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战胜疲劳的十种方法 >

第2章

战胜疲劳的十种方法-第2章

小说: 战胜疲劳的十种方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V。S。普里切特(英国小说家、评论家) 

  你一定听到过下面这些说法: 

  〃我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我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辛苦工作,到了晚上,只剩下坐在电视机前睡过去的力气了。〃〃要是屋子里再有一件东西出毛病,我就要叫出来。〃 

  〃我再也不想当掌管一切的全能家长了。〃 

  〃我每天工作这么多小时,到了周六已经累成了一摊泥。〃 

  〃一想到我的工作任务还要增加,我就感到头晕恶心。〃 

  如果你曾经有过这些类似的想法,欢迎你加入我们的俱乐部!这说明,你和成千上万个美国人一样,对慢性疲劳深有体会。事实上,过度疲劳正是今天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如果你想问为什么人们都没精打采、疲惫不堪,答案非常简单:在现代社会,人们确实工作过累,承诺过多,花钱过度,体重过高。这〃四过〃听起来虽然简单,却是今日之现实。 

  慢性疲劳的定义 

  什么是慢性疲劳?查理斯·昆兹曼(CharlesKuntzleman,1992)在他的著作《如何使你精力充沛效率提高》(Maximi…zingYourEnergyandPersonalProductivity)里讲得既清楚又明白: 

  简单地说,慢性疲劳就是一种弥漫性的缺乏精力的感觉。如果你带着这种感觉还能正常生活,那是你坚强的意志在强迫你奋力而为。清早起床的时候,你感到地球引力增大了一倍,人际交往也似乎得不偿失:工作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不知什么原因拖到今日还没有辞职:鞋跟上好像沾满了水泥,抬腿变得分外困难:日常事务得付出加倍的力气才能勉强完成,甚至根本完不成。你脑子里常常转着这样的念头:〃我连离开沙发爬上床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样一种状态,就叫做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出现在各个阶层的人群之中,包括努力攀登社会阶梯的公司管理人员、决策者、部长、教师、学生、家庭主妇、卡车司机、医生,等等,不一而足。他们感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情况都越来越坏,大脑好像日渐萎缩,身体的机能也随之走向衰退。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备感疲惫和受挫,请读读理查德·卡里森(RichardCarlson,1997)的著作《别为小事操心……生活皆小事》(Don'tSweattheSmallStuff。。。andIt'sAllSmallStuff): 

  我们眼中失却了全局,只看见事物的黑暗面,我们得罪了本来能够伸手相助的朋友。简而言之,我们把生活过得如同灾难来临!我们总是处于一团忙乱之中,到处赶场救急,实际上却是忙里添乱,火上浇油。每件事情似乎都极为重要、非常关键,结果,我们就从一处赶到另一处,糊里糊涂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这句话真正击中了我们的要害!活动过多会引起人体缺乏能量。我们在此谈到的疲劳,原因只有一个:过度忙碌、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不能缓解生活压力。 

  疲劳,是生活失衡导致的一种能量缺乏状态。每天,我们都似乎在进行一场又一场战斗。除了家庭提出的要求,我们还得应付学校、单位、邻里、各种差使,方方面面都在对我们提出要求。我们想说〃不〃,可是对方纠缠不休,逼迫我们让步。最后,我们内心也生出一种需要,拖着自己竭力前行,赶上今日社会日益加快的变动步伐。我必须指出,这种〃我付出你接受〃的人际关系是极其有害健康的。 

  更大,更快,更好,更新 

  几十年来,我们发现有两种令人不安的发展趋势:第一,第1章健康心理使你充满活力7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干脆利落又完美无缺:第二,文化对我们有压力,迫使我们不断追赶最新的潮流。可以说,现代美国生活的主题就是〃更多,更多,更多些〃。 

  现代生活节奏给我们每个人的肩头压上沉重的负担,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在眼前。在单位里,我们奔走忙碌,同时又要伏案疾书,赶写那些早该呈送的表格和报告。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却日益加重,因为公司为了省钱必须减员增效。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战胜疲劳的十种方法>正文回目录
第5节:压力与失衡
作者: '美'乔治?D?泽古莱兹 克里斯蒂?泽古莱兹

  任务难以完成,我们的火气一触即发。比如,你用信用卡付了一笔款,却被邮局丢在半道,你不但没有付成款,还得再支付一笔赔偿金。你去找顾客服务部[按照消费者代表克拉克·豪伍德(ClarkHoward)的说法是〃不服务部〃]提出申诉,可听到的只是一个又臭又长的录音电话指南。这件事还没有解决,办公室里的传真机又不失时机地罢工了,你打电话找修理技师,电话费没少花,机器却还是没修成。下班的时间眼看就要到了,对方正等着你的赔偿金到账,传真机却还是拒绝工作。 

  还有,数不清的广告终日对我们进行轮番轰炸:收音机、电视、广告牌、电子信箱到处都有无数信息在号召我们为幸福生活努力竞争,且不说这幸福生活到底在哪儿。我们深陷在一个怪圈之中,身不由己地不断更新手里的SUV机、DVD机和PDA机,不断更换〃过时〃、〃落伍〃的电脑硬件。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被飞速发展的最新科技甩到身后,不是吗? 

