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衣装秘语 >

第3章

衣装秘语-第3章

小说: 衣装秘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人,别动手。我是天神的女儿。”说着脱去狐皮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看上猎人的勤劳勇敢,自愿与猎人结为夫妻。    
    猎人与狐女结成夫妻后,生了一儿一女,可是,自从她脱掉狐皮之后,一直找不到一件适合的衣裳,儿女大了,自己老光着身子,很不方便。于是,她又跑回了山上,想去找一件满意的衣服。    
    猎人回到家,不见妻子,十分着急。此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猎人打着伞,进山寻妻。在一个山洞里,他找到了她。听妻子诉说了苦恼,猎人灵机一动,扯掉伞骨,把伞衣递给妻子做了裙子。伞衣做的裙子很是好看,可惜在腰上挂不住,手一松便脱落下来。狐女只好提着伞裙走出山洞。这时雨过天晴,山间现出一道彩虹。狐女赶忙剪下一截,当腰带把裙口紧紧扎住。这样一来,裙子不再下落,走起路来像踏云,腰带像彩虹,把狐女打扮得更漂亮。从此以后,这式样便传了下来。    
    以伞做裙的传说,在贵州苗族中也有流传,不过,主要情节不是猎人巧遇狐女,而是姑娘智胜猴精:    
    古老的年代,苗家妇女不穿裙,穿的是粗布大脚裤。那时候,有一座黑森林,黑森林里有一个朝天洞,洞里住着个猴子精。它的嘴巴像山洞,耳朵像簸箕,脚有碓杆粗。它时常出来抢走寨子里的姑娘,弄到洞里糟蹋,折磨死就吃掉。    
    有一天下大雨,黑森林边勤快而美丽的兜花姑娘拿着雨伞出门干活,直到天黑都没回来,原来是被猴子精抓到洞里去了。姑娘在洞里受尽折磨,可是没有办法逃出去。一天深夜,她哭着哭着睡着了,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指点她,用松脂涂在猴精晒太阳的大石头上,粘住猴精,就可以逃出来。    
    姑娘依计采集了许多松脂,涂到那块大石头上。猴精一坐下去就被粘住了,挣也挣不脱。姑娘趁机逃出山洞,在大森林里整整走了一个月,衣裤全被树枝挂破了,身子露在外面。她害羞这样回去见乡亲,只好把来时带着的伞抽掉伞骨,用伞衣套在腰上,遮住下半身。回到寨子,乡亲们见了很新奇。姑娘们立刻仿照伞裙的样子,做出了能展能收,打开像伞,合拢起来也像伞的百褶裙。    
    


第一部分:神话传说与服饰象征天鹅处女孔雀衣

    天鹅处女型传说是世界民间传说的一个著名类型。它的基本结构是:天女下凡沐浴,被一年轻男子偷看并偷走了羽衣,天女无法飞回天上,只好跟这男子合婚。中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这种类型的传说。俄罗斯族的“天鹅姑娘”传说和傣族的“召树屯”传说,都是较为典型的样式。其中,傣族“召树屯”传说中有关孔雀公主的故事,尤有特色:    
    传说在西双版纳勐海地方,有一位英俊勇敢的王子名叫召树屯,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结为永久伴侣。他带上弓箭和佩刀,骑马去寻访心爱的人。路上,他与一位猎人(有的传说是修行者)交上了朋友,猎人告诉他,在朗丝娜湖边,每隔七天,便有七位美丽非凡的孔雀姑娘飞来游泳。召树屯按照指点来到湖边,果然看到天上飞来七只孔雀。它们落在湖边,脱下孔雀衣,变成七位美丽的姑娘,下水嬉戏沐浴。召树屯偷走了小孔雀喃木诺娜的孔雀衣。小孔雀上岸寻不到衣服,见到召树屯,一见钟情,便留了下来,和召树屯结为夫妻。    
    后来,召树屯率兵抗击外侮,王宫中有人挑拨离间,迫使糊涂的召勐决定杀死“妖女”喃木诺娜。临刑时,喃木诺娜要求披上孔雀衣再跳一次舞。召勐松开缚她的绳索,让她披上孔雀衣,最后跳一次孔雀舞。哺木诺娜用整个身心跳出了对召树屯的爱,表露出自己崇高纯洁的心灵。刽子手被感动得放下屠刀,愚昧的人们仿佛被圣水洗涤。正当大家如醉如痴忘掉身在何处的时候,喃木诺娜已化为孔雀凌空飞去。    
    召树屯得胜回来,才知喃木诺娜已被逼走。他不畏艰险,乘怪鸟飞到魔王匹丫的洞穴,寻找魔王的小女儿——自己的爱妻喃木诺娜。魔王不许他带走女儿,还要杀死他。勇敢的召树屯在聪明的喃木诺娜的帮助下,一一挫败魔王的毒计,最终将魔王杀死,双双回到了家乡。    
    从此后,象征和平与幸福的孔雀舞便在傣族民间广为流传,孔雀姑娘的孔雀衣(在民间演化为孔雀花纹筒裙)和一种被称为孔雀髻的独特发髻,也在傣族姑娘中流行起来。每当穿着孔雀衣裙、挽着别致的孔雀髻的傣家姑娘翩翩跳起孔雀舞,人们就会想起孔雀公主的传说。这服饰这舞蹈,已经成为美丽纯洁的象征。    
    


