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第1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而随意。
楚子高慢慢就放松了下来,他以前一见大大小小的官员就紧张。是因为不知道对方会狮子大开口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一见夏想也紧张,是总想为夏想做些什么,却又不敢开口,怕夏想批评他。
人和人的差距巨大,高官和高官的差距。也是有天壤之别,楚子高一直酝酿了许久的情绪。终于等和夏想碰杯时,说出了口:“我和夏省长认识十几年了,感谢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关怀,我一直很内疚没能为领导做些什么,送钱,太俗了,我也知道领导最反感别人送钱。送礼,也太俗了,什么礼物都表达不了我对领导的感激。今天我就斗胆向领导提一个要求,请领导指示。”
夏想明白楚子高的心意,微微点头:“有话就说,子高,不是外人。”
楚子高鼓足了勇气:“这些年我在夏省长的指点下,在连总的指导下,也赚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但总想为社会做些什么。十几年来,我每年都拿出几十万存起来,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我是想存给夏省长,等夏省长什么时候需要,就全部取出来。我算算,帐户上大概有小1千万了,我想是时候取出来了,请夏省长批示。”
楚子高话说得好听,其实还是有意将1千万交由夏想全权处置,虽不明说送礼,其实和送礼并无区别。
1千万虽然不少,但相比这些年来楚子高得益于夏想的帮助而扩大的生意,实在又是不多。倒不是楚子高小气,而是他怕拿出太多了,会让夏想责怪他。但太少了,又拿不出手,就选了一个折衷的数目。
楚子高以为夏想会推脱几句,然后让他将钱转到一个什么基金会,不料夏想却几乎没有犹豫,开口说道:“难得子高有一片为国为民之心,1千万,我替孤寡老人收下了。”
楚子高一愣。
夏想又说:“拿出1千万兴建一座养老院,子高,燕市人民将会永远铭记你的善举!”
楚子高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心中既惭愧又感动,惭愧的是这么多年了他还没有看清夏想的为人,以为夏想真是爱财之人,感动的是,夏省长表面上是收了他的1千万,承了他的人情,其实还是在替他着想,让他的钱花到实处,花到刀刃上,并且成就了他的慈善之名。
楚子高站了起来,倒了满满一杯白酒:“我敬夏省长、曹总、连总一杯!”
话一说完,三两多白酒一饮而尽。
夏想也喝了半杯白酒,他知道,楚子高肯定会认真执行他的建议。
确实,夏想一行下午离开燕市,当晚,楚子高就选好了地点并且调拨了资金,还主动追加了500万,共计1500万兴建燕市第一家设施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养老院。
养老院的名字楚子高都想了——理想之家,寓意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理想之家。
夏想一行在燕市用餐完毕,也没再停留,驱车直奔京城而去,路过下马河的时候,望着下马河波光浩荡的河水,夏想的思绪一时飘远,莫名想起了下马区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下马河河水,奔流不息了十几年,夏想的官场之路,也一路高歌猛进了十几年。遥望远处齐氏集团的帝王大厦——名字虽有点俗,却是在齐亚南的坚持之下,非要改成了帝王大厦——想到彭云枫等人正在忙碌的大事,夏想微微一笑,等他从京城再回下马区时,等他再次站立在下马河畔之际,已然今非昔比,规划的十年蓝图不是燕省,也不是西省,而是全国!
快到京城时,刚下高速,夏想又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夏省长好,我是刘一琳。”
刘一琳……夏想的思路迅速理了一理,说道:“刘市长好。”
刘一琳似乎迟疑了一下才说:“夏省长,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当面谈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现在就在京城。”
“我也刚到京城。”夏想想了一想,并不知道刘一琳找他何事,不过他和刘一琳毕竟是老朋友了,就说,“这样,你等我电话。”
“好的,事情确实很重要,希望夏省长认真考虑我的要求。”刘一琳又特意强调了一句。
夏想心中闷闷的,刘一琳急着和他见面,意欲何为?不过只是微微一想,又抛到了一边,因为,汽车已经驶入了曹永国的住宅小区。
连若菡并未随行,下了高速之后,就和夏想分道扬镳去了吴家。
曹永国居住在政协的家属院中,是一栋跃层住宅,楼上楼下总共300多平方米,不是别墅胜似别墅。
按说曹永国调来京城时间也不短了,但夏想还是第一次来到新家。
曹殊君夫妇也在。
又是一次家人大团聚,夏东转换角色的水平挺高,刚在爷爷奶奶面前扮演了可爱调皮的孙子,又在姥爷姥姥面前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外孙。
王于芬精神状态不错,一如从前对夏想十分疼爱,是典型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心态。曹殊君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以前的沉稳了太多,再也没有以前的傲慢和不可一世,见到夏想必恭必敬,只叫了一声“姐夫”就不多话了。
曹永国红光满面,得意地向夏想说到他在书法上面的进步,以及他又结识了几个京城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等等,反正他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角色,没有别的省委书记退下之后的寂寞和无助,而是精神饱满,生活充实,反倒比退下之前身心都更健康了几分。
夏想由衷地替岳父感到高兴,人老了,再恋权不放又能多抓几年?早晚还得松手,早松早省心,说不定还可以多活几年。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是近年来少见的一次大团圆,正开心时,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曹永国一脸惊讶地说道:“谁来凑热闹了?平常我这里客人不多。”
打开门,曹永国一下愣住了,门口站着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好几个人。
夏想也惊呆了,来人……他全认识,他就知道,又将是一次空前热闹的聚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184章 初具气象(求月票)
夏想和曹永国有许多共同的朋友,毕竟都是从燕市起步,在燕省借势,并且迈向了全国。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
『门』口站着的几人,如果说当前站立的陈风不让夏想惊讶的话,后面的几人,就让夏想颇有惊讶之意,不是惊讶几人会来,而是惊讶几人怎么会聚在一起?
