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破译圣经 >

第1章

破译圣经-第1章

小说: 破译圣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 1831 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开始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 1859 年 11 月《物种起源》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1882 年 4 月 19 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图为达尔文的画像。    造神运动,人类对神的怀疑  人从何处来?神从何处来?是先有人,还是先有神?实际上回答这一问题,无疑是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质疑具有同样的意义和难度。因为,无论是在人和神之间,还是在鸡与蛋之间,生命存在的具体形态是如何出现的,始终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的基本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人在冥思苦想这个问题了。  也许,当代人已经习惯于像达尔文那样,用生物进化论的目光来认识这一问题,但仍然会因有人留心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巨大时间空白,而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人类的同族兄弟大猩猩与黑猩猩没有能够进化成为人?而这些猩猩与人类的先祖都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之中;同时,在今天的世界各地,我们还在不断地发现巨大的类人动物,如喜马拉雅山区的雪人,中国神农架地区的野人,北美洲的大脚怪……“他们”在雪山林莽之中神出鬼没,行影无踪。对于这一切,在引发我们巨大惊异的同时,也引起了这样的思考,即:这些类人的巨大动物与神话中传说的巨人有什么关系,“他们”是不是巨人的后代?    在希腊神话里,先觉者普罗米修斯降落到大地上时 ; 地面上还没有一种有灵魂的高级生物主宰世界。普罗米修斯非常聪明,知道天神将种子隐藏在大地中。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润湿,然后用各种办法来捏这些泥土。把它们捏成天神的模样。他又从各种动物的心中取出善与恶,把它们封闭在人的胸膛。这样,这些泥塑的人物就有了生命。在众神中,智慧女神雅典娜是他的朋友。她对普罗米修斯的创造感到非常惊讶,于是便把神的气息吹进了这只有一半生命的泥人中,使它获得了灵魂。第一批人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图为希腊神州中的普罗米修斯和雅典娜。     于是,当代人企图通过各自的民族神话来寻求解答。在仔细地检索了不同的民族神话之后,我们发现,几乎在所有的神话中都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诉说了一个共同的故事,这就是在混沌一片的黑暗之中,出现了开天辟地的全能的神。  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了有生命的人,但是,天地、大海、鱼、鸟、动物的造物主是谁,则是未知的。希腊神话在似乎解答了人从何处来之后,却并没有能够回答神从何处来的疑问。  我们知道,人类的祖先编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无非是想表达这样的愿望,即求得人与神的平等;至少,也要使人能自由地接近神,而不是被神操纵。如果不能进入一种人与神的自由对话状态,人就会在抛弃那些固有的神的同时,开始重新造神。  重新造神,首先意味着对于神先于人的怀疑,其次意味着先有人,而后才有神。人们有可能出于种种目的来进行造神活动,而造神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所造之神的可信程度。  1869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六,在美国纽约一个名叫加迪夫村的农场里,人们从地底下挖掘出了一个巨大的石人,身高3。15米,体重约1500公斤,消息很快传开,这个石人被命名为“加迪夫巨人”。  四个牧师看过以后,便异口同声地对所有在场的人说:加迪夫巨人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巨人的化石,因为在他们看来,加迪夫巨人的出土,无疑再一次证明《圣经》里所写的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同时,加迪夫巨人的出土,还解决了一个《圣经》上的难题,那就是《圣经》里虽然提到巨人,但是没有说明巨人的身高与体重。