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412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邀我一起去游玩,做香港的观光。因为我住的时间四个月,所以大家就分配,每个星期带我去玩一个地方。香港拐拐角角,人家没有去到的,我都去玩过。这些人三分之二都不在了,还有几位在的,也都将近八十岁了,老态龙钟。所以从长时间来看,你就晓得,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就看得很清楚。然后再把时间缩短,回头看自己。
  自己过去十年是一个阶段,像世尊在《楞严经》里面跟波斯匿王谈话,就是用十年、十年教他细心的去思惟,去想想往事。波斯匿王觉悟了,这并不是细心,粗心,就是一般人都能觉悟,一场空。然后再细细的观察一年、一年,再观察一天、一天。昨天过去了,你得到什么?你失掉什么?没有得也没有失,这是真的。可是我告诉你,无得失里头还真有得失,什么东西得失?烦恼习染你得到了,一年比一年重,你的性德没有能找回来,这失去了。你真正想到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全是假的,如梦幻泡影。
  不要把得失放在心上,你就烦恼轻了,智慧就长了。要把什么东西放在心上?要把我们的性德找回来;换句话说,道业上天天有进步,戒定慧天天有成长,贪瞋痴慢天天降温,有减低,那你完全对了。这桩事情,到每天负面的都降温,正面的都提升,这个人这一生怎么会不成佛?《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生成就,他不要三大阿僧只劫,也不要什么无量劫,一生就成就,凭什么?就凭这个,这叫真用功,真能忍,宗门里面说真会!会修、会学,所以他成就那么样的卓著。
  在中国历史上,你看我们佛门这些祖师大德,宗门里头大彻大悟的,《五灯会元》里面就有一千七百多人,他们的功夫都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千七百多人;还有一些不在《五灯会元》里面,《景德传灯录》里头,这都是开悟人的传记。所以中国这两千年来,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公元六十七年,今年是二00七年,将近两千年了,除宗门之外,教下大开圆解的、净土里面得理一心不乱的、学密的三密相应的,我概略的估计至少有三千人;要是包括净土宗往生的那就多了,至少有几万人。这些都可以说是一生成就,他怎么成就?刚才说的,他会用功,他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时时刻刻知道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没有别的,就是改过。
  要知道佛菩萨没有丝毫过失,到阿罗汉可以说实际上过失没有了,他有过失的习气。譬如喜欢发脾气的人,他是不是真的有瞋恚心,没有,实在没有,阿罗汉确实没有了,瞋恚断掉了,可是有时候还有发脾气的样子。那是什么?那是习气,习气难断。习气到什么时候断?到辟支佛就断了,辟支佛习气没有了,阿罗汉还有习气,何况阿罗汉以下的!诸位要晓得,阿罗汉是我们《华严》十信位里面七信位的菩萨,他前面还有六个位次,从初信、二信到第六信,可以说有现行、有习气,不过愈往上面去愈轻,很明显的他烦恼轻。他有习气,这要知道,习气很难断!到辟支佛。
  佛在经上说的话,有些话是让我们从言语里面去体会它的难度,可不能把佛的话呆板当真,那我们就错了。因为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呆板的,一切法,没有一法是呆板的,全是活泼的,这是什么原因?「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是活泼的,所以一切法也是活泼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容易体会到了。阿罗汉断烦恼要多少时间?要一万劫,修行一万劫。辟支佛修行两万劫,习气断了,见思的习气断了。辟支佛修断分别,分别也是慢慢断。分别真的是断掉了,还有分别的习气,他提升了,菩萨。菩萨没有分别,有分别的习气,再往上提升,就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习气没有了,他再断妄想,妄想是什么?他练这个功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他用这个功夫,完全用什么?用照住,功夫不到。功夫如果到了,到照见,照见就不在十法界,照见就到一真法界去了。
  十法界里面是照住,照住这个功夫是第二个等级;第一个是观照,第二个是照住,最高的是照见,第二个是照住。就像我们念佛人,功夫成片是观照,照住是事一心不乱,照见是理一心不乱。这功夫三个层次,照见是法身菩萨,照住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观照是六道的凡夫功夫得力了,这是观照。所以我们晓得,我们所有一切造作的相,自己要清楚,时刻都能提得起来这相是假相、这相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它没有自性,所以相有性无,事有理无,确确实实梦幻泡影。
