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19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息,但是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
  老师告诉我们,数学的推算,小数点后头差一点点就不准确,这叫「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可以做参考,不一定很准确。当然最准确的是什么?现量境界,这是佛法里头讲的定功。甚深禅定可以看到未来、看到过去,那个是真的可靠,不过这个很少。真正有禅定的人也不愿意泄露天机,纵然是给你说一些,也说得很模糊,让你自己去观察、去体会、去判断。所以,定功是最靠得住的,定功是寂用。
  数学还是用分别执著、用妄想,巫术也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不过他的妄想分别执著一定是比别人轻。要是严重的他决定没有这个能力,他轻一点,他就能照见。虽照见,模糊,并不清楚。好像水一样,我们这心水是大风大浪,所以观照的能力没有了。他的心比我们清净,小风小浪。小风小浪,你看看我们站在九龙看香港,那个海是小风小浪,那边一些高楼、太平山在水里面看得还有,但是不清楚。如果没有风浪,水平像镜子一样,那就照得清楚。从这个地方你就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寂用。
  寂有等级的,在《华严经》上讲,《华严经》菩萨有五十二个等级,前面五十一称菩萨,最后那一级称作佛,究竟圆满佛。五十二个等级从哪里分?从寂的程度上去分。最极清净,这是如来,比如来差一等的是等觉菩萨,再差一等的是十地法云地的菩萨。我们可以说初信位的菩萨等於念书一年级,总共五十二个年级,这是一年级。一年级比我们凡夫就高明多了,你看他的作用,《华严经》的初信位跟小乘的须陀洹初果,他们在断烦恼,这不是伏烦恼,是断烦恼,相等,都是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见解正确了,自然他的智慧能力也上升,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看他智慧比我们高,能力比我们强,这都是作用。相好,都不是我们跟他能相比的。六根的能力,天眼、天耳,他就有了,他能看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我们一般人隔一张纸就看不见,他能够隔一道墙,外面人走过,他看得清楚,不需要用仪器。他用他的眼睛能够看透你的五脏六腑,你身体健康还是哪里有病,他马上就指出来,这不是假的。天耳,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音声,他能听到。这是初果须陀洹,初信位的菩萨,这个能力恢复了。
  诸位要晓得,所谓特异功能都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能力,本能。本能为什么失掉?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分别执著是动的,我们的真性、我们的真心是寂的,寂而不动是真心,真心的作用可不得了。遍法界虚空界,过去未来,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讲全知全能。现在人讲的时候,人家听了都摇头,人家认为全知全能是神。神未必是全知全能,而你自己真的是全知全能。佛说得很清楚,你可以试验,你把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放下,你的能力恢复少分。少分就不得了,你的天眼可以看一个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有多大?像黄念祖老居士讲的,一千个银河系。不要用什么望远镜,一千个银河系里面所有的星球,它的状况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经上讲的「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庵摩罗果是什么?从前道源老和尚第一次到印度去朝圣,他是讲经的法师,因为经上常讲醍醐灌顶、庵摩罗果,到底是什么?到印度去问当地人,庵摩罗果是什么?当地人就拿来给他,结果一看,台湾有,台湾人叫芭乐,就是佛经上讲的庵摩罗果。跟佛经上讲的意思相近,生熟不容易辨别,就是讲看手中的一个果实,那么样的清楚,望远镜做不到。醍醐是什么?醍醐是上味,奶制品里面最高的、最好的。拿来之后,现在人叫沙拉,就是佛经上讲的醍醐。回到台湾时告诉我们,我现在知道是什么东西了,讲给我们听。
  所以真心的作用大,不要靠任何仪器,真心里面无量的智慧。真心就是清净寂灭,真心是清净心,灭是灭什么?灭所有的妄念,妄想分别执著统统灭尽。清净、寂静圆满了,真心。所以真心本来就具足智慧德能相好,本来具足的,不是外头有的。后面我们还要说到,前面说了,后面还要多次反覆的说,这是佛经的一种特色。不像儒家的东西,儒家东西说过一遍,绝不讲第二次。佛陀慈悲,他反覆的给我们说,就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这个太难得了。说明清净心才是无方大用。
  你要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作用就失掉了,你放下一分就恢复一分,放下两分就恢复两分。所以,你的智慧德能相好是你本有的,不是修来的,这个要知道。迷的时候要修,修太有限了,怎么修都是有限,而且是微不足道。你恢复本能,那是无限的,为什么不恢复本能?恢复本能就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执著,证阿罗汉果,我们这部经上讲的七信位的菩萨,六种能力都恢复,天眼、天耳、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但是恢复了少分。少分就不得了,你就有这么大的能力,眼可以看一千个银河系。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世五百年,知道过去,也知道未来五百年;换句话说,你这个能力是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这不是预言,一丝毫都不会差错,知道一千年。
