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七二问:试言相似现为幻之理,及举相似如幻之例。
二七三问:宗喀巴大师说:「披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非如幻之理、此种境界,实无所难,其所难者、谓能了达遮一切法之自性成就,而又能决定安立无自性之补特伽罗作业受果等,毫无错乱之二事并立者是也。」试言其要。
二七四问: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此中无生亦无死,有情人命不可得,诸法如沫及芭蕉,亦如幻事与空电,等同水月及阳焰,无人从此世间没,而更往生余世间,然所造业终不失,黑白亦各熟其果。」应如何正解?
二七五问: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二七六问:于破除人法二我执之方便中,何放光破除人我,并以一异理据而为破除;次破除法我,以缘起理据而为破除?并试说缘起三理之要义。
二七七问:依生缘起,应成派与他宗共,所不同者为何?
二七八问: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
二七九问:能知诸法性空,又罢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何方生如是定解?
二八○问: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二八一问: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以前成立补特伽罗及有为无自性之理,而成立虚空、择灭、非择灭、真如等无为法无自性亦甚易?」
二八二问: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及自空他空,俗有真无,非有非无等,皆自命如中观应成派。彼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之见相合?
二八三问: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则六十正理论说:「若诸佛宣说唯涅盘真实,智者谁复执余法虚妄。」此说唯涅磐真实,余法不实,法界赞亦说:「凡是佛所宣说空义经,皆为灭除烦恼,非灭此法界(寂静安乐自性清净法界)」此说空无自性之经,是为灭除烦恼而说,非说无此本性清净法界,宁不相违耶?
二八四问: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则成断空。应说别有能所取空之智慧,乃是究竟空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
修观法门中建立世俗、胜义二谛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二八五问:分二谛之事,如集学论说:「所知亦为世俗、胜义二谛。」此以所知为所分之事也。然先德有多种说法,试举其说,是否合理?
二八六问:如何分别二谛之数?
二八七问:试分别二谛之义?
二八八问:(《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文殊院版原缺,望知者提供给我,以补上此处之遗漏。)
二八九问:应如何释世俗与谛字义?此中有何误解?应如何正释?
二九十问:应如何释世俗谛之体相?
二九一问:世俗谛之差别应如何了知?
二九二问:若则就世间知之前,应无正世俗,以正即非世俗,世俗即非正故。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二九三问:应如何释胜义与谛字义?
二九四问: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二九五问: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此听见之胜义,即一一法有二体性之胜义体性,亦即诸法自性本空之性净涅盘,如其所应离垢种时(垢谓烦恼、所知二障),亦即灭谛涅盘。」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二九六问: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以是当知,安立名言有时,虽不须以见真实理智成立,然须名言量与理智量不相达害。」应如何正解?
二九七问: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耶?
二九八问:自续派于蕴聚上寻觅立名之义,而后安立,自宗(应成派)不许彼义。试言其理?
二九九问: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缔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诤论义?
三○○问:释难中,关于胜意谛非一切种智所行境问题,有何断诤论义?
三○一问:释难中,关于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断除问题,有何断诤论义?及有无胜义?
三○二问:于此对于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三○三问: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义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真实义智,是否应理?
三○四问: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达。于此问题与佛智显现之理有何断诤论义?
三○五问:胜义谛差别应如何了知?针对过去藏中人士误解真胜义及随顺胜义,宗喀巴大师是如何正解?
三○六问:昔中观分二:一、理成如幻,二、极无所住二派。印度马鸣菩萨等分此,谓前即自续派,后即应成派,原无不合。而藏中人士以为许胜义谛现空双聚,为理成如幻派;唯于现境能灭戏论,即极无所住派,则为非理。试言其故。
三○七问:由于过去藏中人士误解自续派诸师论义,故所许非理。并误认空性有「非遮」之义,其根源皆由于不辩何为「成」、「遮」之义,特别是何为「无遮」、「非遮」之义。故应详「无遮」、「非遮」之义。
三○八问: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
三○九问:若问: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三一○问: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修观法门中正修观法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三一一问:修观法分三大科中,以上所作问答,皆属第一科修观资粮;第二科为正修观法,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三一二问:正修观法中,止修住所缘之法,其概要如何?
三一三问: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三一四问: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三一五问: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三一六问: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三一七问: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三一八问: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三一九问:应如何理解缘起性空之理?
三二○问: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三二一问: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
三二二问:抉择心法非自性成立之理,其概要为如何?
三二三问: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三二四问: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三二五问: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三二六问: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三二七问: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三二八问: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三二九问: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三三○问:云何不忆彼见(胜观),亦非胜观?
三三一问: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真实(胜观)?
三三二问:云何唯安住见,皆非胜观?
三三三问:应如何修,方是修胜观之法?
三三四问: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三三五问:有一类人士说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及其误点安在?
三三六问: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但考其修法总不出不分别一途。有说:名言有;胜义无,有说:名言由颠倒而有;又有说:非有非无者;有又自称为应成派全不立宗,故无过失可指者。其要点症结安在?
三三七问: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三三八问: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何正解?
三三九问: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修观法门中分三大科中第三科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科中所出问题如下:
三四○问: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三四一问:依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所示:云何为随顺胜观,及真实胜观?观轻安与止轻安之关系为如何?
三四二问: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三四三问: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三四四问: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如何?
学习第四章大乘密教无上瑜伽法门中所出少量问题如下:
三四五问:何以宗喀佛不于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中开演密乘,而别开密宗道次第?云何为合器与非器?
后十五问属于金刚乘教法,非受灌顶不能阅读,谨从略。
学习问答三百六十则学习明灯颂自释师佛密意庄严论一至四章中所出问题三百六十则答案如下:
优婆塞 绛巴妥默(汉名郭和卿)著述
【第一则】
问:速速成佛之义,应如何解释?
