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谍海泛舟 >

第20章

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谍海泛舟-第20章

小说: 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谍海泛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戴高乐的嘉奖。1965年10月摩洛哥反对派领袖迈赫迪·本·巴尔卡在法国被第七处特工秘密绑架而下落不明。为此第七处遭到了各界舆论的猛烈抨击,致使该处被解散,该局长也被迫下台,该局的活动跌入低谷,1981年法国社会党执政,加强对情报机关的整顿和改革,1982年4月,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更名为“对外安全总局”,规定该局不得再在国内采取行动,突出非军事化和技术专业化。
  1992年,密特朗总统决定把该局的年度预算增加了10%。由总理控制的秘密活动经费也增加了。并对对外安全总局进行了改组,以提高其情报活动的质量,尤其是窃取包括英、美在内的经济情报。
  对外安全总局的主要任务,全面搜集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恐怖主义活动等各种情报;负责侦破在国外从事的有损于法国国家利益的各种阴谋活动;监听外国的通讯联络信号和破译密码;对外国的某些反对派势力和人物进行绑架或暗杀。
  对外安全总局现在已成为法国最大的情报和反间谍机关。该局虽然在体制上仅仅是国防部的一个单位,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国家级的情报和反间谍机关。它统辖着全国的秘密情报工作,其情报活动职能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相当,而反间谍工作职能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相当。对外安全总局共有工作人员3000余人,财政预算经费约5亿法郎。
  对外安全总局的总部原先设在巴黎第二十区莫蒂埃大街的多莱尔游泳池附近的旧兵营里,故有“游泳池”的代称。1993年在赛纳·瓦德尼省的努瓦西勒赛克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新总部,这个新总部就成为法国最大情报中心。
  对外安全总局总部下设四处、一台、一署:情报调研处:负责搜集和分析国内外情报、派遣间谍,并负责指挥国外情报网;行动处:主要职责是在国外进行跟踪、监视、绑架和暗杀,制造政治颠覆事件,并负责对付恐怖分子的劫机、劫船、绑架人质案件。该处还指挥着三支部队:空中突击队、海上突击队和别动队;反间谍处:主要任务是在国外对敌方进行监视和策反,并且保护本国特工人员在海外的安全;负责监督本国海外情报网的可靠性,防止敌人渗透;核实所搜集的海外情报是否准确;监视外国的科技间谍和恐怖分子的活动;总务处:负责全局预算和行政管理;情报评价和预测规划署:它由一些老资格情报官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情报进行综合处理,鉴别真假,做出评价,划分等级,并根据情报的价值提出咨询意见,呈报有关部门;无线电监听总台:负责截收各国通讯信号、破译密码。
  在冷战后的国际情报战中,法国对外安全总局的活动能量是不可低估的,在法国的所有谍报机构中,它是法国政府实施对外情报战争的主力军。1991年该局局长在接受法国《世界报》记者的采访时声称,他向政府呈交的五年计划包含的内容有:进一步提高技术侦察能力;加强人力情报的搜集;改进人力情报所用的工具既有关情报人员的结构招募和培训等问题;将对外安全总局的人编制在5年内扩大500名,使总人数增加到3500人。新增加人员的三分之二将被派到国外,以加强对外情报搜集工作。今后法国对外情报工作的重点依次是欧洲、地中海周围、亚洲、非洲、美洲。
  领土监护局
  领土监护局又称本土警戒局、领土安全保卫局、领土监护司等。缩写为DSF。
  领土监护局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自由法国运动时期,是法国内政部国家警察总局所辖的反间谍机构,也是国家警察的一部分。
  领土监护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内的反间谍、反颠覆和反恐怖工作其性质和智能大体上相当于美国联邦调查局。
  领土监护局总部设在巴黎的索塞斯街。总部下设技术处、反间谍处、反恐怖处、保安处、行动处和秘密情报人员处。反恐怖处下设两个科:一个科负责对付欧洲和中东的恐怖分子,另一个科负责对付拉美和古巴的恐怖分子。该局约有警察2500名。
  领土监护局原先将四分之三的技术手段用于对付内部战争,后在反间谍和反恐怖的行动中获得卓著的成绩。譬如1983年4月,法国政府根据领土监护局提供的证词,曾一次驱逐了47名苏联外交官,引起了世界性轰动。
  电话侦控部
