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彻大悟了,信心清净就悟了,那才叫真信。《华严经》的标准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这个标准是什么人?就是现在我们学习的贤首菩萨。贤首菩萨代表十信,十信圆满,十信圆满就是信心清净,这叫真信。真信就是真的菩萨不是假的,法身大士,他马上就提升一级,提升一级是圆教初住菩萨,超越了十法界,这叫真信。
你取,取是愿,愿生西方净土,愿意亲近阿弥陀佛。那我要问你,你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如果还有放不下的,你那个愿不是净愿(不是清净的愿),那个愿靠不住。真正有愿,这个世间放下了,不再执著了,至少可以做到不执著。不执著从哪里说?不操心。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不再放在心上,那都是外面的外缘,身外之物,有很好,也不必刻意避免它,用不著;无也很好,也不刻意去求它,这叫什么?这叫随缘,随缘就是不放在心上。我心里头没有,不求这个东西,所以它来也好,不来也好,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这个人他怎么不往生?当然往生。
下面这个奉行,诸位要知道,奉行不是单单只讲念佛号,念佛号是奉行,我们世缘放不下,你没有奉行,这个东西带不走的。你有这个东西,累赘,你会受它的害,它系缚著你,你走不了。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只要有一条,你就往生不了。这也要奉行,怎么奉行?把它放下,要舍得干净。你要真正想求把握,你务必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要没有上善的条件,你到极乐世界跟人不能相处,那时候你怎么办?所以佛清楚,不是上善他不来接你,这一定道理的。他要把你接去之后,你天天在极乐世界吵架,跟人斗气,那怎么行!哪有这种道理。
所以真正要到极乐世界去,我们现前的这个世间就是我们修学测验的地方,我们在这个地方测验,是不是能够跟一切人和睦相处。善人可以跟他和睦相处,恶人也能跟他和睦相处,能修到这个程度,往生你有把握。为什么能跟一切人和睦相处?我心里头没有恶就能相处,外面有恶没关系,我心里头没有恶就不会排斥。我心里头有贪瞋痴,外面这个境界就跟我对立,就不能够相容。调解纷争,这里头有个很明显的道理并不难知,调解的人大公无私,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容易调解;调解的人要有私心,偏於一方,永远不能调解,这道理不难懂。如果我们心里面善恶二边都离开,调解就容易,六道十法界都好调解。心里面是非善恶没有断掉,你就困难,你就无法调解。起心动念都会有对立的那一方,你怎么办?这是严重的烦恼,这个烦恼障碍往生,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这里头,受、取、奉行都包括了一切法,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记住《华严经》上有个总的原则,你能够牢记,你就知道《华严》字字句句无量义,这个总的原则就是佛说了多次,「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每一字、每一句都含无量义,无量义就在这个字里面,就在这一句里头,字字如是,句句如是,这是华严境界。为什么?华严没有分别,华严没有执著,华严没有起心动念。所以《华严》字字句句都是圆满的遍法界虚空界,这称之为一乘大经,在大乘之上,圆满的法轮。法轮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学,圆满的教学。所以你要是看偏了、看窄狭了,你不能了解这个意思。
开经偈大家都很熟,开经偈是特别为《华严经》题的。唐朝时候《八十华严》翻译完成,那时候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是真的做了皇帝,她把国号都改掉了,她做皇帝的时候不叫唐朝,叫周,所以《华严经》也叫做《大周经》。以后她死了,中宗复位又恢复用唐,不用周。开经偈是她题的,题得太好了,以后多少人想做个开经偈,没办法,做不出比她更好,还用她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末后这句话重要。《华严经》上字字句句是如来真实义,圆满的真实义。我们再看下面一句:
【信能惠施心无吝。】
都是著重在这个『信』字。清凉大师的注解,「信财如梦,故无所吝」。世间之财,梦幻泡影,所以常想著《金刚经》这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有什么舍不得的?『能惠施』,惠是恩惠,能以恩惠对人,欢喜布施,没有悭吝的心,为什么?因为他信。清凉注得好。相信经上所说的,祖师所说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人生是一场梦,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虽然都知道,你没做到,你还是那么认真去计较,错了。你真正知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道里头你一样都不会贪著。
