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杨锦麟这家伙 >

第7章

杨锦麟这家伙-第7章

小说: 杨锦麟这家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璧、各司其职、一专多能、两岸三地通用的操作方式,专业的运作规则,凤凰逼出了自己的高手,打造出熠熠生辉的明星阵容。    
    杨锦麟毫不讳言自己“ 年龄一大把”。照他看来,半百年纪,这正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黄金时期,比起那些一档节目做了十几、二十几年依然活跃荧屏的超级大腕,杨锦麟常常自嘲,无论是自然年龄还是“ 电视龄”都相去甚远,需要继续磨练,假以时日。因此,杨锦麟十分清醒,他以平常心读报,以平常心担任主持,恪守本色,从不欺场。


《杨锦麟这家伙》 第一部分中华读报第一人(2)

    三、率性自然,嬉笑怒骂,个人风格遂成节目气质    
    杨锦麟的媒体经历是从香港开始的。    
    照理说,报刊的编辑、主笔、总编,十几年的笔耕,发表过逾百万字的文章,在香港最顶尖财经类报纸开设十几年的专栏,还出版有几本专著,要说杨锦麟的名气也不小了。然而,这一切仅仅限于在业内,是圈子内的知名度。    
    电视却完全不同。时至今日,电视不只是一种技术或工具,它正改变着人类的文化,有人说它更像一种新宗教。可听可看,电视媒体的视听双通道,决定了电视节目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形态丰富而多样。作为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中介,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具有信息载体的功能,他所传播的意见是立体化、多方位、参与式、整合后的观点,更具有易受性和感染力。由此,在节目中抛头露脸的主持人受欢迎的程度,对节目至关重要。有人把主持人参与节目的程度深浅,作为衡量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有人把人格化传播与对象化传播,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显著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在电视控制了公众话语权的今天,不少名人都争先恐后涌向电视这个新教主了。而杨锦麟“ 触电”偶然的因素很大,友情出演的成分不低,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征兆,也来不及做任何成名的准备,或者只是说改换一个新的“ 工种”,一次再就业工程,至于凭借一档电视栏目而一读成名,一发不可收拾,这的确让杨锦麟有些措手不及,更引发他的连串思考。    
    风起云涌、波诡云谲,大事不断发生的一年,在为2003年进行盘点和梳理时,媒体不约而同地用上了这样的字眼——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全面进入决策层,SARS猛烈袭击,香港社会政治局势急速变迁,台海危机再起波澜,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萨达姆被俘落网……对媒体而言,这样的世界真可谓多姿多彩。将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要闻、各方面的观点立场,尽可能多地传递给观众,这对媒体老姜杨锦麟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多年的传媒界浸淫,这套“ 专门手艺”他已然十分娴熟。但就电视的表现形态,习惯了纸笔营生的杨锦麟的确又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    
    虽然说,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效果、产生影响,电视并不例外。但毕竟介质不同了,对象也大不一样。作为节目主持人,栏目的核心和灵魂,如何在短短二三十分钟的节目中,进行有效传达而达至最终目的。而海量的信息曾经并且目前依然是凤凰时事类节目的一大特点,仅中文台,以资讯信息、观点评说见长的节目绰绰有余,不少已声名在外。到了杨锦麟究竟该从何处落脚并起步呢?《有报天天读》又如何来体现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呢?老辣的杨锦麟最终的杀手锏只能是采用个性,用个人风格来区隔读报与同类资讯节目的不同。不可替代也无从复制,于是这成为了老杨读报节目最核心的价值,也成了他最独特之处。    
    “ 非典” 肆虐,人心惶惶。杨锦麟充分施展了言责的难能可贵。    
    《有报天天读》从1月间开播到3月,还是节目的培育期,也即是行内人所谓的危险期,新节目能否成活、能否聚集人气,正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刚刚摸到了一些镜头语言的规律,浅试初尝,杨锦麟在镜头面前稍微放松下来。一场波及全国的“ 非典”疫症把读报人杨锦麟推到了公众面前。    
    关于“ 非典”已经有太多、涉及面太广的记述。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杨锦麟在当时的节目中都做了很好的诠释,读得很精彩,即使今天回放,依然饶有意味。    
    2003年4月间,定于18 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被延迟到20日。当日,原为主角的卫生部前部长张文康却没有出现,高强以卫生部常务副部长身份对媒体宣布的论断也与之前张文康所言大相径庭。据当年早早赶到会场的一位老记者回忆,张的名牌是到了发布会正式召开前临时被换了下来的,也许外人看来不过是细微的变化,而此举的实质意义却是,当日下午,新华社获权发布消息,张文康被免职,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孟学农也被免去党内职务……    
    重大人事变动带出的是随之而来的疫情防治的发力,后来有媒体总结称,“ 非典”大考催生了“ 官员问责”,杨锦麟是最早发出拷问声音的新闻传媒人。在香港,依靠对资讯的大量掌握,借助《有报天天读》的节目平台,那些日日夜夜,每天捂着大口罩的杨锦麟一边比平日更早出门赶到公司,除下口罩做节目的时候,用七情上面形容杨锦麟的读报状态,实在一点也不夸张。焦虑、义愤和悲悯,对官员的推诿渎职的怒其不争,对每天各地新增病例不断上升的无能为力,老杨的言责发挥得淋漓尽致。节目中,杨锦麟不断地发出质询,对公共危机处理、对预警机制、信息披露程序、公共知情权、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等等,作为一个曾经体制内的媒体人,他的洞见、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观众们看到了什么是专业操守和专业精神,体味到了一种深厚的悲悯、人文关怀,真正的媒体的力量。    
