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我们想想,佛教是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传到中国,怎么样去想,尤其看到现前佛教这个状况,使我们想到还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有道理。如果我们出家人依旧欢喜过释迦牟尼佛的生活,现在有人,在中国,不要我们到野外去住,有居住的场所,寺院庵堂,好,能够接受,释迦牟尼佛以前接受过。这个寺院庵堂的主人应该是国家的,从前是国家建的,是国家的。还有一部分是长者居士们他们供养的,功德主,是他们的,出家人只是在里面借住,这个可以,应该要这样供养才如法。像我们这个道场,我们这个道场是三层楼,三位功德主,道场的所有权是他们的,道场的使用权是我们大众的。我们大众有使用权,他们有所有权,这个好!
我总希望将来中国的寺院丛林,这就是在家同修要懂得恭敬、供养、护持,出家人真正在这里依法修行,如法的修行。真正做到他不管人、不管钱、不管事,他在这里只是办道,在这里教学。道场都是十方的,不是专门供养哪一个人的,你的心才清净,你的心才平等,才真正慈悲。这个法师别的地方有缘,到那个地方教学去了,那我们这边再另请一个出家人,或者是在家居士都可以,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教学。道场是学校,这里头有道,有什么道?有佛道。在中国的佛道,跟印度的、跟其他国家的佛道确实不一样,为什么?中国佛道,内容里头有儒家的道、有道家的道,儒释道合成一体。形相上是有僧、有道长、有儒家的夫子,形相上有,实际上呢?实际上,佛,你看看哪个学佛的人不学儒、不学道?学道的人也学佛、也学儒,学儒的人也学道、也学佛。严格的来讲,中国儒释道是分不开家的,是一家人。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精神文明的特色。所以,我们要懂得应该恭敬,应该怎样供养。
供养如法,佛法就兴旺了,传统文化不但能延续,而且能发扬光大;供养不如法,那叫造孽,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要如法的供养。我是鼓励将来在国家政府、长者、居士有这个力量,你们自己建立道场,礼请,现在社会上讲聘请,正式聘请是可以的,聘请出家人到这边教学。聘请有期限的,在佛门过去的制度,执事的期限是一年,每年有一次改选。这个方法是好,不是长期的,一年,一年做得好,明年再聘请,可以延续,但是每年都有礼请;如果他做得不如法,他到期我们就不聘请,他就得走。这个方法好,好就是修行人一定要认真修行,你才能够得到这一方居民的尊重,他希望你常常在这里教化;你要搞得不如法,时间到了就请你走路,我们另外再请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到这个地方来教化我们,这个方法好。而不是把道场送给他,道场送给他,你就不能够再干涉,他如果做得不如法,你也无可奈何,为什么?你已经送给他了。所以,世尊在世那个示现很了不起,我们要懂得他的用意,能够遵守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不能用人情佛事,要有智慧、要理智。
不但你要能够恭敬、供养,下面有『给侍守护』,「给侍」是什么?照顾。像我们道场里面许多的义工,义工就是给侍,内财布施,照顾这个道场。「守护」,道场的主人,也就是道场所有权的这个人,他守护。守护是什么?你们教学如法,他保护你,长年守护;你不如法,不如法就换人,老师不如法换老师,学生不如法换学生,这守护。像现在这个道场不是一个人捐的,是很多人合资捐助的,但是所有权还是他们的,他们可以组成一个董事会,是这个道场守护的权力机构,所以这是属於地方的。
出家人,出家人诸位要晓得,他不是属於一个地方,他是到处去游化,哪个地方有缘他就在哪里落脚。居住时间长短也都是看缘分,缘分厚他就多住几年,缘要薄他就少住几天。释迦牟尼佛一生他的教区是五印度,就是整个印度这个地区。要晓得在三千年前交通不便,旅行都靠徒步,年岁大的实在体力不够的由马匹代步,多半都是徒步旅行,你就晓得,他不是长住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真正认真努力学习,他一定会在这儿教,看到大家学习的情绪低落、涣散了,佛就走了,就离开这个地方。这里面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意义是什么?所谓是良师难遇,佛法难闻。佛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来教学,大家都非常认真学习,为什么?知道佛不长住这里,住一天多希有、多难得,非常珍惜。如果佛老住在这个地方,都不走的,不到别的地方去的,这个地方的人就很懈怠。没有关系,今年学不成还有明年,明年学不会还有后年。他用懈怠的心,那怎么能学得好?