  法国社会情况复杂,各种不同思想倾向和各种类型的人员,如旧海外殖民地的流亡者、难民、极左或极右的政治活动家、各国的间谍情报人员和各党派团体的成员等等,进出频仍。为了从这些复杂的人员周围获取情报,法国政府就设立这个独特的电话侦听机构。它由总理直接管辖,其任务是专门偷听各种各样的电话。它装备电话号码倒查设备,能及时查出打电话的人所用电话的号码。据说在70年代,巴黎就有1500部电话被电话侦控部窃听。
  电子情报旅
  电子情报旅是法国1993年成立的电子部队,人员编制为4000人,基本为步兵组成。
  电子情报旅是由分散在法国各武装力量中的有关人员和搜集处理情报的单位合并而成的,统一由陆军指挥部调动指挥。
  电子情报旅全部使用现代化情报工具,大部分是从美国购置的。比如4个空中预警系统、2架C—160“协和”式飞机、1架DC—8“萨里格”式飞机和一些FICR“幻影”式侦察机,以及各种水面舰艇。“赫利俄斯”军用卫星也于1994年投入使用,从而打破了美苏(俄)对卫星情报搜集的垄断。
  国防部情报局
  国防部情报局又称法国总参二句,它主管军事情报和与军事有关系的经济、科技情报。
  国防部情报局下设七个处:军事情报处、科技情报处、经济情报处、武官处、总务处、联络通信处、档案资料处。
  国防部情报局总部设在巴黎国防部大楼,有工作人员1000余人。
  普通情报局
  普通情报局又称情报局,是内政部下属的司级机构,简称RG。
  普通情报局的前身最早是管理铁路的治安机构,成立于1846年。在第三共和国时期,它的职能不断扩大,于1911年成为特种警察,两年后改名为行政警察,后来又演变成为为国家服务的政治警察。1941年4月,法国政府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该机构的正式名称为普通情报局。
  普通情报局分为中央局和地方局两大部分。中央局又称总局,下设五个处,分别是普通情报处、特种情报处、调研处、行政管理处及赛马和赌博管理处。
  法国普通情报局,作为一个多功能的警察情报机关,在西欧国家是独一无二的。根据1967年3月的一项法令规定,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调查和搜集必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情报,并上报政府”。他还负责跟踪了解政党、工会、当选者、选举活动的情况;负责监视、了解罢工、社会运动、新闻机构的情况;它还具有司法警察的职能,负责对赌博行业及赛马场实行管理监视;它有权调查恐怖活动、暴力事件、武器走私和毒品贩运等情况;有权监视和调查居住在或就业于巴黎地区的外国人的违纪犯法行为等。
  普通情报局现有在职人员近4000人,其中800人左右在巴黎地区工作。
  普通情报局采取多种形式,每天一次或数次向他的上级主管部门内政部报送上百件情报。一般性情报通常采取摘要形式,其他情报则按照要求在调查后编写成文件,分为各种类别。有些调查报告被列为“白皮书”或“抄件”,有时叫“部长行文”,原则上都只印一份,并且往往不编入档案。由于保密规定不健全,某些领导人在向下级安排任务时,往往乐于工作人员使用“抄件” 形式,以便在需要时移作他用。
  普通情报局的警探不同于一般警察,他们既是警察,又是情报员,也是分析员,在外表上也不具有警察形象,时常被看成是知识分子或政界人士。
  二战后几十年来,法国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左右更迭,但是无论其政治色彩如何,每届政府都乐于利用普通情报局,一遍掌握必要的国内情况,了解全国各阶层对某项政策决定或某一事件的反应和平论,从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治理国家提供基本依据。
  部际情报委员会
  部际情报委员会始建于1989年4月,是法国最高的情报协调机构,受总理直接控制。
  部际情报委员会的重要任务是确定各情报机构的主要目标、任务,协调各情报机关的行动。
  部际情报委员会由六名成员组成:总统办公室主任、总理的情报协调人、对外安全局局长、国防秘书处秘书长、国防部情报局局长等。
  军事情报局
  军事情报局是1993年新建的军事情报机关。
  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证明了法国的军事情报部门工作不力,对美国情报有很大的依赖性。为此法国政府于1993年正式组建了一个新的情报机关——军事情报局。该局把所有的军事情报机构集中统一起来,从而成为法国的军事情报中心。
  军事情报局拥有500名军人和文职人员,负责掌管和协调现有军事情报机构的人力和物力。
  军事情报局具有卫星侦察的技术优势。1994年,它发射了第一颗“太阳神”侦察卫星,使法国拥有了空间自主军事侦察能力。
  军事情报局还将发展信息指挥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发生危机和战争时,用电脑进行指挥、联络、监控和获取情报,并帮助有关部门作出决定。
  新的军事情报局取代了由三军参谋长管辖的军事情报开发中心,汇集来自于总参二局(国防部情报局)、对外安全总局和盟国转来的情报,并和驻外武官保持密切联系。