  他心,别人、动物、鬼神起心动念都知道,所以教化容易,契机,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神足,飞行、变化,我们现在讲飞行,实际上不是飞行,现代科学发现了,为什么?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哪里要飞行?动个念头就到了,速度比光还快。有很多星球距离我们这里,用光来计算要好几年,光才能达到。可是你这个地方动一个念头,人就到了,没有距离。过去五百年、未来五百年当中没有时间,过去五百年在现前,未来五百年也在现前,这个太奇妙了!很难得,科学家给我们做了证明,我们在下一堂可以讲到。所以寂的用处才是无限的,清净心起作用,无限。
  后面大师给我们解释三昧门,什么叫三昧?这十条都是三昧门。「以无不定心故,皆云三昧,作用不同,略辨十种。」十种展开是无量无边的作用,叫大用无方。这一行文就是解释什么叫三昧。心是定的,没有动,这叫三昧。什么叫定?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这叫定。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换句话说,在一切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哪里还有分别执著?所以它有三个等级,不起心、不动念,真的三昧,是《华严经》上所讲的,法身菩萨所证的。
  还有起心动念,但是确实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是这两个阶层的。如果他只有不执著,还有分别,这是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有分别,没有执著。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有,六道凡夫,六道有高下不同,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有轻重不一样。执著最严重的,是饿鬼、地狱、畜生;比他们轻一点的,是人道;比人轻一点的,是天道,欲界天;比欲界天轻一点的,是色界天;比色界天轻一点的,无色界天。如果统统断掉,他就出六道轮回,他就证阿罗汉果,执著没有了,这个重要,我们要记住。
  真正用功夫就用这个功夫,什么功夫?放下。我们在现前阶段放下执著,不要再执著,执著太苦了。为什么那么执著?因为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要了解事实真相,自然就不执著。事实真相是什么?《般若经》上讲得好,世出世间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你执著,错了,不应该执著。所以看破之后容易放下。看破,我们没这个能力,我们读佛经,你要肯定佛经上讲的字字句句都是真话,你就相信了。我应该怎样做人,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跟道就相应了。
  下面「又初门依体起用」,初门是「圆明海印三昧门」,跟我们讲的从体起用。这些大作用从哪里起来的?从圆明海印三昧,那是什么?自性本定,是从这里起的作用。「末后明用不异体」,末后是寂用无涯,无量无边的大用没有离体,体是寂,寂是体。「中间并显妙用自在」,从华严妙行三昧到主伴严丽三昧门,当中这个八句展开,是世出世间无量无边的德用。但是你要晓得,这种大用,诸佛菩萨这个大用到极处,随类现身,随机说法,就是示现,是大用,不离体,是从体自然显现出来。再多的作用,再妙的作用都不离体,妙用自在。「又十三昧,皆具此三」,这十种三昧就是依体起用、用不异体、妙用自在,这三项,那就是说一切作用都不离这个三句。
  今天疏文我们就学到此地。下面的《钞》是非常精彩的,清凉大师把它节录在此地,这是他的师父,清凉的师父贤首国师。明天我们再学习这一段,这一段非常有趣味。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八七卷)  2006/12/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87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四段「无方大用分」。清凉大师的《疏》,我们学习过了,下面他还有钞文,这个钞文也非常重要。「略辨十门等者,然还源观立,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亦不出此」,这一段是贤首国师(清凉大师的老师)的论文。华严宗虽然是杜顺和尚提倡的,真正成立一个宗派却是在贤首大师他的手上,建立了华严宗。因为《华严》内容太丰富,真正是深广无尽,从哪里入门?只有大通家才能够指出一个门道,让后学一般人都有机缘契入。所以他就写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题目就叫做「妄尽还源观六门」,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妄尽还源观六门」。这篇文章并不长,上次也跟诸位提到过,我们在《大藏经》里面找出来,准备把它印成一个单行本。如果将来有机会,应该把这篇论文好好的做个研习,我们研究学习,对於念佛人发心求生净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有同学在网路上下载了三篇科学的报告,跟我们现在讲的这段经文很接近,很值得我们做参考。让我们晓得现代的科学家也不简单,发现了过去科学家所没有发现的诸法实相,就是宇宙的真相。我们节录里面重要的两段。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Aspect),他领导一个小组。这些研究人员用科学的方法实验,头一次证实「超光速」的存在,这个实验打破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的定律。由此可知,科学家所认定的定律不是真的,可能后面有个科学家会把他推翻。因此,现代科学家也很聪明,虽然说定律,不敢讲永恒不变。科学不断的在进步,把前人的定律都修订了,改变了。这个时候伦敦大学物理学家大卫玻姆(David Bohm)给予独到的解释,相信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是意味著客观的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个幻相,是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全息摄影相片是什么?我们看下面科学家的解释。
