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地图-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井绿
茶史追溯
双井绿茶产于修水县双井村,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记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非常喜爱家乡的双井茶,常常将双井茶分赠给好友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并赋诗赞赏。欧阳修的《归田录》中还将它推崇为全国〃草茶第一〃。后来,双井茶的品质不断得到提高。1985年获优质名茶称号。
茶诗为证
双 井 茶(节选)
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双井茶送子瞻
黄庭坚
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喂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催公静碾茶
黄庭坚
雪时过门多恶客,春阴只恼有情人。
睡魔正仰茶料理,急谴溪童碾玉尘。
茶导游
双井绿的产地双井村,位于修江上游的杭口镇,为黄庭坚出生地。村前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庭坚墓。该村江边有座石崖形成的钓鱼台,台下水中有二井,北岸山腰石壁上有黄庭坚手书摩崖石刻〃双井〃 二字。茶园坐落在钓鱼台畔,这里依山傍水,土质肥厚,气候湿润,茶树芽叶肥壮,柔嫩多毫。
名茶鉴赏
双井绿茶外形紧圆带曲,形似凤爪,锋苗润秀,银毫披露;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厚,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净。
宁红茶
茶史追溯
宁红工夫,简称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修水县。修水红茶的产生,始于清道光年间。《义宁州志》记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茶砖各种〃。因当时修水县属〃义宁州〃,故所产红茶,称为〃宁红〃。〃宁红〃最盛时期为清光绪十八到二十年(1892…1894)年,输出量每年达三十万箱,修水占百分之八十,即达二十四万担。
修水县作为〃宁红茶〃出口生产基地,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多次获省级和国家奖励。
名茶鉴赏
〃宁红〃以其特有的风格而称誉于世,特级宁红成品茶,紧细多毫,锋苗显露,略显红筋,乌黑油润。鲜嫩浓郁,鲜醇甜和,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正如威廉o乌克斯《茶叶全书》所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入,在拼和中极有价值。〃又说:〃修水县所产红茶为名贵之拼和茶,外形灰色而有芽头,条子紧密,汤色佳良〃。
茶导游
宁红产区位于江西西北边隅,幕阜、九宫两大山脉蜿蜒其间。山多田少,地势高峻,树木苍郁,雨量充沛。土质富含腐殖质,深厚肥沃。春夏之际,云凝深谷,雾锁高岗,茶芽肥硕,叶肉厚软,造成宁红工夫优良的自然品质。
第四部分第一站 黄山黄山毛峰
站点特色
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有名可数的山峰72座,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或深壑幽谷,或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黄山集全国各大名山之长,如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雄秀,庐山之妩媚,衡山之飘逸,黄山无不兼而有之。黄山之美,美在遍布峰壑的黄山松。它们有仰有卧、有伸有曲、有盘有挂,终年苍翠竞秀,姿态非凡。 黄山之美,美在瞬息万变、瑰丽壮观的云海。黄山之美,美在布局的奇巧。黄山之美,还美在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李白游黄山写下〃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诗句,把黄山描绘成金色的莲花。明代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到黄山一游再游,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千古赞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桑塞尔博士视察黄山,动情地说:〃在我看过的山中,黄山是最绝妙的山。〃
黄山,景美茶还美,景绝茶更绝,黄山名茶黄山毛峰以其特殊的魅力倾倒了无数茶人。
茶史追溯
黄山产茶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 〃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1955年,黄山毛峰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6年,被外交部选为外事活动礼品茶。
茶导游
黄山地区,〃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黄山风景区内海拨700~800米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慈光阁等地的品质最好。风景区外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峰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峦迭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很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优秀品质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名茶鉴赏
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品饮黄山毛峰时,以80℃左右水冲泡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如用黄山泉水冲泡黄山茶,茶汤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也不会留下茶痕。
民间传说
黄山毛峰的传说
相传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僮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斜挎竹篓的老和尚,便跟着老和尚到寺院借宿。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沸水冲泡下去,只看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后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幽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叮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再说熊知县回到县衙,正遇同窗好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黄山毛峰转赠给太平知县。太平知县想献仙茶邀功请赏,就将仙茶献给皇上。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出仙茶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知县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慨万端,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还遗有正志和尚的坟墓呢。
