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302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随乐,「有妙三昧名随乐」,三昧是什么?照翻译上来解释,三昧翻作正受,三昧翻作禅定,这是修行关键、枢纽。你看太上老君教杜子春的,不是跟他讲吗?什么顺逆境界现前都要不能动心、不能说话,那叫三昧;你一动心、一说话,三昧就没有了,那就可惜。三昧叫随乐,随乐是什么?恒顺众生。
  底下一句话妙,『菩萨住此普观察』,动不动心?不动心。看得清楚,听得清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看一切众生就像看戏一样,看众生迷惑,看众生颠倒,看众生造业,看众生受报,菩萨生起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不是真的生了?如果真的生了,他动心了,菩萨动心,起心动念了,他怎么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自性,没有生灭,这个道理要懂。菩萨的慈悲心怎么生出来的?怎么起作用的?它不生不灭的,怎么起作用?众生有感他有应。就像江本胜水实验一样,我们用善心对著水,你看它很美丽的结晶就现前;我们用恶心,很烦、不耐烦的念头对待它,丑陋的现相就现前。它自然的,它没有起心动念,确实没有分别执著,自性里面的大慈大悲是这样的。所以「菩萨住此普观察」,菩萨也在修行,为什么?菩萨他没成佛。这是我们在《华严》上跟诸位说,法身菩萨无始无明习气没断,所以他还要修。他在哪里修?他就在九法界修,跟众生感应道交的时候起修。
  感应里头,应,应不是起心动念,不是分别执著,这个没法子说,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到。所以大经上有个名词叫「不可思议」,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去说。为什么?想,起心动念了,说,分别执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决定看不到事实真相。菩萨在那里看所有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三途不是真的,六道也不是真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像什么?像一个人在作梦。他在作梦,你在旁边看著他,你有能力看到他梦中的境界现相,幻相。你看到这个现相,如如不动是三昧,了了分明是智慧;了了分明是看破,如如不动是放下。菩萨在九法界应化也在不断提升自己,把无始无明自自然然就断掉,没有法子用功;一用功,一有这种念头就坏了,大乘教里面说这种修行法,叫「无功用道」。
  你看这段经文,这一大段总共有二百零三首偈,无方大用,这都是属於无方大用。所以会修行的,什么地方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你眼睛看到的、耳朵所听的、鼻所嗅的、舌所尝的、伸手接触的,没有一样不是道场。怎么修法?在这里头修的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这叫大乘;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功夫。达不到这个境界,达不到境界从根修,那你好好学《弟子规》,慢慢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刚才讲的这华严境界,你基础没有,听到是好听,对你有没有用?没有用。为什么?你起心动念,你有分别执著。纵然你读得很多,听得很多,说得天花乱坠,与你自己烦恼习气、业障毫不相关。李老师从前常说,该怎么生死,你还是怎么生死;该受什么报,你还是要受什么报,没有一样你能逃得过的。
  在四悉檀这是第一条,叫世界悉檀,就是对於遍法界虚空界平等布施欢喜,「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大乘教菩萨修行的第一课。在中国,中国是大乘,你看寺庙的建筑大致上都有一定的一个规模。你一进寺院头一个是山门,山门叫天王殿,护法神,这第一个门。你还没进门,你就看到坐在里面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笑面迎人。你还没进去你就看到他,他在那里教什么?在那里布施欢喜心,这表法。然后旁边四天王,四天王教你什么?东方天王教你负责尽职,南方天王教你日新又新,要求进步,西方天王教你多看,北方天王教你多听。没有叫你多说。多看、多听就是此地所讲的「菩萨住此普观察」,多看、多听里面成就你自己的定慧,是这个意思。你看它的意思多深,它的意思多好。我们了解、知道自己业障深重,做不到,一定从《弟子规》做起,你才能入得了这个境界;没有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你永远入不了这个境界。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第六小段,第一首偈的后面两句:
  【随宜示现度众生。悉使欢心从法化。】
  这是四悉檀的第二句,叫「为人悉檀」,为人的意思就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就这个意思。古大德跟我们解释说「得生善益」,也就是断恶修善,专讲生善。断恶是底下一条,底下第三有对治,随治,劝人怎么断恶。最后一条是随义,这个义是义理,就是随顺佛陀的究竟圣教。我们就先看这两句经文,『随宜示现度众生』,你看这个用意、存心目标非常的明显。「度」这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帮助众生、协助众生,帮助他什么?帮助他修善。你看一切佛经,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我们接触到之后,才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确实真正做到「随宜示现」,没有一时、没有一处不是成就众生的善心、善行、善愿。所以,一切众生对他老人家感恩,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诲。