  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说的,跟一切人事物对立的造作会降温,会淡很多。学著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物对立,和睦相处,这个受用就大!所谓是身心和谐,谚语常讲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身和万德根基就扎稳了。我们称佛万德万能,知道自己本来是佛,为什么我们德能失掉?不和,我们自己身心不和。有对立就不和,有疑虑就不和,怀疑、顾虑,有恐惧就不和,再要有贪瞋痴慢就更糟糕。
  我常勉励同学,对人、对事、对物,人都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这是错误的,为什么?控制不了,对自己都不能控制,你对外怎么能控制?对自己的身都不能占有,身外之物你怎么会占有得到?所以要知道有跟无,缘分,缘起法!缘生缘灭,它不是真的。《中观论》上说得很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我是佛说的。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自性,这要细心去观察,你就看到了。
  人生如梦,《金刚经》说「梦幻泡影」,我们前面讲的这几种忍都讲到,梦幻泡影全都讲到。所以你要是会观,看清楚了,解脱。解脱,换个名词你会更好懂,叫什么?自在,解脱就是自在。解(音谢)念去声,不念解(音姊),意思是解开了,把什么东西解开?把烦恼解开;脱是什么?脱离痛苦,脱苦。烦恼解开了,脱苦,所以他得到解脱忍,你只观行阴造作之相为无。其实你要晓得,五阴都不可得,所以观世音菩萨道行到了最高的境界,「照见五蕴皆空」。
  前面慧忍里面,观受阴的苦乐也不可得。观行阴造作的相也不可得,以行皆无常,诸行无常,这是佛在大小乘经教里头常讲。无常是什么意思?刹那生灭,从这上面去观察就更容易体会。我在年轻的时候,玩过八厘米的摄影机,拍摄的胶卷回来的时候自己剪接,是很费功夫,现在录相是方便太多。那时候这胶卷也很浪费,一卷胶卷放在机器里面,一卷胶卷拍摄的时间只有四分钟,十卷接起来才四十分钟。要剪接,然后在放映机里面放,那就跟放幻灯片完全一样。幻灯片是一张一张,它不是自动的,这放映机是自动的,两种速度,慢速度一秒钟十八张,快速度一秒钟二十四张。从这里面,你要是玩过这个东西,你的体会就更深刻。
  佛经跟我们讲宇宙一时顿现,这个比喻就太好了,你看那放映机一打开,幻灯片照到银幕上是一时顿现,没有先后。快速的移动,镜头一关,立刻就换第二张,再一开的时候,第二张镜头看到了,立刻关上,换第三张,动作太快,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看到外面的景像像真的一样。玩这些东西,对我们修学大乘很有帮助。行皆无常,从电影放映机里面你就看到,诸行无常。你看一张一张的,一秒钟二十四张,十秒钟二百四十张。从前看电影的底片,这么大一盘,一卷,放映一个多小时,张张都不一样,没有一张是一样的,所以一切法决定没有相同的。
  江本博士做水实验,告诉我,做了十年,从来没有看到两个结晶是相同的。同样是一个爱,贴在水瓶上面,结的结晶拍摄出来的照片,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不一样,大同小异,为什么?这爱字贴上去不是一样的事情吗?为什么会不一样?爱,贴的人的爱心不一样。我们两个人都拿这一个爱字,都是印出来的,我也贴一张,你也贴一张,我的爱心跟你的爱心不一样,我前一秒钟的爱心跟后一秒钟的爱心又不一样,所以找不到两个相同的。但是结晶的画面都很美,这是肯定的,不会有相同的。这什么原因?念头没有相同的。佛告诉我们,到什么时候相同?成佛,佛佛道同,为什么?佛没有念头,这诸位要知道,佛是真的没有念头。
  菩萨虽然说没有念头,习气没断。四十一品无明是说无明习气厚薄分为四十一类,同类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同一个等级的不一样。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大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同样是一年级的学生,这是一个等级,考试的时候分数不一样,每个人跟每个人不相同,就是你一个人前念跟后念不相同,念念都不一样。到什么时候一样?完全没有念头就一样了,所以佛佛道同。等觉菩萨都不行,为什么?他还有一品习气没断,还有一点点。这个事情佛法讲得透彻、讲得明了。我们明白之后,常常要能够观察诸行无常。日常生活当中,你能够观察到这个境界,你的心慢慢就定了,为什么?於一切事不再计较,你会得清净心,你会得平等心。清净、平等里面生智慧,你会成就无量真实功德。
  无有系缚者也。系缚是烦恼,烦恼好像绳索一样,把你捆绑起来,不自由,你感到很痛苦,用这个来做比喻。你不知道诸行无常,以为一切都是真的,你就会在人事上生烦恼,会在物质现象里面生烦恼,你不知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人确实,整个宇宙这些现象的变化,确实就像电影的画面一样,能把整个人生看作是电影的画面,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头一个法门。
  中国谚语里头常讲「人生如戏,人生如梦」。真正懂得,通达明了,就是告诉你,做人不要太认真。对什么要认真?对断恶修善要认真,对积功累德要认真。认真还要不著相,那才高。认真又不著相,那在佛法里叫真精进,认真著相是精进,还不是真的,为什么?著相里有执著,你的执著没放下,执著放下就不著相。不著相还是很精进,叫真精进。知道无常,也会做得很负责任,不是随随便便,并不含糊。认真努力,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正所谓是水月道场,空华佛事。道场像什么?水里面的月亮;佛事是什么?佛事就是度众生的事业,用释迦牟尼佛做例子,佛事就是教学,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教学教得那么认真,表演,表演是身教,自己以身作则。演得那么逼真,讲得那么清楚,很认真做,著不著相?不著相,一丝毫执著都没有,真是三轮体空,这才叫真精进。
