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399章

宇宙和生命-第399章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制成。

  米邻陀王于是问:「如果没有『生命』(being )从一个身体传到另一个身体,那么我们

  不就可以不受过去世恶业的果报了?」

  那先比丘举了这个例子: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芒果,他所偷的芒果,与另一个人原先拥

  有和种植的芒果并不完全相同,这么说来他还应该接受处罚吗?

  那先比丘解释,这个偷儿必须受罚的理由是:被偷的芒果,因为它们的主人先播了种才

  生长出来。同理,因为我们在某一世做了善恶业,使得我们和另一世有所连接,所以我们逃

  不了善恶业的果报。

  业

  在佛陀成道的中夜分,他获得另一种知识,补充了他的轮回知识:业(karma )、因果的

  自然律。

  「我以清净和超越肉眼的天眼,看到生命如何消失和重新形成。我看到高等和低等、光

  彩耀眼和微不足道的生命,我也看到每一个生命如何依据他的业,而获得快乐或痛苦的轮

  回。」

  轮回背后的真理和驱动力,就是所谓的「业」。业常常被西方人彻底误解为命运或宿

  命;我们最好把它视为是主宰宇宙的因果律。业的字面意思是「行动」,业既是潜藏于行动

  的力量,也是吾人行动所带来的结果。

  业有很多种:国际的业、国家的业、一个城市的业、个人的业。一切业都是错综复杂彼

  此相关着,只有觉悟者才能充分了解它们的复杂性。

  如果用简单的话来说明,业又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不管我们以身、口、意做些

  什么,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每一个动作,即使是最细微的动作,都孕育着它的后果。上师

  们说过,就算是少量的毒药都可以致死,就算是小种子都可以长成大树。诚如佛陀所说的:

  「不要忽视小恶;火花尽管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他又说:「不要忽视小

  善,以为它们没有什么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业不像外物那般会枯

  萎,或永远不起作用。它不会「被时间、火或水」毁灭。它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一直到它

  成熟为止。

  虽然行动的后果可能还没有成熟,但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它们终将成熟。我们通常都会

  忘记自己做了些什么,往往在很久之后,我们才会受到果报。那时候我们无法将它们与原因

  联想在一起。吉梅·;林巴(Jikmé;Linpa )说,想象一只老鹰吧!它飞在高空上,并没有

  投下影子,没有任何征象显示它就在天空上。突然间,它发现了猎物俯冲而下,猝然扑到地

  面。当它降落时,恐怖的影子就出现了。

  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延后呈现它的果报,甚至延到来世;我们无法指出是哪一个因造成

  某一个果,因为任何事件都是许多业成熟之后集合在一起的复杂结合体。因此,我们都会以

  为事情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如果每一件事都很顺利,我们就称为「好运」。

  除了业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如此满意地解释我们每一个人之间的极大差异呢?即使我们

  是出生在同一个家庭或国家,或类似的环境里,我们还是有不同的性格,完全不同的事情发

  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有不同的天赋、倾向和命运。

  诚如佛陀所说的:「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

  莲花生大士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

  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善心

  因此,下一世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出生,完全取决于这一世我们有什么样性质的行为。

  很重要的是我们千万不可以忘记:我们行为的结果,完全是看行为背后的动机而定,绝非行

  为的大小程度。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年老的乞丐妇女,名叫「依赖喜悦」(Relying on Joy )。她常

  常看着国王、王子和人们供养佛陀和他的弟子,她最希望的莫过于能够像他们一般去供养。

  所以,她就出外行乞,但一天下来仅要到一个小铜板。她拿着这个铜板,向油商购油。油商

  告诉她,这么少的钱,什么东西也买不到。当油商听说她要以油来供佛时,对她产生了怜悯

  心,把她所要的油给她。她拿着这些油到僧院去,点了灯。她把灯放在佛前,许愿说:「除

  了这盏灯,我没有什么好供养的。但透过这种供养,希望我将来能获得智慧之灯。愿我能解

  除一切众生的黑暗,愿我能净化他们的一切业障,引导他们开悟。」

  当天晚上,其他灯的油都烧光了。但是当佛陀的弟子目犍连(Maudgalyayana )前来汇集

  所有的灯时,那位乞丐妇女的灯仍然一直烧到破晓时分。当目犍连看到那盏灯还点燃着,油

  满满的,并且有新灯蕊时,他想:「这盏等为什么白天还点着,实在没有道理。」于是试着

  吹熄,但那盏灯仍然继续燃着。他试着以手指头掐掉烛花,但没有成功。他又试着以袈裟闷

  熄,但灯还是燃着。佛陀一直在看,就说:「目犍连,你要熄灭那盏灯吗?你是办不到的。

  你甚至无法移动它,何况熄灭!即使你把一切大海的水都浇到这盏灯上,它还是不会熄。世

  界上所有河流和湖泊的水都熄灭不了它。为什么呢?因为这盏灯是以诚心、清净心供养得来

  的,那种动机使得它拥有巨大的功德。」当佛陀说完这句话,那位乞丐妇女走向他,佛陀为

  她授记将来必定成佛,名曰:「灯光佛」(Light of the Lamp )。

  因此,我们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完全看我们的动机好坏而定。寂天菩萨说:

