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德华没留神,薛彩霞的力道似乎又太大了点,刘德华站立不稳,整个人就倒下了。结果,他的身体撞向了舞蹈教室的镜子,稀里哗啦一阵乱响,玻璃碎了一地。许多片碎玻璃,落到刘德华的背上,划出大大小小许多伤口。班上的几十个人,惊呼一片。有人跑上来查看刘德华的伤势,也有人跑去报告老师。
老师及时赶来查问情况,问刘德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德华自知罪责难逃,便老实坦白,表示这些镜子是被撞碎的。老师自然要穷根究底,问他,怎么会撞到镜子上面。他不愿出卖朋友,只是和老师胡搅蛮缠,装聋作哑。反正抱定了一条,就算是开除他本人,他也一个人顶了,决不牵连他人。这样一件事,自然落不到开除的结局,最后也就是赔款了事。只是刘德华落下了伤,即使是那些小伤口愈合之后,背上还有一道较大的疤痕。
刘德华跑去找女朋友诉苦。女朋友不仅不同情他,反而幸灾乐祸,对他说:“活该,这是上帝对你这种捣蛋鬼的惩罚。”
第三部分:五年之约正面小生人才(1)…(图)
刘德华虽然有着调皮捣蛋的天性,可学业上却是认真勤奋。
以前在中学时,他是上课听书下课捣蛋,成绩不上不下,总是保持在中游,体育方面倒是常常拿奖。进入训练班之后,他的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已经开始选择一生的职业,所以,尽管丢不掉捣蛋的天性,学业却是绝对的认真,几乎每一门课在班上都是尖子。
训练班安排的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以及他的同学们求知欲的需要。他们开始自动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第一次月考,真的有同学被淘汰了,大家开始意识到竞争的残酷。
最初,刘德华的侧重点,仍然是编剧,所以,第一次月考,他的编剧成绩,是所有学生中最好的。
老师出的题目是自编自导自演一出独角戏。题目提前一段时间已经出了,为的是给学生留出准备时间。刘德华拿到考题,便开始进入状态。他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演一个小贼。这个小贼在街头抢劫,遇到反抗,结果东西没抢到,自己反而受了伤。小贼逃回自己家里,为自己包扎伤口,突然外面有人敲门,他误以为是警察上门抓自己了,立即跳窗而逃。
故事并不复杂,但因为是独角戏,又只能有5分钟,要将整个过程演绎得惟妙惟肖,层次分明,层层推进,还要高潮迭起,颇有些难度。
对于刘德华来说,编写这样一个剧本,并不十分困难。毕竟,他写剧本已经有段时日了,可谓驾轻就熟,中间的过程细节,也都考虑得非常周详。他的难度在于表演,那个小贼在街头抢劫的时候,心理是怎样的?他恐惧吗?凶残吗?这种凶残和恐惧杂糅一体,应该怎样表现出来?然后是逃跑的时候,他一定惊恐慌乱。应该怎样表现这种情绪?进入房间后,他既要处理自己的伤口,又担心警察上门抓他,那时的复杂心情,也一定要好好地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当他听到敲门声,以为警察追上来时,情绪达到高潮,表演的难度也是最高的。他应该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包扎的动作,倒是简单会一些。他自然想到了那次偷邻居的石榴受伤的事,那时,他不也是自己包扎的吗?