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我的进度、我的进步都比同学快速。同学也常来问我,你是怎么学的?我说怎么学都跟你一样,上课大家都在一起,老师没有特别教我。但是我说我学得比你们多,那是我们的环境不一样。你们是台中人,老师住在这个地方,你们有的是时间,你们可以慢慢来。我不是台中人,我到这个地方就是来学习的,时间不会很长,我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所以每天的时间我都看得非常宝贵,在学习的心态上我们不一样。我在台中没有家,住在老师办的图书馆,老师在台中办了个慈光图书馆,我在慈光图书馆做义工,所以那个地方给我一个小床铺。那不是我常住的地方,我不定什么时候要离开,人家不让我学的时候我就得走路,所以每天的时间我都非常珍惜。心态不相同,我总是要抓住时间认真努力学习。我到台中去,老师给我的时间是五年,希望我在台中能住五年,他教我五年。我心里面清楚,我有期限,你们台中人无期限的,你们可以慢慢来,我不可以像你们那样缓慢。
所以,为什么古时候寺院庵堂里面的执事,聘请都是一年,这个意义就很深。机缘难得,无论是教、无论是学他都会认真把机会掌握到,机会得来太不容易!真的是世间无常,怎么能不认真,怎么能够不精进?道理在此。道场的护法会是这个道场的守护神,道场里面所有工作人员皆是,无论是义工、还是职工统统都是维护这个道场。道场就是学校,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就是从事於教学,我们现在的话讲,办班教学,佛门里面术语叫法会、叫讲经。世尊当年在世,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用今天的话是办班,办班三百多次,教学四十九年。
用今天的人来看释迦牟尼佛,他在社会上是什么身分?给诸位说,职业教师。不是宗教,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神的使者,他一生所搞的,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他搞的是社会教育。教育的宗旨是帮助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教学的内容,我们今天展开所有一切经卷,经卷是他的教学内容,把它一归纳,它不外是五个科目。我们概略的把它分析,他教我们伦理、他教我们道德、他教我们因果、他教我们哲学、他教我们科学。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最具体的一个代表,这里面内容就这五样东西,这五样东西都讲到圆满,都讲到究竟。伦理,确实比我们中国儒家伦理讲得高,儒家东西只讲到一世,佛法讲三世;讲道德、讲因果都比儒、道讲得透彻,哲学就更不必说。方东美先生说,佛经里面讲的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科学,我们在《华严》,这还不到一半,九十九卷我们现在才念还不到二十卷。在这里面我们所看到的,里面所讲的科学,无论是宏观世界、无论微观世界,都比现代科学讲得高明,不输给现代的科学。
我们从这些地方就能把释迦牟尼佛的本来面目认清楚了,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跟佛的关系要清楚,师生关系,你看我们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不是我们的主,他不是我们的上帝,他是我们的本师,本师是根本的老师,他是老师。南无这句话是印度话,什么意思?恭敬的意思,礼敬的意思;我们恭敬、礼敬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他的名号,佛是个学位的名称。在佛法里头有三个名称是学位,佛是最高的,佛陀,像现在大学里面的博士;菩萨是第二个学位,相当於硕士;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相当於学士。所以它是学位的名称。佛经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换句话说,每个人好好去学习,都可以拿到佛门里面最高的学位,所以它不是宗教。宗教里面上帝这是唯一的真神,不能说每个人都去做上帝,那不可以。佛法是许可每个人都成佛,成佛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这个要懂得,所以它是学位的名称。
名号,佛菩萨名号其实它是一个专门科目的代表,譬如博士,博士有文学博士、有物理学博士、有数学博士,太多了,是哪个科目的。所以佛的名号就很多,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那就是佛都是博士,但是他们教学的科目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什么?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你要懂得。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你就晓得,这位博士老师是教我们对人要慈悲,对自己要清净,他教这个。阿弥陀佛教什么?你要懂得阿弥陀是什么意思。阿翻成中国意思叫无,弥陀叫量,这个内容就太丰富了,他教的是无量;换句话说,所有一切学术科目全都包括。药师佛,那你就晓得,药师你就能懂得他的意思,他是教什么?教我们把所有毛病习气断掉。你看看佛菩萨的名号,你就晓得他是教哪个科目,没有迷信。
所以佛门里面,世尊当年在世的学生,学生里面有很多宗教的传教师,有很多宗教里面的领导人,都来跟他学习。因为佛是教育,教育跟宗教不冲突,没有矛盾。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很多,你看婆罗门,婆罗门是婆罗门教的,不是宗教里面的领导人就是宗教里面的传教师,他是佛的学生,《华严经》上我们就看得很多。佛在世的时候,印度宗教就相当发达,佛经上记载的就九十六种,大的教派有六种,称为六师,这里面很多人都是佛陀的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它一点迷信都没有。
