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受一般人的尊重,有道理,他是真正做出牺牲奉献,他没有名闻利养,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医生开的是医店,老师开的是学店,特别像现在的补习班,私塾跟补习班性质差不多,私人开的,收费都很贵,在从前没有。
你就懂得,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大概多半从事这样的工作。也有示现为商贾,就是做生意的人,发大财。他发大财不是自己受用,他散财,救济贫苦,这是菩萨。现在也有亿万富翁,他也能舍财,但是他不像从前那个菩萨。菩萨到这个世间他就是散财的,他是真正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帮助苦难众生。而帮助苦难众生里面,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你细心观察,他绝对不会少了教育,这是菩萨,这是真实智慧。也就是说,你现在贫穷饥饿,菩萨要救济你,不是说我每个月送多少救济金给你、送多少米给你,不是的。菩萨肯定在今天办什么?办职业训练班,可以开很多科目,你到这个地方来学习,学习之后你有一技之长,你到社会上可以独立谋生,这叫真正救济。一方面提升你的文化水平,一方面提升你技术能力,同时在学校里提升你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是菩萨干的,这是菩萨扶贫。
所以扶贫机构如果能够想到这些地方,扶贫最重要的就是职业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活活泼泼的,三个人、二个人都能来开班,我这里有老师。你喜欢烧菜的,你在这里学几个星期,就可以介绍你到餐馆去工作。你喜欢缝衣服的,在这里学几个星期,可以介绍你到成衣工厂去工作,所以这种培训班跟各个行业都有联系。在这里培养的,有能力、有技术、有道德,这不一样。
基本的道德,就是我们常讲的《弟子规》、《十善业道》跟《感应篇》,必修的科目,他知道怎么做人,他知道怎样服务。公司行号,就像我们这个道场,我们要很多义工,都经过这样培训班培训过的,他来工作就不一样。你看现在社会上没有这个班,可见得扶贫出了问题,虽然很用心,也花了不少人力、财力、物力,收不到效果。菩萨真的是不一样,「悉与世间诸乐具」,我用总的一句话来讲,职业培训班,技能的培训班。到这里面来不需要什么学历,也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性别的限制,你只要没有工作你就到这儿来学,这才是真正解决扶贫的办法。这两句就是讲扶贫,经济上的扶贫,物质上的扶贫,精神上的扶贫,文化上的扶贫,技术能力上的扶贫,可多了!职业教育。
出家人现在也是「饥馑灾难」。出家人的工作是什么?最主要的工作,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的榜样,讲经教学。我现在不会讲经,不懂教学,怎么办?开班,也要开讲经教学的补习班,不必开佛学院。我就是这个班里面出身的,我不是佛学院出身的。我是台中莲社李老师开了一个经学班,他开很多班,那时候我们一起学的有十几个班,都是这一批年轻人。想学讲经的参加经学班,经学班有二十多个学生;有古文班,老师教古文;有诗词班、有书法班,很多;还有法器,专门学唱念的,有音乐的,他开了很多班。这些,用现代话来讲,都可以做扶贫工作,我们缺乏这个。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专长、爱好,你去学习,他来教你,你将来从事哪个行业,你能把事情做得好。
道场,道场的护法也是,那个时候是大班子,护法是道场里面的行政工作,里头也分得很细。你能做哪一项工作的,你进入这个班里去学习,确实可以替社会解决问题。这样的人他要有智慧,要有福报。我这个人懂得的是很多,为什么不做?没有福报,要知道没有福报,干什么都干不成。所以那个命就是穷秀才的命,一生老实讲经教学,当教员,没有当校长的资格。当校长要有福报,当校长就是寺院的住持,那是校长。我们李老师在台中还有创业,他建立台中佛教莲社、慈光图书馆、菩提医院,还有菩提安老院,还有两个托儿所,他还做了不少事情。
我这一生真的是到处云游,除讲经教学之外,我是什么都没有。我常说人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最重要的,知道自己的命运,命里没有不要强求,命里有可以舍。释迦牟尼佛命里有王位,他能舍。命里有的时候可以舍,命里没有不要求,你一生心安理得,真的是幸福美满。这种幸福、喜乐不是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世尊,不仅是他一个人,他那个团体,我们今天在经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么多学生跟著他,跟他过同样的生活。什么生活?托钵,每天吃饭,托著钵到外面去要饭,中国人讲乞丐,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出家人叫比丘,比丘翻成中文叫乞士,他是吃饭的时候是乞讨,但是他是读书人,他是有德行、有学问,不是一个普通的乞丐。