而牧师们通常的回答是在3米到4米之间。由于加迪夫巨人得到了牧师的确认,并且能够与《圣经》互相印证,因而更加引发了美国人对于加迪夫巨人的无比热情,不仅马车开辟了通往加迪夫村的马车路线,而且铁路公司也增发了前往加迪夫村方向的专列。  加迪夫巨人在引发商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研究的热浪。当时具有国际声望的化石专家玛斯教授,与当时美国最著名的化学家希利曼教授连袂对加迪夫巨人进行了鉴定,并确认了加迪夫巨人是史前人类的化石。  与此同时,一个财团以4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加迪夫巨人75%的股份,并且把加迪夫巨人从加迪夫村运到了纽约市展览。此时,另外一个曾经打算用1万美元来购买加迪夫巨人却没有成功的富翁,则请了一位雕塑家仿制了一个加迪夫巨人,也在纽约市展出,并且在广告中称自己的这个加迪夫巨人才是真正的惟一的加迪夫巨人。  于是,有关人士再一次对加迪夫巨人进行鉴定,其中的一名鉴定者是美国当时著名的解剖学家霍尔摩斯。他在加迪夫巨人的耳朵后面钻了一个小洞,立即发现所谓的加迪夫巨人并非是史前人类的化石,只不过是一座石像,但仅此还不能够最终排除加迪夫巨人“可能是一个远古时代的石像”的说法。那么,加迪夫巨人果真是来自远古时代的石像吗?记者们开始对加迪夫巨人的来龙去脉进行追踪,结果,他们找到了始作俑者——雪茄制造商弗尔。  弗尔承认这是自己搞的一场恶作剧:当他在教堂里面听牧师布道的时候,发现牧师对《圣经》中的巨人进行了胡乱解释,而熟悉《圣经》的自己,在提问中反而遭到听众们的白眼,于是便决定假造一个巨人来嘲弄一下那些牧师及其盲从的教徒。就这样,他买来一块石膏石,请来一个石匠和一个雕刻匠。制作成石头巨人以后,又在巨人的表面用榔头敲出类似皮肤上面的汗毛孔,而石膏石本身的黑色条纹,就像巨人身上的筋络,再加上用硫酸腐蚀,最后就使巨人产生了古色古香的效果,仿佛在地底下埋藏多年。接着,他将石头巨人装进一个大木箱里,贴上内装机器的标签,运到加迪夫村附近的火车站,随即用马车运到家住加迪夫村的表兄的农场里面掩埋起来……  尽管有关加迪夫巨人的恶作剧已经被新闻界揭穿,但是,当时在全美各地却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宗教的敌人对《圣经》以及《圣经》中的巨人进行的诋毁。显然,这一纯属个人行为的玩笑式的造神行动并没有动摇《圣经》本身的神圣地位,而造神者本人却被当做了宗教的敌人。不过,加迪夫巨人的影响,至今仍在延续。1939年,也就是在加迪夫巨人出土70周年之际,美国纽约州的教育部门在加迪夫村的所谓巨人出土处设立了两块纪念牌;而在1949年,纽约州历史协会在将已经多次转卖过的加迪夫巨人买下之后,送入了农民博物馆展览,参观券票价每人1美元。  也许,对于当时立国不到两百年的美国来说,人们太需要使其历史具有丰富与复杂的内涵了,因而对于这样一种不足为人称道的偶然的造神行为,也郑重其事地当作一个历史事件来载入史册。不过,如果从宗教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造神行为在客观上表明:自从19世纪中叶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发展之后,人们对于上帝与《圣经》的信赖程度已经有所减退,特别是商品社会对于宗教信仰的冲击,更是加快了这一减退的速度。    “加迪夫”巨人被挖掘出来之后,人们奔走相告,于是发现巨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纽约州。第二天是星期日,许多好奇的人前来参观,当他们来到发现巨人的地方时,那里已经支起了一顶大帐篷。在大帐篷的入口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用大字写着:请看加迪夫巨人,每位 50 美分!附近教堂的 4 名牧师获知发现巨大的消息以后,也急急忙忙地跑来观看,他们问对于上帝的仆人可否予以优惠,回答是对折优惠,每位请付 25 美分。图为“加迪夫”巨人模拟画像。    加迪夫巨人是 19 世纪在美国发生的一次失败了的造神行动,在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关神话与宗教的发生原因,诸如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偶像崇拜等等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图腾崇拜。图为南美洲的人画在脸上的图腾,那是神的旨意吗?           财团和富翁之间,引发了一场有关真假加迪夫巨人的诉讼。而加迪夫巨人的诉讼风波也就成为了一次极好的广告宣传——纽约城中人潮如涌,大家都想亲眼一睹这个引起阔佬们争夺的加迪夫巨人究竟是什么模样。而在教堂里布道的牧师对巨人进行的胡乱解释无疑为这场风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图为正在布道的牧师。   


