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再计较是非人我,不再执著这个身相,你看身都不执著,身外之物当然更容易放下,它怎么能够影响你!
小乘须陀洹,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就受佛的气分,这是十信位里头。位次要往上升,二信、三信、四信、五信,愈是往上升接受佛的气分就愈浓,就是这么个道理。在我们来说,我们连初信位都没有证得,这个自己要清楚。初信位为什么没证得?我依然执著这个身是我,这就没证得,这个要知道!证得初信位的人,他自己晓不晓得?他自己晓得。明显的现象,烦恼轻、智慧长。不但如此,六通里面有两桩他恢复了,虽然恢复得不很大,他有了,哪两种?天眼通、天耳通。
天眼是能透视,现在中国人所讲的特异功能,能透视。隔著墙,那边房间里面有人,他能看得很清楚。天耳通,那边人在讲话,我这儿听得清楚,这两种能力恢复了。如果这两种能力没有现前,你自己要知道,我不是初信位的菩萨;不是初信位的菩萨,就是凡夫,六道凡夫。六道凡夫能不能有点佛的气分?也能得一点,小小得一点。要怎样才能修到?要决定依教修行。依教里面头一桩,我们净土宗的修学,我们说感应的事情很多。真正如理如法的老实念佛,一般讲三年,你就有这个感应,你自己会觉察到有佛的气分。对於世缘能放得下,没有贪恋,十善、三皈、五戒不会犯了,也就是说做到了,那就有佛的气分。气分虽然不强,非常可贵。
过去从来不知道有佛,没有亲近过佛陀的教诲,不知道有佛性,不知道本性本善,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不知道!接受佛陀教诲之后明白了,明白就是觉悟,这小悟。惭愧心生起来,要认真努力学习,不能把时光空过。只要认真持戒念佛,确实跟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彼此冥通,就通气了。我们一般说感应,这样子渐渐你就契入如来种。如来种大家都有,如来种有点动了,有点松动。凡夫因为烦恼习气太重,把你的如来种全部盖覆住,不起作用,虽有若无,非常可惜。这是四住菩萨,生贵住。
五住菩萨,「方便具足住」。前面四住全都是自利,为什么?自己修行没功夫,没有得真实利益,不能帮助别人;自己功夫得力了,一定要帮助别人,所以方便具足。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换句话说,最恰当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殊胜的方法,自利利他。这里举个例子,「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我们一般常讲相随心转,相貌是真的转了,没有修行的人,相貌是随著业力转;真正修行的人,相貌是随你的功夫转。功夫,尤其是念头,世法里头常讲,连算命看相的都常说相随心转。你的心善,相貌善;心清净,相貌清秀;有智慧,一看你是聪明智慧相;有福德,一看福相。
我们要转一切恶为一切善,这个功夫怎么做?恶的念头要断,恶的想法要断。善恶的标准,在佛法里面就是十善业,诸位一定要晓得,十善是纲领。你要不知道怎样去修,最便利的方法你可以参考《感应篇》,可以参考《弟子规》,这是最方便的。或者你去学习《沙弥律仪》,《沙弥律仪》里面有十条戒、有二十四门威仪。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日常生活必须要遵守的,那是性德,是佛菩萨的威仪。如果我们觉悟了,我们真的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就是。放下之后,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举止是自然就是这样的,哪里要学?诸位要晓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本来就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的思想、言行、举止,拿这个来对一对,几乎都违反了,这是什么原因?你要觉悟,这是我们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善。这些戒律都是我们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一切善法,迷失了自性,把这些善法扭曲了,变成恶法。自性里面决定没有杀害众生的,现在看到小动物没有恻隐之心,任意的杀害。自性里头没有偷盗的,现在往往看到有些东西,自己需要的就顺手牵羊,有意无意就想占别人便宜。这个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头本善,这个我们要知道。所以,迷失了自性,我们依照圣贤的行谊来学习,学习帮助我们恢复自性,恢复性德,这才是主要的目标。世出世间诸佛菩萨、大圣大贤,他们的思惟,他们的言论、行谊,是自性流露的,记录下来就是这些戒律,这些规矩。我们依照这个来学习,帮助我们断烦恼,帮助我们证菩提,帮助我们恢复自性。
方便具足,一开头举例子,从相貌上讲。我们在讲席当中说过很多次,你修行有没有功夫?看到你的相貌、看到你的谈吐、看到你的动作,就知道了,决定瞒不过人,无法掩饰。掩饰,做个假象,可以欺骗一些中下根人,上根利智瞒不过!真正有道德、有德行的人一眼就看穿了,你怎么能瞒过他?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自利利他要常常想著,怎么个想法?常常想利益别人,就是真正利益自己。佛家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西方宗教说「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中国五千年前老祖宗教人「父子有亲」,亲爱!你就晓得慈悲、爱是性德。我们今天迷失自性,爱没有了,心里面都是怨恨,这个念头愈迷愈深。怎样破迷开悟?把怨恨消除,把本性里面的性德、爱心找回来。
