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我在加拿大当律师 >

第16章

我在加拿大当律师-第16章

小说: 我在加拿大当律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人是假的难民。他们以前很可能是杀人犯、强奸犯、贩毒分子。这些人到加拿大
来,我们政府每月还要发给他们将近六百加元的生活费。这些钱是由你和我这样一
些纳税人所贡献的。我们能够接受这样一些难民,而面对张先生这样一个有专业知
识、能讲英语、能给加拿大创造就业机会的优秀人才,我们能将其拒之门外么?我
相信,我们大部分加拿大人也不会赞同这种做法的。

    我再次查阅了加拿大所有的移民法规,我认为,我这个客户完全符合加拿大移
民法的规定,不应继续拖延,应立即批准他进入加拿大创业的要求。如果我的客户
不能在正常的时间里拿到工作证,我别无选择,只有向加拿大移民总部和加拿大国
际贸易部写信反映这个情况。

    ……

    这封信发出之后,移民官大概慑于蔡世新信件的义正辞严,很快就把工作证通
过快递发过来了。

    还有一次,是在加拿大驻美国底特律的领事馆,蔡世新去办一个商业移民的案
子。一般情况下,加拿大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态度都是比较友好的,有时也有例外。

    那天,蔡世新去底特律领事馆时,窗口接待员是个女的,不知她遇到了什么不
顺心的事,态度非常不好。蔡世新向她询问情况,她爱睬不睬地说:“这个案子还
在处理之中,你不该到我们窗口来询问,干扰我的工作。”

    这一句话就把蔡世新激怒了:“你这位女士,你没有权讲这个话。怎么叫我不
该到这个窗口来问?怎么叫干扰你的工作?给所有来办签证的人办理手续,就是你
的工作。我作为加拿大的律师,我有权过问我的客户申请签证的情况。”

    女移民官不快地看他一眼,还有些不服气:“你没有权利来打搅我。”

    “谁打搅你?我到这里来询问情况是打搅你么?你不要忘了,你现在之所以能
在这个窗口工作,是因为我和加拿大的纳税人出钱,给你提供了在这里工作的机会,
如果没有我们每年交纳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所得税养着你,我不知你今天在什么地方
工作。”

    “你算什么,你敢讲这样的话?”她气疯了,把窗子关上又拉开,拉开又关上。
“你想想,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纳税人养着你,你现在就有义务,为我们纳税人服
务。你不应说我为什么要来问你,应该赶快把这个案子处理掉!”

    女移民官被驳得哑口无言。

    过了一段时间,她还是把这个案子给发了。

    在加拿大,纳税人才是国家的“主人”,你纳的税越多,你说话的口气就越硬。
这就是“纳税人的权利”。国家公务员是纳税人拿钱养着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是真
正的“公仆”,纳税人批评政府工作人员的过错,也就显得很正常。蔡世新从来没
有怕过移民官之类的官员。是非分明,黑白分明,这也是他的律师职业养成的习惯。

    西方国家的人都不怕“见官”。在中国却恰恰相反。大概是中国的官员比西方
的官员“厉害”吧。

    中国曾经有一出戏,歌颂一个“七品芝麻官”:当官不给民作主,不如回家种
红薯。现在这句台词还经常被一些官员引用。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想为群众做点
事,但从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公仆”上,而
是定位在“父母官”上。想的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做主”。

    因为官员们总是高高在上,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严,所以中国才有了一种西方
人很不理解的拍马溜须“文化”。在拍马溜须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种人格的异化。
要改变这种现象,恐怕还要费些时日。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
下一篇 回目录 




              美领事馆“风暴”

    1995年冬,四川省民营企业家刘先生到多伦多考察,然后又想去美国考察。要
去美国,就要去美国驻加拿大的领事馆办理去美国的签证。

    加拿大和美国公民是互免签证的,其他国家的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人,
去美国都要签证。办签证的人很多,要大清早就到多伦多领事馆门口去排队。

    1996年元旦,刘先生6 点多就去排队了。蔡世新是8 点半开门的时候去的。他
一般很少去美国领事馆,这次是因为刘先生语言不通,怕签证时不方便,刘先生只
好请他亲自出马。

    那天寒风凛冽,气温低达零下20度。蔡世新穿了一件呢大衣,还感到身上很冷。
美国领事馆里面有一个厅,可以容纳很多人。蔡世新作为加拿大律师,本来是可以
进到领事馆里面去的,但是他看见领事馆外面那么多人在寒风中排队,冻得很厉害,
而美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却每次只放几个人进去。他看了心里不忍,就上去跟领
事馆的工作人员交涉。

    蔡世新用商量的口气说:“天气这么冷,我看里面大厅空着,你是不是可以把
人都放到里面大厅里等待?”

