外行变内行而拔尖,凤凰深谙此道,臻至境化,已为业界所津津乐道。    
    尽管昔日的梁冬已另择新东家,而对他这位曾经“ 不合格主持人”的发掘、启用,理应该成为凤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宗个案。至于在俄罗斯人质事件中奋不顾身的卢宇光,他的名字已成为喧嚣的2004年媒体大事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精彩之笔。如今,越来越多关于俄罗斯的新闻被卢宇光传递开去,他的镜头运用渐现专业化的端倪,画面开始老到起来。卢宇光用自己的职业操守再一次证明了“ 大事发生看凤凰”的影响力,也许更多、更新的机会和荣誉还在等待着他,而在卢宇光看来,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心力量,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人一生的成就——他对自己的要求依然是恪守本分。    
    卢宇光和杨锦麟,虽然是同事,但其实并不熟悉。不过,在别斯兰事件之后,卢宇光接受内地某著名网站访谈时,还特别引用杨锦麟的话说,千万不要把我们看成是英雄,我们从事的是自己份内的职责,我们只是“ 养家糊口的人”为稻粱谋。    
    养家糊口,居然能玩得这么奋不顾身,这么全情投入,只有在凤凰卫视才能寻找到。这真是一帮疯子!杨锦麟这家伙一不小心,就成了其中的一个。


《杨锦麟这家伙》 第一部分与凤凰欲断还连的缘分(4)

    六、读报,彻底改变着杨锦麟的日常生活,比公鸡起得还早    
    自从在电视上给大家读报,每天清晨赶到报馆,杨锦麟总会和还没有下夜班的同事碰面,同事们格外记得,早上不到六点,杨老师已经围着一堆油墨喷鲜的报纸,开始他一天的工作,生活的序幕从此拉开。    
    《有报天天读》之前,杨锦麟大体上是一个昼伏夜“ 写”的报人,既担纲报社的主笔,还要保证自己的专栏不能断稿。那时,杨锦麟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基本上是按部就班,上午在家休息或写稿,下午去报馆,参加编前会、写社评。晚上,交了稿件,走出报社,才是杨锦麟稍稍放松的时候。    
    铜锣湾、湾仔、跑马地、旺角、九龙城一带香港夜间最热闹、最喧嚣的地方,食肆林立、美味处处,夜猫子们多会选择在这一带宵夜、开怀畅饮,媒体人士更是把这里当成收工之后喘气、放松的好去处,这当然也包括相互交换意见、打探消息和报料、挖料。    
    深宵,一帮老友各自散去,回到家里的杨锦麟则开始在电脑上敲字,酒力有时让他犹如神助,那时候许多家报纸的不同专栏,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成的……香港诸多专栏作家,大抵如此。    
    然而,居港多年的习惯终于被彻底颠覆。这一切便从《有报天天读》开始。     
    美国CNN有一个著名的“ 失败者和局外人”理念:“ 我们是美国广播界的弱势者和局外人,我们为此而自豪。我们与众不同的开端使我们处于竞争的前沿,我们失败不起。严酷的竞争是有利的,它使我们确保精干、节俭和警醒。”    
    2004年10月26日,在北京采访正在访华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刘长乐亲自挂帅,在一线掌控、指挥。安排下午三点的采访,刘长乐本人十二点半就到了,和阮次山一起做功课,希望为将要开始的采访准备得充分再充分些,期待着能挖出些新小东西。说来很凑巧,当天在场的另一支采访队伍,恰恰是失败者理念的创造和信奉者CNN的队伍。    
    “ 他们的人一直在聊天,讨论如何吃饭的问题。我们做完采访已经五点多了,仍然没有去吃饭,而是忙着去发稿。”刘长乐一边很是关注对方。就是这次采访,鲍威尔被凤凰卫视问道,美国是否认为台湾是一个“ 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位美国前国务卿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清晰地传递出这样一条信息,美国的一贯政策很明确,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不是独立的国家,台湾并不是享有主权的国家。这是美国一项坚定不移的政策。    
    之前,美国布什政府对台湾问题从未有过如此明确的态度,利用鲍威尔访华的机会,在北京,中国人得到如此明确的态度,而这样的答案是通过凤凰传递出来的。无疑,专家学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此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长乐事后总结道,这次,凤凰把自己摆在了弱者的地位,试图与强势媒体一争高下,“ 我们终于做到了”。    
    杨锦麟在电视上解读过凤凰的这次报道,还利用自己的专栏进行了评述,称“ 鲍威尔震撼”宣示了美国立场昭然,对陈水扁和台独势力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凤凰的做法就是这样,凡属自己的有价值的节目或报道,各个栏目之间总是会相互呼应和联动,将其效应放大并发挥到极致,《有报天天读》自然不例外;而杨锦麟的发挥除了自己作为凤凰人的自觉,也在于他作为资深传媒人士的职业素养。对他和他的节目而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哀兵必胜。读报最初的日子里,杨锦麟始终把自己放在电视新丁的位置上,虽说是“ 堂堂正正”地做人,确在“ 如履薄冰读报”,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终于被一档节目、几十份的报纸彻底打破,这对杨锦麟而言可以说是不小的代价。从节目筹备开始,每天清晨六点,杨锦麟几乎是踩着点准时赶到凤凰的香港公司总部,开始他一天的工作,直至今日。    
    “ 比公鸡起得还早是肯定的了”,杨锦麟自嘲。开始读报的时候,杨锦麟和太太有一个约定,晚上十点必须保证休息,全部事情交由太太处理,规矩最终还是被杨锦麟自己打破了。读报节目火爆荧屏,“ 读报第一人”的老杨立马成了香饽饽,凤凰人尽其才不说,四面八方的邀请让老杨分身无术,一加再加的是工作,一减再减的只有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当然,这是后话。    
    从晚睡晚起、早睡早起到现如今的晚睡早起,甚至几天几夜没有合过眼也是常有的事。老习惯彻底保不住了,只有随机应变,还好老杨有一样没变,就是无论去到哪里,手提电脑是必不可少的。三年来,杨锦麟满世界的飞来飞去,积攒的公里数比他过去数十年的总和还多,不小心还成了航空公司的VIP,这位备受欢迎的宠儿,每每到埠进酒店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电脑上网,“ 别说一天,就是几个小时不上网,我就会觉得自己和外面彻底失去了联系,就成了聋子瞎子哑巴”!2004年底,杨锦麟少有地请了几天假陪着太太外游,朋友盛情将他们安排在一座景色绝佳却荒无人烟的小岛,本意是想让他们彻底地放松一下,杨锦麟事后说,那是他到香港十多年来惟一连续三天没有接触过电脑的一次,“ 我感觉好像是一种罪过,自己怎么可以这样”?老杨居然为此事不安了许久。“ 为什么不可以,老子不是也过来了!”好在杨锦麟总是会为自己找到不需要理由的理由。    
    2003年1月,杨锦麟惊艳出场,一个不经意的创意,在经历了初期的青涩、艰难和无序之后,终于拓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彰显着应有的力度。    
    