爱心找回来,你先学著爱人,然后回过头来就是自爱,爱人跟自爱是一不是二,不自爱是决定不能爱人。可是学习,是先从爱人,然后自己真正知道自爱。这是性德的原点,我们失掉了,现在要把它找回来。找回来的最初方便就是学著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舍己为人,你就很容易,真的不难把它找回来。常常想著,起心动念都想著利益众生,把自己的性德逐渐的恢复;自己性德恢复了,自然就能够影响别人,中国古人所讲的感化别人。不但能感化人,能感化众生,动物给你感化了,也能感化植物。能感化植物,你想想能不能感化天地鬼神?能!天地鬼神跟你彼此冥通。冥通是感应,不知不觉就有感应,这叫冥通。
第六位「正心住」。前面是讲的外面,正心是讲里面,里外是相关的。为什么不把正心放在第五,把方便具足放在第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个道理?实在讲不难。第五住是在学习,从事上认真努力在学习;到第六住,得清净心。得清净心,你的形相当然转过来了,「非仅貌相,心相亦同佛也」。在你修学过程当中,肯定先是相貌,然后从内心里头真正转过来。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心一同全都同了。我们自己在这么多年修行过程当中,这个事实真相体会到了。虽然我们没有,不要说十住,十信位我们都没有得到,但是理是相同的。真正改过,真正断恶修善,确实相貌改变,命运也改变了。
了凡先生接受云谷大师的教诲,用功过格每天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过就改,天天学改过,天天学自新。你说他的相貌有没有改?相貌改不难,非常容易。就跟江本博士的水实验一样。起个念头,相貌马上就改变了,一念善,你的相貌确实善的气分出现;一念恶,恶的气分出现了。陈希夷有《心相篇》,所谓是「心者貌之根」,心是我们相貌的根源。你要是佛心,那当然就是佛相;菩萨心,就是菩萨相;罗汉心,就是罗汉相。反过来,你要是畜生心,就是畜生相,畜生愚痴;饿鬼心就是饿鬼相,鬼是贪婪;地狱心就现地狱相,瞋恚、愤怒,相随心转。
佛是什么心?佛是平等心、慈悲心,平等慈悲,慈悲里头没有高下,平等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爱心没有条件。知道什么?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个自性,同体!现在人所说的一个生命共同体,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讲席对这桩事情讲得很多,常常讲是不是很繁琐?一点都不繁琐。为什么?没做到。前几天有个同修跟我说,学佛学了十几二十年,他说最近几个月他才觉悟,过去都认为自己学得很不错;现在一觉悟,真不行,佛的教诲不但是没做到,真的不懂。他来告诉我,现在渐渐懂得了,也认真努力去做,很欢喜。这个例子很平常,不希奇,许多修行人都是从这里过来的,只是时间长短各人不同。你看有人二、三十年才回头,才真正觉悟;过去功夫不得力,没懂。不是没听经,至少听我讲经也听了十来年,有没有听懂?没有听懂,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当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我们也明了,学佛是知难行易;换句话说,你真正懂得难,要做太容易了!千经万论,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说什么?无非是把事实真相给我们说明白。事实真相是什么?法性常存,是真的,就是自己的本性,禅宗里面讲见性成佛。你哪天把法性明白了,你就是佛,本来是佛!在法相,法相是从法性变的,影像,《楞严》里面讲得很清楚,是从法性里面生起的,它跟法性有没有障碍?没有。古人的比喻比得好,佛经上的比喻,法性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现在面对著电视机前面的萤光幕,萤光幕就是法性,萤光幕里现的这些现相就是法相,你说法相跟法性有没有障碍?没障碍。为什么?这个相对萤幕丝毫染著都没有,没有妨碍它,也没有染污它。
佛教给我们,哪天我们要懂得用心如镜,你就知道你自己本来是佛。我们现在麻烦在哪里?麻烦在法相里面迷了法性,以为法相是真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迷了法相,把法相当真,就起分别、就起执著,麻烦就出来了。妄想分别执著是假的,不是真的,好像是扭曲了法相,实际并没有扭曲。如果它真的是扭曲,那就不叫虚妄了!这个道理很深。这一关突破了,菩提道上就有很大的进展。知道什么?妄就是妄,妄本来空。所以虚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虚妄,你要懂得那个妄字,你就了解事实真相。
佛经里面,《般若经》上常常讲妙有,妙有非有,你不能说它有,你不能说它没有。现相是有,它无自性,无自性就是它没有自性,有自性是真的,没有自性是假的。法相有自性,所以佛叫它做实相,诸法实相;从八识变现出来的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虚妄的。虚妄的,你误会了,以为它是真的,亏就吃大了,你在里面生起分别执著,亏吃大了。你迷在里面,迷而不觉,起了错误的念头,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邪知邪见。严重的邪知邪见染污了身心,这个染污还是假的,不是真的染污,就好像作梦中的事一样,你说冤不冤枉?这桩事情,大乘经教里面,佛常常讲、时时讲、处处讲,那个听个几次的人就觉悟了,上根。