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皇尼古拉一世因克里木战争失败,绝望至极,于1855年2月服毒自杀。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战败迫使新沙皇进行改革。他看到农奴制遭到万民痛恨,已是非解决不可了。他认为,“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来解决好得多”。经过多年准备,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早晨,亚历山大二世到莫斯科中心跑马广场亲自向汇集在那里的人们宣读解放农奴的宣言并颁布了相关的法令。
第18节:强国之鉴(18)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2000多万农奴摆脱对地主的依附,获得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农民可以以自己的名字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可以自由迁徙、择业、婚配,可以缔结各种合同,进行诉讼。农民还分得一些土地,但比原来耕种的土地少,还要付出大量赎金。据统计,这场改革使每个地主农民平均获得34俄亩份地,约合37公顷。农民为此付出的赎金达867亿卢布,比实际价格高出323亿卢布。此外,农民还被组织进村社之中,多方面受到限制。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地主的剥削压迫,也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自由公民。
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9世纪60—70年代继续推行其他方面的改革。他颁布众多法令,宣布建立无等级的地方自治机构;推进教育改革,实行大学自治,允许私人创办小学;颁布新的司法章程,实行无等级审判,法官独立,审判公开;放松书报检查;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等。上述改革引进资产阶级原则,开始打破旧的封建法权思想,否定数百年来地主贵族独揽统治大权的局面。但它只涉及行政司法、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没有触及中央最高权力机构。
1861年改革沉重打击了封建经济基础,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最终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60—90年代,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由19亿普特提高到33亿普特,增加了74%;人均粮食产量由20普特升为25普特,增加了25%。工业中,雇佣劳动代替了农奴劳动,机器替代了手工劳动。新的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冶金工业基地原来一直是以农奴劳动为主的乌拉尔,那时以雇佣劳动力为主的、南方的顿巴斯超过了它。高加索成为世界知名的石油开采基地。莫斯科中央工业区则是全俄的制造业中心。
从19世纪50年代起,俄国通过侵略战争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但亚历山大二世没有继续对美洲的扩张,而是于1867年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在中亚,俄国于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征服,把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以及土库曼诸部落并入自己的版图。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虽然推动了俄国的发展,但同西欧的差距依然很大,更无法重温强国之梦。
19世纪90年代,财政大臣维特提出了加速俄国工业化的战略。他认为,“现代国家没有发达的本国工业,就不可能强盛”,就无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他制定了《1893年工商业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强国家干预,建立金本位制,保护关税,吸引外资,以促进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1890—1900年,俄国工业迅猛发展,生铁产量增加24倍,钢产量增加4倍多。铁路大规模兴建,1893—1900年共建筑了22万俄里铁路(1俄里等于1067公里),比此前20年建筑的总和还多。到1901年全俄共有铁路56万俄里。这其中,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有着巨大意义。
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起乌拉尔山以东的车里雅宾斯克,东至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311公里。这项工程于1891年开工。由于政府财政拮据,再加上统治集团内部对此意见不一,因此铁路的初期修建工程进展缓慢。1892年,维特出任财政大臣。他上书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阐述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意义。他说,大铁路不仅会使俄国有一个完整的铁路交通网,而且它也是一次“世界性的事件”。大铁路建成后,将使欧亚两洲的行程由35天缩短为18—20天。这样,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取代经由苏伊士运河的航路,成为欧洲通往中国的主要贸易通道。俄国既可由此获得巨大利润,又能增强与英国竞争的能力。维特认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将会“巩固”俄国与东方各国“友好的”政治关系,即为俄国向亚洲扩张提供便利条件。维特的上书正中沙皇的称霸意图,得到赞许。在沙皇的支持下,维特用发行铁路公债和举借外债等办法筹集资金近10亿卢布。征调50多万工人参与施工,还大量使用了各种犯人。最终于1905年建成这条使用1200万根枕木、100万吨铁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19节:强国之鉴(19)
经济的发展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使俄国向东方扩张的胃口越来越大。俄国于1896年同满清政府签订密约,取得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从满洲里经哈尔滨到海参崴)的权利。以后,又在中国修筑南满铁路,强行租借旅顺、大连。1902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主持御前会议,决定“满洲将来必须归并给俄国,至少要成为完全依附于俄国的属国”。俄国的扩张同日本发生了激烈冲突,远东形势日趋紧张。但尼古拉二世对此却漫不经心,认为主动权全在自己手中。他对德国皇帝说:“战争在1904年打不起来,因为俄国还没准备好”。