    四、“ 非典”时期的经典画面,“ 情愿以为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有些说法广为流传,虽难以证实,但很多人愿意相信,这正是老杨的魅力。    
    据称,“ 非典”时期,《有报天天读》不但被内地民众作为了解外界信息的最佳渠道,亦是他们最喜欢的节目,而且杨锦麟在节目中尖锐的点评,还是两岸高层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制定应策的重要参考,甚至直接促成了当时某些重大举措出台。有人赞誉这是杨锦麟的铁嘴直接促成的,老杨却说,“ 情愿以为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总之,“ 非典”期间,《有报天天读》收视率飙升,人气指数、观众满意度飙升,杨锦麟的知名度更出乎意料地迅速飙升。不少人开始四处打听,此老兄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胆大放言,还言之凿凿,该是有人指使,而且后台还很硬吧。一时间,杨锦麟成了神秘人物,云遮雾障般的。    
    不知道该不该说是这场突发灾难成全了电视新丁杨锦麟,或许准确的说法还是杨锦麟牢牢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就像八十年代的伊拉克战争之于CNN,“ 9·11事件”之于凤凰卫视崛起的知名度,尽献言责使命的同时,杨锦麟为电视读报这种别样的节目、为自己另类的电视生涯打造出一个全新天地。整个事情就好像是大师李敖经常挂在嘴边、自鸣得意的一句话“ 随遇而偷”,意思是说,人要善于因祸而福,转败而成也。    
    遇难呈祥,电视界的一匹老黑马,在最短时间迅速上位,在2003年,非杨锦麟莫属。    
    五、限制中发挥,人性化解读    
    作为凤凰一专多能、“ 全天候”节目主持人,杨锦麟熟知自己节目全部内容,包括每一个生产环节,往往他就是内容的制订者。    
    看一看杨锦麟每天大量地阅读数十种报刊后为节目制定的“ 菜单”或者叫做串联单,大体能看出他为一期节目所做的准备。薄薄的两页纸,简单的排列,外人看来不明就里,也许以为微不足道,而业内人士清楚,这就是杨锦麟每天读报的重点,篇幅极其简要全因这只是一个纲目,其余全靠杨锦麟临场发挥。    
    每天节目开场,杨锦麟爽快地和各位打着招呼,“ 《有报天天读》,杨锦麟又和大家见面了”;紧接着,是他有针对性地选择当日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人物,加以简单评述,观点鲜明。随即,节目自然地进入了每天读报的第一环节“ 天天头条”,接下来,“ 天天焦点”、“ 天天有话儿”、“ 天天两岸行”、“ 天天浮世绘”,整个环节张弛有度,有条不紊。可以感受到,观众的收视习惯、特性在节目各个环节的设计中被充分地考虑、照顾到了,电视媒体的优势被最大限度地放大。    
    读报不难,读好不易。    
    有人慨叹,落寞的印刷媒体时代的文人们,不是败给了节目主持人,而是败给了电视。这话听上去不无道理,却不尽然。一档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一旦成型,主持人,确切地说就是杨锦麟,才能使节目鲜活、灵动起来。善于掌握时机,把握分寸,在合适的机会表达恰当的思想,杨锦麟赋予了《有报天天读》旺盛的生命的激情。节目突出了主持人的地位,把杨锦麟的才华、智慧、风度、个性、魅力等重要元素统统推上屏幕,使电视节目更具有人性味、可看性。    
    节目中,杨锦麟展露出的那种生机勃勃、豪爽大度、妙语连珠、迅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令人拍案叫绝。他那生动、充满活力的言谈举止和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调动观众情绪的魅力。如此说来,这个占据了大量优势的家伙,一周五天为大家电视读报,想不火爆都难。    
    作为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中介,杨锦麟成为了节目的一种标志,一个耀目的招牌。    
    对于自己这份突然的“ 迟到的荣耀”,有人好奇,通过邮件询问杨锦麟,电视上的言谈举止、七情上面,老杨是否经过排演、刻意为之,是否在有意识地“ 表演”,演技过人?杨锦麟否定了这种说法。    
    在杨锦麟看来,虽然职业特性决定了主持人必定是“ 做给人看的”;但主持人的有效传达,本质上说来是对节目的一种再创作。作为主持人,杨锦麟每天把经过自己和助手挑选的各种材料,根据话题和节目流程的需要,有序地串联在一起。基本的新闻实事是无可更改的,而杨锦麟的贡献,正在于他创造性地发挥,在于他将已经见诸报章的信息,通过一张嘴甚至肢体语言生动地再现在电视上,他在描绘事物的感觉上的具体性,为观众清楚地提供了认识事物的路标、指南和评说。《有报天天读》一天天的节目积累下来,观众不仅对节目的内容、观点兴趣盎然,而且对节目主持人的表达形式、个性的张扬热烈追捧。换言之,读报节目怎么说,是对主持人最大的挑战。    
    像曾经刻意地为自己浓重的闽南口音大搞装修一样,杨锦麟不是没有考虑过在镜头面前的标准“ 蒲士”,正襟危坐、不动声色、面带微笑或者干脆面无表情……对着镜子龇牙咧嘴的最终结果,“ 去他的,就这么着了”,终点又回到起点,依旧我行我素,面对空洞的镜头如同面对朋友、熟人、家人,真性情,真豪气,放松、自然就好。    
    其实,杨锦麟也有自己的秘籍,概括起来就是极强的感受力。按理说,杨锦麟的电视读报节目,确实是有很大风险的,电视所擅长的新闻现场、影像镜头都不具备,所涉猎内容还是报纸已经刊登过的,并不新鲜,而正是凭着清醒而可靠的感觉,杨锦麟十分善于辨别和抓住特定活动空间的层次、关系,将观众引入特定的屏幕空间中,为他们提供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窗口,并以易于感受的方式将这个窗口提供的内容诉之于最普通人的感官和感情中,枯燥的读报居然出现了最佳视觉效果,不能不令人称奇。    
    屏幕前的口语表达总是在限制中进行的,杨锦麟非常善于在限制中发挥,将个人风格彰显得淋漓尽致。    
    作为电视媒介的中介,主持人的风格直接关系到电视传播的效果。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不论自觉与否,总会表现自己的精神面貌、对现实的独特感受、认识以及特有的文化素养。    
    杨锦麟始终对电视主持有自己的定位和诠释,他坚持认为,电视主持人并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表演,只是特定的客观对象需要信息和表达。