《杨锦麟这家伙》 第一部分成长的过去(1)

    第四章 成长的过去    
    一、日新又日新,那是特别的一年    
    岁月如流,人生如寄。每个人的生命都隐含着一本厚厚的家谱,让他同遥远的过去相连。    
    杨锦麟自报家门,称自己是福建厦门人,可“福建”经他的口一说,听起来总是“ 胡建、胡建”的,浓重的闽南口音如假包换。若按照国人所谓的祖籍,杨锦麟的老家该算是辽宁。    
    据考,闽南人的祖先多来自北方的中原。杨锦麟的先人们,说得再远一些,也是从山东出发,闯关东后定居辽宁的。追溯起来,老杨祖父那一代携家带口,一路南来,在厦门散枝落叶,所谓闽南人喜好“ 过番”“ 出洋”,在祖辈身上已经现出端倪。难得的是,祖父还赢得了身后的好名声。    
    杨锦麟的曾祖父是前清秀才,这让杨锦麟颇有几分得意,原来自己识文断字的几把刷子,来头不小。算是有读书人的真传吧,杨锦麟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写得一手好字,可让他名气在外,不逊于书法家名望的,是他们的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的豪气。    
    家道兴盛时,东北老乡们在厦门遇到难处,上门求助,或索求墨宝什么的,祖父总是慷慨救助,欣然命笔。如若碰上断了生计没饭吃的,祖父马上吩咐添碗加筷,热情待客。“ 杨家好像是他们的饭堂,管饱管够还分文不取”。祖母讲起来,那时家里总是人来人往,热闹无比。“ 现在我们能管别人的饭,那是我们的福份。”祖父经常这样告诫家人。    
    杨锦麟的父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先前客居厦门的杨家,此时已经枝叶茂盛,儿孙绕膝。     
    1953年9月,杨锦麟出生了。说起来,这是一个寻常的年份,却不平静。    
    生命生生不息,不过是历史链条中的一环,的确平常。关于这一年,新生的共和国的旗帜上,又有着许多意义深远的开启和结束。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新年这一天便开始了。    
    元旦。《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社论。新生的共和国开始进入大规模国家建设,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文字的记载看上去很简单。     
    这一天,香港《大公报》社评这样写道:“ 中国人民三年来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开始以有力的步伐,踏上全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第一年了。”“ 全中国,以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要为这一个光辉四射的新年而欢呼鼓舞!”    
    的确值得欢呼。过来人都清楚,那是一个何等火红的年代,刚刚摆脱了饥馑离乱,战火硝烟的新中国,站起来了的人民,意气风发,激情满怀。新中国工业化时代,以后若干个五年计划,正从这里出发,这是元年。    
    杨锦麟人生序幕也正从这一年拉开。    
    几天之后,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指示发表,所谓“ 新三反”运动启动。    
    还是年初。毛泽东,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以他革命家的气概和浪漫诗人的豪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表讲话,关于一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他胜券在握。“ 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高亢的嗓音,激越昂扬,声震四座。战争的结果最终印证了这位大人物的预言,1956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历时三年的战争宣告结束。大名鼎鼎的艾森豪威尔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战败将军,败给了年轻的人民志愿军。    
    虽然,共和国在1949年宣布成立,但直到1953年,经历了八年抗战和大规模解放战争的人民解放军,其实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而是在西北、西南、东南沿海等多个地区与国民党残部、地方武装进行最后的战斗。一场鏖战就在离杨锦麟家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