树下一宿,三衣一钵,过的是最简单的物质生活,人家快乐无比,常生欢喜心。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我们常讲没有对立,人与人之间相处只有喜乐,没有冲突,只有信任,没有怀疑,他怎么会不快乐?确确实实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们处在今天这个社会,读到这样的经文,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后头这句经文要注意到,「悉」是完全给他,他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世间诸乐具」,诸是多,多方面的。以我们现在一般人来说,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有工作能力,需要有工作机会,需要生活安定,需要一个美满的家庭,需要一个祥和的社会,都在这一句里头。佛菩萨用什么方法给他?佛菩萨用教学,能做得到吗?能。可惜就是现在我们佛门教学的人太少,好在现在科学技术进步,我们可以用网路,可以用电视。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那真的是太苦了,要多少人出来教!有这么一个好的工具就方便了。像中国幅员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我们刚才讲到,就这两句里面所含的,真的是扶贫,经济上扶贫,物质上扶贫,技术上的扶贫,能力上的扶贫,精神文明上的扶贫,那就太多太多了,展开来至少有几百种。
有没有一个大福报、大智慧的菩萨出现,办这样一个扶贫培训班?在这里面训练老师,来帮助这个社会。同时,上课统统可以用录相。这个大的摄影棚我参加过,我在北京,凤凰电视台做访问的时候,摄影棚里面,我那天去看差不多四百人。实际上他只有两百个座位,坐满、站满、挤满了,但秩序很好,同时播出去。我们的教室当然不需要这么大,能够容纳五十人到一百人的教室就可以。你有多少科目就有多少个教室,这当然需要财力。你请专业好老师在这边教,录相,在电视台播出去,全国到处都能够从电视上来学习,远程教学。学校虽然设立在一个地方,教化的影响遍布全国、全世界。
有钱的人是有,但是他没有福报,他为什么没有福报?他没有想到,他去做一些善事要花不少钱,那些钱不产生效果。他要懂得这个道理,他就是现前的救世主。所以,学佛的同学要努力,要尽量去传播。因为我知道,我们晓得,大富大贵的人通常不看我们的节目,我们的光碟送给他,他也不会看的,不愿意接触,这就是什么?没有机会。他要是接触到之后,真的帮助他成就他这一生的事业。
下面这两句,『随其所欲皆令满,普为众生作饶益』。实际上这一首是完整的一段。「随其所欲」,欲是他的欲望,这里面包括很多,要随顺他的程度。你开这个培训班,任何一个班级,一个班、一个科目,都要分初级、中级、高级,为什么?程度不一样。有兴趣,没有学过,进初级;有学习过,有一点基础,可以进中级,一步一步把你向上提升。所以,他的年龄有关系,聪明才智不相同,兴趣嗜好不相同,你都要能随顺。你能随顺,没有一个不欢喜,而且他学得欢喜,他学得也会认真,也能在很短期间学会他所需要的。学校如果再跟社会各个行业有联系的话,可以给他推荐、介绍,那他的出路没有问题,这个是好事情。「满」是圆满。
最近我也跟诸位报告过,台湾有个同修写个剧本,《唐人传奇》里面一段故事,叫杜子春遇到太上老君。这个人命里确实是富贵,生在富贵家庭,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他父母都过世了,留一笔大遗产,成天花天酒地,交结一些巴结奉承的朋友,不到几年,财产花尽,这时候才晓得贫困的味道。那些朋友呢?不再往来了,不要说是求他帮点忙,布施一顿饭给他吃,他说连个笑脸都没有,人情之薄。
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说:你命里有财富,命里有的不会丢掉。他说:我现在钱花光了,我也不会赚钱,我命里面钱从哪里来?老君就告诉他,他说:你在这儿站著,你不要动,你看到太阳下山,下山看到你的影子,你头的影子在哪个地方,你记住,到那里去挖,那个地方有黄金。他真的就记住,太阳下山的时候,看到他头的影子落在地上那个地方,果然,大概挖出来有六、七十万两的黄金。这一下又发财了,那些狐朋狗友又来了。就像这样情形搞了三次,最后他觉悟了,最后怎么样?最后挖的钱不要了,一点欢喜心都没有。老君说:你怎么了?他说我现在懂得了,这财有什么用?我看到这个恶心。太上老君赞叹他:不错,你回头了。这就是「随其所欲皆令满」,但是他真有这个命。
到最后他想学道,看到这老人仙风道骨,有这样的神通,指点他那个地方真的就有,他去挖真挖到,他说你不是神仙,谁是神仙?所以一定要跟著神仙学道。神仙说,可以,你要跟我学道,就叫他三年之后在什么地方约会。他真的去找到了,三年到那里去了,去了之后没有遇到,没有遇到这个人。但是他很有信心,他就在那里住下,住了三年,老人出现了。他就叫他:老人家,我到这儿来找你,找了三年。他说:我没有离开,我天天看到你。结果看他有这么样的诚心诚意,真的放下了,万贯家财也不要了,一心要发心来学道。
