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英语复习指南 >

第4章

英语复习指南-第4章

小说: 英语复习指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析】我们可以把该句翻译为“再者,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工农业生产效率密切相关,而这又依赖于各类科技人员的努力。”然而,在译文中,“这”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原句中,this指的是the efficiency,因此,在译文中,考生应该将该单词没有展开的意思表示清楚。另外,通过对原句最后部分的理解(“…and that this in turn rests upon the efforts of …”),我们可以看出,this指的不仅仅是“效率”,而是在科技人员努力下“效率的提高”。将这些内容补充完整甚至可以使译文比原文更易于理解。    
    【例2】(74)But that,Pearson points out,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路的第一步,最终会使人们在下世纪末之前就研制出完全电子化的仿真人”。    
    【分析】我们可以把该句翻译为:但皮尔森指出,这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路的第一步,最终在下世纪末之前带来一个完全电子化的人”。这样翻译虽然也能表达原句的基本意思,但不够准确。比如,“电子化的人”是指让真人具有电子化特点吗?通过什么方式“带来”呢?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原句中有必要添加的信息写出来。    
    ●2 “达”    
    在做到了“信”这一步之后,更高的要求是什么呢?这就是——“达”。    
    “达”主要是指语言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拗口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    
    译文不通顺,问题往往出在语言逻辑转换上。换句话说,英语句子结构和中文句子结构是不同的。举例来说,一个单词在句子中位置不同可以导致句子意思大相径庭。因此,针对“通顺”这一标准,本节将着重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和定语的位置这两方面进行对比。    
    (1)英汉语序特点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各有特点。英语注重主语,汉语注重主题。英语句子结构较严密,汉语句法结构比较松散。英语中多长句、从句,而无主句很少。汉语中多单句、短句,无主句较多。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酌情把英语的长句和从句拆成汉语的短句、单句。    
    【例1】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orderly; systematic,and dispassionate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译文】社会科学是知识探索的一个分支。它力图像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用理性、有序、系统和冷静的方式研究人类及其行为。    
    【分析】该句是用两个定语从句连接起来的长句。我们可以参照原句的句型,把该句翻译成一个环环相套的汉语长句。原译:“社会科学是一个力图像自然科学家用理性、有序、系统和冷静的方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研究人类及其行为的知识探索的分支”。虽然这句翻译完全符合原句的逻辑,但读上去非常拗口,因为它不具有汉语句子简短、精练的特点。在翻译时,我们可以把句子化整为零。    
    【例2】In general,the tests work most effectively when the qualities to be measured can be most precisely defined and least effectively when what is to be measured or predicted cannot be well defined.    
    【译文】一般来说,如果能够精确界定待测特性,测试最为有效。如果不能明确界定有待测定或预测的目标,测试效果最差。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两个when,把原句拆分为两句来翻译。    
    (2)定语的位置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体如此。有时英语中也有后置的,但在汉语里一般都前置。如果英文句子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汉语译文则采取定语后置的方法。较长的定语从句可以另起一句,单独译出。有时,在译文中可以把同位语当作定语译出。    
    【例3】He is a goaloriented person.    
    【译文】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例4】There stood a little,yellow,ragged,lame,unshaven beggar.    
    【译文】那儿站着个要饭的,身材短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瘸腿,满脸短髭。    
    【例5】When it is short of water; a plant; which normally uses evaporation as a means of cooling; cannot rid itself of the heat it absorbs from sunlight or the heat that may build up from its own metabolism.    
    【译文】(植物)一般用蒸发作为降温的手段。在缺乏水分时,一株植物无法消除它从阳光中所吸收的热量,或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热量。    
    【例6】The desire that men feel to increase their income is quite as much a desire for success as for the extra comforts that a higher income can obtain.    
    【译文】人们希望增加收人的愿望,同他们希望获得成功、希望高收入能带来特别舒适的愿望非常相似。    
    ●3 “雅”    
    “信”、“达”、“雅”三个标准,从易到难,而“雅”就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虽然考研翻译的试题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作品,不会出现一些文学性太强的翻译题目,但是如果学有余力的考生能够让自己译文达到这一水平,无疑会大大增加得分的把握,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那么,究竟什么是“雅”呢?    
    所谓“雅”,就是要使译文流畅,有文采。译文的好坏取决于译者对于英语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汉语的修养水平。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是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正确的表达。许多考生反映,有时对原文理解之后还不知如何用汉语表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表达上还存在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关于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在此我们只是介绍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1)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对于许多英语句子的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可以获得一举两得之功效,既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又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但是直译不是死译和硬译,像“It is assertedd that。。。;It is believed that。。。”这一类的结构,如果直译过来那就不伦不类了。    
