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国宝奇案纪实 >

第12章

国宝奇案纪实-第12章

小说: 国宝奇案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伯利亚的寒潮,穿过北方广袤的原野,呼呼地“滚“过来。六七级大风,夹着陕北高原的黄沙,打在人们的脸上。有时,风中的砂砾打得地面人员的皮茄克“啪啪”作响,眼睛难以睁开。就是这样,干警们仍用几乎冻僵的手持着手电,颤抖着身躯聚拢在墓周围,检查冷如冰铁的淤泥。从昨天晚6时吃饭,到现在凌晨3时,已是鏖战9个小时粒米未进,滴水未饮了,饥饿、干渴、疲乏被忘得干干净净——大家渴盼的一个“热点“,就是赶快发现唐三彩,哪怕一个、半个小小碎片也好!东方渐渐发出鱼肚白。天,似乎快要亮了。地面的同志正感到浑身冰凉无力、极度困倦的时候,忽听洞中深处传来一声惊呼:“挖出一支短把军用铁锨!”洞口上的大伙儿振奋至极。
  接着,洞下又传来喜讯:“发现两只二齿镢头!”雷尊都、张君、祁珩和派出所民警接上来细细看时,不由喜出望外!是啊,这不是犯罪嫌疑人张红朝在供词中两次供认的盗掘10号古墓的工具吗?唐三彩碎片终于被勘察现场人员从淤泥中发现。喜犹未尽,朝霞混沌沌地从东天涌出。就在这太阳即将露头的时辰,地下墓穴中又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洞中人“嗡嗡”地向上呼喊着:“雷科长!雷科长!我们发现唐三彩的碎片啦!”呼声,像空谷传音,震动着十几个小时没有吃饭的侦破人员和五六位热心的村民!是啊,这一天一夜没有白忙活!可是,当唐三彩碎片被从洞穴中送上地面后,经雷尊都等侦缉人员抠去污泥,仔细审检,发现根本不是“三彩骆驼”或“三彩俑”上的碎落物。
  这是一个长约10厘米,宽约7厘米的小武士俑的头部。武士俑的鼻眼虽清晰完整,但表层却没有彩釉,从而完全可以看出不是杜、张所盗三彩骆驼和三彩俑上的部分碎物。“没关系,这也是一个收获嘛!”雷尊都安慰洞下的侦查员和其他协作人,不要恢心。他说:“只要是从作案现场发现的一切遗物,都应该称赞,都是有价值的!”说也巧,雷尊都的话还没有落地,洞穴中的村民张俭从一团黑黑的污泥中剜出一块硬而尖利的陶片。该陶片呈近似等腰三角形。用干布揩净泥土后,在手电筒的光芒照射下,其表面发出黄澄澄的耀眼光彩!“这肯定是唐三彩!”雷尊都看后大喜!这时,几位文物专家也闻讯从村内走来。他们昨夜在凛冽的寒风中,参加墓穴实地挖掘、勘查工作,子夜时分才被干警们劝着回村休息,现在他们听说发掘出唐三彩碎片,睡眼迷蒙地便下了床,披着寒冷的霞光赶到10号古墓地。“对,这是唐三彩。”“不用化验,这是货真价实的三彩碎片。”