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车臣之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日凌晨1时15分,绑匪指定的中间人罗沙利医生来到学校,并且通过电话与恐怖分子取得了联系。
当天上午,俄总统新闻局宣布,由于别斯兰发生了严重劫持人质的恐怖事件,普京总统推迟原定于当日对土耳其的访问。
下午16时10分,在涉嫌秘密支持过车臣非法武装的印古什前总统奥舍夫的斡旋下,恐怖分子又释放了26名人质。但这时的情况已经相当危险。由于人质在将近两天的时间里没有得到食物和饮水,而且是呆在像浴房一样的环境里,既不能躺下,也不让行走,只许规规矩矩地坐在地上,孩子们的情绪变得烦躁起来,他们不顾绑匪的恐吓,从原地站起来,有的冲着恐怖分子高喊:“给我们水喝。”在这种情况发生初期,绑匪枪杀了两名孩子,也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没过多久,体育馆里又乱作一团。有的孩子从地下拣起家长送给老师的鲜花充饥,有的则用手接自己的尿喝。绑匪们也知道,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人质将因精神崩溃不再珍惜自己的生命,接下来只能是一场屠杀和混战,最终使他们什么目的都达不到。为此,恐怖分子通过电话催促当局马上答应他们的条件,但没有得到回应。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莫斯科的指挥机构在密切注视现场动向,以防不测的同时,在几条战线上同时采取了行动。首先是普京总统分别致电、致信几个在伊斯兰世界有影响的国家元首,请求他们出面斡旋,帮助俄罗斯解救人质。与此同时,尽管正在酝酿中的“反劫持人质”政策这时尚未出台,俄安全部门还是把恐怖分子的亲属带到现场。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9月2日早6时,在兹纳梅斯克村,俄罗斯士兵跃过院墙,然后破门而入,将67岁的哈瓦什·谢米耶夫和他的妻子装上卡车,随后被赶上车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儿媳、谢米耶夫的姐姐、他的三个孙子,其中曼苏尔11岁、马尔哈兹尼9岁,最小的马梅特只有7岁。
所有的人都只穿着睡衣,他们被带到汉卡拉的俄军指挥中心,在那里男子被强迫跪在地上,把头低到地板上,而后他们的头被蒙上袋子,手被绑在后面。据悉,在24小时期间,俄士兵经常有人用脚踢他们。
《洛杉矶时报》的报道说,在别斯兰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上述“人质”就出现在俄罗斯。从星期四到星期六,汉卡拉共逮捕了40名车臣武装分子领导人的亲属。
俄罗斯方面对上述事件有自己的解释。俄北高加索联合部队司令部在谈及此事时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情报,武装分子计划对他们的亲人采取武力行动,以此来诬陷我们,所以,必须对他们加以控制,从而保证他们的安全。”
上面提到的谢米耶夫所以被特别“关照”并不奇怪,因为他的女儿库萨玛嫁给了车臣激进分子领导人马斯哈多夫,这才使所有亲属都受到株连。而当时俄安全方面几乎肯定别斯兰劫持人质事件就是马斯哈多夫制造的。
第四部分了之不了——恐怖与反恐的较量(15)
9月3日上午,这时,人质已经在精神极度紧张、没有任何食物补充的情况下度过了48小时。解救人质指挥部通过电话与恐怖分子联系,希望能够给人质提供食物和饮水,同时要求允许红十字救援机构派人进入体育馆,医治伤员,抬走尸体。绑匪答应了这些要求,因为他们本身也已经筋疲力尽,饥肠辘辘。
13时5分,紧急情况部派出的人员进入学校,但就在这时,从体育馆里突然传出激烈的枪声和巨大的爆炸声。体育馆的天花板被炸了几个大洞,大块的屋面板坍塌下来,窗户上的玻璃被炸碎后飞出几十米。有的人质以为解救行动开始了,再说眼看体育馆有坍塌的危险,于是纷纷从没有了玻璃的窗口和墙上炸出来的洞口往外跳,绑匪马上开枪射击,同时向人群里投掷手榴弹,有的还引爆了挂在墙壁上的炸弹,很多人质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生命。
在人质向外奔逃这一瞬间,有一个名叫萨沙,年仅13岁的小男孩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据幸存的人质讲,在听到剧烈的爆炸声和看到绑匪对人群开枪后,满身是血的萨沙第一个从窗口跃到外面,高喊着“基督复活”,带领一帮同学,沿着他平日玩耍的路线,很快就跑到学校外面,而且从一幢建筑的后门进入了一家酒吧。待这些满身是血,衣不遮体的孩子跑出酒吧,望眼欲穿的家长已经在他们身边了。几十辆救护车把他们送到医院,不少市民也开着私家车投入到运送伤员的工作中。
一直守在外面的特种部队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似乎没有精神准备,但几分钟后,两辆坦克撞倒了围墙,“阿尔法”和“信号旗”战士随之冲进校园。