第一部分:神话传说与服饰象征百鸟衣

    在壮、苗、瑶、藏、彝、白、怒、黎、朝鲜、蒙古等民族中,还流传着一种“百羽衣”(或百鸟衣、百兽衣等)类型的传说。这类传说是“天鹅处女型”传说的变体。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一个孤儿(猎人、农夫等)救了一只鸟(或鸡、鱼、仙女等),被救者偷偷化为美女,每日为他做饭;他提前回家,发现了秘密,抢进门夺走羽衣(或鱼皮、蛙皮等);美女还不了原形,和他结了婚,夫妻恩爱;丈夫思妻心切,误了劳动;妻子画自画像给丈夫带去劳动,以解思念之苦;一阵大风,将画像吹到淫邪恶徒或有钱有势者手中,他们按图抢走了美女;丈夫按妻子的计谋做成百羽衣,寻到妻子被抢处,翩翩舞蹈;一直不笑的美女开口笑了,恶徒(或国王)为博美人欢心,要求换衣;换上龙袍的丈夫趁势杀死恶徒,夫妻团圆。这类传说较出名的有壮族的《百鸟衣》、藏族的《百雀衣》、白族的《百羽衣》、黎族的《百兽衣》、布依族的《九羽衫》、朝鲜族的《鸟羽》、蒙古族的《黄雀衣》等等,它们都把服饰作为故事的契机。    
    这种类型的传说,也常用来解释某一民族特有花衣的来历。由于传说中的百羽衣(或百兽衣)帮助善良的人战胜了邪恶势力,所以,他们的后代便仿其式样,做成花衣,让这曾给他们祖先带来转运、象征吉祥的花衣,伴随他们代代相传,福星永照。    
    


第二部分:古史与服饰象征织在身上的苗家“古歌”(1)

