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米兰公寓 >

第1章

米兰公寓-第1章

小说: 米兰公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收拾东西时,除了换洗的衣物,悠悠还带上了从不离身的索尼MP3(银白色的小巧机身正合她的心意)、所有的CD,以及镶有全家合影的原木相框和全套的油画简易工具。相框上罩了层薄灰,5岁的悠悠和母亲坐在沙滩上,母亲笑得很恬静,她穿了件小花衬衣,下摆束在牛仔裤里,显得腰身纤细。悠悠也开心地笑着,门牙掉了,使她的小嘴看上去特别圆润可爱。父亲在她们身后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看不清它的形状,只是远处天空中的一个黑点。他们脸上有一半金色的阴影,好像是夕阳西下时分照的,光与影的变换,看上去十分有意味。    
    照相时的场景以及是谁照的,悠悠已经不记得了。她只知道这是他们全家的最后一张合影,之后,母亲就因车祸去世了。这么多年过去,悠悠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悲伤早已淡去,除了偶尔的风吹即逝的失落,悠悠和其他快乐的女孩没什么两样。    
    父亲的诺基亚7650手机还搁在床头柜上,很奇怪,他居然忘了带上它。平日里,它是父亲最形影不离的东西,就好像他的第三只耳朵。工作时,他把它放在办公桌上;走路时,放在贴身的衣袋里……假如它有生命,几乎能随时记录父亲的思想和心情,还有对母亲的思念。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没有再婚,似乎也没有女朋友,尽管有很多人爱慕他……父亲一定是特意记得带上它的,可是,越是在乎的东西越是容易遗漏,他一定是非常“在意”地丢失了它。    
    其实,这么庞大的机器根本不合适女孩子用,悠悠犹豫了一下,还是连同充电器一起塞进了包里。上面有父亲的气息。然后,她抱着手臂,站在客厅中央环顾了一番。    
    抽屉和衣柜里已经腾空,沙发上也蒙了白布,人去搂空的样子。昨天,有人来看房,决定租下,4500元一个月。姑妈对房客和这个价格都很满意,他们是一对香港来这里工作的夫妻,看上去,生活习惯良好,而且守信。    
    悠悠无奈地看着他们在租房合同上签字,一整天没有和姑妈说话。当然,把房子借出去,不是姑妈的错。父亲在出国前就嘱咐好了的,悠悠必须和姑妈同住。悠悠斗争了一个月,无效。在悠悠的想象里,独居生活对她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吸引力。班里最前卫的武尚已经在外面租房住了,他那小房子里时常举办聚会,悠悠也去过。用草席做地毯,摆了地垫,一架子的书和唱片,很酷。    
    现在父亲出国工作两年,遇上这么好的独居机会,父亲却不允,偏要让她搬去和古板的姑妈同住,实在不是个美妙的主意。不过,仔细想想,姑妈那栋老公寓也没什么不好,这种30年代的欧式老洋房如今正走红着,别人想住还住不上呢。难的是同姑妈相处,像这样出土文物式的人物现如今找不出几个来。    
    “悠悠,快点!”姑妈在电梯口叫她。    
    “来了!”悠悠从镜子里最后看了自己一眼,背上那个重如铁蛋的JANSPORT往外走去。    
    姑妈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并没有想帮她一下的意思。电梯门开了,姑妈才把她手里的画架接过来,两个人走了进去。电梯光亮的四壁影影绰绰地反射出她们的样子。姑妈早已不年轻,45岁还没有结婚,她的头发规规矩矩地在脑后扎了个髻,纹丝不乱,衣服的式样也很老旧,这样的表情和装束一定很难讨男人的喜欢。悠悠想,如果我是男人,我会怎样面对这个文物一样的女人?    
    她们从窗口买了磁卡,坐上地铁。这是去复兴路最简便的路线。现在是下午1点,地铁里空荡荡的。悠悠坐在座位上,顽皮地摆弄JANSPORT的带子,耳朵里塞着耳机,脸上不时露出微笑,似乎在尽情享受音乐和无拘无束的感觉。姑妈则一声不吭地正襟危坐,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这么一副淡然的表情。    
    接悠悠去住,在姑妈未必是件乐意的事,悠悠知道。但是,弟弟出国,从道义上讲,她无论如何也得负起照顾侄女的责任。悠悠还从没去过姑妈的家,姑妈也没有发出过邀请。悠悠只是从父亲那里知道,姑妈的公寓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虽然古老,住着还是很舒服的。    
    车子减速了,车厢里明亮起来,悠悠透过车窗看到陕西南路的站名,跟着姑姑站起来。出站的人不少,上自动电梯的时候,悠悠被人推了一下,差点跌倒。姑妈拉住她,指着她的大背包说:“我来帮你一下。”“不用。”看了看姑妈依旧冷若冰霜的表情,悠悠推脱。    
    这一带,悠悠常和同学一起来逛。这里有悠悠熟悉的卖衣服鞋子和各式玩具的店铺,大多是赝品,样式时髦,价格却不贵。有时,她一个人也会来,不一定买东西,走一圈,就回家了。明明知道姑妈住在附近,也不会去打扰。    
    出了车站,她们又走了很长的路。一路上,悠悠一直有意无意地和姑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人和人亲近,是一件很难的事。要想跨越时间和心理的鸿沟,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才行,勉强去做,也只能委屈自己。    
    路越走越僻静,道旁的法国梧桐逐渐稠密起来,一些外墙斑驳的老洋房也闪现出来。    
    “我知道你不愿意和我住,”姑妈打破沉默说,声音里听不出她的心情,是高兴还是恼怒。    
    悠悠没料到姑妈会这么说,有点紧张。半晌才答道:“没有,我很乐意,很想试试住老房子是什么滋味。”说的也不是假话。    
    “你会失望的,”姑妈一点也不顾及她的情绪,兜头一盆冷水。    
    “但愿不是这样。”悠悠深呼吸一次后答道。    
    她们不再说话,继续走路。走过一家红色门面的川菜馆,姑妈顺手拐进了路边的公寓。悠悠抬头看了看,只见拱形的石灰色门洞上写有五个黑色遒劲的魏体字:    
    米兰公寓    
    姑妈在前面头也不回地说:“到了。”