  在大乘教里,教人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关於这方面说得最多,为什么?众生不是喜欢造作罪业,而是怎么样?而是他无知,迷惑颠倒他才造业;他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他怎么会造业!了解事实真相,简单的说就是看破。二十二年讲般若,世尊一生教学四十九年,分五个阶段,最初是讲《华严》,《华严》是定中讲的,凡夫没分,要什么人?法身菩萨。我们在《华严经》上也看到人天,也看到天龙八部,祖师大德在讲解里面告诉我们,那是什么?那是诸佛菩萨、法身大士应化在九法界。所以他有能力进入华严境界,有能力参加华严法会,不是真的鬼神,不是真正六道里头的人天,不是。是法身菩萨在六道里示现,所以他有资格、他有能力;真正的六道凡夫是决定做不到。无时无处对九法界众生都是随宜示现,来帮助他们。
  随宜就是随顺,必然是那个众生现前迫切需要的,佛做出样子给他看,佛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佛有没有身相?没有身相。为什么?起心动念就现相,不起心动念没有相。法身菩萨,《华严经》上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统统没有相。唯有没有相他才能随宜现相,示现头一个是现相。像《普门品》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你看多自在!三十二应是三十二类,每一类里面无量无边,譬如说现佛相,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度他。佛就太多了,我们看《万佛名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简单介绍,这一说就说了一万二千多尊的佛号。应以什么佛身得度,他就现什么佛身,自在!没有一定的身相,应以菩萨身得度就现菩萨相。
  说法也没有一定,也就是说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没有一定的方法。应该用言说,就给他说法;不应该用言说,就不用言说。甚至於示现的飞花落叶,让这个人一看他感悟了,看了之后恍然大悟,无一不是示现。然后你才能体会到,法身菩萨、诸佛如来的示现遍虚空法界,遍一切时,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在不在?在。我们六根所接触的统统都是,只是自己迷惑颠倒,自己业障现前,障碍住了,看不到。如果自己没有业障的话,现前这是什么世界?大方广佛华严的世界。「大方广佛华严」不是这几本经,是整个宇宙的理事、性相、因果,全都在面前。
  佛说得好,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全见到了。全见到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恭喜你,你成佛了。妄想分别不能放下,放下执著也好,为什么?你见到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什么?十法界。只要你放下执著你就见到十法界,十法界四圣法界里面,有声闻、缘觉、菩萨、佛,一真法界见不到。一真法界必须要把分别妄想放下,分别是全放下,习气都没有了;妄想放下一部分,习气还在。这个我们在《华严》课程里面讲得太多了,我们对这些状况很清楚、很明白,确实知道从哪里下手、怎么学法、怎样恢复我们的真性。自己明白之后要真干!真干干什么?就是放下。
  可是烦恼习气确实是很重,无量劫来的薰修,怎么能在这一生短短的时间能够彻底放下?理上讲是容易,事上来说不容易。太上老君给杜子春的实验,最后看到父母在地狱受罪,马上就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情爱就现前。在人间说,不错,孝心。在事实上,事实上错误,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情执一现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现前。那不叫三昧,三昧没有了。那种功夫是世间禅定,世间禅定伏住烦恼,没断,没把它转变过来;出世间禅定是烦恼没有了,所以它能够转变过来,转烦恼为菩提。怎么转法?听经是一个方法,每天读诵大乘,听闻经教是一个方法。可是一面听一面要放,如果不放,光是听,不放,那个障碍存在,有没有用?说老实话没用。不放,你是不是经真听懂了?没有。你有障碍,你怎么会听懂?经里面的意思你能够听懂一成,不错了。
  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一般人听经只能听到一成。真正用心的、专注的,什么样人?学讲经的。今天叫你听,明天叫你复讲,不敢打妄想,全部精神贯注在听。能听多少?老师讲能听四成、五成。那是强迫的,过一个星期统统忘掉,又恢复原状,这是凡夫,这是众生,这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不能不知道。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要回光返照,要想自己,我自己是不是?自己学佛、自己听经学教,我到底改变多少?我到底受用多少?真正有受用不造业了。真正得受用,给诸位说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不会再打妄语。也就是说受用从哪里看?从不自欺,我不再欺骗自己了,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众生。你不要想我怎样不要欺骗人,那是假的,头一个学不自欺,不自欺就不会欺骗人,欺骗人决定欺骗自己;自欺欺人,自欺在前面,欺人在后头。那真得受用,这个经你真懂得一些。