    有位民族学家请云南一位苗族老人“摆古”。    
    “你咯认得字?”老人问学者。    
    “认得。”学者答。    
    “祖公的事都记在上面了,顺着它,可走回到狗王(即盘瓠──苗瑶神话中的始祖)讨老婆的地方。”老人边说边递过一件女人的花裙子给学者。    
    裙上没有字,只有许多美丽的蜡染的和挑绣缝缀的图案。    
    几乎每个民族,都可以摆出这样的“天书”。    
    苗族,恐怕是世界上最喜欢迁徙的民族之一了。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南部。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区,也有许多苗族开拓者在那里闯荡。    
    苗族到处走,他们来自何方呢?    
    要查苗族的历史,古籍上却是很难找到多少材料可供考据。只有些玄乎乎的片断,让人不知道说的是野史还是神话。例如,《路史·后纪四》及《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说“炎帝之裔”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等等,似乎是“黄帝子孙”们对异族的夸张描述,带有不少政治的或军事的色彩;而一些类似博物志地理志之类如《山海经·大荒北经》等的古代科学著作,也对苗族作了这样的描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    
    其实,这些神话,本可以不成为神话的,之所以成了“神话”,大约有这样的原因:一是黄帝“遏绝苗民”的政策,使苗族自古以来便落了个东躲西藏的命,让“专家”们见头不见尾,只好乱说。什么“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什么“胳下有翼”,说不定正是对古代苗族喜“斑斓衣”(或兽皮衣),戴巨型金属头饰,穿如翼披肩的一种描述吧。可惜当时民族隔阂一定很厉害,彼此无法深交,只能远远观之,见有与自己不同的“奇装异服”,不免生出遐想,将其讹传为神怪异物。二是苗族先民在远古那场著名的战争中,逐鹿中原败走他乡后,四处漂流,当然无法像得胜的黄帝族一样静坐下来修史立传。长年的迁徙生涯,迫使苗族不得不将自己民族的文化,用最便易的方式,变为密码,随身携带。于是,口传的古歌和手绣的斑衣,便成为他们记史述古、文化传承的基本样式。    
    在苗山,要想“查阅”苗族的“根古”,不用找书(也找不到书),只要“读”那穿在每位苗女身上的花衣,就会知晓个大概了。追寻苗族的足迹,在滇东北、滇中和滇南的一些大山里,那些装束不同、自称他称各异的黑苗、白苗、花苗、大花苗、汉苗(偏头苗)、清水苗、老林苗和独角苗等,都把服饰与他们神秘的往事连在了一起,如流传在滇北、滇东南和黔西一带的民歌:    
    ……在万国九州的中间是罗浪周底,    
    我们的先人就住在那里。    
    在万国九州的范围之内,    
    甘当底益捧和多那益慕是苗族的根基地。    
    这些地方到底在哪里?    
    都在直密立底大平原。    
    以后启野要至老才从色米弗底走过来,    
    占据了先人居住的地方。    
    格也爷老、格蚩爷老、甘骚卯碧都很悲伤。    
    他们可惜这块大平原,    
    因为这是个好地方。    
    他们只有把这些景致做成长衫,    
    把这些衣衫拿给年轻的妇女穿。    
    她们笼笼统统地穿起来给老人看,    
    穿起来给男女老少看:    
    衣衫上的花纹就是罗浪周底,    
    围裙上的线条就是奔流的江河。    
    他们又想起曾经住过的楼房,    
    他们又把这些景致做成披肩,    
    把这些披肩拿给年轻的男子穿,    
    他们一左一右地披起来给老人看,    
    披起来给男女老少看。    
    他们看看那些开垦出来的田地,    
    他们只有把那些景致绣在围裙上,    
    他们把这些裙子拿给妇女穿,    
    他们团团转转地围起来给老人看,    
    围起来给男女老少看。    
    让人们看到那些开垦出来的田地,    
    让人们看到那些修盖起来的楼房,    
    他们把这些当作永远的纪念,    
    说明苗族曾经有过这样的历程[1]。    
    ……      


第二部分:古史与服饰象征织在身上的苗家“古歌”(2)