这是一个社教团体,主持教学的人跟护持的人,护持的人就是行政人员,教学的人就是这个教学机构里面的老师。所以中国古时候寺院丛林,它里面的职务分配跟现在学校完全相同。丛林的主席,就是方丈住持,校长,他下面有三个单位,首座就是现在的教务,维那就是现在训导,监院是现在的总务。现在学校有教务、训导、总务,在佛法里面的名称称为首座、维那、监院,监院也称当家师,他是管总务的。你从这些地方去细心观察,它不是宗教。现在佛教变成宗教,非常不幸,佛教灭了,社会教育没有了,变成宗教。释迦牟尼佛是个教师,现在变成神,菩萨那都是老师,都变成神了,这是很遗憾的一桩事情。我们真正学佛的弟子,一定要把佛教本来面目恢复,那就功德无量。世尊当年在怎么做的,我们今天要如法炮制,要完全遵循著学习。
『诸贤圣』,这是修学有成就的人,大成就的是「圣」,小成就的是「贤」,都是讲契入境界。我们依《华严经》的说法就很清楚、很明白,佛在「出现品」,「出现品」在后面,我们现在还没学到。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自性本有的智慧,本有的道德、技术、能力跟福报,相好是福报,都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完全是平等的。现在为什么沦落到这种地步?释迦牟尼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那我们的毛病你就清楚了。毛病是从哪儿来的?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所以自性里面的智慧不能现前,道德、能力、相好统统都被它障碍住,才变成六道凡夫,才变成这种样子。要怎么样恢复?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是!
这种修学的方式,他也给我们做了示范。你看释迦牟尼他十九岁舍弃王位的继承权,他父亲是国王,他舍弃,舍弃了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他出门去求学。当时在印度,宗教、学术都是世界上的高峰,宗教里面的大德,学术界里面的这些高人,他统统都亲近过,都向他们学习。学了十二年到三十岁,十九岁出去参学,到三十岁大概那些老师们的东西他都学到了。真是了不起,释迦牟尼佛绝顶聪明。这十二年学到的,他最后的结论是不究竟,为什么不究竟?有几个问题不能解决。
印度在当时也真的是了不起,比中国人高,为什么?他们学术界跟宗教界统统修禅定,而且是很深的禅定,就是佛门里面讲的四禅八定,在禅定里面能够突破空间的维次。现在科学家证明了,宇宙之间确实有很多不同空间维次,但是印度这些高人能够突破六道,就是在甚深禅定里面他们能看到六道,他们能够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天,最高的,能够到达下面的阿鼻地狱。对於六道里面的情形了解得太清楚,这不是比量,是现量,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接触到的,他们有这个能力。但是不究竟,不究竟是什么?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以外还有没有世界?没有人能答覆,没有人能明了。所以他到恒河旁边找棵大树底下去打坐,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大彻大悟。他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不能不懂,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於是我们对於世出世间的说法就明白了。什么叫世间法?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叫世间法,你学《华严经》也是世间法,你参禅、打坐还是世间法。如果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叫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是出世间法。
所以,世出世间法在你一个是有妄想分别执著,一个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是在这个地方,不在人,也不在法;人里头没有世间、出世间,法里头也没有世间、出世间,这个事实真相你要知道。所以放下之后,哪一法不是佛法!没有放下,哪一法是佛法?关键在这里。佛这才普遍教导我们,我们没有能力彻底放下,没这个能力,为什么?这种染污太深,时间太长。染污太深了,不是你说想放下就放下的,没那么简单。在中国出现了一个人,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他也是一下就成佛,顿悟了,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给我们的示现,他没有学,不像释迦牟尼佛先出去学了十二年,惠能他没学,什么都没学,什么也不知道,不认识字。你看他听五祖的教诲,他就居然能彻底放下,这一彻底放下之后,那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的境界完全相同。
告诉我们放下之后的真相,他说了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忍和尚一听,衣钵马上就给他了,为什么?真的开悟了。他这五句二十个字,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全都说出来。你要懂得这桩事实,人家要问你佛教说的是什么?你就可以说六祖讲的这二十个字,就是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诸佛所证的、一切诸佛所传的,就这二十个字。我们根钝,没有法子,不能像惠能那样一下放下,慢慢放,希望你天天放,月月放,年年放。放下愈多,放下什么?放下烦恼,放下愈多烦恼,你的智慧就愈长,烦恼轻智慧长。如果你能把执著统统放下,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事再不执著,你就证阿罗汉果,佛教里的学位,第一个学位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