  孩子们也不例外,他们总在不断地提出要求,他们要买最新奇的电脑游戏、最时髦的电子玩具。他们也要赶上时代的潮流,为此他们忙碌而兴奋,不错过任何一种新鲜有趣的娱乐方式。仅仅一两种课外活动可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家长必须成为〃超级父母〃,每个下午雷打不动地开车带他们进城去疯狂购物。父母因为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内心总抹不去那一股内疚感。我们要问:放学后,街坊邻里的孩子一起玩耍,再回家读书写作业的美好时光到哪里去了? 

  就是坐在家里看电视,也让你不得安宁,商品广告一个比一个更嗦、更喧嚣、更声嘶力竭,更不要提还得在160个频道和上百种节目里精挑细选了。在今天这个选择过多的时代,人们更难找到的是专注、平衡与安宁。 

  原因何在 

  我们可以把这一切归罪于金钱。毕竟,是资本主义鼓励了〃四过〃的产生:工作过累,承诺过多,花钱过度,体重过高。不过,我们劳累疲惫,不仅是由于金钱等外在因素带来的压力,更关键的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压力。是我们想要表现得忙忙碌碌,想要得到周围人的赞赏,想要满足自己所有那些过高的要求,完全忘了这种种行为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环境产生怎样的坏影响。确实,大多数人都把自尊自爱的基础建立在业绩和成就之上,包括自己在周围人的眼中是何形象、手下有多少员工供自己支配,等等。正如我的一位好友所说: 

  多年来,我一直在大学里当艺术教师,同时在教堂里兼职做牧师,为了多挣些钱,还在外面干零活,包括给本地报纸抄抄写写。这还不算我的家务负担,我有妻子、两个孩子和两条狗。年轻的时候还行,可现在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没有那么大的心劲儿了。也不知是负担重了,还是身体大不如前了,也许两者都有,反正我总是觉得劳累不堪。我不想干那么多事了,除了非干不可的。不过,可笑的是,日程排得松了一些以后,我又多接了几个活儿。好像觉得,忙忙碌碌才是好人、勤奋努力的人,否则就是好吃懒做的懒汉。就因为这,我不敢闲下来。用了好多时间,费了好大的劲,我才想明白,我的头号敌人就是我自己。 

  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你就是成千上万个美国人之一,大家都憎恨21世纪这种忙碌紧张的生活,却又不自觉地背上越来越重的担子。确实如此,你之所以觉得疲惫不堪,正该由你自己承担责任,尽管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我要提醒你,你完全可以找回失去的旺盛精力,享受生活的乐趣。够了就是够了!不能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 

  只有你才能改变这种状态。第一步就是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压力与失衡 

  慢性疲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最终结果。概括地说,你遭受的全部压力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总起来成了一个负数:你的精神和身体压力太大,导致你失去平衡,失衡的生活又导致慢性疲劳的出现。就这么简单。 

  当然,我们承受的既有内部压力又有外部压力,所以每个人的压力来源各不相同。但是,不能有效缓解压力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得到的是持久而难以消退的疲劳感。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战胜疲劳的十种方法>正文回目录
第6节:阴与阳
作者: '美'乔治?D?泽古莱兹 克里斯蒂?泽古莱兹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强调,压力产生疲劳,这个作用非常强大。为什么?有人估计,寻医问药者中有75%的人是为了与压力有关的疾病而来。这个惊人的数字本身就说明,健康心理学家多么需要研究压力在各种不同的疾病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这些疾病包括偏头痛、高血压、免疫系统失调,比如艾滋病,甚至癌症。这类研究的发现应该可以用来寻找消除压力的最有效方法。 

  在这本书的引言部分,我们提到,压力在产生疲劳方面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压力能够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在压力之下,你对生活难题很难作出有效的反应。这种状况就会带来失衡状态,失衡状态又会导致你的能量流失。压力造成失衡,失衡使能量流失,能量流失又造成压力,如此形成一个循环。 

  这么说来,我们必须减压,对吗?不完全对。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人根本不能生存。确切地说,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压力本身的质与量,而是你应对压力的方式。所以我们说,无效的应对方式才是造成压力过大的原因。 