    苗族神话古歌中提到的“格蚩爷老”,“格”是尊称,“爷老”是长老、首长,连起来意为“尊敬的长老蚩尤”。这正是上古神话中与黄帝逐鹿争战的九黎(后为三苗)首领蚩尤。    
    苗族服装中最有特色的是被称为“戳苏”的加花披肩,形制为两块织得很厚的毛织物,缝连一角而分披两肩,形如锁甲(传说它即为苗族首领的锁甲)。搭缝在两块披肩后的方块巾“劳搓”,上绣方形图案,正规式样为三道,与苗族古歌上“格蚩爷老练兵场上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首领的练兵场或令旗。两块披肩,两头的部分叫“搞”,“搞”上的花纹叫“鲁老”,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中间部分叫“苏”,上面的花纹叫“凿苏”,形式与西汉花罗织物上的耳杯形菱纹相似。    
    苗女的百褶裙,平装称“点撒”(白裙)或“点扎”(蓝裙);盛装有蜡染的叫“点老”(裙绘),折叠扎染不透靛水的叫“点带”。图案构成多为“X”形,中间用正“T”和倒相隔,表示山川;“T”上空隙处由菱形花纹及各种小图案构成,表示五谷;裙上必有的三道红黄相间、叠压并行的饰条,腰部和裙角这两道横贯始终,叫“上朗”和“下朗”,上代表黄河,下代表长江;中间一道间断的布条叫“布点”,代表灌溉的水渠;裙角红黄布条下蜡染的方田形图案,代表城墙。    
    绑腿叫“炒老”,约两米长,二十厘米宽,黑底镶红黄两色条布,也有加白色条布的。绑腿是纪念南渡黄河的日子。据说,那天渡河时,阳光映在河面上,如同滔滔血河。还有的说,绑腿上的红色,是真的血色。当时苗人败走中原,一路奋战,绑腿上都沾满了鲜血,以后的绑腿,也就模仿了这种样式,以纪念开路者披荆斩棘、浴血奋战的经历。    
    那么,苗族服饰上那些代表城池、山川、沟渠、河流、五谷等的物象符号,究竟要为后人传达什么信息,讲述什么往事呢?它们的来由,是否与上古九黎三苗有关?与苗族艰难的迁徙史有关呢?    
    传说远古时代,苗民的祖先格曰尤老、格蚩尤老和干骚毛比,率领苗人在北方建了一座京城,城建得又大又漂亮。    
    外族有三个部落的首领,叫山岛觉地福、老教福自老、开元福自老(简称“三福”)。他们想占苗族的城,又怕苗族厉害,就想办法来破城。    
    苗族喜欢打猎,弩射得好,再凶猛的野兽,也耐不住一弩箭。这是因为弩箭上擦过毒药,见血封喉。“三福”派人来学射弩,苗人教他们学了九种射法,就是没教擦药。后来打仗时,他们射伤苗人,苗人不会死。    
    “三福”想攻城了,就派人化装进城埋伏。开始,苗人看到有许多人进城卖针卖线,报告首领:“怎么有那么多人来卖针卖线?”首领说:“一个城市要是没有人卖针做生意,就不是城市了。”    
    又有许多乞丐进城讨饭。众人将这个情况报告首领。首领说:“花子进城讨饭,并不奇怪嘛,有饭就给点。”    
    后来,敌人从外面攻城,里面埋伏的生意人和花子纷纷抽出刀,杀起人来,苗人死了很多。“三福”来攻打时,是冬月三十日,苗族的节日,没有防备。尽管这样,苗兵很勇敢,还是把这一仗打赢了。    
    打退了敌人,大家把酒端出来,喝得醉倒一大片。只有一个人心眼多,他不敢喝醉酒,就砍来沙劳树,做成葫芦笙,一个人在城墙外的大浪场,边吹边跳,很是灵活。城外的敌人本来想趁苗人过三十晚上喝醉酒时再来攻打的,看见他跳得那样灵活有劲,都说:“打不起,打不起,一个人都是那么厉害,城里的人肯定更有准备。”    
    这样来了几次,都回去了,不敢攻打。最后一次,小伙子跳累也睡了,敌人来,没见这小伙子吹跳,往城门口一看,醉倒的一大片都是人,就趁势冲进城去,乱砍乱杀。有些人被吓醒,想逃出城去,城门已被堵上了。正着急,听见有人在外面唱芦笙调,告诉人们,城墙上有蓬大青藤,拉着青藤爬出来。里面的人听了赶忙寻到大青藤,这才跑出来一些,没被杀绝(从这以后,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调和跳芦笙舞,就成了一种规矩)。    
    苗王也逃出来了。但戴着王冠的苗王跑到哪里,哪里的追兵就越聚越多。王后为了让苗王逃脱,就把苗王的王冠拿来自己戴着,朝另一个方向逃走,吸引了追兵的注意,苗王才脱了身。从那以后,那王冠便可以让妇女戴了,以纪念为保王而献身的王后。据说,现在被称为“高孚”的帽子,就是王冠的样子,也是苗城的标志。在民间,要大女儿婚后生下第一个娃娃,才能回娘家来戴一次“高孚”,然后传给二女,再依样传下去,代代相传。    
    逃出来的人聚在山上,回头看过去的京城,十分伤心。后来,山上也躲不住了,就商量准备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