  玻姆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全息是什么意思?好比一张照片,里面有个人像,如果你把它切成两半,每一半当中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再把它撕成许多的小碎片,任何一个小碎片中也看到完整的人像。这样的照片就叫做全息照片。大概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这种经验,没有看过这个照片,这个照片是科学家发现的。他们用三维空间,在三维空间摄像,用三维的摄像机,两个三维摄像机合起来就变成六维的,这个照片里面就是这种情形。所以他的结论,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系的整体,任何一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也就是说整体包括在部分之中。这个发现跟佛经上所讲的很接近。
  《般若经》诸位都非常熟悉,如果你天天做早晚课念《心经》,你都念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五蕴就是宇宙人生的实相。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物质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合起来,佛法用五个字来代表。无论是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不存在,今天科学家他们也发现了。所以这一部六百卷《大般若经》说些什么?说一切法,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在其中,无论是心法、是色法、是不相应行法,都在其中,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为什么我们看的法好像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看错了。
  这些科学家说,他说真正要看到宇宙的真相,一定在高维次的角度来看三维世间。这就晓得,就像刚才我们念的他的结论这一段文一样,他是用一个全息摄影相片做比喻。这个全息摄影相片也许有同学看见过,就是立体电影,我问过不少人看见过。我见过一次,在美国东部的迪斯耐乐园,看过一次立体电影,那就是全息摄影的相片。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一样,有深度,你不知道它是假的。我们这个现实环境当中是更高维次的投影,所以人在里面完全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这个实在难懂。
  贤首国师当年在宫廷里面讲《华严经》,也是讲到这一段的时候,皇上听了听不明白,就向贤首国师请教,你讲这个我没有办法体会。贤首国师很聪明,请皇帝在院子里面建个亭子,八角亭,这个很容易,皇上一个吩咐下去,几天就造好了。这八角亭每一面放一面大镜子,八面镜子。造好了之后,贤首国师就请皇上到亭子当中,你站在那个地方,向四面看一看。这个镜子互相照,八面,一个人,在这个里面现出的人像真叫遍法界虚空界,数不清。皇上这一看明白了,那是影像,不是真的。你这一个人一个动作,你看那些人全部都有动作,有跟你同样的动作,有的动作你看是相反的。随著角度不一样,你看到它现的人像也不一样,其实就是一个人。这两面镜子互相照,或者三面镜子,这个现在都很平常。
  所以宇宙真是一个幻相,不是真的。佛菩萨常常教我们放下,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是绝对正确的。放下,你就见到宇宙的真相。所以这些科学家他能不能见到?他见不到,他只是在理论上推想。有很多发现是依靠数学,从数学里面发现有这个可能,然后再用机械的方法,科技。像立体的摄影,是从双重三维的摄影,就变成六维的,人造的,可以能够体会多元次空间的一些形相。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量的。宇宙确实,佛法里面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体(理体),佛法里称为法性。
  所以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里面有句话说「一尘出生无尽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尘很微小,比科学家讲的把相片撕成碎片,怎么样撕成碎片也没有办法像小到一微尘那么大。一微尘就是现在科学家发现的原子、电子、粒子、夸克,这是佛家讲的微尘,这个他们发现了。一微尘里面还有些什么东西?没发现。这个比科学讲得进步,进步太多了,现代科学要跟它比是望尘莫及。「一尘之内,即理即事」,就是理,就是事;就是人,就是法;就是依报,就是正报;就是染,就是净;就是因,就是果;「即同即异,即彼即此,即一即多,即广即狭,即情即非情」,情是有情众生,我们今天讲动物,非情是无情众生,我们今天讲植物、矿物;「即三身即十身」。换句话说,这不就是说一微尘里面是什么?是宇宙,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在一微尘里面,你看是不是像他所讲的全息照片?他们现在全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