据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别斯兰事件调查委员会主席托尔申在2004年12月接受《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介绍,当时已经有了达成某种协议的可能,而这种所谓“协议”就是满足恐怖分子经济方面的要求,只是一时没有筹到那么多现钞。
托尔申介绍说,战斗打响后,匪徒表现得异常凶狠,而且出现许多难以想像的现象:一些匪徒在身中四五颗子弹后仍在负隅顽抗;一个匪徒被炸掉了右手,但他居然能用左手射击;一名匪徒被手榴弹炸得肠子都翻出来了,但他居然还能爬起来,还险些要了两名俄特种兵的命。托尔申在解释这种情况时说:“这些匪徒如果不是服用了某种用于战斗的兴奋药,他们不会这样凶狠,也不会坚持这么长时间。”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激战,30名恐怖分子被击毙或自杀,2人被俘。为防止有的绑匪化装成家长逃窜,联邦方面当晚在别斯兰市所有出入口都设置了哨卡,封锁了北奥塞梯边境,搜查了所有居民楼和其他建筑的每一个房间。
几天后俄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在这次事件中,共有335名人质遇难,700多人受伤,其中100多名伤势较重的人员被送到莫斯科救治。在遇难的人质中,有157名儿童。
9月4日凌晨,俄总统普京只带着几名警卫突然来到别斯兰,他首先视察了发生人质事件的第一中学,然后来到医院,看望了正在抢救中的伤员。此刻,对漏网恐怖分子的搜索还在进行中,别斯兰街头随时都能听到枪声。中学里的爆炸物也没有全部清理,许多家属还在翻弄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寻找亲人。在即将结束视察与当地领导人的谈话中,普京向失去了亲人的别斯兰人民表示慰问,为在自己领导下的国度发生这样的惨案表示歉意,对特种部队采取的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最后,普京以极其严肃的语气表达了与恐怖分子战斗到底的决心,同时宣布将9月6日和7日两天定为罹难人员哀悼日。
9月6日到了。这天,莫斯科和千里之外的别斯兰同时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苍天都在为300多名和平居民乃至国家的不幸而哭泣。从清晨起,俄罗斯全境及驻各国使、领馆一律下半旗志哀;文化部门和广播、电视系统停止了所有娱乐活动;普京与政府成员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议前,全体起立,为别斯兰事件的罹难者肃立默哀。
这时,别斯兰凭吊和安葬死难者的工作已进入第二天,仅在这一天里,被安葬的遗体就有200多具,使这座北高加索小城,整天都笼罩在悲风秋雨之间。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政府只好在郊区又临时开辟了墓地,这样一来,在这一天,几乎所有交通工具都在朝一个方向行驶,所有男人肩上抬的都是大小不等的棺木,所有人的眼里都噙满泪水。摆放在坟头的鲜花把偌大的墓地变成了花圃,亲人们悲怆的哭声惊动了天地鬼神。
新开辟的穆斯林与基督教徒的墓地相距不远,其间最大的区别是基督徒坟头插的是十字架,而穆斯林教徒的坟头插的是木桩,上面刻着罹难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和遇难时间。不少家属还在十字架上镶嵌了孩子的照片,让人看到的是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
13岁的小姑娘塔马耶娃是在所有罹难者中第一个入土的,她身旁就安葬着她年仅40岁的母亲,两个人都是在这次事件中遇难的。
7日,凭吊和安葬在别斯兰继续进行,13万莫斯科人则冒雨在首都举行主题为“俄罗斯反对恐怖”的大型集会,用鲜花和泪水表达了整个俄罗斯与别斯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和心声。联邦和莫斯科市政府代表,以及科技、文化、艺术界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参加了集会。市长卢日科夫在讲话中指出:“面对毫无人性的恐怖分子,我们不能软弱,大家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并且一定要战胜恐怖主义。”
第四部分了之不了——恐怖与反恐的较量(16)
造成近千人死伤的别斯兰人质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舆论中心,以至于有人把它称之为俄罗斯的“9·11”。现在,事情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它的影响、它的伤痛,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经验和教训,仍然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是谁策划了这次令人发指的事件?
