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之旅-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牛津最早成立了3个学院。当时欧洲的另外两个学术中心分别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这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的建立,对当时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新发现和系统整理、研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学院附近还保留着一段牛津古城堡的城墙。13世纪初,发生在学生和小镇居民间的冲突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骚乱,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远赴剑桥,与在当地讲学的教士们一起重组了另外一个大学,这个依照牛津模式新建的大学就是今天著名的剑桥大学。
享誉全球的历史名校
牛津大学是一个自治的法人团体,英国政府拨给3/4的教育经费,但并不干涉大学的事务。作为英国思想和学术中心,牛津大学在英国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世纪末,由工业革命引发的教育革命使牛津、剑桥两校在非宗教化、非贵族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牛津各学科的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一些新兴的自然科学开始受到重视。大学的教学重点经历了经院哲学、古典学和现代知识三大阶段。牛津大学的面貌因此焕然一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9所学院,1万多名在校生的综合性大学。
牛津大学有辉煌的历史记录,拥有诺贝尔奖得主40多人,费尔兹数学奖3人,毕业生中有5位国王和25位英国首相。名人中有培根、波义耳、哈雷、亚当斯密、英国甘地、日本皇太子、约旦国王、万维网发明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科协主席、国防部首席科学家等。
牛津与剑桥二校享誉全球,其地位之特殊除渊源于英国上层社会,还在于历史悠久与独特的学制,在英国社会里牛桥(Oxbridge)一词即代表二校的简称。
当今风采
牛津并不只是依赖它过去的辉煌。今天的牛津,仍然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学有所成的精英和志存千里的学子。
学院拥有自治权
目前,牛津共有40多个独立自治的学院,按一种同美国相类似的联邦制度与大学相联在一起。每一学院由一名院长及若干院士主持。他们均为学术人士,从事于各类广泛的专业,大部分在大学兼有教职。大学本科直至1974年,均属于单一性别的学院。目前,除仍有一家学院只收女生外,所有的学院都同时招收男生和女生。
除了大学校徽外,牛津的学院都有自己风格各异的院徽。这些学院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而非单科性的专门学院,牛津的各个学院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校方也尊重这种权力。学院负责选择招收学生,指派导师辅导学生的学业,提供住宿、膳食等基本教学和福利设施,还要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而大学主要是统一筹划全校的讲授课程,并以图书馆、实验室、电脑设备等形式提供教学资源,组织安排考试并给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等工作。
不断追求新的发展
在资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牛津大学除了在文史哲、法律、经济等人文社会学科一直保持明显的优势之外,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也保持着学科前沿的位置。牛津的生物化学系是西方同类院系中最大的一个,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30多名教授获有院士头衔。多样化、跨学科研究是该系的一个显著特征。生化系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分子基因学、分子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结构学方面。它的实验室里拥有核磁共振、蛋白质结晶和分解、DNA排序等设备。
2001年5月5日,牛津大学投资1500万英镑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因特网学院,主要从事因特网的研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此外,牛津开设的工商管理课程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塞德商学院是全欧洲发展最快最有声望的管理学院之一,学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于著名的大公司。
牛津大学(2)
曾在牛津学习和任教的罗吉尔·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天文学家哈雷曾获牛津硕士学位,“哈雷慧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包括撒切尔夫人在内的20多位英国首相以及克林顿等外国首脑等都曾求学牛津。诗人雪莱、作家格林等一批知名学者也都出自牛津。在800多年的校史中,牛津引以自豪的是拥有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作为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在世界大学之林里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近千年营造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环境使这所大学和这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学生学者前来求学和做学问。
依稀可见的修道院作风
现今,牛津大学仍然有不少学院维持修道院的作风。譬如在餐厅分有一般座位及高桌,除教授、资深研究员或访问研究员外,均不得登堂上座。另外交谊厅也分Senior Common Room、Middle Common Room或Junion Common Room,一般研究生或研究员不能与教授或资深研究员同席,除非经过同意,否则会遭到驱逐出境。
有些学院上课时还规定必须穿黑袍,正式考试、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更是维系早期中世纪的旧规矩,相当繁文琐节,这也衬托出英国社会阶层的划分与保留传统的作风。
校园生活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牛津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优秀的学生到这里留学。大概有30%是美国人,30%是欧洲人,差不多也有30%的亚洲人,也有一些来自澳洲和南美,而这些学生也十分喜欢这种混合文化。
著名的导师制
牛津学生课业进行主要经由两种方式:一是课堂讲授的安排,而各学院则提供导师人选。当然若干学院的师资,也同时受聘为大学教授,针对某个专题开课,供各个学院的学生来选读。学生申请入学时,一般是由各学院相关学科的教授,审查申请文件。而其中的一位教授,则成为日后学生专修科目的导师。此为英国教育上最著称的导师制度torial)。
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深入学习。导师制相传是15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新学院是牛津实行导师制的第一个学院。
导师在一学期中,每周和学生见面一次,每次上课,学生必须针对导师所开书目,或指定问题,准备一篇研究心得或短文。在师生研讨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宣读一次,而后由导师,或另一名参与讨论的学生,就文章论点,进行辨论及讨论。
导师制的精神,在训练学生逻辑思考及临场反应能力。同时对于8周一期,密集学期制的牛津学生而言,导师可以随时清晰的了解学生研习的情况。
牛津的大学教育注重训练学生搜寻和消化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观点并为之辩护。导师制教学促使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牛津教学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牛津的办学思想是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倡独立思考和个人创造精神的发挥。牛津人把思想的创见看得更为重要。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艾略特的《荒原》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多学科交叉别具特色
牛津大学的课程设置有着别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牛津大学的学生一入学就要选定专业,该校现设50种专业,有些专业是单学科的,有些则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由于专业性质、学科范围、修业年限不同,各个专业的课程计划有很大的差异。
