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有失国体(网络版) 作者:天如玉(晋江金推vip2014-01-03正文完结) >

第30章

有失国体(网络版) 作者:天如玉(晋江金推vip2014-01-03正文完结)-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绍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那还差不多。”
  没了她的掺和;反而进度快了;嫁衣很快就制好。竹秀迫不及待地叫荀绍穿上试试,她拗不过;只好披在身上看了看,竹秀连连点头说好;原本好好地笑着,却忽然转头抹了抹眼泪。
  荀绍不用问就知道她一定是想到了死去的哥哥。
  若是父亲和哥哥还在世,此时知道她要嫁的人是应璟,不知道该吃惊成什么模样,当初他们可算是水火不容啊。
  她心中感慨怅惘,面上却故作镇定地岔开了话题,总算让竹秀的眼泪止住了。
  虽然这些日子没上朝,荀绍却知道朝中的事情。听说幼帝派了黄门侍郎再率一千禁军,前往南康郡迎接公主归都待嫁。
  她隐隐觉得不安,公主显然还没放开,这一回来,自己和应璟就要办喜事,只怕她心里会不痛快。
  可是很快又传回了新消息,侍中带的人还没到南康郡就没了消息。
  幼帝对此自然不悦,派大臣出去办事,还没办好人却不见了,这算什么。他又派了都中将领前去,这次是人走到半道忽然快马赶回,带回了举朝震惊的消息。
  明朔二年九月,南康王扣押侍中,拒绝护送公主返都,于南康郡中细数宁都侯应璟十大罪状,包括贪赃枉法、结党营私、错断冤案、逼迫公主外嫁等,高举“清君侧”大旗,发兵三十万,北上洛都。
  应璟毕竟长袖善舞,在谁面前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南康王忽然发难,罪状虽然喊得够响,却也只在朝中有些影响。坊间一片哗然,如何相信那个君子端方的国舅会是这种乱臣贼子?
  再说了,史上哪有这般大公无私的良臣?南康王的野心简直昭然若揭。
  太后本就对这个身份尊贵的藩王不放心,此时更是提心吊胆,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老丞相十分机警,提议一面下令沿途守军抵挡,无论如何坚决不能让南康王率军北上,一面派人议和,毕竟是皇室宗亲,能劝退最好。
  作为靶子,应璟此时显然不适合发表言论。他也有数,幼帝和太后没有问他,他便也没开口。太后大约是太过慌张,也没有时间来理会他,反倒说了荀绍几句。
  “定远将军上次陪同公主去南康郡,难道就一点都没看出端倪?”
  荀绍因为婚事的事没有受诏在场,应璟怕太后误会,解释道:“太后息怒,其实定远将军当时回报了南康郡中马匹买卖一事,是臣没有引起重视,也没细查。依微臣之见,此事南康王必然早有安排,微臣不过是他用来反叛的借口,甚至中原四郡士兵突发瘟疫一事也是他幕后主导,如今他北上这一路若是恰好走的那四郡的路线,那便证明微臣的猜测没错了。”
  太后瞪了他一眼,却也没说什么。
  最后还是采纳了丞相的建议,南康王尚未被直接定义为叛军,但幼帝已经下旨,沿途所有守军需严密防备,绝对不可让三十万兵马进入洛阳。而派去和谈的正是和南康王有交情的大将军周丰容。
  周丰容这一去便是十数日,没有传来半点好消息,而南康王的大军却还在继续前行。应璟没有猜错,他的确走的就是那条路线。
  晋兴、襄庸、淮南、武昌这四郡是直上洛阳最近也最便利的路线。因为之前刚爆发过瘟疫,四郡军队力量被削弱了许多,这三十万南康军沿途北上,虽然受到了抵挡,但南康王谋反是早有所图,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势如破竹,根本挡不住。
  九月十六本是订好的出嫁之日,南康军已经压到了豫州境内,直逼洛阳。
  荀绍自然也没什么心情再准备婚事,一早起身,打算入宫去主动请缨平叛,却被竹秀拦住了。
  “你就别凑热闹了,现在矛头对的是国舅,你出面,会被人说成假公济私的。”
  荀绍自然明白她是为自己安危着想,只有她这种在婚期将近时失去过的人才会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她再了解不过。
  “话虽如此,我荀家世代忠良,如今有人企图谋反,岂能坐视不理?若是只因几句口舌之非便畏首畏尾,才叫懦弱。”
  竹秀说不过她,无奈道:“实话告诉你好了,现在根本没到开战的时候。”
  荀绍不解:“什么意思?”