为了演好这个短剧,他开始认真地观察身边的人,努力找到每一种表情,然后仔细地对着镜子练习。
表演结束,老师对他的剧本和表演,均给予极高的评价。
仅仅是这些,他并不完全满足。他还希望利用课余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尖沙咀有一个青年会,属于一个群众性团体,里面有一些演艺方面的组织,他们常常在一起组织一些基本的训练。比如那里有一个粤剧组,专门请了老师教学员练粤剧的遁手、身段、架式等基本功。刘德华、梁家辉等人便跑去报了名,只要有时间,就去那里练翻筋斗、练遁手等。这类训练,对他们提高表演方面的能力,有很大帮助,也增强了他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
因为全身心投入这类训练之中,他参加运动少了,和林安琪约会也少了,获得的回报是,各科成绩在训练班扶摇直上,很快站到了顶尖之上。到第三次月考成绩出来时,刘德华的各科成绩已经名列甲等。而当初入班时的40多名学员,此时已经有接近一半被淘汰,只剩下20多人了。
也正是第三次月考结束时,训练班的导师给了刘德华一个很高的评价,说他是“正面小生人才”。这就等于说,将来刘德华就是在剧集中演第一男主角的那个人。这个评价,让他看到了事业的曙光,令他感到,自己的未来,或许并不仅仅在编剧方面,还可以成为真正的演艺明星。
这个评价,对于刘德华的人生,起着极其重要的鼓励作用。从那时起,他开始将注意力逐渐转向演艺,并且开始为了这个目标投入最大的生命热情。
第三次月考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也是训练班最后一次淘汰学员。按照以前的惯例,这次考试之后,仍然留下来的学员,接下来便会由训练班安排许多的实习机会。实习结束,基本不再会被淘汰,而是会根据整个学习期间的成绩,安排同无线电视台签约。换句话说,这次考试之后,仍然能够留下来的学员,如果没有特别的意外,跨入演艺圈,已经成为铁定的事实。正因为如此,有些学员,在此时便会长松一口气,对于接下来的实习,反倒不太重视了。
刘德华则不同,整个实习期间,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拼命”。
学校有一个通知栏,每天,学校会将每个学生的实习任务写在通告栏上。某某人去什么地方实习,演什么样的角色,全都写得一清二楚。这种实习,通常都是去一些正在拍摄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担任配角演员,在剧集中,根本就没有名字,甚至没有台词。演得比较多的,通常都是观众甲、士兵乙之类。有些学员,对这样的机会并不十分珍惜,安排他演就演,不安排也就算了。即使去了片场,也不十分努力。刘德华则不一样,即使是一个仅露一面的角色,他也要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他是班上的尖子学生,学校安排实习任务的时候,原本就会比别人优先,加上他的努力,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各剧组都愿意让他担任角色。整个实习期间,刘德华和梁家辉,是得到实习任务最多的两个男生,几乎每天的公告牌上,都有他们的任务。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成功,虽然与天分有关,但与勤奋的关系更大。
第三部分:五年之约正面小生人才(2)…(图)
即使实习任务已经相当繁重,刘德华仍然不完全满足,他希望获得更多的机会。于是,他和梁家辉等人,将整个晚上的时间也都用上了。他们联系了几家夜总会,和他们签下合约,为那些在夜总会唱歌的歌手伴舞。
歌手在夜总会唱歌,往往是唱几首歌就离开了,伴舞的他们,则会跟了这个歌手,又跟那个歌手,跳完一场又跳一场。为了活跃气氛,夜总会也会安排他们表演一些舞蹈,或者是 表演一些翻筋斗之类的才艺。这类表演,夜总会不可能安排人指导,也不可能给他们安排时间排练,一切都得他们自己做。于是,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编舞,练配合。整个日程,安排得很满。
余伟国、李景生、朱强等几个人,仍然和刘德华保持着少年时的友谊。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设法来一个小小的聚会。随着刘德华的日程越排越满,时间分派不过来,这种聚会,便只好改变地方。更多的时候,是他们来到刘德华伴舞的夜总会。一方面,他们捧了刘德华的场,另一方面,刘德华在伴舞的间隙,也可以跑到台下,和他们小聚聊上几句。
至于女朋友林安琪,她也是一个大忙人。她既要学婴儿护理,还不想丢了自己喜爱的排球,一旦有业余时间,便投入到排球训练之中。他们之间,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往往都是通过电话联络。每当她有时间的时候,便会给刘德华打传呼。而此时,刘德华往往是忙得不亦乐乎,只能见缝插针,给她回个电话,匆匆说上几句,就又要上场了。
刘德华忙于自己的学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事业中,忽视了对林安琪的关心,所以他们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而他却丝毫没有察觉。
第三部分:五年之约情海的五年之约(1)
刘德华太忙了,忙得玩性也收敛了不少。
进入艺训班的前几个月,他还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和林安琪约会。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以及他对演艺事业投入程度的增加,这种约会,渐渐就少了下来。
1980年5月14日,他们又一次见面了。
见面后,林安琪显得有些沉默。刘德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将自己在艺训班的轶闻趣事一桩桩一件件摆出来,说给她听。生活在他的面前,洞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他因此有了许多的酸甜苦辣。这所有一切,他只想和她一个人分享。
她小声地问他:“你已经决定了?”
他略愣了一下,反问她:“决定了什么?”
她说:“以后的事业呀。你决定向演艺界发展?”
他肯定地说:“是的。”
她说:“那你以前选择的编剧呢?”
他说,编剧他是不会放弃的。但是,艺训班毕业的学生,主要是从事演艺,最初所能获得的工作,也是演艺,比如在电视台演一些配角什么的。有关这一点,他差不多是无可选择。至于编剧,那可能是一段时间之后的事,如果他能够在编剧方面充分显现自己的才能,电视台或许会考虑将他调进编剧组。可他不能将自己未来的路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他更想各方面都试试。
她轻轻地哦了一声。
他略微思考了一下,对她说:“安琪,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她转过头,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看着他,问:“什么事?”