以颇受欢迎的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为例,该专业学制3年,第一年哲学、政治、经济三个学科并重,主要学习导论课,使学生掌握每个学科的基本工具、方法,发展自己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在第2年和第3年,学生仍可以三个学科齐头并进,也可以集中学习其中两个学科甚至以一个学科为主,但无论怎样选择,都必须修完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之外,导师会指导学生选修一些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加起来必须达到8门。若是三个学科并进者则修习三个领域的5门核心课程和3门选修课。
近年来,牛津在学科设置和教学科研方面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学术领域多角度、多边缘、资源共享的潮流和特征。
牛津大学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播,在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出了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
频繁的讲座,让你随意听自由言
每当新学期伊始,牛津大学各个专业和学院都有一份打印好的讲座课和讨论课的时间安排表,并同时公布在网上,对全校师生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一门感兴趣的讲座和讨论课,中午吃饭时间有讲座和讨论课,尤其是下午4点到5点之间,在牛津街头,可以看见一群教师模样的人,一手拿着长柄伞,一手拿着公文包,行色匆匆地朝某一方向走去,大体可以判断,他们是去参加讲座和讨论课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牛津大学(3)
每当一个讲座完毕,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此外,还有专门的讨论课,其海阔天空的议题和议论是很吸引人的。牛津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政治家,与牛津崇尚雄辩的传统有关,而辩论的气氛可以出现在任何可以自由发言的场合。
牛津与中国
牛津最理解中国
长期以来,牛津大学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在政治、经济、环境、医学、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有关中国的藏书和资料种类丰富,是英国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或机构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过去的十多年,牛津大学也把越来越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对中国的研究以及与中国科研人员的合作中,“牛津对中国的研究和理解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中国也是牛津大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要伙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牛津大学正在重新考虑其“中国战略”,调整学术科研力量,以便加大同中国在科研、教育等领域的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三项研究尤为值得一提
一是牛津大学与北京大学等中国科研机构协作、历时十年的关于当代中国的研究。这项由著名的汉学家、教授沃森爵士领导的跨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涵盖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项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国际上重要的学术杂志、研讨会上陆续发表。
由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合作的关于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详细深入,科研人员收集了丰富的水文学资料,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成果为中国水利部门制定保护黄河措施和政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参考作用。
在公共健康和流行病学方面,牛津大学与中国早在1976年就开始大规模的合作。中英两国医学工作者正在进行的关于抽烟危害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烟民的抽烟习惯,将使年龄在30岁以下的约一亿男性烟民在中年或中老年时期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项研究的成果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
中国学者夫妇誉满牛津
1935年,通过英国庚款奖学金考试的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在爱克塞特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妇人杨绛则跟随他到牛津旁听。留学期间,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绛在博德利图书馆读了大量的英文原著。在牛津的岁月,是钱钟书学术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1937年,钱钟书完成了他的毕业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得优等荣誉学位。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法学、经济学,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等一流
现任校长:约翰·胡德
申请条件:托福600分,雅思分
申请期限:10月15日
费用情况:
基本学费:每年6489英镑
实验类课程8652英镑
学院费:本科生3235英镑,研究生1650英镑
电话:(+44)203…432—5932
电邮:undergraduate…admissions@
网站:
地址:Oxford Colleges Admission Office,University Offices Wellington Square,Oxford OX1 2JD,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霸气书库
伦敦大学(1)
伦敦大学皇家霍诺威学院
伦敦大学皇家霍诺威学院校徽
伦敦大学是成立于1836年的大###盟,目前拥有60多家相对独立的学院及科研机构,是英国规模最大、课程最广泛的一所大学。拥有大学学院、皇家霍洛威学院、玛丽女王学院、国王学院、帝国学院、政治经济学院、亚非学院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院。性质:私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英国,伦敦
成立时间:1836年9月
组成机构:包含53所学院和研究院,分四部分:大学高等学院、大学医学院、高等研究院和校外学院
历史回眸
19世纪以前,英国只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1827年,在诗人托马斯·坎贝尔的呼吁下,打破宗教信仰的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了,但是他未能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1831年,英国教会在伦敦建立国王学院,但因为不信教人士的反对也未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
1836年,英国国会颁发皇家特许状,伦敦大学学院及伦敦国王学院合并成伦敦大学,成为英国的第三所大学。
1849年,伦敦大学规定,学生可在英帝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就读,再由伦敦大学进行考试并颁发伦敦大学的学位,这种校外学位制度是伦敦大学的首创。后来,不在大学学习的学生也可以向伦敦大学申请学位,这有力地促进了函授教育发展,成了远程高等教育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伦敦大学的规模也急剧扩大。经过近16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英国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的一所大学。
伦敦大学本身实际上没有校园,也不开课。它是将主要学院统一在一起的联合体,学生可以进入其中任何一所学院学习。伦敦大学在市中心有一家图书馆,所有联盟成员学院的学生都可以使用。除各个学院拥有单独的学生会之外,还有伦敦大学学生会。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伦敦大学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主要是因为它始终坚守创业者所奉行的办学原则。160年来,该校稳步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开创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