出乎俄国意料之外,日本于1904年2月对俄国不宣而战。两国交战一年零三个月,最后俄国败给了它看不起的东方国家。这次失败暴露了改革后俄国内部的严重问题。人们感到受了奇耻大辱,对沙皇政府更是感到不满和失望。俄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1905年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勉强保住皇帝宝座,被迫进行政治改革,允许政党合法存在,建立权力有限的代议机构——国家杜马。沙皇的无限权力开始受到限制。随后,大臣会议主席斯托雷平又主持经济改革,允许农民退出村社,扶植富裕农民发展,促进农村向资本主义方向转变。
新一轮的改革再次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从1910年起,俄国进入新的经济高涨时期。粮食产量不断提升,1913年达到8600万吨,出口1000多万吨。俄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工业增长更是迅速。1910—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长45%,年均增长11%。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机器生产和钢产量居第四位,煤产量居第五位。俄国继美国之后,成为传统的西欧列强以外的后起之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跃为世界第五工业大国,同欧美国家大体同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在政治经济方面仍明显落后于西方列强。俄国依然存在着沙皇专制制度,还是有名的民族监狱。经济中,封建农奴制残余广泛存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沙俄只能算是一个中等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俄国的煤钢产量和机器制造业的产值都不及美国或德国的1/10。沙俄自知国力尚不足以同欧美列强平起平坐,便用加强军事力量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大国地位,争夺更大的霸权。1860年它有正规军队86万人,到1913年就扩展到230万之众。
1914年,俄国率先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接下来的却是前线的溃败。俄国这只双头鹰,对东西两面都虎视眈眈。但在东方几年前已败给日本,如今又在西部丢失了加里西亚、波兰,以及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区。在后方,则是经济崩溃,饥荒逼近。人民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于1917年发动二月革命,只用几天的工夫就轻而易举地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沙皇政权。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成为民主国家。人们可以发表各种各样的政见,提出各种振兴国家的办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也做了一些民主改革,但控制不了局势,更无力解决人民迫切关心的和平、土地、面包问题。政局动荡不安。政府企图用战事的胜利来维护自己的统治。1917年7月1日,下令俄军发起进攻,结果冒险失败。十几天的战斗,俄军损失6万多人。人民在否定专制制度之后,很快就又对资产阶级政府失去信任。国家日益陷入混乱之中。昔日的辉煌不再,大国地位岌岌可危,显出泥足巨人的本相。
俄国在19世纪上半叶崛起为欧洲强国后,接连遭受三次重大战败,但这都没有摧垮俄国,反而引发了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显示了其对强国的顽强不屈的追求。从另一方面说,这一时期的改革和发展,虽为新的崛起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可是俄国到底走什么样的强国之路依然无法确定。坚决维护俄国传统的斯拉夫派和主张走西欧道路的西方派一直争论不休。俄国在摇摆中前进,但扩张野心不断膨胀,超出了实际国力,结果在同其他强国较量中屡战屡败。无论是沙皇政府还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无力扭转这一令人沮丧的困局。旧的强国之路已日暮途穷,走不下去了。
第20节:强国之鉴(20)
四、走上社会主义新路,再度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
1十月革命开辟了新的崛起之路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19世纪中开始传播到俄国。一些有志之士接受了这一革命学说,决心用社会主义拯救俄国。
在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中,最杰出的一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后来,他用西伯利亚一条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为自己取了化名——列宁。
列宁生于1870年4月22日。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从此,这位年仅17岁的青年就踏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列宁坚信沙皇统治必定垮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俄国的光明未来。他因从事革命活动,曾多次被逮捕。在狱中,一个警官问列宁,“年轻的小伙子,你为什么要造反呢?要知道,在你的面前是一堵墙!”列宁平静地说:“那只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会倒掉”。
列宁特别重视建党的工作。他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列宁:《怎么办?》,《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页。 列宁亲自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一个有着铁的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沙俄在对日战争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发动和领导了反对沙皇统治的1905年革命。可惜,未能取得成功。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完成了这项历史使命。