陈风站在最前面——都退居二线了,同来的几人也不讲究排序了——他的后面是叶石生。叶石生按级别,比陈风要高。
如果叶石生的出现只让夏想微微一惊,那么叶石生后面的钱锦松就让夏想很是吃了一惊,钱锦松怎么也来了?
再看钱锦松的身后,是宋朝度、李丁山、邢端台、卢渊源、胡增周,甚至还有方进江,夏想就恍然大悟,总算明白了什么,又欣慰地笑了。
如果再加上梅升平和付先锋也出现的话,就差不多凑齐了,就是国内官场上曾经提过一提但却没有形成气候的燕省帮!
也确实,众人都是燕省走出来的高官,但大部分只是有过在燕省为官的经历,并非全是燕省人。但又不得不说,宋朝度、李丁山,再加上了夏想和曹永国,燕省走出的有分量的官员,真也不少。
夏想急忙起身相迎,今天的聚会确实有发起人,没有发起人,不可能凑得这么齐,他只一下就想明白了什么,向前说道:“陈书记,难得有雅兴发动这么一个活动,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准备一下。”
陈风见夏想只一下就猜中了他是发起人,哈哈一笑:“一帮老朋友凑在一起聚一聚,还要准备什么?刻意准备就见外了。”
确实。陈风是此次聚会的发起人,为了今天的聚会。他提前准备了一个月,各方联络,亲自打电话,一个一个敲定时间,邢端台、卢渊源和胡增周、方进江好说,退的退,二线的二线,时间充裕,好安排。主要是宋朝度、李丁山和叶石生、钱锦松的时间不好确定,直到三天前才最后确定了日期。
叶石生和钱锦松是半退的状态,但也有事在身,不好一下确定时间。陈风的直脾气上来。说什么也要促成这一次的聚会,就各方不停地协调,最终总算凑齐了当年在燕省的一帮老人。没留下太大的遗憾。
当然,还有王鹏飞等几名燕省老人没有联系上,也不是没联系上,而是陈风故意没有联系,选择『性』遗忘了。其实燕省燕市当年的老人还有不少,只不过有些人已经远去。比如高成松、范睿恒,有些人已经因政治立场而渐行渐远。最终十几年后还能聚在一起的,都是志同道合者。
夏想望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十几年的往事一起浮上心头,心中涌动的是感动和感慨。他一一将众人迎了进来,没有主动伸手握手——以他的级别,应该主动伸手,但众人都是他的老领导,出于对老领导的尊重,他礼让三分。
对于每一个人帮过他的人,夏想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且永远铭记在心。
第一个和夏想握手的反倒是方进江。
作为夏想在燕市初识的几人之一,夏想对方进江一直怀有深深的感情,他和方格的友情也一直保持了十几年,甚至方格的妻子蓝袜还是曹殊黧的同学,曹殊黧也算是半个媒人。
方进江主动伸手和夏想握手,『花』白头发的方进江比起当年老了不少,但气『色』还不错,他紧紧握住夏想的手说道:“夏省长,我由衷地替你感到高兴,你能有今天的成就,是整个燕省的骄傲。”
方进江并非燕省人,但对他燕市燕省的感情,不比在座每一个人少,毕竟燕市成就了他的一切,现在方格也在燕省省委工作,还娶了燕市的媳『妇』,可以说燕市已经和他的家乡没有两样了。
钱锦松和夏想握手:“夏省长,我刚认识你的时候,你才二十五六岁,一转眼都十几年了,要我说,你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三十年才能走过的道路,不简单,绝对不简单。”
钱锦松也和当年一样,说话时总是一脸微笑,笑容很意味深长。他能来,很出乎夏想的意料,钱锦松和燕省一帮老人当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不是很团结,但还是一同现身,估计也是因叶石生的原因。
钱锦松和叶石生关系很好。
夏想猜错了,钱锦松之所以决定前来参加聚会,全是因他之故,是钱锦松完全看好他的前景,想借机和他走近并且进一步拉近关系。
话又说回来了,今天的聚会之所以得以成功举行,全因夏想的凝聚力之故,只靠以前的旧情相聚在一起,也可能成功,但有些人就不会到场。
而且曹永国也没有那么强的凝聚力。
就是说,今天虽是燕省一帮故友重逢,又是在曹永国的京城新居,其实主角还是夏想!