老人就告诉他,他说:我今天跟西王母娘娘约会,我要出去一趟,你在家里坐著。告诉他:你在这里打坐,入定,定中有许多的境界,有善、有恶,有来诱惑你的、有来欺骗你的、有来吓唬你的,许许多多境界会现前,你要保持如如不动,不可以开口说一句话。在定中,这些境界果然现前,他记住老师的话,决定不开口。不管你诱惑也好,威胁也好,甚至於杀害也好,就是不开口。最后阿鼻地狱境界现前,看到他父母在地狱里受刑罚,受罪,看到实在忍不住,掉著眼泪叫了一声爹一声妈,把他父母一抱,一下就醒过来了,像作梦一样。老人在旁边讲,可惜!叫你不要说话,你还是开口说了话。然后告诉他:你说这个话对你父母毫无帮助,为什么?你父母在地狱受罪,那是业报,他在世的时候造作这些恶业,必须要把这个恶业消掉。
这个我们在讲席里说过很多,三恶道是什么?三恶道是消业的。如果你要懂得,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有没有三恶道?有。你要真正懂得一切都是消业,成佛哪要三大阿僧只劫?一生就圆满了。你在这个世间,有没有人毁谤你?有没有人羞辱你?有没有人伤害你?有!那你要做什么想?替我消业障的,那是菩萨!你业障就消掉了,就跟太上老君跟杜子春的事情一样。如果你不懂这个道理,他毁谤我,我也毁谤他;他害我,我也害他,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什么时候你的罪业才能消得了?正像老君所说的,什么境界里你能保持清净心,保持如如不动,保持一个感恩的心,他统统都是来消我的业障。过去的业障,现前的业障,这么多人,好人!他帮我消罪业,他肯来骂我,他肯来陷害我;他陷害我、骂我,他造罪业,我业障消了。我对他没有一丝毫的怨恨,没有一丝毫报复,这就消掉了;有一点点怨恨、报复,不但没有消掉,加重。真修行在哪里?不就在生活当中吗?在饮食起居当中。
生活里面能入不二法门,就入佛境界。什么不二?善恶不二,是非不二,利害不二;不二就是一门,就是一真,一真法界。哪里不能修行?他在定中那个境界,我们现实的境界跟定中境界没有两样,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你要是会了,「普为众生作饶益」,自己得利益,德行提升,境界提升,定慧提升;如果你不会,不会,天天造业,你烦恼加重,业障加重,你的灾难也加重。真的就是会跟不会!学佛没有别的,希望你学会;学会,这一生当中就成无上道。好,现在时间刚好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第二首:
【或以饮食上好味。宝衣严具众妙物。乃至王位皆能舍。令好施者悉从化。】
这是请客,我们常讲的四摄法里的布施,常送礼、常请客,『上好味』就是请客。如果你不懂得,真的把这些好的菜、好的东西供养统统端出来,你把人肚子吃坏怎么办?有没有想到这个?佛教导我们,饮食起居要节俭,你要注重身体健康,可不能好吃。中国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实在说,世间人生病十之八九都是吃坏了,尤其是现代,现代的饮食不干净,都是化学基因在里头,害死人。这是我们讲请客要注意到的,要注重卫生,还要注重控制,决定不能多吃。
古人教人,早晨吃得好,好,就不一定说吃饱,要吃得好;中午吃得饱,饱也不能过分,七、八分是最好,不要太饱;晚上吃得少,养生之道。现代这个社会是恰恰颠倒,很多人早晨不吃,喝一点牛奶,吃两片面包,或者是水果;中午是很简单,随便吃一点;晚上要大吃一顿,要吃得很饱,他怎么会不生病?由此可知,请客在什么时候请?中午,这是最适当的。晚上要请客,朋友们聊天,茶点。可是我们要这样做,一般大众恐怕不喜欢,恐怕不愿意接受,那是什么?他已经染上恶习,我们懂得。
经论上常常讲,供佛、供天、供养尊者(尊长),佛给我们讲「三德六味」。这就是告诉你,几个菜最适当?三个,顶多不超过六个,有节制。人多,分量多一点,精致一点,叫「上好味」,这个道理要懂。尤其现在西方人,叫自助餐,我在澳洲,总理请我吃饭也是自助餐,好!你自己想吃什么,你自己去拿,拿的分量你自己衡量著一定要把它吃完,干干净净。不够?不够可以再去拿,决定不容许剩下来有不吃的,这不可以,这有罪过。所以自助餐是最干净,也最好,我们应当极力提倡。
我现在在一般道场我都告诉他,不可以多过六个菜,守住佛陀的教诲。早餐三个菜就可以,中午六个菜,晚上如果吃,三个菜就够了,不要太多,晚上尽量的少,对於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晚上能够不吃是最好的,是最健康的,为什么?你很对得起你的肠胃,它可以休息,不要工作。晚上吃上一大堆,它很辛苦,它要去消化。过分的辛苦,它寿命就缩短,它寿命缩短就是你自己寿命缩短,不就这么个道理!所以这就是人不懂得养生之道,只爱舌头。你想想看,尝味就是三寸舌,到底下去就不知道了,为了这三寸舌头,要去供养它、满足它,造种种的恶业,让底下肠胃去承受、去负担,怎么会不短命?你要爱你的全身,你要爱你身体每一个器官,都需要它们健康;换句话说,它们每天在这工作,需要让它休息,不要让它过分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