  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喜悦,

  完全来自希望别人快乐;

  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痛苦,

  完全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因为业报的法则是不可避免和真实不虚的,所以每当我们伤害别人时,是在伤害自己;

  每当我们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在培育自己的快乐。Guru喇嘛说:

  如果你试着克服自私的动机――嗔怒等等――并发展对别人更多的慈悲,最后你将获得

  比本来还多的利益。所以,有时候我说聪明的自私人应该这么做。愚痴的自私人总是为自己

  着想,结果是负面的。聪明的自私人会想到别人、会尽力帮助别人,结果是他们也会得到利

  益。

  轮回的信仰告诉我们,宇宙间是有某种最高的正义或善。我们一直想发掘和释放的,便

  是那种善。每当行善时,我们就是往前靠近它;每当做恶时,我们就是在隐藏和抑制它。每

  当无法把它表现在生活和行动上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和挫败。

  因此,如果你想从轮回的事实获得一个重要讯息,那就是:发展这种善心,希望别人能

  找到永恒的快乐,并以行动去获得那种快乐,培育和修持善心。Guru喇嘛曾经说过:「我

  们不需要寺庙,不需要复杂的哲学。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心就是我们的寺庙;我的哲学是善

  心。」

  创造力

  因此,业不是宿命的,业是我们有能力去创造和改变。它是创造性的,因为我们可以决

  定行动方式和动机。我们可以改变。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掌握在我们的心的手中。佛陀

  说:

  业,创造一切,有如艺术家:

  业,组成一切,有如舞蹈家。

  由于一切都是无常、流动和互相倚赖的,我们的一切行动和思想都会改变未来。任何情

  境,即使再绝望或再可怕,譬如末期疾病,都可以用来进化。任何罪恶或坏事,都可以用真

  诚的忏悔和真实的修行来净化。

  密勒日巴被认为是西藏最伟大的修行者、诗人和圣人。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他的传记,以

  及凝视着我所模拟的小画像时,都会深受感动。年轻时代的密勒日巴,接受巫术的训练,报

  复心态驱使他以黑术杀死无数的人。但由于他的反悔,再加他的上师玛尔巴(Marpa)给他的

  严酷考验和折磨,使他得以净化一切坏的行为。他继续修行,终于开悟,成为多少世纪以来

  几百万人的明灯。

  西藏人说:「坏行为有一项好处,那就是能够被净化。」因此,永远都有希望。即使是

  谋杀犯和最冷酷无情的犯人,都可以改变和克服导致他们犯罪的情境。如果能够纯熟而睿智

  地利用目前的情况,它们都可以启示我们解脱痛苦的束缚。

  目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反应着过去的业。如果能认知这一点,那么每当我们遭

  遇痛苦和困难时,就不会把它们看成失败或巨祸,或把痛苦看成是任何形式的处罚,我们也

  不会责怪自己或自怨自艾,而是把正在经历的痛苦,看成是过去业报的完成。西藏人说:

  「痛苦是扫除一切恶业的扫把。」甚至还要感谢一个业正要结束了。我们知道:「好运」是

  善业的果报,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很快就会过去了;「坏运」是恶业的果报,事实上它正在给