这从前李老师跟我讲,绝对不是听一遍就开悟,所以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话就有道理。你总得千遍,一千遍不能开悟,再一千遍,你把悟门找到,诀窍找到了。那就恭喜你,锲而不舍,你就会明白了,恍然大悟。现在时间到了,这段我们就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第七住,「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增长」。身是讲方便具足,心是讲第六正心住,身心都与法性相应。日日增长,天天向上提升,这就不退了。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修行人在菩提道上进步的少,退步的多,退的太多了。一个班上的学生,真正不退转而成就的,或者有一个、二个,或者是一个都没有。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从上面六住一直看下来就不难明了。第一个真正的原因,他没有真正发菩提心,所谓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发的心不真,也就是说他没有真诚心,没有清净心,他的心念念还有自私自利,念念还有名闻利养,念念还有五欲六尘,还有贪瞋痴慢。怎么能不退?遇到殊胜的佛缘,他真的是很有善根,缘具足的时候很像个样子;这个缘一旦没有,外面境界恶缘现前,马上就随著外缘走了,就退了。决定不止古人所讲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不止!一日暴之,百日寒之。那有什么办法?
能叫我们念念增长而不退转,《十善业道经》里面,佛就有一段非常精采的开示。「佛告龙王,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一句了不起,我初学佛看到这一句,就寒毛直竖,无比的欢喜,这一法太重要了。这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太希有了,一切世间不只三恶道,不只三善道,还有声闻、缘觉、菩萨道,九法界众生都有苦处。什么方法能断一切世间苦?我们读到经文,「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常念,心善;思惟,思想善;观察,行为善,又还要求著务必要念这三个善,心善、思想善、行为善,念念增长。增长的秘诀,「不容毫分不善夹杂」,那是真的增长!
末后给我们讲,这一法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人天的根本,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都是以它为根本。这段开示太重要了!你要是真正体会到,我相信你决定全心全力修学。为什么?一切世间真的太苦了,离苦得乐莫过於此,怎么能不认真干!十善业道为什么你做不到?这段开示你没听懂,知难行易。怎么没听懂?没听懂再听。如果听上一千遍,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用上个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每天专听《十善业道经》。到哪天真的豁然大悟,你完全落实了,那就恭喜你,无上菩提你把基础做好了。无上菩提,菩萨五十二层阶级,就好像五十二层大楼,你地基做好了。
没有十善业你没有地基,没有基础,没基础是你人天基础都没有。人命苦短!不要以为一百年很长,你问问一百岁的老人,他告诉你一弹指耳。中年以上的人,逐渐对於人生苦短有了体会,年轻的人不懂,五十以上的人懂得了。回头想想童年的时候就像昨天一样,再过五十年也像这样一样快!我们这样宝贵的时间,这样浪费掉你说多可惜。光阴、身命应该用它来提升自己,这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最聪明的人,没有糟蹋,没有浪费;用在其他方面全都落空,你不能不知道。日日增长没有别的,不能有不善夹杂,你就要远离一切不善,你的善法才能增长。什么是不善?自私自利是不善,名闻利养是不善,五欲六尘是不善,贪瞋痴慢是不善。你能不能远离?
自己有福报,这福报是过去、今生修得的,修得的福报给别人享,你就对了;自己要享福,肯定堕落在我刚才说的十六个字里,不能享福。释迦牟尼佛在世,就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他真有福报,为什么要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做出形象给我们看,福不能享。佛教给我们以苦为师,物质生活上缺乏一点,有些不足,也就是我们勉强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这样是什么?这样你有出离心,你知道苦。物质生活一富裕,把苦忘掉了,也就是警觉心没有了。所以人生苦短,必须要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心,要脱离六道,要脱离十法界。
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要修十信!十信心满,到贤首菩萨这里,再断一品无明,他就超越十法界了。我们经读到此地,知道是真难,真不容易,我们这一生行吗?可以说自己毫无把握。那我们就另找第二条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行!没有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也能往生。你要知道初信位的菩萨在断烦恼等於小乘初果,小乘初果前面还有个位次,叫初果向。方向、目标是初果,他还没有达到初果,这是什么位次?我们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