叶石生和夏想握手:“人在燕省,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你的存在,下马河、森林公园、静心居,直到现在,我在下河马散步的时候,还经常听一些人说起当年的夏区长搏击洪水的事迹,夏想,我很佩服你,当年你才是下马区的区长,就能为燕市规划了十几年的未来,了不起,真了不起。”
叶石生最近经常往来于燕市和京城之间,一开始是偶而在燕市住上一段时间,现在基本上每年有一大半时间住在燕市,他越来越喜欢燕市的从容和悠闲,虽然燕市经济文化都不发达,但燕市人温和并知足常乐,燕市是适合生活的城市。
对夏想的未来,叶石生承认当年担任省委书记时,看走了眼,他当年对夏想半是欣赏半是不满,欣赏夏想的能力,不满夏想的所作所为。虽然当时也认为夏想是一个可造之才,却没想到夏想的升迁之路如此强势上升,直到今天已经呈现锐不可挡之势!
叶石生现在已经百分之百相信,夏想就是继古秋实之后的第七代接班人!以前,他还不相信夏想成为后备力量的事实,现在就连保守一势想阻止夏想的崛起之势已然不能,不但现任的中央领导班子集体已经认可了夏想,而且下一届中央集体也默认了夏想作为第七代接班人的事实。
中央对接班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关远曲一登位,古秋实一入常,新一代接班人就要进入培养程序了。如果说关远曲的上任还稍有争议,古秋实的培养也有竞争对手,那么夏想被认定为第七代接班人,几乎没有悬念和争议。
是因为放眼天下,夏想已经没有了可以与之对等的竞争对手!
叶石生感慨万千,好一个夏想,当年曾是他的手下,现今已然高居省长之位,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和叶石生有同样感慨的还有邢端台、卢渊源和胡增周,三人和夏想关系不远不近,既无过深的『交』情,又无过节,邢端台和卢渊源主要是和曹永国关系不错,之所以前来,一是想看望曹永国,二是也想借机和夏想见面,要近距离观察名满天下的夏想现在是何等模样。
一见之下,二人放心了,原以为夏想盛名之下,说不定会心浮气躁,却不想夏想不但更加沉稳成熟,而且在平和大气之中,多了随和和随『性』,就让二人知道,夏想已经初备气象,初显大将之风。
几人之中,最懊恼者当属胡增周。
若是胡增周有长远眼光,在最早认识夏想时就大力拉夏想一把,和夏想建立良好的关系,说不定他现在不至于是退居二线的下场——胡增周调出燕省之后不到三年就退居二线了——要知道当初夏想初入官场之地就是章程市的坝县。
结果他错失良机,有眼不识金镶『玉』,在章程和夏想的『交』往平淡如水,到了燕市才有了更多的接触,但还是瞻前顾后,没有把握住机会,在几次事关重大的转折之中,他明哲保身,没能及时在关键时刻力『挺』夏想……
机会,就接二连三的失去,但能怪得了谁?只能怪自己没有一双慧眼,不能够看得长远。如果有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提前十年知道夏想的今日成就,他当年说什么也要和夏想建立密切的关系,哪怕拼了得罪高成松的危险也要施恩于夏想。
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让人记得长久。
只可惜,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
胡增周握住夏想的手:“夏省长,从当年在坝县时的相识,我就知道你是人中龙风。从章程调往燕市时,有人送了我八个字——潜龙在渊,潜龙勿用。我以为是告诫我要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现在我才明白过来,其实那个高人是在点醒我,在燕市潜藏着了一条潜龙,要我审时度势,看清方向……”
“现在明白过来已经晚了,不过我欣慰的是,夏省长,你依然是不改初衷并且拥有平民情怀的夏省长,我为你感到由衷地高兴!”
“我也是!”李丁山今天十分开心,他见夏想被众星捧月围在中间,比自己升任了正部还要开怀,众人之中,除了曹永国之外,他自认和夏想关系最为密切,“今天我就大胆说一句真心话,一直以来,我都当夏想是我的亲人,他的每一步成绩,我都无比自豪。”
ps:说一下订阅的事情,现在订阅,比7月后的订阅对作者的意义完全不同。现在订阅,作者可以获得最大收益。而7月之后的订阅,作者只能得到极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官神完本之前,老何再郑重其事地向兄弟们呼唤订阅的支持!两年半的努力和坚持,每一次订阅,都是官神的基础!谢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