“这块唐三彩仿佛是动物身上的,你们看,这上面还有毛发状,有可能就是唐三彩骆驼身上的碎片。”文物专家们用放大镜细甄细辨看三彩小碎片,像捧着寻了千年万年的无价珍宝,喜悦至极!而地下,却在经历着一场罕见的侦破过程——侦查员们正在“暗无天日”的“鬼域”进行着世间闻听未闻、见所未见的“淤泥墓穴寻宝”大探秘!地下大探秘:10号古墓早已被人盗过,但不知盗墓贼系何朝何方何姓人氏。
  墓穴的通道,只有半米来高,侦查员在里边根本不能行走,只能两手着地,像爬行动物一样“手脚并用”。而手和脚所接触的,全是黑腥味异常浓烈的千古淤泥。在洞顶不时落下凝聚而成的水珠的洞穴中,侦查员经过一米、两米……大约10余米后,进入了一片黑漆漆的天地——后墓室。后墓室室顶全系以唐砖作拱形状砌筑而成,高约60…70厘米,勘查人员在地穴墓室中可以屈蹲着双腿,借助两手扶地触壁前行勘查。借着五六支蜡烛共同发出的“集体光束”,可以发现盗墓贼遗留在穴道右边的几个明显的脚印,以及淤泥凹陷处的手指印痕。在拍照(取样)完这些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印证后,侦查员们已是闷得大气难出,鼻尖冷汗沁溢。正想向地上人呼吁,下来换一换,好到地面上去喝两口“氧”!忽然发现黑得比墨还黑的淤泥中,露出一截儿“浅黑”色的“泥块”。年纪最轻的村民吴正刚好奇地上去一摸,不禁惊讶地“啊”了一声:“大石头!”“大石头?”大家十分诧异。你爬我扶地赶紧凑过去,纷纷用手、用锨、用铲、用刀、用各种勘查用具对“石头”细细加起“工”来……不一会儿,一座用大理石作为棺廓的石棺从臭泥中露出了本来面目!大家又是好一阵惊喜!从石棺的质量上看,这肯定是墓穴尊贵的主人之寝处了。但极为可惜的是,石棺的右角,已被什么人敲击碎损,泥潭中可挖出零碎石块。勘查人员时间珍贵,蜡烛已燃掉将半,已来不及将碎石拼凑、验证是否是棺角碎物。但凭一般经验观察分析,这个石棺曾在杜、张二犯罪嫌疑人实施盗墓之前,已被别人盗过,但盗墓贼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些歹人了,更不详缘何未能盗走唐三彩骆驼和唐三彩俑物?这真是又一个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难猜难测:10号古墓,你到底是唐代哪一位帝后或公主之墓?勘查人员为探得现场真迹,将手探进右角石棺缺口处,发现里边除了淤泥还是淤泥。人们希冀着发现什么新的证迹,但用刀铲连挖数百次,刀片已碰到棺底,亦未发现棺内有任何异常物体。用布擦去石棺外层的泥淖,将蜡烛贴近棺壁细瞅,可以看到棺上有我国强盛时期的唐代石匠们精心雕刻的玉龙水纹,细察之,其犹如清水徐徐轻流,又犹如龙女飞翔其中。