美食评点
黄山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色、香、味、形俱全,注重火功,故徽菜香
味不走,汤浓味醇,令人回味无穷 。正宗徽菜有〃清炖石鸡〃、〃火腿甲鱼〃等。
建议游客去品尝绝妙的黄山风味小吃,夜幕降临之后,在小吃摊上可享受到〃黄山二石〃(石鸡烧石耳)、〃黄山二冬〃(冬笋烧冬菇)、〃三丝锅巴〃(鸡丝、笋丝、火腿丝)以及〃毛蜂虾仁〃、臭鳜鱼、五城豆腐干等。
另外,还有油煎毛豆腐、 徽州臭豆腐、油酥烧饼等,都是便宜又好吃的美味。
交通指南
黄山市地处华东腹地,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一应俱全,往来便利,进出通畅。黄山机场开通有至北京、香港、广州、上海、合肥、天津、海口、深圳、福州、杭州、武汉、西安、 桂林、昆明、厦门、珠海、澳门等城市的航线。皖赣线贯通黄山市全境,有多个车次直达北京、上海、青岛、南京、合肥、景德镇、南昌、厦门、鹰潭、 福州等地。黄山的北面是长江,四川、湖北的朋友可以乘坐江轮经水路来黄山,乘船到贵池上岸,再乘汽车来黄山。黄山周边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芜湖都有直达的汽车班次往来黄山。
第四部分第二站 九华山九华毛峰
站点特色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九华山以其风光旖旎而独领风骚。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原名九子山,诗仙李白探访九华之后,因赞其九峰秀如莲花,吟有〃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句子,九子山遂得名〃九华〃。九华山开放有山前、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五大景区,风景区总面积约120余平方公里。
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香火鼎盛。唐开元年间,新罗国国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行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著名景点有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等。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好山出好茶,九华毛峰就生长在秀丽的九华群峰间,并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来九华的茶客。
茶史追溯
九华山产茶历史悠久,据《青阳县志》记载:〃金地源茶:为地藏从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地藏即是唐代的高僧金乔觉,由此可知,九华山产茶始于唐。南宋时著名宰相周必大曾畅游九华山,著有《九华山录》,记载〃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而北苑茶是当时有名的名茶,这说明宋代九华毛峰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发展。据《九华山志》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还有天台云雾、九华龙芽、南苔空心等。1915年,九华名茶曾在巴拿马赛会上获金质奖。
1983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恢复九华山历史名茶的研究试制工作。1985年,九华毛峰获芜湖市名茶称号,后又获省名茶称号。
茶导游
九华毛峰主产于九华山上的九华镇,这里地势呈燕窝形盆地,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覆盖面积大。茶园分布于峻岭之中,沐浴云雾露霖,为茶树优良品质的形成垫定了自然环境。
九华毛峰开采于清明谷雨之间,采摘初展的一芽两叶为名茶,现采现制,均匀烘制,剔除劣叶,做到鲜、嫩、匀、净。
茶诗为证
送童子下山
金地藏
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惯于金地聚金沙,
瓶添涧底休拈月,烹茗殴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名茶鉴赏
九华毛峰中品质最优的是十王峰南麓道僧洞的黄石溪毛峰和十王峰北麓下闵园的闵园毛峰。九华毛峰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细嫩,旗枪紧裹,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清醇高爽,汤色黄绿明澈,滋味甘醇回甜,叶底鲜嫩厚实。冲泡杯中,宛若兰花曼舞,别有一番情趣。此外,九华毛峰还有杀菌、防病、助消化、沁心、明目、利尿等功效。
小贴士
九华毛峰是〃茶禅一味〃的很好注脚。史载九华毛峰初时为僧人所栽,专供寺僧独享,用于僧人坐禅时驱睡和招待贵宾香客所用。九华山的金地藏不仅精研禅理,亦很好茶,有诗《送童子下山》为证,说明了九华山僧人还是茶艺的传播者。僧人释虚云有诗曰:〃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樵又采茶。此刻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
土特产推荐
黄精通称〃九制黄精〃,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石耳俗称石皮,为地衣类低等植物。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
九华山竹笋味鲜可口,历来为九华山名产。
交通指南
九华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周边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南昌、长沙、合肥、芜湖、安庆、池州、铜陵等许多大、中城市。游客乘飞机可抵合肥、安庆、黄山、南京等机场。乘轮船可抵池州港,乘火车可抵铜陵站、黄山站然后换乘汽车直达九华山风景区九华街。游客乘汽车抵达九华街后,即已进入九华山风景区的核心地带,从这里既可沿旅游蹬道(石板路)攀山越岭,徒步揽胜;也可继续坐车直达许多景点(寺院)观光;还可乘缆车、滑竿等,趣味盎然。
第四部分第三站 太平湖太平猴魁
站点特色
〃黄山情侣〃太平湖位于黄山区北部,南与黄山相依相偎,恰似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风和日丽的天气,在湖水中可清晰地见到黄山的倒影,故有〃水中黄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