第一章年代久远的声息

                                                       2、    
    “好特别的房子啊。”悠悠一边上楼,一边抑制不住惊喜地说。    
    楼梯是大理石的,已经被时间打磨得看不出原先的花纹,中间的地方微微凹陷。可能是刚过冬的缘故,楼道里裸露的管道被严严实实地裹了层草袋子,原先古旧的信箱弃置不用了,在旁边不伦不类地装了一排绿色的铁皮信箱。每层有两户人家,门好像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一律蒙了灰尘的红赫色,横里封了三条花边形状的铜条,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连锁也没换,古铜色圆形把手,黑色的锁孔,一切都传递着年代久远的声息。    
    不知不觉上到三楼,姑妈取了钥匙开锁。    
    深深吸气,一股淡淡的樟脑味,混合着书香和地蜡的气味,有朝代兴亡的感觉。悠悠在门前犹豫片刻,走了进去。    
    姑妈带她参观,一共三间屋子,一间是姑妈的书房兼卧室,一间客房(现在腾给了悠悠),最宽敞的一间是客厅,有壁炉。屋子的层高有三米多,全是宽敞的落地窗,铜质窗框,雕着穹隆形形的顶。墙面已经发黄,天花板上的石灰也翘了皮,像干裂的土地。里面的陈设很简单,家具看上去也有了年头,古板的姑妈住在里头,真是十分相配。    
    “多气派的房子!”悠悠还是由衷地说。    
    姑妈脸上终于浮起微笑,“是吗?去你的房间吧,我已经把柜子腾空了。”她已经脱去外套,穿了件深灰色的紧身毛衣。她的身材其实保持得很好,没有赘肉,看上去,和年轻女孩没什么两样。    
    悠悠想恭维姑妈两句,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她进到自己的房间,把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把衣服挂到衣柜里,把书和CD码到架子上,把父亲的手机塞进抽屉里。这一切,悠悠做得很麻利。没有母亲,她已经学会自己打理生活。然后,她在电脑前坐下,打开电脑,准备给美里写信。    
    电脑是新的,康柏,很好用,姑妈说过,这是特意为她准备的。敲打着键盘,悠悠觉得一路上紧张烦闷的心情轻松了不少,她大口吸气,大敞的窗外有樟树的清香飘进来,像有绵软的云絮驻留在她心里。她在屏幕上打下第一行字:    
    “美里,我来到一个古旧却又新鲜的地方生活,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    
    美里是悠悠的初中同学,两个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初中毕业,美里当名记的老爸给她联系了大名鼎鼎的美国SMITH女校,远涉重洋当小留学生去了。但她俩的联系一直没断,每天通信。美里的信总是趣味横生,说那些美国胖妞怎样拼命节食,又怎样死命读书,她居然还有白发同窗,年龄可以做她的奶奶……    
    悠悠问美里,假如是她的话,会不会愿意和这样一个没趣的姑妈一起住。要知道,姑妈是研究文史的。和故纸堆打交道的人,有几个会有趣?    
    信刚写了一半,就听姑妈在身后说:“该吃饭了。”她的腰间围着白色的围裙,戴着袖套,这身打扮使她看上去有点可笑。    
    原以为她不食人间烟火呢。悠悠在心里嘀咕一句,走到饭厅里。饭厅里在放柴可夫斯基,居然是从老式唱机里传出来的。悠悠看到黑色的密纹唱片一圈一圈旋转,唱针像滑过铁轨的轮子一样,周而复始。悠悠觉得自己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    
    饭菜很简单,一盘红烧带鱼,一盘青菜,一碗番茄蛋汤,和姑妈的人一样规矩。姑妈坐直了身子,端起饭碗,有一种仪式感。悠悠却没胃口,寡淡地划拉了几口饭。便呆呆地观察姑妈。仔细看,姑妈其实长得很精细秀气,眼睛漂亮,唇角很雅致。可为什么总让人兴味索然?悠悠思索了一会儿,发现姑妈抬眼看她,赶紧低下头。    