皇帝女儿墓被盗特大案揭秘(12)



  再擦去一片泥泞,拭去棺壁上的附着沙粒,又发现一图!只见许多美丽的仕女正向前飘飘而行。那两团蓬松的鬓发,如云如翼,轻盈飘逸;那美丽的轻纱披肩,被风吹得欲飞欲舞,活脱脱的一群碧云仙子!再看仕女后面那一群簇拥的嫔女,更是娇贵艳绝:个个潇洒风流,真是眉如一弯秋月,面如三月桃花,目如星月灼辉,直似天女下凡。在嫔女的左右两翼,则是一列列风雅男吏:人人头戴锦帛羽巾,脚登高筒皂靴,面目庄重凝宜,脚步稳健齐整。而人物的环境衬托,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仅各种花卉图案,即有姚黄牡丹、铁树奇花、凤凰燕丹、红吐腊梅……而且花姿各异,大小不一,可谓异彩纷呈。在万花丛中,可隐隐看到彩蝶飞舞,甜蜂展趣,翠鸟鸣嘀……真是高雅的匠心,崇高的创意,雕刻人将墓中主人的身价、爱好,描摹得真是淋漓尽致。
  那么,美丽如花的仕女群,端雅庄重的男吏们,是向哪里去呢?又是在做些什么呢?这一切,是较难解释而又是不难解释的:其难,是难以考证,因墓刻的作者早以作古千年,无法追求其具体创意;不难解释的是,他们肯定是一种历史的真实的生活象征,象征着墓中人的权贵身份,以及他们忠实于主人的活脱真挚的情感。除此而外,那就是象征着他们永永远远地陪伴着他们尊敬的主人。生,和主人在一起;死,和主人在一块儿。与主人生死相依,生死与共!那么,墓中的主人到底是谁?其尊贵到仕女成群,嫔女群伴,高官附骥,可见绝非一般将相。但从嫔女——一般只有帝王皇后、公主可有陪葬习俗外,其他各级官员皆无。由此看来,10号古墓中石棺上的壁画所描绘的,只能是揭示此墓系唐代皇后和公主之墓了。那么,它到底是唐代哪一位皇后、公主死后栖身之室呢?问天地沧桑:10号古墓,主人到底是谁?——谁能解开这个难猜难解的千古之谜。
  经考古学家鉴定,沉睡在公安人员身旁的这位墓棺中的主人,是唐代中宗皇帝李显的女儿。中宗李显,又名李哲,生于公元656年。中宗公元705年即位,至公元710年被韦皇后毒死,共计在位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他的生身之母,就是名贯青史的武则天。高宗驾崩后,李显继承皇位,可惜皇位尚未坐稳,仅几十日便被母亲武则天轰下台去。公元684年,作为皇太后的武则天登基,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将中宗皇帝废为庐陵王。他和韦皇后一同被幽禁起来。在20多年的幽禁岁月中,李显和韦皇后生死相依。幽禁中,他曾对韦皇后感激地说:“将来如能重见天日,只要你乐意做的事,我都不干涉。”从公元684年到705年,历史翻过了21个年头,被搁置在一边的庐陵王李显作梦也没有想到,他竟又重登皇位,并恢复了唐的国号。
  原来,公元705年,武则天时已80多岁,年老体衰,且久卧病床,疏理朝政已十分困难,文武大臣颇有非议。于是,执掌半个朝纲的宰相张柬之及崔玄暐等要官发动政变,将统治多年的武则天赶下金銮,拥立李显重登皇座,年号定为“神龙”,含有“天助神助”的意思。可是,李显自幼性格懦弱,缺乏主见,又爱出游玩乐,加之多年没有从政,乍上来管理一个强龙猛虎盘踞的大唐帝国实在是勉为其难,力不从心。韦皇后复立为皇后之后,与当年武则天一样,娇施帷帐,坐于殿上,干预朝纲朝政。
  许多大臣不服,进谏李显,但李显因幽禁中曾说过不干涉韦皇后的话,加上怯于韦皇后的厉害,对大臣劝谏不予理睬。而这时,韦皇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早对皇位觊觎已久,而韦皇后也早有心登皇位一效婆婆武则天,于是更加专权放肆,经常“指鹿为马”,恫吓群臣。后又与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勾搭成奸,形成武、韦二家外戚合作的反皇集团。接着,她把宰相张柬之等良臣忠门逐出朝廷,韦皇后实际上成为独揽皇权的天子,于是更加急欲把李显赶下皇位。公元710年(景龙四年)春夏之交,由于许州(今河南许昌)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揭露韦皇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专横跋扈,而被韦皇后母女害死,使中宗与韦皇后矛盾激化,于是,韦皇后与女儿安乐公主密谋,决计将毒药掺入中宗最爱吃的饼中,由韦皇后的情夫马秦客、杨均送入宫中。中宗吃后,一命呜呼!
  11月间被宏葬于定陵。陕西省及西安市文物和部分考古专家、学者认为,上述历史虽然清楚,但这个墓的主人一时尚不好勘定,因为既没有公主史料可查可考,又无野史辅证,更未从10号墓中发现墓志铭及载有主人身世、生平、历史的石碑石碣或其他有关遗物。因此,此墓是唐中宗李显的哪个女儿的陵室较难论定。文物专家们还普遍认为,这座被疑犯盗过不止一次的公主墓,很可能是安乐公主或其他公主的墓体,因如上述,安乐公主一直被韦皇后宠爱有加,信赖至极。韦皇后是绝对不会将其宝贝女儿与这个被她们毒害致死的李显合葬在一起的。到底是哪位公主的墓穴,文物专家们只能是假定和猜测。墓穴虽然被打开了,大量的犯罪证据虽然被备尝艰辛的刑侦人员一一拿到手了,但仍然留下一个难猜难解的千古之谜!是的,10号古墓,你的主人到底是谁?深夜。杜家口哗哗大雨中,出现一个鬼影般的不速客。当西安市公安局“10号古墓专案组”的部分刑侦人员,带着一身泥土,手握铁锨手持红烛,告别了1300多年前的地下古墓时,三科副科长朱晓东以及骁勇善战的侦查员徐江、曾德福等人,正风尘仆仆,日夜鏖战,加紧追缉该案在逃嫌疑人——杜虎三。




皇帝女儿墓被盗特大案揭秘(13)