要用什么心态过日子?随缘,佛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行善随顺他,众生造恶也随顺他,菩萨。这世间人想不通,行善可以随顺,造恶也能随顺吗?对。世间人忍受不了,菩萨为什么能忍受?菩萨知道前因后果。琉璃王消灭释迦族,那时候释迦牟尼佛在世,释迦牟尼佛亲眼看到他的一个族群被琉璃王消灭了,斩尽杀绝,幸免於难的人很少,不多,这是一场大灾难。当时目犍连神通第一,他想救一些人,将族群里面五百多人用他的神通就放在他的钵里面,把这个钵放在天上,这安全!等到灾难过去了,他把这个钵再拿回来,里面的人都化成血水。这才向释迦牟尼佛请教这什么原因。佛说业力,冤冤相报。
佛就讲那是无量劫之前的事情。释迦族这个族群是在一个小村庄上,打鱼维生,捕鱼的。琉璃王那个族群就是鱼群,鱼群里头有两种鱼。释迦族的人大概也是遇到荒年,缺乏粮食,大量的捕鱼,几乎把鱼群全部都捕捞吃掉了,这个仇结下就深!所以这一生,那时候的鱼现在都变成人了,领头的就是琉璃王,带头的。释迦族的这些人这次又投胎,就是当年消灭他们的,这一下碰到了。过去世的因,这一生当中有些不善的缘那小事情,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释迦牟尼佛说他那时候也是释迦族这边的一个小孩,他没有抓鱼,他也没有吃鱼,但是也没有救这些鱼,他在旁边看,没动手。所以佛就跟舍利弗、目犍连他们讲,我们这一族被他消灭,这就是冤冤相报,我虽然没有种前面那个因,没有受害,我头痛了三天。正是美国人凯西所说的话,这世界上的人,任何一个人一生所遭遇的事情,没有一桩事情是突然的,统统都跟前面的因连到,跟来世的果连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能够不忏悔吗?
我们天天忏悔,我这一天对人、对事、对万物(对天地万物),有没有不善的念头,有没有不善的言语,有没有不善的态度,有没有不善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叫真的修行,就是前面讲的,清凉大师教我们的奉行。佛教导我们的,我们真接受了,我们真正做反省,真正做忏悔。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我们对人有善念,对人有爱心,对一切人事物认真的奉献、服务,好事情。好的要保持,不要失掉,不好的要改掉,这叫真修行。
人只要肯真修行,转凡成圣不是很长的时间。你看看过去,在中国佛门这些祖师大德,真正开悟的、证果的,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们超越了十信,至少是初住以上,就是超越十法界。教下的大开圆解,净宗念佛得一心不乱,密宗里头三密相应,这都成就的。你要问秘诀在哪里?给诸位说,秘诀就是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是我们用现在的话说你好懂。用佛法说,天天忏悔,认真修行,认真修正自己错误行为,勇猛精进,跟过去生中所修学的善根福德因缘就连上,他这一生成就快!我们这一生为什么这么困难?这个事情我很清楚,我是过来人。
我学佛到今年五十五年,五十五年要不是天天听经,天天学教,我跟谁学?我跟古来祖师大德学,没老师不行。我的《华严经》跟谁学的?我跟清凉大师学的,我跟李长者学的,我跟道霈禅师学的。《疏钞》是清凉的,《合论》是李长者的,《纂要》是道霈禅师的,我取他的注子,他是我的老师。这一次我讲《无量寿经》,过去我讲《无量寿经》完全依据李老师的眉注,参考隋朝慧远法师的注解。最后这一次还没讲完,这次所依的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的注解内容非常丰富,引经据典。这些是我的善友、是我的善知识,不在面前,做古人的私淑弟子。我讲《楞严经》,我依圆瑛法师的注解,长水法师的注解,这古人的,交光法师的注解,孙仲霞的《直解》,我依这几本注解。你对经有信心,对这些大德有信心,读经,看他们的注解,你才会有悟处。悟处能使我们推陈出新,就是在现前这个社会,现前我们这个生活状况之下,我们要怎样学习,怎样把经教落实在现实生活上,落实在现实的社会上,这真正有利益。
如来在一切经教里头,无不是教我们放下。你知道佛教菩萨六个纲领,就是六波罗蜜,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身心世界。我们在《华严》里面就讲得很具体,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你本来成佛。你现在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你现在染著了无明分别执著,无明就是妄想,所以变成凡夫。你要想想阿罗汉什么都不执著,为什么不执著?无我还有什么执著。阿罗汉确实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地清净。菩萨更进一步,不但四相没有了,四见都没有了。《金刚经》后半部,「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菩萨。见就是念头,念头都没有了,这叫真修行。