《杨锦麟这家伙》 第一部分中华读报第一人(3)

    六、明星制的受益者,明星价值可以用资本来衡量    
    凤凰卫视的主持人如明星般耀眼,这些明星们自然又成为凤凰当然的名片。“ 明星效应”支撑起凤凰的品牌效应。    
    依照商业领域的推销手法,融进了流行文化的崇拜心理、趋众心态、时尚需求、知名度等要素,凤凰的明星制,其背后支撑的理念是凤凰卫视对主持人的美学经营。    
    关于这一点,刘长乐曾在一个公开的演讲中津津乐道。凤凰把吸引人才作为经营之道,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和自由,给优秀的人以彰显,并对那些能力超群、成绩冒尖的人才予以品牌化包装,把主持人当作凤凰拳头产品的一部分来爱惜、经营和推广。在这个形成波浪形的连绵生态链中,有个性化的主播、主持人系列,如吴小莉、窦文涛、陈鲁豫、许戈辉、胡一虎、曾子墨、谢亚芳等;然后是时事评论员系列,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何亮亮、石齐平等;战地记者闾丘露薇、卢宇光、郑浩、隗静……明星制,放大了凤凰的影响力,成为凤凰聚敛人才的一股引力,形成电视行业与众不同的凤凰模式。    
    显然,杨锦麟是凤凰明星制的受益者;同时,他为凤凰的明星效应打开了另一扇窗口。正如《有报天天读》所做的不是破门,而是开窗。    
    在善于和敢于制造明星的凤凰,其实,主持人的工作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劳动过程,他需要有创造和再创造。    
    凤凰主持人的劳动内容和组织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主持人真正的内涵是采编播合一。这样的劳动全过程,看起来是增加了主持人的劳动量,但实际上对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才是决定性的。因此,主持人“ 明星制”的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的降低,而且是节目质量的提升,还有人员潜质的开发,不仅让别人刮目相看,而且让他自己都想象不到。    
    年轻的凤凰元老级人物窦文涛曾颇为动容地对朋友说过,凤凰对我有恩。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窦文涛的想法很简单,认为自己与社会、与老板不过是契约关系。直到进了凤凰,他体会到并不都是这样,“ 这里真的是有人帮自己,把你推上一个又一个高度”。凤凰的当家小生,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如此清醒,的确不容易。    
    凤凰常青节目《锵锵三人行》把中华文化传统和当下观众的收视习惯、审美取向有机结合,窦文涛找到了自己做电视的感觉。他以一档形式上并不新鲜的谈话节目独辟蹊径,话题选择新颖独特,观点超凡乖张,语言洒脱幽默,内容的包容性和边缘性,使节目常做常新,聚集了广泛稳定的收视群。投身凤凰,窦文涛最大的得益在于,凤凰卫视为他提供了一种宽松、宽容的语言空间和心灵空间。    
    窦文涛的感触是由衷的。的确,刘长乐对这个崛起较早的凤凰名牌栏目,花费了不少心血,包括前期节目的名称、样式和做法,并寄予厚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