  底下第六忍,「空忍」,你看五阴过去就是空、无愿、无相、无常、无生,「观三界之苦果无实体而得空忍。以生死之苦谛,性本空寂也」。三界是六道,六道称为三界,这里面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叫三界,所以三界跟六道是一个意思,就是六道轮回。这里面的苦果,欲界里面苦最多,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第一个是苦苦,第二个是坏苦,第三个是行苦。后面这个苦是名词,前面这个苦是形容词、是动词。
  什么叫苦苦?佛把它归纳起来讲八种,八苦。八苦是苦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五阴炽盛就是烦恼、妄想不断,这是因,前面七个是果。这一类的都叫苦苦,欲界里头统统有。色界天里面这些没有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色界天没有了。色界天只有坏苦,还有行苦,为什么?他有色身。色界天有身体,既有身体,当然他有居住的宫殿楼阁。他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化生,不是胎生,所以他没有生苦。化生,所以他也不会生病,也不会衰老,那真正叫什么?长生不老,寿命很长,确实不是我们人间能想像得到的。可是他的寿命是靠什么?靠禅定。
  色界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总共有十八层天,初禅有三层,二禅三层,三禅也是三层,四禅有九层。四禅很复杂有九层天,九层天有三层是正常的,跟前面讲的一样的,另外有个特别的,外道,这个外道修成,叫无想天,那是什么?修无想定,修成功他到那个地方去,这就四种,这四种都是凡夫。另外有五天是圣人,是哪些人住的?阿那含,阿那含在那里修行。就像我们世间宗派不相同,它有五个不同的派别,所以称之为五不还天。就是这些人修行,在四禅天修行,修成功了,他就超越了,超越色界,他证阿罗汉果。阿那含是三果,他不会回到欲界来,也不会到人间来,所以叫他不回来了。不像二果还要回来一次,三果不回来了,四果就是超越六道了。初果,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决定证阿罗汉,七次往返。这是佛在大小乘经论上常说到的。
  但是无色界天,虽然他身体没有了,不要身体了,所以我们中国老子,老子也很不简单,他在《道德经》上说了一句话,他说「吾有大患」,我有很大的忧患,是什么?「为吾有身」,我有这个身体,最大的忧患。真正到高级凡夫,他不要身体,不要身体,没有累赘,那真的是自由自在。身是个很大的累赘,所以这是很聪明,很有智慧的人,身体不要了。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灵界,只有灵魂存在,他不要身体。你就晓得色界天还有身体,无色界天身体都不要了,那个定功更深,寿命更长。可是定功失掉的时候,定功再长,有一定的期限,失掉之后,他还要往下堕落,因为他不能再往上提升。定功失掉,总是向下坠落,所以这是行苦。这个行的意思就是刹那刹那在变迁,停不住,它不是永远停在那里,刹那不住。
  在我们欲界里面,这三种苦都有。苦苦说过了,这大家都知道;坏苦,身也坏,我们穿的衣服,用的东西都会坏,住的房子也会坏,没有一样不会坏,连住的地球还要坏。地球有成住坏空,有沧海桑田。行苦是什么?行苦是我们的青春留不住,没有办法做到年年十八。人衰老,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不是一月比一月老,要晓得刹那刹那的老化,你完全没有感觉。这一秒钟比前一秒钟就老了,这叫行苦,行就是你没有办法停止住,叫行苦。这三种苦统统都有,三界的苦果。但是苦果不是真的,这个三界的现象是什么?佛讲了如梦幻泡影,总的给我们了说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界都有相。所以只要是现相,你一定要知道,它是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
  当体即是空,谁看得出来?法身菩萨。我们通常讲的,你能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看出事实真相。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会看到万法皆空,了不可得。佛家这个空,不好懂。空不是无,不是没有,有,空有。空有是一不是二,你在有上看到是空,就好像什么?我们看电影,你确实了解这电影画面是空,电影的银幕丝毫没有沾染。好像我们看电视,这个画面的体是什么?体是萤幕,萤光幕,萤光幕里面现的画面,画面「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体,画面,画面上丝毫没有沾染,它是真空,所以有是妙有。妙有是有而非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这是最难懂的。所以这个空不当作无讲,它比有无的意思要深。
  我们在前面讲到的,有无没有出世间,空有超越世间,超越世间叫出世间,这说得好,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