所以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也有这么个身相,需不需要?需要,可决定不能贪著,一贪著马上就堕落。要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态度维持这个生活,保持最低的生活方式?你看吃饭,每天去托钵,钵叫应量器,自己多大饭量就用多大的钵,太大就贪了,太小你吃不饱,所以叫应量器,是自己的饭量。衣,因为印度在那个时候,印度是热带,所以他只要三衣就够了。他的生活条件这么简单,三衣一钵,什么都不要,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不能多,有多是你有福报,你的福报要给别人享,那你的福报是永远享受不尽,不能够独享,独享福报很容易就没有了。佛法讲财为五家共有,你要常常记住这句话。可能一个突发的事情,你的财富全部丢掉了,这个事情我们见得很多。如何把财富保持住?布施,布施是真正保持。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没讲完,下一堂接著讲。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第五句,「信能惠施心无吝」。我初学佛的时候,老师教我看破放下,确实为什么放不下?放下就能施舍,看不破。以后我们体会到看破是学问、是智慧,放下是真实的功夫,与性德才完全相应,因为法性里面一无所有。《坛经》所说的本来无一物,那是法性。虽然本来无一物,但是它具足一切法,没有一法欠缺,圆圆满满的智慧、德能、相好。相好是我们今天讲的福报,德能是现在讲的才艺。换句话说,具足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才艺、圆满的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可是现在这三样东西,你一样都得不到,什么原因?你的自性迷了,你的自性被烦恼习气盖住了,所以它起不了作用,智慧变成了烦恼,才艺、福报都不能现前,学一点东西学得很苦。而不像诸佛菩萨、法身菩萨,他不学就会,为什么?本能,本善。
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丧失了,现在要用什么方法来恢复?老师教我的这个是妙绝了,就是放下。放下是把障碍放下,障碍性德的、障碍自性的这些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著全都是,无量无边,你得样样放下。果然真的放下,能力就恢复。你看看阿罗汉,这不算高,把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的执著舍掉了,不再执著了,他的智慧就透出一部分,德能相好也透出一部分。智慧是正觉,能力是六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宿命、神足、漏尽,他统统得到了。漏尽是我们讲的清净心,他的清净心还不能跟《坛经》比,《坛经》上说本来无一物,他还不到,因为什么?三大类的障碍他只去了一类,分别没断,妄想没断,所以他只超越六道轮回,而没有超越十法界。得这么大的利益,不再搞生死轮回了,六道舍掉了。
所以你相不相信自己?你不相信你就不肯放下。你要相信,真肯放下,不再执著,不再分别。开始学怎么学法?开始学的时候,一切随他去,别人怎么做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学习。我这样看不惯、那样看不惯,那就是执著。执著放下了,样样都看惯,没有一样看不惯;样样都欢喜,没有一样不欢喜。你肯舍,能舍财,能舍法、舍无畏,没有一样不能舍。世间人所得到的福报,福报是享得尽的。你得大福报,大福报你能享多久?我们在这个世间常常看到真有大福报的,经营跨国的公司,也听人家说经营不善倒闭了,倒闭是什么?福报到头了,没有了,那就不属於他的。倒闭之后,或者自己生活还能维持得下去,余福,余福就少了。
所以真正懂得的人,真正相信本来是佛的那是第一流的人,他什么都能舍;相信三世因果的人,他也能舍,为什么?他知道舍之后面有得,舍得。为了得,他就欢喜舍。舍是因,得是果。舍财得财富,舍法得聪明智慧,舍无畏得健康长寿,他愿意舍,他那个舍是从因果报应上的舍,他没有舍执著,依旧还是执著。这种施舍,你心里没有吝啬,果报是人天福报。他修的大福报,他来生到天上享福去了。大福报,人间没有那么大的福,他享天福去了。如果福报不大那就人间,人间享大福报,我们讲的大富大贵,那是人家前世修的,你可不必羡慕,羡慕是白羡慕,没用处。所以你要懂得,你要相信三世因果,你现在修,来世可以得到。
佛也用这个方法教人,这不究竟的方法,为什么?他心量很小,你教他大法他接受不了,他不相信。你说有超越六道轮回,他不相信,他迷恋在人天福报,他觉得这个世间荣华富贵不错,很好,他很快乐,他不愿意舍弃,佛就教他。你看佛多随缘。佛有智慧,知道他现在迷得很重,现在劝他是没用的,不会接受的,一定叫他去享福,福享尽了,他造的很多业要到三恶道受报。不是富贵人造业造得小,富贵人造业造得大,造大的恶业当然他受苦就受得重,地狱、饿鬼、畜生统统要受,时间很长。受尽苦头,遇到佛,佛给他讲三界太苦,超越三界那是真乐,他才能听得进去。所以佛度众生,不著急在一世,不著急在今世。佛照顾众生,生生世世,甚至於他有耐心,他可以等上个无量劫,也帮助你成就。因为他过去、现在、未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现在所说的时空维次他全突破了。我们一般人每天操心牵挂的事情太多了,这些东西是自性里头没有的,换句话说,全都错了。
真正想积功累德,向无上道,你要学菩萨。菩萨第一个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