  “我刚刚去了趟宁都侯府,听饭桶说了,现在南康王并没有继续发兵洛阳的意思,反而对朝廷提出了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要求朝廷交出国舅,只要交人就退兵。”
  荀绍难以置信,南康王这么大张旗鼓的发兵就是为了逮应璟?
  “那朝廷怎么说?”
  “还不知道。”
  荀绍左思右想不放心,还是决定去宫里走一趟。
  洛阳的九月景色出奇地美,荀绍走在路上,看着沿途繁花锦簇,枫红似火,想到不远处有个虎视眈眈的南康王,这一切有可能毁在战火之中,心情便低落了下去。
  她对南康王此人印象不坏,不仅儒雅还痴情,对公主也是一副好兄长的姿态,怎么也想不到他会突然反叛。
  看应璟到现在都不慌不忙,也没私下提醒过她什么,也许对此事是早有预料的。但就算未卜先知也没用,若是太后真起了一石二鸟的心思,要将他推出去,那他也是没办法阻挡的。
  想到这里,她狠狠一甩马鞭,快速朝宫门冲去。
  御书房里居然挤满了人,荀绍进去,倒是看到不少应家人,杜衡也在,但并没有见到应璟。
  向幼帝见了礼,她没急着开口,想先看看皇帝的态度再说,却听见众人议论的事情居然和大将军有关。
  “陛下派大将军前去劝退南康王,本是天大的恩宠,奈何南康王竟然将大将军扣压下来,简直是藐视陛下!”说话的是周家嫡系武将。
  杜衡却幽幽道:“陛下明鉴,谁都知道现在南康王的目标是宁都侯,如何会扣押与自己交好的大将军?说不定是另有隐情吧。”
  周家势力哄然喧哗开来:“什么意思?你说的隐情是什么?”
  “莫非是想含血喷人说大将军通敌叛国不成?”
  杜衡肃然道:“这话我可没说,南康王算不算是敌还未知呢,你们倒急着给大将军找罪名。”
  “你……”一群武将如何能在口头上占便宜,气得面红耳赤。
  荀绍听出了个大概,向愁眉苦脸的幼帝行礼道:“臣有本奏,大将军为人正直,满朝皆知,定不会与南康王勾结。陛下不妨再等一等消息。”
  “还是定远将军明白事理。”周家人跟着附和,顺带鄙视杜衡。
  荀绍又道:“倒是南康王的条件……敢问陛下有何打算?”
  她这么一问,所有人便忍不住将视线投到了幼帝脸上。
  幼帝很不自在,干咳了好几声:“咳咳咳咳咳,此事还在商议,宁都侯自称会有决断,朕和母后也在静候佳音。”
  老丞相瞥一眼荀绍:“怎么定远将军对宁都侯的想法竟丝毫不知么?”
  荀绍知道他老人家脑筋转得快,怕他误会自己是隐而不报,严肃道:“老丞相也知道自古以来的规矩,男女成婚之前不宜见面,我与宁都侯已有一阵子没见过面了,连书信往来也无。”
  老丞相扶着胡须点点头:“这样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没有讨论出任何结果便又各自退了回去。
  荀绍叫竹秀再去宁都侯府一趟,问问应璟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可竹秀回来说并未见到应璟,他已经入宫去了。
  没有收到应璟的消息,却收到了周丰容的消息。
  八百里加急密函急送入都,呈交陛下亲启。里面所述与南康王所言并无二致,唯一强调的是南康王并非是在拖延,倒有些像威胁,他说要朝廷交出宁都侯的话是认真的,这其中却是含着桩私怨。
  竹秀知道荀绍担心,又去了宁都侯府,在那儿一直等到应璟回来,这次总算带回来了消息。
  “婚期只怕要再推一推了。”竹秀说到这个有点不高兴,脸绷得紧紧的:“国舅说了,让你安心待嫁,他已有了计较,已禀明陛下,你且安心就是。朝廷要用你的时候自然会有陛下圣旨下达,你千万不要强行出头。”
  荀绍皱眉:“那你就没问他到底有什么计划?”