    “以后,上网的时间都有限制,每天晚上7点到8点,不能超过一小时。回家不要太晚,不能超过九点。另外,我书架上的书不要随意翻动。先这些,如果我想到什么,再告诉你。”姑妈说得很平静,但不留余地。音乐停了,唱机发出沙沙的声音。    
    悠悠再也没有说话的兴致。    
    姑妈站起来,重新调整唱片,音乐又弥漫了房间:“你以后可以关上门放你喜欢的流行音乐。”她和蔼地补充道,悠悠却像吞了一块冰。    
                                                       3、    
    悠悠在转椅上坐着不动,四下打量她的房间。在和姑妈交流彻底绝望以后,她把兴趣转到了她的“新家”上。    
    她刚刚注意到,窗玻璃竟然是彩色的,像教堂穹顶上的那种。转角窗台油漆斑驳,露出灰白的底。门上的铜制把手磨得光艳艳的,似乎轻轻一摸就会留下指印。地板是柚木的,一些地方磨秃了,走起来会吱嘎吱嘎唱歌。    
    最可爱的是写字台上的那个奶白色台灯,磨砂玻璃罩子,开关是拉线的,铜链子做成。还有床对面的老式挂钟,猫头鹰式样,眼睛会左右转动,也讨人喜欢。    
    虽然这套公寓里还住着姑妈,可悠悠觉得自己仿佛孤身一人,突然被抛在一个陌生的时间倒流的地方。新鲜感是很容易过去的,打量完屋子里的每个部件,她把视线移到了门外。    
    姑妈房间的门关着,门缝里有光线漏出来,里面悄无声息。一定在用功吧,悠悠想着,蹑手蹑脚走到了客厅里。    
    月光透过宽大的窗户射进来,把室内照得透亮,如同一片雪地。房间里的摆设在银光里仿佛都有了另外一种形状和生命,看似静默无声,实则蕴涵了喧响。以前,住在高层里的悠悠还从来没有注意过月亮竟有如此摄人心魄的力量。都市里的月亮是容易被忽略的。人们有灯光,便忘了月亮的作用,忘了月亮可能赋予人类的灵性。    
    悠悠抚摩着餐桌光滑的桌沿,在月光的阴影里站了一会儿。蓦地,她的视线触到了客厅角落的一扇小门。这扇小门起先她一直未曾注意,主人可能也不希望它引人注意,因此它被漆成了与墙壁颜色相同的乳白色。看上去,是一间不起眼的储藏室。    
    储藏室里当然不可能有什么风景,悠悠还是有兴趣过去看一看。轻轻一推,门就开了,里面黑洞洞的。悠悠顺手把墙边的灯打开,眼前豁然开朗。    
    这间屋子并不比客厅小,里面立满了顶天立地的书架,架子上的书分门别类,多是发黄的旧书和线装书,有小说、故事、音乐、社会科学,更多的是文史方面的书。做书架的木料很粗糙,像是匆忙做就的,墙面也出奇的破旧,不知有多少年没有粉刷过了,三十年?五十年?总之,悠悠还没有见过比这更残破的墙,外层的石灰大抵脱落,似乎只要稍稍震动一下,整个墙面都会掉下来。    
    悠悠在书架旁走来走去,眼望这些少见的书,她的心里重新充满了好奇的冲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像姑妈这样生活?似乎活在另一个时代,嗅着上个年代遗留的气味,住在上个年代留下的房子里,是不是也做着上个年代的梦呢?想到这里,她略带嘲讽地笑了。    
    她的脸正对着一排蓝封面的线装书,忽然地隔着书架看到了墙上的一幅画。不,确切地说,它称不上是画,只是随意的涂鸦。似乎是用碳笔画的,线条的颜色已经很淡,但还看得出画的是个少年,十七八岁的样子,戴一顶帽子,穿老式的西装,双手扶在阳台的栏杆上。他长得十分英俊,线条硬朗,只是面带忧郁,是这个年龄的人少见的忧郁。没有背景,使他看起来有些突兀,像是突然被时间遗漏在了这里。    
    悠悠站在那里,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画,觉得似乎有一种久远的熟稔,还嗅到了一股潮湿的霉味。她试着想象他是谁,是谁把他画在墙上,这幅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她的思绪出现了片刻的短路。    
    “我叫你不要随便翻我的书!”是姑妈的声音,音调不高,但十分冰冷。    
    悠悠回头,只见姑妈站在储藏室门口的阴影里,用手指着她。