  妄语断了,别人骗我,不怕,我也很清楚,我也让他骗,你就会这样,那很快乐,为什么?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能够随顺,让他生欢喜心,他骗了我很欢喜。我清清楚楚,我没吃亏,怎么不高兴!为什么他骗了我,我明明好像人家说吃亏了,为什么没吃亏?没吃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吃什么亏!「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吃什么亏!连身体都不可得,哪一样是你的?你以为这个东西是你的,你妄想分别执著全在。阿罗汉不执著身是自己,身见破了,所以六道没有了,超越六道;只要执著这是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是假的,这个也是假的。什么时候知道这个不是我,能把这个身看作这是我所有的,衣服一样,对衣服不会爱惜,别人需要,脱了给他,把身体也看成是这样。什么是自己?灵性是自己。
  这个身体确实是灵性的载具,外国人还不知道灵性,外国人知道灵魂,他说灵魂是自己。灵魂不能出六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永远在六道里舍身受身,他知道身不是自己,灵魂是自己。如果什么时候知道灵魂不是自己,灵性是自己,超越六道了。灵魂跟灵性差别在哪里?差别在迷悟,悟了就叫做灵性,迷了就叫做灵魂,所以灵魂还是迷,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彻底放下,道理在此地。真功夫,这是事实真相,诸佛菩萨在世间示现,所谓示现就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在感应当中给众生启示,这种启示有显有冥,显是很明显的;冥是什么?就是暗中不明显,可是你很细心专注你能体会到。别人体会不到,你能体会到,我们讲冥冥当中加持的,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要是真正有个好学的心,真正好学的心,好学要放下分别执著,诸佛菩萨暗中加持你,这个路就通了,你就时时刻刻能得到加持;还有分别、还有执著就不通,这条路就不通。偶尔把分别执著忘掉,暂时就通了;如果分别执著一起来,立刻就断掉。这种情形在一般人常常会有,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听,好像一下开悟了,过一会儿又忘掉,道理就在此地。也就是说妄想是不会断的,但是分别执著偶然会断,偶然断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在这个现象里面你才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真的是光明遍照,一切时一切处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分别执著稍稍放下,那一念就感应。希望放下的时间长一点,你感应的时间就久,就得很大的利益。我相信我说这些话,同修当中有不少能体会,为什么?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会遇到。遇到的次数各人不同,遇到时间长短也是各人不同,你就明白了,是你分别执著暂时放下。你在这里面,如果真正能够体认到,暂时放下就有感应;要是真的完全放下,那不是感应全现前!你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
  诸佛菩萨是「随宜示现度众生」,我们要学,怎么学法?我们要恒顺众生,一切时一切处要给众生做好样子,就是学这一句。现在众生心浮气躁,我们示现什么样子?宁静、安详,你做出这个样子给他看。他看不懂,看个一年半载,三年、五年他看懂了,根性利的,很短的时间看懂;根性钝的,要很长的时间他看懂,他明白了。做的人、示现的人没有心,就是没有分别执著;看的人有心,为什么?他是凡夫。他有什么心?他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有七情五欲。贪心重的人,现在哪个不贪?贪财,我们怎么示现?施财,布施;贪法,我们示现布施法;心有恐惧、心不安,我们示现无畏,布施无畏。你看这个世间,你只要看出他的毛病,你从反面把他纠正过来,做这个示现,这就叫度众生;用现在话说,影响众生。给他启示,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不一定是上课。
  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真正体会,释迦牟尼佛教学是用身、语、意,身体的动作是教学,做好样子,言语的教学,意念的教学。意念教学一般烦恼重的人不行,他接受不到;心地清净的人、烦恼轻的人能够接受到,就是我们讲感受到佛陀的意念。心愈清净感应就愈明显,时间也愈长,跟诸佛如来交流。感应里面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为什么?自性。我们虽然没有见性,但是佛的性德里面的东西我们也感受到了。好像烧火,古人举的比喻,我们没有看到火,但是暖气感受到了,愈接近感受就愈明显。
  佛的心三昧,这个地方二百零三首偈子统统讲三昧,三昧是清净心。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叫三昧,这是最简单的说法;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三昧就没有。三昧是正受,有妄想分别执著,佛给我们说了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这是讲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的受(感受),身有苦乐,心有忧喜,当苦乐忧喜暂时断掉的时候叫舍受,舍受是三昧,但是那个三昧不长,时间很短。凡夫业障再重,有这个时候,时间很短,一刹那,二、三秒钟,二、三秒钟就相当长,有的人可能不到一秒钟,苦乐忧喜没有,他就有感应。我们如何能够保持,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