  竹秀咂嘴:“你傻吗?他都说了告诉了陛下,是我这种小民可以得知的吗?”
  荀绍抿了抿唇。
  十月初六,早霜降了一层,南康王的军队向都城推进了一百里,周丰容仍旧未能回都。
  荀绍一早起床,眼皮突突的跳,在这节骨眼上便总感觉没什么好事。
  洗漱好上朝,只见晨光微亮的大街上迎面走来一队禁军,当中马车华贵,她打马走近,却被禁军拦住,连她身上官服也视而不见。
  她皱了皱眉,还以为是哪个爱摆架子的官员要出行,也没放在心上。
  等到了朝上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幼帝当堂宣布道:“宁都侯自认南康王起兵之事罪责在自己身上,主动要求前去和谈,国之肱骨,家国为先,朕感佩在心。”
  荀绍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南康王对宁都侯有私怨,岂可让他孤身涉险?
  比起震惊,更多的是后悔,若是知道当时车中的便是应璟,她可能当场就拦下他了。
  幼帝显然早有准备,未等应家人和其他臣子发表任何意见,匆匆喊了声“退朝”便走人了。
  回到府中,竹秀追着荀绍问情形如何。
  她说了声“没事”,回到房中,对着压在箱底的大红嫁衣看了许久,又默默合上。
  作者有话要说:揪住日更君的耳朵总算把他拖出来了,周末愉快啊亲爱的们~~╭(╯3╰)╮


☆、第四九章

  南康王扎营的大帐里供奉着一座牌位,上面却没有名讳。
  从得知应璟主动前来的消息后他就在牌位前站着;嘴边噙着淡淡的笑意;犹如眼前人还在人世时一般。
  多年前他还是个长在深宫里的皇子,每日过着察言观色左右逢迎的生活。
  那日宫中设宴;他在母后宫中;大臣家眷前来拜见,他来不及退去,便去了屏风后回避,恰好站的位置看到了末尾一个身着鹅黄衣裳的小姑娘。
  她顶多十三四岁的模样;垂着头站在那里,像是很怕生。他百无聊赖;就这么盯着她看了许久,后来那姑娘不经意间抬了一下头;蓦然和他的视线撞了一下,惊讶地眼睛都瞪圆了。他捂住嘴,险些笑出声来。
  这件事不过是一个片段,年岁渐长,很快就抛诸脑后。
  直到那一年春日狩猎,他猎了只狐狸,从上林苑径自打马去了洛阳街市,要找个灵巧的师傅给母后做个围脖,经过闹市时却瞥见一张熟悉的脸。
  已有两三年未见,照理说此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姑娘却好像没什么变化,依然是俏生生的脸,依然是纤瘦的身段,甚至依然穿着件嫩黄的衣裳,他一眼就认了出来。
  但人家显然已经记不得他了,她由一个婢女陪着,没有戴帷帽,也没有其他随从,看起来竟有几分落魄。
  这实在是不公平,在你还记着对方的时候,对方却根本未曾将你放在眼里。
  他决定捉弄一下她,遂打马上前叫住婢女,不想这一开口竟然就结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她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家的千金,连当初入宫也是被人家顺带着领进去的,甚至现在越来越窘迫,父亲忠厚老实,官场却诡谲多变,跟对了势力飞黄腾达,跟错了人便永无翻身之日。
  年少轻狂,温柔乡里少不得许下山盟海誓,但她每次都因身份低微婉拒了他。等到他长兄继位,他获封南康王,又提出带她去南康郡,她才终于松口。
  原本已经计划好,他去南康郡安置好一切便回都向先帝禀明心意,请求赐婚。
  然而那两年郡中并不安宁,朝堂也不安稳,魏国又杀了过来,战乱频仍,先帝劳心劳力。身为皇室子弟,当国事为先,岂能只顾儿女情长,他只能压着此事暂且不提。