第一章不愧是悠悠

                                                       4、    
    出了米兰公寓,悠悠便一路小跑起来,像要逃离身后的一大片阴影。当然,并没有人来捉她。姑妈上班去了,穿的还是昨天那套藏青色的衣服,出门时,她特意轻声关照悠悠过马路要小心。当时,悠悠正把三明治往嘴里送,她冲姑妈点点头,心里巴不得她立即消失在门背后。    
    这一路的人和景物让悠悠感到亲切。无论是行色匆匆的人,还是道旁的法国梧桐,尚未开门的时髦小店,都在告诉她,生活在生气勃勃地进行着。这令她感到踏实,和由衷的甜蜜。    
    武尚看见悠悠远远跑过来,就站在校门口等她。他穿了件宽大的韩式厚棉T恤,头发刚用潘婷精华素洗过,看起来很柔顺。    
    “早锻炼哪?”他冲悠悠笑道。    
    “减肥,我的腰又粗了。”悠悠把背包甩到一边,指指自己的细腰说。    
    “听说你搬家了?”    
    “是啊,搬到上个时代去了。”悠悠没好气地说。    
    “这么深奥,解释一下。”武尚捋了一下挂到额前的头发。    
    “米兰公寓,老房子,我姑妈家。”    
    “时髦啊,不愧是悠悠,连‘住’都引领时尚。”武尚献起了殷勤。    
    “要不是我爸的命令,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