    美国领事馆的人非常傲慢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你去老实
排队。”

    蔡世新被对方的傲慢态度激怒了:“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是美国领事馆的工作
人员,你代表的是你们国家的形象。你别忘了,你现在是在加拿大国土上,我们都
是讲究人权的国家。”

    旁边排队的人看着他们,都不敢讲话。这些人都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有南美
的,有东欧的,有印度的,还有几个中国人。

    刘先生在旁边说:“蔡律师,算了算了。冷点就冷点吧!”

    蔡世新不认这个账,继续向美国领事馆的人大声说:“现在这些排队的人,是
要到你们美国去办事,不是去讨饭的,你没有必要用这个态度对待这些人。我本人
不需要签证,但是我实在见不得你这种态度。你让这么多人在寒风中等待,难道你
就没有一点同情心么?你没有任何理由不让他们到大厅里去温暖一下身子。”他的
声音越讲越大,几乎是在咆哮了,“这是在加拿大,不是在你们美国。你如果没有
权力做这个决定,去叫你们的总领事出来!”

    “你是谁?”美国领事馆的人也许是被他的气势吓住了,神情有些紧张。

    “我是加拿大的一个普通公民,加拿大律师。我是认为你们这种作法实在没有
道理,所以才对你们提出这种要求。”

    也许从来没有人敢在美国领事馆门前这样大显威风,领事馆里的人感到稀奇。
也不办公了,都出来看热闹。看看敢跟美国人“较劲”的是个什么人。

    在领事馆门口排队的几百号人也都惊呆了,愣愣地观看着事态发展。

    蔡世新和那个领事馆工作人员立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人物。

    “去呀,去找你们总领事啊!”蔡世新咄咄逼人地催促道。

    那个领事馆工作人员可能是觉得理亏了,也可能是听说这个人是加拿大律师,
有点胆怯。

    “对不起,请等一下。”低声对蔡世新说,然后匆匆跑进领事馆。可能去跟他
们的总领事商量处理办法。

    过了一会儿,他就跑出来打开铁门,让排队人按次序走进大厅去等候签证了。

    大家高兴地鼓起掌来。并纷纷向蔡世新表示感谢和敬意。

    刘先生签证完了出来,激动地对蔡世新说:“蔡律师,你真是让我感到扬眉吐
气。不光是我这个中国人,其他国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也都很高兴。我今天感觉,
你像中国电影《风暴》里的施洋大律师。我在这里看到你,一下就想起了那个镜头
——他穿个大衣,围个长围巾,威风凛凛,义正辞严……太像了!”

    蔡世新没看过《风暴》,但他知道中国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知道施洋在
当时是个很有影响的律师。他希望自己像施洋大律师那样,为人间的不平伸张正义,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
下一篇 回目录 



               精明的犹太人

    蔡世新在安徽大学读书的时候,曾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威尼斯商人》。剧中
有个奸商叫夏洛克,是个贪婪、无情的犹太人。他为了逼人还债,居然要割人家身
上的一磅肉。经莎翁的一番渲染,让人觉得犹太人很是“可恶”。从那时起,蔡世
新就对犹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马克思也是犹太人,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
域,乃至经济领域,犹太人都是最拔尖的。这是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仅就加
拿大和美国的金融和法律界而言,大都是被犹太人控制着的。在犹太人中,有“小
人”,也有“伟人”和“能人”。如果用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汇来概括犹太人的特点,
那就是“精明”。对此,蔡世新在与犹太人的交往中有切身感受。

    蔡世新在多伦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时,没有碰到犹太同学,只有他的法学教授
是犹太人。当时刚到加拿大,也分不清什么样的是犹太人。后来时间长了,才渐渐
注意到犹太人的特征。犹太人的最显著特征是三角眼,走在街上就能看出来。中国
的相书上也说,三角眼的人很聪明,很能干,可能有一定道理。蔡世新真正和犹太
人有深入的接触,是在他加入到麦克唐纳… 海登律师行以后,有几件事让他终身难
忘。海登律师行有一半以上的律师是犹太人。

    有一次,他有一个做地产的客户,要找一个地产律师。因为加拿大的律师专业
分得比较细,蔡世新不做房地产,就把这个案子介绍给本律师行的第三号人物──
丹博。

    那个案子有好几万美金的律师费,按照律师行惯例,律师二八分成。介绍案子
的律师分二,具体做案子的律师分八。丹博为了表示感谢,郑重其事地对蔡世新说
:“凯文,我请你吃饭。”

    蔡世新有点受宠若惊,到律师行一年多了,丹博律师还从没请他吃过饭。而且
丹博是大律师,是资深合伙人,他主动提出请蔡世新吃饭,怎能让蔡世新不惊讶呢。

    蔡世新说:“那好吧,我们就一起吃。”

    吃饭的时候,他们聊了很多,有家常话,也有公司的事情,气氛很是融洽。过
了一个星期,丹博见到蔡世新,却说:“那天我们两个吃饭那个钱,是不是应该从
我俩的律师费中共同分担?”