  我们净化的绝佳机会。

  对西藏人来说,业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生动而实际的意义。他们活在业的真理和

  原则之中,这就是佛教伦理的基础。他们了解业是一种自然而公正的过程。因此,不管他们

  做什么,业都会激起他们个人的责任感。在我年轻的时候,家里有一位非常好的仆人名叫阿

  贝·;多杰(Apé;Dorje),他很疼爱我。他真是一位善良的人,一生从未伤害过任何

  人。年幼时,每当我的所言所行伤害到别人,他就会很和气地说:「哦!那是不对的。」让

  我深深体会到业的无所不在,一旦我有任何坏念头要生起时,他当下就会转化我的反应。

  真的如此难以看到业在作用吗?我们不是只需回顾自己的生活,就能看清行为的后果

  吗?当恼怒或伤害到别人时,它不是反弹到我们自身吗?不就会留下痛苦而黑暗的记忆,以

  及自我厌恶的阴影吗?那个记忆和那些阴影就是业,我们的习惯和恐惧也是来自业,都是过

  去所行、所言或所思的结果。如果能够检讨自己的行为,同时能够了了分明,就会发现,在

  我们的行为中有一个老是在重复的模式。每当做错了事,就会导至痛苦:每当做对了事,就

  会产生快乐。

  责任

  我非常感动地看到,濒死经验以相当精确和惊人的方式,肯定了业的真理。在濒死经验

  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共同现象是「全景式的生命回顾」(panoramic life review)。有这

  种经验的人,不仅会巨细靡遗地回顾一辈子的事件细节,还会看到他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后

  果。事实上,他们会经验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所产生的全部影响,以及别人心中所生起的一

  切感觉,不管是多么的恼人或震撼。

  生命中的一切逐一浮现,对于我所经验到的许多事情感到羞耻,因为那些似乎不是我做

  过的。……不但经验到我所做的事,还包括我如何影响到别人……即使是思想也没有丧失。

  我的生命过程在我面前通过。……我在生命中曾经感觉过的每一种情绪,都再感受一

  次。眼睛显示让我知道情绪如何影响我的生命。我生命中的一切行为又如何影响到别人的生

  命……

  我就是我伤害过的那些人,我就是我曾经带给他们快乐的那些人。

  我曾经想过的每一个思想,曾经说过的每一句话,曾经做过的每一件行为,全都重新上

  演了;还加上每一个思想、每一句话、每一件行为对出现在我生命中或影响范围内的每一个

  人的影响,不管我是否认识他们……;再加上每一个思想、每一句话和每一件行为对天地、

  植物、动物、树木、水、空气的影响。

  我觉得我们必须非常严肃地看待这些见证。它们将会帮助所有人体会自己的行动、语言

  和思想的全面意涵,并促使我们变得越加负责。我注意到许多人感受到业的威胁,因为他们

  开始了解逃脱不了业的自然律。有些人佯装全然藐视业,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又极度怀

  疑自己的否认态度。白天他们也许表现得满不在乎,完全不理会道德不道德,一种伪装、洒

  脱的信心,但晚间独处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却经常是黑暗、烦恼不堪的。

  了解业之后,东西方都有逃避责任的特殊方式。东方人把业当作不帮助别人的藉口,他

  们会说,不管他们受到什么样的苦,那是「他们的业」。在「自由思考」的西方世界里,我

  们却正好相反。相信业的西方人,会「敏感」和「小心」得过分夸张,他们会说,实际上,

  帮助别人就是干预了他们必须「自寻出路」。这是多么逃避和违背人性呀!也许我们的业正

  好是应该来帮助他们的啊!我认识若干富人,如果只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和自私,他们的财富

  可能会毁灭他们;反之,他们也可以把握机会,用钱实际帮助别人,因而帮助了自己。

  我们绝对不可以忘记,透过我们的行动、语言和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如果选择好的

  一面,就可以消除痛苦和苦因,帮助我们的潜能、佛性在心中苏醒。除非佛性能够完全苏醒

  过来,我们也解脱了愚痴,与不死的、觉悟的心相结合,否则生死轮回将永无尽期。因此,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不在这一世为自己负起一切责任,我们的痛苦将不只是持续几世而已,

  还将持续千千万万世。

  就是这种令人清醒的知识,让佛教徒把未来世看得比这一世还重要,因为有更多的未来

  世正等待着我们。这种远程的观点,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知道,如果我们为了这一

  世而牺牲掉所有来世,那就好象把一辈子的储蓄统统花在一次豪饮上,疯狂地忽视其后果。

  但如果我们能够观察业的法则,在心中唤起慈悲的善心,如果我们能够净化心灵,逐渐

  唤醒心性的智慧,那么我们将可以变成真正的人,最后证悟。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说:

  个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是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一部分。他把自己的思想和感

  觉,当成与宇宙其他部分无关的独立经验这是对自己的心识的一种光学错觉。这种错觉是

  一种监狱,把我们限制在个人的欲望和身边几个人的感情上。我们的工作就是扩大我们的慈

  悲心,去涵盖一切生物和整体自然的美,把自己从这个监狱释放出来。

  西藏的转世

  通达业的法则和达到证悟的人,可以选择生生世世回到人间帮助别人。在西藏,认出这

  种转世者或土库(Tulku )的传统,开始于十三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