他说,以前对演艺这一行不是太了解,在艺训班呆了几个月之后,现在的了解是越来越多了。关于艺员恋爱的事,电视台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他们不希望一个新人闹出恋爱方面的新闻。如果知道学员在恋爱,和电视台签约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阻力。另一方面,他也想在演艺圈中拼一拼,如果不混出点成绩来,他是怎么都不甘心的。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他得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这一番开场白,有点像分手宣言。林安琪略愣了一下,对他说:“你到底想什么?直说好了,我能接受的。”
他说:“我想请你等我5年。”
“等你5年?怎么等?”她不解地问。
他说:“你给我5年时间。在这5年内,我专心我的工作。你呢?专心读你的婴儿护理。当然,我会好好地工作,好好地赚钱,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必要的物质基础。5年之后……”
他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林安琪问他:“5年之后怎么样?”
他想说,5年之后,你就嫁给我。可是,话到嘴边,他说不出口。他知道,如果这样说,那就等于向她求婚。可求婚的同时,又向她提出要求,要将彼此的关系冷处理一段时间,这有点太不合理了。
“5年之后,我们一起去日本旅行。”他说。
实际上,他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5年之后,等他赚到了足够的钱,就一起去日本旅行结婚。
他的话意,她应该是明白的。可是,她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默着。
他有些急了,追问她:“行不行吗?”
她说:“我可以说不行吗?”
他心中大喜,认为她是完全答应了,便举起了右手,兴奋地说:“好,一言为定,我们拉手。”
他们拉了手,立下了这个5年之约。
夏天来了,刘德华越来越忙,也因为那个5年之约,他和她见面,不再像从前那般张扬,地点就改在她的家里。
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下面是一袭牛仔裤,戴着一顶鸭舌帽,看上去异常清爽明丽。他们一起坐上了她家的天台,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她说:“看什么?不认识了?”
他说:“你瘦了。”
她说:“想你想的。”
他问:“真的?”
她说:“当然是真的,想你想得茶饭不思。”
他想起几年前那次生日宴上的许愿,带点玩笑地说:“你林安琪,我难道还不了解?你想你的排球,肯定超过想我。”
她笑起来,大有知我者刘德华也之意。
他顺势抓起她的头发,说:“你的头发又长了。”
她娇羞地说:“喜欢吗?为你留的。”
他说:“你知不知道?上次,你把头发剪了,我难过了很长时间。”
她说:“现在,我不是补偿你了吗?”
他说:“我要你为我留一辈子,永远不准再剪了。”
说过这话之后,他等着她表态。可是,她并没有应答,眼睛直直地望着前方。前方是启德机场,不时有飞机从他们的头顶飞过。他问她想什么,她无语,只是轻轻地叹息一声。他再问,她极其突然地转过脸,看着他,然后说:“华仔,你说,我们会有将来吗?”
他猛地愣住了,不知道她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将来是什么?事业?婚姻?爱情?他真的迷惑了。当然,他也没有想到,林安琪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她已经对这段感情产生了疑问,加上身边其他男孩的情感攻势越来越强,她的内心深处,已经发生了动摇。
刘德华太自我了,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其中极其微妙的变化。
他还一厢情愿地以为,他是最适合林安琪的,林安琪也是最适合他的。虽然有5年之约,可他们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一切都是他那大而化之的性格决定的,他无法预知,女人并不满足这种感情,她们需要的是耳鬓厮磨,需要的是天长地久的呵护。不需要这种若即若离,聊胜于无的情感。
第三部分:五年之约情海的五年之约(2)
如果说刘德华有什么缺点的话,这或许就是他最大的缺点。他爱女人,爱那些他曾投入过所有感情的女人。
然而,他的这种爱,确实有点太自我了,太自信了。也可能是他的日程安排得太满的缘故,也可能是他不太善于仔细反思内省的缘故。
他很少考虑过女人需要的爱是什么样的,自己作为男人,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情感,去爱他所爱的女人。当我们审视他和朱丽倩的爱情之时,这一点,便更加明显了。
这种弱点,很可能不是刘德华个人的,而是他这种类型的男人所共有的。在这一类男人中,爱情永远都是从属于事业的,或者说,爱情是从属于自我的。
在他们的心目中,事业才是第一位的,爱情仅仅只能屈居其后。
如果爱情和事业并不冲突,那么,他们的爱情,便会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