  战事之后,西北军政变化,朝堂势力亦是大变。
  应璟的名号变得响亮起来,应贵妃有了封后的趋势,应家势力雨后春笋般兴起。
  跟错了人的代价太过残酷,小官吏因为地位低微,反而背了许多黑锅,他本人被判斩首,全部家眷皆入奴籍,流放三千里。
  南康王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本就是个弱柳扶风的姑娘,如何经得起那般颠沛流离。等他好不容易赶过去,人已入土,连尸首都未能见着一眼。
  多少温柔缱绻,一朝尽散。身份和地位自然有阻隔,但怎么也比不过生与死。
  本不该是这样的结果,若不是应璟贪图权势、铲除异己,那官吏一家就不会被连累,他心爱的人也不至于遭受颠沛流离之苦而亡。
  他在坟前立下过重誓,一定要替她报仇,直到今日,终于能化为现实。
  “放心,应璟的命和权势本王都会拿回来,你不会白白受苦的。”他轻轻抚了抚牌位,温柔如初。
  “报——”有士兵从外面小跑了进来:“启禀殿下,宁都侯的车马在途中翻下山崖了。”
  南康王霍然转身:“你说什么?在哪里?”
  “就在入豫州地界的荒山中。”
  “有好好的官道,姓应的为何要走深山?”南康王眯了眯眼,心中已然反应过来:“好啊,本王还道他如何这般好心肯过来送死,原来是故意摆本王一道。”
  这样一来朝廷可以推卸说人已经送来了,他却根本没见着人。说不定应璟什么事也没有,转头就跑回去了!
  “来人!搜山!”
  荀绍人正在府中焦急地等待消息,幼帝身边的太监李园忽然登了门,说是有圣旨要宣布。
  她连忙走去前厅跪下听宣,以为会听到自己被任命出征的消息,哪知皇帝竟然要她回西北待命。
  “李公公,是不是我听错了?”
  李园笑道:“荀将军没听错,陛下和太后是有何安排奴婢也不得而知,但圣旨里就是这么写的,将军不信可以自己看。”
  荀绍接了旨,展开又看了一遍,的确一字不差。
  如今大将军不在,都中的将领就属她官阶最高,在这紧要关头怎么会让她回西北去?
  她怀揣了一肚子不解,却也只能领命。也怪她一直无心深究朝中关系现状,如今情形未明,她心中没谱,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听从应璟的建议,一切听朝中安排。
  竹秀也觉得此时回西北再好不过,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荀绍好好地嫁出去,能远离是非最好。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两人第二天便上了路。这次是奉了皇命,出行也有了定远将军的规格,走的慢了些,刚好可以沿途打探豫州那边的消息。
  就在她们回到西北不久,一辆马车由十几个护卫护送着,在夜半时分冲进了洛阳城门,直奔皇宫。
  幼帝在睡梦中被惊醒,披衣起床,就见殿门大开,范一统浑身是伤地冲了进来,跪在他面前时几乎要朝前摔倒。
  “你这是怎么了?”幼帝一时惊诧,竟亲自上前扶住了他。
  范一统平复了一下喘息,声音虚弱地唤了一声“陛下”就晕了过去。
  “来人,快传太医!”幼帝简直有些手忙脚乱,等到左右宫人将范一统扶去榻上,他才想起叫来护卫询问情形。
  一名护卫禀报说宁都侯路上遇到了意外,车马翻下山崖,后又被南康王派人捉去了,范侍卫和他们几人是寻机逃出来的。
  话说到这里,范一统苏醒了,他推开御医坐起身,显然有些急切,又连忙下榻跪下:“陛下,小人有事起奏。”
  幼帝连忙道:“可是舅舅有什么危险?你快说!”
  范一统一时着急,连咳好几声:“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