1917年4月16日晚,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在车站广场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最后高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万岁!”向全体俄国工农大众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前进方向。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人们十分关心战争问题,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列宁正是抓住这个问题开展革命工作。
布尔什维克党历来反对沙皇政府的强国政策,对沙俄的崛起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沙俄的发展是靠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获得的,沙俄的强大是靠加强军事力量和对外侵略扩张得到的。这种发展和强大,最终只会巩固反动的沙皇统治;而经济衰退和军事失败却会为革命、为俄国新的崛起提供机会。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口号。但是群众怀有爱国思想,难以接受这一口号。党尽管处于孤立和困难境地,仍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群众认为俄国已经是一个革命的国家,应保卫它。列宁认为,这种革命护国主义是革命发展的最大障碍。他没有随波逐流,看到精疲力竭的俄国已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英明地提出和平的口号。随后发生的事件证明了党的正确。临时政府发动军事进攻,带来的只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科尔尼洛夫掀起的军事叛乱,又进一步破坏了军队的秩序,瓦解了国家的武装力量。人民不再相信临时政府能拯救俄国。列宁及时提出接受平分土地的纲领,并号召农民立即行动起来夺取地主的土地,得到广大农民和穿着军装的农民——士兵的拥护。人民转而支持布尔什维克党,赞同走新的复兴之路。
1917年11月7日晚,彼得—保罗要塞的大炮开始向冬宫开火,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接着,革命的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从四面八方向冬宫发起冲锋。
冬宫是彼得一世在1711年下令修建的。1905年以前,是俄国皇帝的住所。沙皇专制被推翻后,成为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是一座闻名世界的美丽宫殿,它有1000多个华丽的房间,众多的艺术珍品。冬宫是皇权的象征,旧世界的代表。革命者很快就攻进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于1917年11月7日这一天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人们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一条新的强国道路。
苏维埃俄国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崛起的。首先,它要为自身的生存而战。国内外的地主资产阶级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联合一起进行反攻。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扬言要组织十四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用武力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布尔什维克党以其钢铁般的纪律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团结工农大众,浴血奋战三年,最终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也防止了国家的分裂,继续维持住辽阔国土的统一。
第21节:强国之鉴(21)
苏维埃政权站住脚跟后,面临如何使俄罗斯迅速崛起,使它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问题。由于苏俄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包围,再加上自身经济落后,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地摆在共产党人面前。
最初人们认为,通过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世界苏维埃联邦,就会走上强盛之路。并且相信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很快就会爆发,理想即将实现。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积极推动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结果没能成功。1920年夏,红军攻进波兰,再次燃起世界革命的希望。1920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主席台上挂着大幅地图,展现着红军进攻、革命向西扩展的大好形势。代表们热切盼望苏俄打向德国,点燃欧洲革命。但是红军在1920年8月受挫败退,世界革命的前景日趋渺茫,苏俄必须另寻强国之路。
布尔什维克党转而注意到自己国内实行的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有人把它翻译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是在国内战争全面爆发后,通过国家颁布各种法令来实施的。政府颁布了粮食征集制(有人把它翻译为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并组织征粮队下乡。通常征粮队由十多人组成,每名队员都带有武器,小队则配有机关枪。征粮队经常采用武力手段,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在城市,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统一集中管理。排斥市场贸易,对粮食和日用工业品实行配给制。实行劳动义务制,规定全国所有成年人都必须参加劳动。苏维埃采取这些政策,最初被认为是临时性的,是为了满足国内战争的需要,才采用军事强制手段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控制在国家手里的。后来认为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