    蔡世新愣了一下,心里很不舒服。那顿饭花钱也不多,大概六七十加元,他居
然能想起来从蔡世新介绍的律师费中扣除。在中国,谁也不会算到那么细。几万美
金的律师费,他拿八,本来是大头,六七十元饭钱算什么!但他提出这个问题,让
蔡世新没法拒绝。

    打那以后,任何一个犹太人再请蔡世新吃饭,他都很害怕。生怕哪天在他家信
箱里,会出现一张犹太人要他付账的账单。

    外国人一起吃饭,一般都是各付各的账,但是那天是丹博“请”蔡世新吃饭。
国内外都一样,请人吃饭,肯定是请客的付账了。而在丹博这里出现了“例外”。
后来蔡世新把这个故事讲给很多人听,他们都说,这个例子很能说明犹太人的“小
气”,当然也可以说是“精明”。

    不久,蔡世新又遇到一件事情。

    律师行里另一个地产律师,叫大卫,也是犹太人。他的一个犹太朋友想到中国
做生意,听说蔡世新是中国大陆来的,想跟他聊聊。大卫就安排蔡世新和他的朋友
一起吃午饭。按说,大卫的朋友要去中国做生意,找蔡世新作咨询,应该由他来做
东。有了那次经历,蔡世新已有心理准备。心想,今天咱们各人付各人的账吧。也
没想让对方替他付账。

    大卫的朋友号称是多伦多“略有成就的地产商”。蔡世新和他聊了很多中国的
情况。最后结账的时候,他却吞吞吐吐,好像不想付账。蔡世新觉得有点奇怪,心
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愿意付账,我怎么办呢?

    大卫的朋友说:“今天是大卫叫我来的,有什么事啊,还是跟大卫联系。”

    听他的意思,这个吃饭的钱,以后还是找大卫去。蔡世新一想,一顿饭,也没
有多少钱,才30多元,也懒得和他认真,就签单付账了。

    蔡世新想:大卫你看着办吧,你愿意把15块钱打到我的账上你就打,你要不愿
打,我自认倒霉。

    后来大卫见到蔡世新,问:“你们那天谈的怎么样,吃的不错吧?”

    “不错,谈得很好。”蔡世新接着又调侃道,“你这个朋友向我请教去中国做
生意,吃饭应该他付钱,居然还要我来付钱。”

    “是是,是应该他付钱。这小子太吝啬了。下次注意点。”但他就是不提这个
账应该由他来分担。

    这件事就过去了,蔡世新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犹太人在钱的事情上面实在是能
算计。

    过了一段时间,蔡世新和大卫在办公室聊天,见他在那里出账单。他叫小大卫
·古德曼,他开的账单是给老大卫·古德曼的。

    英语里面,老大卫和小大卫,表明是父子关系。蔡世新就很奇怪:

    “你这个账单是给你父亲的?”

    “是啊。”

    “你老爸是干什么的?”

    “我老爸是大地产商,我给他做房地产的律师,所以就给他开律师费账单。”

    “你还敢给你老爸开律师费账单?”

    “怎么不能开,这是律师行的规矩啊,一个小时300 加币。”

    他的账单上列得很清楚,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老大卫与我通电话半小时;某年
某月某日某时,老大卫的秘书与我要某某文件;某年某月某日下午,老大卫的秘书
让我看契约……一本详细的流水账。和正常客户的账单是一样的。总共有几千元加
币。

    蔡世新百思不得其解。跟他开玩笑说:“你跟你老爸开账单,你老爸会付给你
钱么?”

    “会啊,我们都是这样的。在生意上,一笔是一笔,一分钱是一分钱。”

    从这以后,蔡世新知道了,犹太人做生意,一笔是一笔,一分钱是一分钱。跟
他父亲都这样,跟别人更是这样了。

    从这以后,蔡世新也知道了,犹太人为什么对钱那么认真。他们从小到大,他
们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儿子给老爸寄账单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中国人给老爸做事不
能要求付钱一样。蔡世新想起《威尼斯商人》里的那个犹太商人夏洛克割肉要债的
认真劲,对大卫向老爸要账的行为也就能理解了。

    通过这两件事,蔡世新对犹太人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来想,犹太人
这种“明算账”的做法,虽说少了点“人情味”,但对规范生意场上的利益关系,
却不无益处。他们对契约特别看重,一切按合同办,一般不会发生毁约的事情。这
要比中国人写在纸上的合同都经常不认账要好得多。从学法律这个角度来看,和犹
太人在一起做事是有好处的,犹太人用词用句,用法律条文的精细程度,可称为世
界之最。

    麦克唐纳… 海登律师行现在的第二把手雷森先生曾讲:在我们律师界,一个逗
号,可能会引出几亿美金的案子出来。你们在写案子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逗号逗
好,要是逗不好,就会搞出官司。

    犹太人经商能发财,跟这个精细有很大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