    (2)意译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上具有很多的差异。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例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s?”像这样的句子,只能采取意译的方法,把它翻译为“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当然,意译并不等于乱译,胡乱地翻译是不符合“忠实”的翻译标准的。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方法。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只要是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都是可取的。在这里我们建议考生对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先采取直译的方法,然后再对直译得出的结果进行加工润色,在保持原来句子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用既符合原文意义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表达出来。例如,1996年考题中的第72题:    
    【例1】(72)This trend bega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when several government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pecific demands that a government wants to make of its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cannot generally be foreseen in detail。 It can be predicted; however; that from time to time questions will arise which will require specific scientific answers。 It is therefore generally valuable to treat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as a resource or machine to be kept in functional order。    
    【直译】这种趋势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一些政府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希望对科研部门所提出的特定的要求,总的来说还不能非常具体地预见到。    
    然后,我们对上述译文进行加工润色,就可以得出下面的结果:    
    【意译】这种趋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一些国家的政府得出结论,政府向科研机构提出的具体要求通常是无法预见的。    
    可见,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雅”的标准,我们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解透彻之后再动手表达,否则表达的结果会令人莫名其妙;    
    第二,切忌在翻译时把汉语和英语对号入座,逐字逐句的对号入座的结果往往是不伦不类;    
    第三,切忌擅自增减词意,增减意义与翻译技巧中经常提到的增词法与减词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五、英译汉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前面讲过,“信”、“达”、“雅”是翻译的总体性标准,考生在考试中做完翻译题之后进行检查回顾时,可以尝试用这三种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译文,并做出适当修改。    
    为了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由于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此外,翻译还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能更自觉、更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1 词义的选择    
    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因此,在平日的翻译练习和考研测试中,考生在弄清原文句型结构后,务必注意选择和确定句中关键词的词类和词义,以保证译文的质量。通常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词义选择: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词义    
    【例1】Censorship is for the good of society as a whole。 Like the law; it contributes to the common good。    
    【译文】审查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它像法律一样维护公众利益。    
    【分析】本句中like作介词,意义“像……一样”。但like作动词用,则意为“喜欢;想要”。此外,like还可以作形容词用,意为“相同的”,如:Like chargers reple; unlike charges attract。(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根据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选择词义    
    【例1】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e by no mean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译文】许多人以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相比,认为这些思维过程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分析】从上下文看,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中the common mind不是“共同的思想”,而是“普通人的思维”;operation是一个多义词;“开动,操作,经营(不可数);活动,军事行动(可数);手术(可数)”。从上下文和搭配关系看,此处operations意为“活动(=act being performed)”如译为“操作,经营”,均与原文逻辑意思相悖。此外,第二分句中,they是指前面的 these processes, 如译为“他们”,既不符合汉语习惯,又容易引起歧义。    
    【例2】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oles a“valid” or“fair” comparison。    
    【译文】既然对智力的评估是一件相对的事情,我们必须确保对目标进行评估的尺度是“有效的”和“公平的”。    
    【分析】scale是一个多义词:n“。刻度;衡量;比例;数值范围;比例尺;天平;等级”;vt。“依比例决定;攀登;测量”;vi。“剥落;生水垢;重;攀登;衡量”。许多考生把scale误译为“范围”,和文章的语篇意思和句子的确切含义大相径庭。而根据上下文,正确的词义应该是“尺度”。    
    (3)有些英语名词须根据其数来选择词义    
    【例1】After their interview,he compares not their experience,but their statistics。。。    
    【译文】面试以后,他并不比较他们的经验,而是比较他们的统计数字……    
    【分析】experience作不可数名词用时,意为“经验”;作为可数名词用时,意为“经历”。如:Our journey by camel was quite an experience.(我们骑骆驼旅行正是—次难忘的经历。)    
    【例2】The parcel you post must be well packed.Inadequate packing can mean delay,damage or loss at your expense。     
    【译文】你寄的邮包必须妥善包装。包装不妥会引起耽搁、损坏或丢失,而使你蒙受损失。    
    【分析】在at one’s expense或at the expense of中expense只能用单数,意为“归……付费(或负担)”、“在损害(或牺牲)……的情况下”。expense作复数用,则意为“开支,经费”,如:The government will provide you with financial support to cover your expenses during your stay abread.(政府将向你提供经济资助以支付你在国外的费用。)    
    ●2 词义的引申    
    英译汉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词按词典上所给的词义来翻译,就会使译文生硬晦涩、词不达意,甚至与原义相悖,造成误解。因此,就应该在理解该词原义的基础上,结合语篇意思,加以引申,选择最为贴切的汉语词语来表达。但在做引申时考生务必注意以下3点:1)引申必须立足于原词的基本含义;2)引申要依据原文特定的语言环境;3)引申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1】It is all very well; again; to have a tiger in the tank; but to have one in the driver’s seat is another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