第一章…上帝与你同在谁把地球当成了画布?

      谁把地球当成了画布?  上世纪30年代初,一位飞行员驾驶着单座螺旋桨飞机,沿着秘鲁的海岸飞行,欣赏着太平洋的波涛与安第斯山脉左侧的风光。当这位飞行员飞到濒临大海的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高原古城纳斯卡一带的时候,突然从距地面约500米的空中发现在古城纳斯卡附近的山谷之中,有一块形状奇特的沙漠,而在沙漠中还纵横交错着像运河一样的白色带状网络。于是,飞行员在一张纸上画下了这块沙漠的图形,它长约60公里,宽约5公里,并且也标明了他所看到的“运河”。飞行结束之后,这位飞行员来到秘鲁首都利马的民族博物馆,亲自向博物馆馆长讲述了自己的发现,并且把自己画成的这张地图交给了博物馆馆长。  民族博物馆的馆长听完了飞行员的讲述以后,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么回事儿。因为他知道飞行员所说的那个山谷就是帕尔帕山谷,是纳斯卡高原的一部分。而纳斯卡高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一年之中很难下哪怕是一次雨,有时候甚至几年都不会下一次雨;至于飞行员所画的那块名叫帕姆帕的沙漠,虽然在当地印第安人的语言里意思是“绿茵遍地”,但实际上却寸草不生,地面上长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黑褐色的沙砾。因此,博物馆长等飞行员一离去,就吩咐将这张地图存放在古代文书保管所的档案里面,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过问此事了。   秘鲁纳斯卡荒漠上的巨大地画,是南美考古中最令人着迷的谜题之一。这些地画只有在空中一定高度才能看得出全貌。地画的线条往往绵延 9…10 公里,甚至更长。这些地画的年代难以确定,是谁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古代画上如此精确度极高的作品呢?    为什么要在纳斯卡高原上画如此大幅的画,这难倒了不少考古学家。直到有一天,恰好是冬至。那一天科学家发现沉没在远方地平线的太阳光线和巨鹰喙相连的那条笔直的沟正好重合。在 6 个月后夏至的那一天,科学家又一次发现西沉的太阳光线和这条沟重合。这使得科学家恍然大悟,提出了纳斯卡地画可能是巨大的天文学启蒙书这一设想,也就是说,纳斯卡高原的沟,起着天文历的作用。图为巨鹰图案的地画。     几年之后,作为古印第安文化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的科逊克教授来到民族博物馆,在档案里面发现了这张地图,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一边看着地图上那些互相交错的线条——有些直线互相平行,有些直线交叉成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一边激动而紧张地思考着:难道这块面积将近300平方公里的帕姆帕沙漠,有可能就是早已消失的一块古代绿洲吗?于是,科逊克教授决定组织一支考察队前往帕姆帕沙漠。  科逊克教授带领着考察队来到帕姆帕沙漠,很快就找到了飞行员所说的白色带状的运河,只不过考察队发现这些所谓的运河仅仅是一些深度在15到20厘米左右,而宽度不到10米的浅沟。有的浅沟弯弯曲曲并不很长,而有的浅沟则笔直呈一线,但最长的也不过2000来米,因而很难想象在平坦的绿洲上面,会用这样的浅沟来引水灌溉。那么,这些浅沟到底是什么呢?  考察队接着就开始进行实地测量,他们一边沿着浅沟前进,一边在地形测量图上记载下每条浅沟的方位及形状。不久,考察队员们就结束了测量,各种各样的浅沟也在测量图上被标示了出来。科逊克教授拿过所有的测量图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差一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测量图上竟出现了一幅喙部凸出的巨鹰图案!巨鹰的翅膀展开,翼长各约90米,而巨鹰的尾部则长达40米左右。同时,巨鹰喙部的长度几乎有 100米,并且与一条长约 1700米的笔直的浅沟连接在一起。    左图: 在众多的动物地画中,还穿插着一些比动物画大十倍的人物画。其中一个人物高达 620 米,躯干挺直,一只手举着一件武器,被框在一个六边形里。这是早期人类的模样吗?图为纳斯卡高原的人物画。 右图:图为神秘莫测的星空。有一些研究表明,纳斯卡荒漠上的地画与星相的运转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科学家将纳斯卡高原平面图与星相图进行对照,发现了地上画标明有整个四季的天文变化。在这部“天文历”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都被标上了各自的线和三角形。通过形状,可以在地面画中找到点缀在南半球空中的众多星座。    随后,考察队员们又找到了许多白色的浅沟,经过测量以后,发现所有的浅沟都分别构成了一些奇异的图案。比如说有一些浅沟就构成了一幅章鱼的图案,上面还有8条弯弯曲曲的腕足。于是,科逊克教授决定带着考察队员们乘坐飞机,来一次空中观赏与考察。飞机很快就上升到500米的高度,当飞机在帕姆帕沙漠上空兜了几个圈子以后,考察队员们突然看见了那些自己早已在地形图上非常熟悉的图案。然而,这些图案是什么人“画”的?又是怎样在帕姆帕沙漠上“画”出来的?这些图案的用途何在?科逊克教授和他的考察队员们带着这些疑问离开了帕姆帕沙漠。  正当科逊克教授准备再次对帕姆帕沙漠进行考察,以揭开这些疑问的谜底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考察的计划不得不暂时中止。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帕姆帕沙漠当地的一位女教师,仍然按照考察队当年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独自坚持在帕姆帕沙漠中对浅沟进行考察。   图为皮斯科海湾峭壁上的“三叉戟”形状的古老图案。当初西班牙人乘船驶入皮斯科海湾的时候,还以为这个类似三叉戟的图案,是一个表示三位一体的神圣象征,标志着上帝赐予他们征服异教徒的权力。不过,这只是西班牙人的一厢情愿的遐想,因为这一图案在这块巨大的红色岩石峭壁上面早已出现,已不知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的漫长岁月。     在数年来的考察中,除了又发现了许多笔直的浅沟,以及由这些浅沟形成的圆形和螺旋形图案之外,这位女教师还找到了其它的许多种图案。其中有高达80米的卷尾猴,体形在46米左右的蜘蛛,几乎长达 180米的蜥蜴,以及巨大的鱼类、穿山甲、蚂蚁等等图案。同时,这些动物图案每隔几千米,就会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重复地出现。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女教师还发现了大得多的人形图案。其中一个人形图案,身躯直立,两手叉腰,高达620米;而另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