  依我看来(后面的章节还要说到),压力、失衡与疲劳的产生和恶化,都是出于人的非理性思维以及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这里的非理性意为〃不现实〃,而非对您的污蔑)。换句话说,尽管有许多病例证明,压力和郁闷是引起能量失衡和慢性疲劳的主要原因,但制造疲劳的罪魁祸首却是你理解和处理生活问题和健康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这里我要告诉你一条好消息:你的疲劳是可以医治的,因为你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有关压力、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在本书中,我们还要多加讨论,但眼下我要谈一谈能量失衡与慢性疲劳的关系。 

  阴与阳 

  在古代中国,医师同时也是植根于道家思想传统的哲学家。道家学说强调自然中一切事物的和谐,包括人体。 

  按照传统中医的观点,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与人体中的生命能量即自由运行的〃气〃密切相关。确切地说,气被认为是运行于周身经络的能量。气不足则体弱身衰,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usedup〃、〃burnedout〃,或者〃rundown〃。 

  气在人体内运行,表现形式为两种相反相成的元素:阴与阳。阴阳分别代表着冷与热、湿与干、夜与日,以及许多其他相反相成的事物或状态。 

  身体是否和谐要看阴阳是否平衡。由于人与自然万物都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当中,人不断对外在影响和内在影响做出反应,以维持这一平衡。如果产生不适则失衡,则致病。中医诊病的目的就是找出人体不平衡之处。 

  当阴阳相调,气行通畅,人的身体和能量就处在一种最具潜力的状态。也就是说,为了使气不外泄,能量不流失,你必须过一种平衡而协调的生活。中医医病就是要防止不平衡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一般表现为疾病、劳累和情绪失常。换句话说,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气不调引起的身体失衡所导致的。中医所用的种种疗法如针灸、按摩、饮食调理、草药、锻炼、呼吸控制、生活方式转变、意念疗法和入静等等,都是为了恢复和维持身体的平衡。 

  当然,短短的几页纸难以概述有数千年历史之久的东方医学哲学的精髓。我们只希望,这里介绍的一些概念可以引起你对中医的兴趣,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加以反思。 

  身…心关系 

  身处加勒比海岸,或是置身工作与家庭的重重包围,哪种环境能让你彻底放松呢?显然是前者。如果你又累又乏,情绪低沉,肚子里装满了咖啡碱和白糖,你怎么可能发挥出潜能呢?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的繁重压力不管它来自何方,会榨干我们体内的能量,以至于把你逼到耐受力的边缘,再加上一丁点的不顺心,比如路口的绿灯迟迟不亮,都可能使你突然崩溃。用不着费多大心思我们就可以发现,人的身心之间有种神秘繁杂的联系。 

  从西方的观点看,疲劳在根本上是一种身心问题。也就是说,美国大多数医生认为,慢性疲劳兼有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原因,而且是一个一般性的纯医学问题。也有例外,有些严重的内分泌失调,比如糖尿病,也会引起疲劳。有时,疲劳感更多是来自心理上,而非身体上,或者反之。但两者之间一定有所相关,尽管你的疲惫感可能多是由于某种心理原因(比如你的生活方式问题)引起的。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战胜疲劳的十种方法>正文回目录
第7节:健康心理学的意义
作者: '美'乔治?D?泽古莱兹 克里斯蒂?泽古莱兹

  不幸的是,一说到心理问题,有人就深以为耻。所以,有很多感到疲惫不堪的人不愿意被人扣上这顶帽子。你可能觉得,承认自己压力过大或者生活方式有问题令人难堪:你可能还觉得,性格坚强而道德高尚者都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就说明你有个性缺陷或者道德水平低下。这完全错误,这是我们的文化助长的一种错误观念。实际上,经过明确的医学诊断证明你的疲劳感真的〃合法〃存在,这对你只有好处。那种非理性观念会形成一个〃盲点〃不承认心理因素的作用,就等于不承认你有能力摆脱这种状态。请记住,压力过大既不说明你懒惰、软弱,也不说明你道德水平低下。 

  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有关身心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使现代人疑惑不解,而且已经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数千年。 

  想想〃哲学〃和〃心理〃这两个名词(在1879年以前人们认为这两者意义相同),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曾经有过一个说法叫做〃身心二重性〃,这说明他们认为身与心是不相干的两个问题。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会把人的心理和大脑这一身体机能看做同样的东西。 

  更晚近一些的观点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来源于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儿的著作。笛卡儿用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说明心(mind)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实质,从事思维、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他还认为心与身体的其他器官是截然分开的。人们对二重性这个概念难以理解,因为它不能清楚地界定这个〃实质〃到底是什么。类似的诸多疑惑使现代理论家抛弃了二重性这一说法,不把它当作研究身心关系的科学方法。 

  现代科学家日益看重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和健康都是相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