  太阳黑子:日本间谍组织

  日本间谍组织概况(1)

  19世纪中后期进行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也逐渐膨胀,对内,它不断向人民灌输侵略思想,实行军事独裁;对外,则不断进行扩张,抢夺殖民地,干涉、破坏他国主权,进行颠覆活动。与此同时,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侵略扩张活动提供谋略和策划服务的间谍组织也应运而生。
  1881年,失业武士(浪人)头山满、平冈浩太郎和吉田六辅等人,在日本当局的支持下,在九州福冈成立了“玄洋社”,这是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第一个较大的情报间谍集团。它以“玄海(指福冈西北方的海洋)怒涛、势可捣天”自夸,标榜所谓“天皇主义、国权主义、民权主义”三原则,与日本军部、官僚相互勾结,对内迫害进步力量,对外配合军不侵略攻势,大搞恐怖活动,并遏制沙俄东进。随后在日本又出现了黑龙会、浪人会等较小的情报间谍团体。除外,日本军队内也设置有情报机构,如参谋本部第二部、日本侵华军队——关东军的情报部等等。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在中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间谍情报机构。如伪满洲国保卫局,华北、华中、华南派遣军参谋部情报科,宪兵队,警察署的特高科等。另外还有一些“公馆”或“机关”名义出现的谍报机构,如松、竹、梅、兰机关,六条公馆,鲁仁公馆,以及由日本谍报机关直接控制的汪精卫伪政府的特工总部、华北政务委员会情报局、新民会中央总部调查部等。这些间谍情报机构在中国招募了大量汉奸走狗,猖狂地进行间谍情报活动,为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战争服务。
  这些情报间谍机关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被解散。但是在战后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一度销声匿迹的日本情报机关和间谍组织,在美国的扶持下,又死灰复燃,而且其规模大大超过战前,尤其是中曾根首相执政后,不仅亲自过问情报工作,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组情报机构,加强情报的综合管理,使日本的间谍情报工作更加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由于特殊的生存条件和历史局限,战后日本的间谍情报机构和系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日本政府、外务省、军事部门、公安厅和警察厅均设有情报机构,民间也有规模可观的商社情报网。在这些情报机构中,没有一个能像美国中央情报局或苏联克格勃那样统筹全盘、协调其间并对其他情报机构进行指导。各情报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任务也各有侧重。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为适应其“政治大国”战略的需要,逐渐开始了国家安全情报体制的改革。日本当局迈出这一步,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首先,是受大国欲望的驱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情报工作始终围绕“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在资源、贸易、金融、科技、人力方面的情报搜集上成效显著。冷战之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势发展变数增多,潜在威胁加大。为了实现其走向政治大国的目标,日本政府迫切需要战略层次的情报,以便把握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保障国家的安全。
  其次,是日美关系变化的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一直作为美国的“小伙计”,不仅在安全防卫而且在情报方面对美国有很深的依赖。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基于自身的利益,在对日提供情报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样“慷慨”了。对于这一点,日本人极为敏感。几年来,美国向日本提供的情报都是一些大路货,有分量的极少,致使日本政府在海湾战争、俄罗斯内乱、朝鲜核武器开发等重大问题上反应迟缓,大国野心与情报小国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于是,在愤恨之余,日本当局痛下决心,构筑自己的间谍帝国。1996年5月,日本国会正式批准成立“情报本部”。这样一来,日本便在原有的内阁情报调查室、科学技术情报中心等谍报机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情报机构。新成立的情报本部,是由防卫厅和陆海空三军的谍报机构合并而成。它的成立使日本搜集情报的能力大为提高,实现了防卫厅多年的夙愿。同时,它也标志着防卫厅谍报战力量的扩大和加强,引起日本国内外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广泛关注。
  新成立的情报本部不仅实力雄厚,而且资金充足,无论是它的编制成员或是预算资金,都是日本原来的谍报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它是二战之后日本国成立的最大的军事政治间谍情报组织,同时也是冷战之后日本为实现其世界政治军事大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日本情报本部的出现,将使世界谍报战场上的斗争更为尖锐和复杂!

  内阁情报调查室

  是日本最重要、最秘密的情报机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为了集中管理国内外的情报机构,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的策划和支持下,于1952年首先成立了内阁总理大臣官方调查室。美国中央情报局原想把它作为统辖日本所有治安系统和情报系统的“日本中央情报局”,但由于遭到日本警察、外务、法务等各界的反对,未能如愿,结果成了内阁的承办机构,直属内阁官方长官领导。经过1953年、1954年和1968年的几次改组和扩充,于1968年正是定名为内阁情报调查室。
  内阁情报调查室的主要任务是搜集、综合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治安情报,并加于分析、整理,每周通过内阁官方长官向首相汇报,如有重大的情报,调查室长官可以随时直接向首相汇报。日本防卫厅的情报系统、警察的情报系统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