  杜虎三非常狡猾,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他竟然没有往家写过一封信,打过一次电话,甚至连公安局掌握的过去曾与杜虎三有过联系的40多个人中,竟没有一人在近半年来听到过他的丝毫信息,更不要说有什么接触了。一时间,杜虎三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但是,西安市公安局文物侦缉处的同志不敢有半点懈怠,他们深信,是狐狸总会钻出洞穴,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为此,他们加紧布控,特别是对铜川市杜虎三家居处所,予以严加监视,并请铜川市公安局密切协作,狐狸一旦露出尻尾,立即将其擒获。同时,文物侦缉处申请市局,并通过市局向省公安厅、公安部请示,发出通缉令,协请全国公安部门和其他执法单位以及广大群众,发现线索,立即举报,并公布了举报电话。朱晓东、徐江、曾德福和其他精干警员,轮番顶风冒雨地数十次赴铜川密查暗访,寻找杜虎三的蛛丝马迹,但遗憾的是次次扑空。朱晓东在报告中综合上述情况分析说:“经过严密侦查,犯罪嫌疑人杜虎三在铜川和西安的可能性很小,该嫌疑人很可能已经逃往外省市,潜伏在山村僻野或其他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地方。”
  果然,朱晓东等人对案情的分析很有见地。就在朱晓东、徐江、曾德福等将案情报告上交领导的时候,一个可靠的消息传进他们的耳朵——6月11日,天落着濛濛小雨。是夜11时许,一个男人打着雨伞,踩着一路泥泞,鬼鬼祟祟地钻进铜川市某街2号院。这里正是杜虎三的家。让人十分可疑的是,该男子手里没拿任何东西,进入杜家之后停了差不多两三分钟的样子,就鬼影一般地溜出门,消失在雨中……尤令人可疑的是,该男子出门时,杜家竟无一人出门相送。而经监控人员辨认,这个暗鬼谍影似汉子,既非杜的家属,也非杜的亲戚,是一个在监控名单上找不到的陌生人。这个鬼影式的男子到底是谁?跟定她:那个拎着小包的鬼鬼祟祟的女人……
  经秘密追踪,暗中调查,得悉此人确系陕西铜川市附近人氏,但该人长年不在铜川居住,系山西榆次县西北翁家矿山区的一个临时矿务工,名叫张玉才。再查,张玉才和杜虎三过去没有任何交往,张是一个比较老实的农民,调查中没有发现犯罪史,只是由于陕西这几年雨水不足,农业收入不多,才告别家乡,外出打工。该人1990年前后曾先在铜川,后又去西安、咸阳一带帮个体企业打过零杂,后被一老乡带往山西翁家山,那里有煤矿,也有其他金属矿区,打小工挣钱多,因此在矿区帮人挖矿开山,一年下来能净剩万余元。从张玉才出现的时间、表现的诡秘形态,以及与杜家联系中的可疑氛围,都说明这个人很可能与杜虎三最近的动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有可能在为杜虎三传递信息。
  为了稳住阵脚,不打草惊蛇,文物侦缉处的干警们一边对张玉才继续追踪控视,一边加强对杜家周围的密控力度。一天,两天……杜家显得异常平静,好像与世间断绝了一切来往。这不同寻常的宁静,更加引起监控人员的警觉。6月17日,下午4时左右,从杜家走出了一个女人。她手拎着一只小包,左顾右盼后,径直向东,往火车站姗姗而去……她是谁呢?在两三天一返常态,异常安静的杜家,缘何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左顾右盼”,似是观察四外动静的女人呢?不一般的形迹,引起了潜伏监控的干警们的注目。经铜川市公安人员暗中辨认,此人正是杜虎三的妻子!联想数日前张玉才寅夜雨中鬼使神差地出没于杜家,再看到悄然离家的杜妻的背影,公安人员马上断定:跟定她!文物侦缉处撒开铺天大网,潜逃深山荒野的犯罪嫌疑人杜虎三终被擒获。
  朱晓东、徐红等将有关情况立即向领导汇报,经领导同意,一个擒拿杜虎三的铺天盖地的大网在山西翁家山矿区撒开。当杜虎三正和其妻幽会的那一刹,公安干警似神兵天降,出现在他们面前!杜虎三万万没有想到,他像一只狡兔匿藏在离作案地点这么遥远,这么偏僻,这么荒凉的山旮旯里,竟然神似地被公安干警发现,实在是罪有天知!原来,杜虎三脱案潜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