别斯兰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情报部门和检察机关立即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调查此案,着眼于缉拿元凶。国家杜马也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从另外一个角度介入此项工作。
由于恐怖分子提出的释放人质条件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所以有关方面很快就将目标锁定在非法武装领导人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身上。9月中旬,俄罗斯联邦副总检察长科列斯尼科夫在电视节目中明确宣布: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发生在别斯兰的人质事件是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策划的。
对于联邦的指控,两名非法武装头目的反应大相径庭。9月17日,巴萨耶夫通过一家网站发表声明,不仅公开承认别斯兰事件是他一手制造的,而且还不打自招地宣布对此前发生在莫斯科的地铁爆炸案以及连续发生的两次空难负责。他在声明中说,他就是要通过制造恐怖事件把俄罗斯军队从车臣赶出去。
马斯哈多夫的态度与巴萨耶夫截然相反。早在9月7日,也就是联邦还没有对他提出指控的时候,他就通过自己在伦敦的代言人艾哈迈德·扎卡耶夫发表了一份声明,不仅一再表白自己与这次事件无关,而且还认为“针对平民发动的一切恐怖主义行径都是毫无正当理由的”。扎卡耶夫在声明中称:“指控马斯哈多夫卷入这一恐怖袭击事件是故意制造的假情报。”
不久前,马斯哈多夫的儿子安佐尔·马斯哈多夫还向媒体介绍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情节。他说,在别斯兰事件发生后,他父亲曾经通过中间人与俄有关方面联系,希望允许他前往别斯兰说服武装分子释放人质。他认为大部分车臣激进分子都效忠于他父亲,只要他一声令下,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次事件的结果。小马斯哈多夫今年28岁,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负伤后被送到马来西亚读书,后来回到某国与俄罗斯相距不远的一个小镇。当然,对他的说法人们只能半信半疑。
9月24日,马斯哈多夫以个人名义在网上发表声明,除了再次否认他与别斯兰事件有关外,还对巴萨耶夫进行谴责。马斯哈多夫宣布将来一定会把巴萨耶夫这样的恐怖分子送上法庭。他在声明中解释道:“很不幸,在战争状况下,将犯有这种罪行的人绳之以法几乎不可能。尽管如此,我宣布,有违法行为的个人,将在战争结束后被送上法庭,其中包括沙米尔·巴萨耶夫。”
尽管俄罗斯方面对马斯哈多夫与巴萨耶夫之间的反目是否真实一直很谨慎,而且把悬赏捉拿两人的金额同时提高到了3亿卢布(约合1000万美元)。但在10月29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还是在俄国家杜马会议上发言时明确指出,巴萨耶夫与车臣非法武装另一主要头目马斯哈多夫以及“基地”组织成员都是俄北高加索地区一系列恐怖事件的鼓动者,而巴萨耶夫是别斯兰恐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
至此,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已经认定,与此同时,对匪徒身份的确认也取得了进展。10月29日,俄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在国家杜马会议上透露,已经有14名参与别斯兰事件的恐怖分子身份得到确认。将这一成果与被劫持人质的指认以及被俘绑匪的口供综合到一起,别斯兰事件现场的匪首就浮出了水面。其中一个是车臣战地指挥官之一多库·乌马罗夫。此人在马斯哈多夫担任车臣总统期间曾经被任命为安全部长,从2002年8月任“西南方面军”司令,曾经率领10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在山区与俄军进行游击战。在人质事件现场的另一名非法武装头目被怀疑是叶夫洛耶夫,此人与巴萨耶夫一起策划了6月22日对印古什的袭击。
在确定恐怖分子身份的过程中,警方有了一笔意外收获,他们发现六年前一名在印古什遭到“绑架”的警官,原来早已落草为寇,而且是这次别斯兰人质事件的现场指挥官之一。
这名当年印古什警官是在1998年10月10日晚上失踪的。那天,他与另一名警官正在纳兹兰市护送印古什总统顾问的妻子。突然,两辆汽车把他们夹在中间,把三个人都劫为人质,朝车臣方向疾驰而去。几个月后总统顾问的妻子首先被释放,随后,人们又发现了另一名警官的尸体,只有这个叫阿里·塔兹耶夫的警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人们苦苦寻找了六年。在几个月前匪徒袭击印古什的时候,有人就好像看到了他的身影,没想到这次他竟然以恐怖分子头目的面目出现在别斯兰,而且被当场击毙。
这个情况是印古什内务部副部长穆萨·阿皮耶夫向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记者提供的。这位内务部高官说,虽然塔兹耶夫身份证上的名字已经改为“马古梅特·耶夫罗耶夫”,而且在作案时又改称为“马加斯”,但警方还是认出了自己昔日的同行。
塔兹耶夫的家人矢口否认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警方所以编造这样的谎言,只是为了自圆其说。
第四部分了之不了——恐怖与反恐的较量(17)
(2)类似事件何以应对?
别斯兰事件不同于美国的“9·11”,后者就如同一场地震,在不容被袭击者做出反应的瞬间,就把灾难降临到人们头上。虽然它的突发性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和危害,但人们所能做的一切,毕竟只能在事情发生之后。而前者的情况完全相反,它是恐怖分子把屠刀架在人质的脖子上,向当局索要根本不可能答应的政治条件。这是一道两难的课题,答案是要么放弃原则,要么牺牲人质。众所周知,在别斯兰事件发生后,普京的民众支持率大幅度下降。据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尤里—列瓦达分析中心”研究资料显示,当时的民众支持率已经跌至四年来的最低点,仅高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事故时的支持率。当时支持普京的民众是60%,现在为66%。而在2004年3月大选时支持他的民众将近80%。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9·11”之后,布什的支持率却明显上升。其中的原因就是从表面上看,布什与事件没有因果关系,而普京却有一个在事件发生后,如何决策才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的问题。必须承认,这是一张很难及格的答卷,所以,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