答:总说:如阿底侠尊者祈祷本尊度母,请开示迅速成佛之法时,圣救度母及佛菩萨等开示说:「善男子,若欲迅速成佛,当速发菩提心。」依不共教授说:「速速成佛之法,初速字指密法共通部分,次速字特指无上瑜伽法门。」这是说初速字义,惟愿不依三无数劫成佛,而依密法方便,一生得证圆满佛位;次一速字义,是说不但如此,且愿依于无上瑜伽方便,于此浊世,一生最短寿命中,得证圆满佛位。又依宗喀巴大师传派不共讲义说:「初速字义,是说一般无上瑜伽法;次速字义,是说依宗喀巴大师所传无上瑜伽不共教授。」具体说:初速字义,言修菩提道次第;次速字义,言依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所说教授——「上师瑜伽」为道之命脉,对于能怖、密集、胜乐为本尊,不离师佛本尊一体方便,自依师法门起,至得圆满双运身止之菩提道次第修习法中,上根三年,或七年,至愚十六人生亦当成佛。温萨巴依此方便,数年之间,即已成就。故应缘念此为成佛方便,速中之最速者,这也是温萨巴所许之最速法。
【第二则】
问:云何谓为完整无倒,全圆道体?
答:须大小兼备,显密圆融,互为助伴,而于整个成佛修行道次,毫无颠倒,次第不乱,成为一补特伽罗迅速成佛之教授。如是教授,唯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始具此相。洵非重大轻小,尚显谤密,独宗偏见,抱残守阙者,可同日而语也。
【第三则】
问:于时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答:应有所变通,如初有弥勒现观庄严论等著作,及龙树中观诸论之出现;中有解脱军般若光论、狮子贤现观庄严论释明显义论、月称入中论等释着之阐明,后复有阿底侠道炬论、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等,摄三藏完整教要于一论之著作,复现于世。以此例推,因时因人,而施教授。明灯颂及自释并此问答等著作,以及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之译出者,即本此意而作也。而今而后,为应时机,通权达变,当作论著,揣将层出不穷也。
【第四则】
问:原有阿底侠尊者菩提道炬论,此一教授,从仲敦巴以来,师师相承,无谬无余,传至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始依此论而造菩提道次第论。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
答:宗喀巴大师依道炬论而开演三士道,并加密宗二次第,及光明、幻化诸要义,于大小兼备之基,更增显密圆融之美,成为完整无缺,复便于一补特伽罗易知便修之成佛教授。为前此大德所未详细开演,故赞为空前,以此称新甘丹派。
【第五则】
问:师承有何关系?
答:通达师承,关系甚大!知此正法,从释迦世尊,直至现在传法之师,师师相承,中无间断,全圆正法,清净甘露,如瓶泻水,直注自心,能得加持。非法源不净,或有间缺者可比;更非获得一经半咒,盲修瞎念,以书为师,或自杜撰,仗倚世慧,望文生意者可比。纵使获得精详释着,依之学习,无师自通,但亦缺师加持,障难丛生,不得成就。
【第六则】
问:应如何分析菩提道次第之师承关键?
答:从印度方面师承分析,所有广行、深观、伟大行三派教授要诀,阿底侠尊者完全获得,因此阿底侠尊者的菩提道次第教授.称为「汇合三派法流教授」。阿底侠尊者到藏,广转显密法轮,由此传出的师承甚多,统称为「甘丹派传承」。而此中「语派」、「经派」等传承教授要诀,宗喀巴大师完全获得,从而开演菩提道次第,并增加密乘教授,而成为空前论著。如是法传,师师相承,直至恩师。我从恩师座前,获此全圆教授,当如何念恩,而生敬信,始得师承加被也。总之,应知从印度师承说,阿底侠尊者为开显道次第关键之大德,从西藏方面说,则以宗喀巴大师为主要关键。尤以通达师承,知重在念恩生敬也。
【第七则】
问:明灯颂及自释(简称)有何特点?
答:根据至尊文殊开示宗喀巴大师的修要秘诀——「于浊世中寿短的一生中,欲速速成佛,应以出离心、菩提心、清净正见三者为本,从依止善知识起,直至整个道体学行之间,彻底修悟共通道次第后,当求密乘三法」——的密意,而开演以「出离心」为纲的第一章下中两士道修心之次第;次以「菩提心」为纲,而开演第二章上士道修心之次第;次以「清净正见」为纲,而开演第三章止观修法;最后以「密乘」为纲,而开演第四章无上瑜伽(密乘三法属此)父母二续生圆二次第。摄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显密二大论著于此四章中;复与宗喀巴大师三士道次第,及修密程序,丝毫不差,此为第一特点。又根据师传直观教导修要纲领玛澈而造颂,依师传显密教授修法要诀,无谬无余,以作释论。以此师传教授,具体内容,俱备于颂及释论中,此为第二特点。复从依止师起,直至密乘双运位,所有师传教授,修法纲要,造作颂体,既具易于念诵修持之方便,且兼留有修时广略随力之余地(老弱者诵本颂略思释义而修,强者思释论广义而修),此为第三特点。
【第八则】
问:于菩提道次第道之数目及次第,应如何生起决定?
答:以三士道中,遍摄所有佛经所说一切显密要道,佛为一切有情故,所说出离三恶趣,获现上人天福报一切法,都摄于下士道法类中;佛所说究竟定善,具解脱生死,以及修断生死根的空性一切智两类中,凡说细分出离心,解脱生死的法类,都摄入中士道法类中;凡佛所说修二种菩提,圆满一切智法类,都摄入上士道法类中。以此任入显密两乘,其成就佛道之唯一门径,皆是「菩提心」。以下中两士共道属于上士道中,积福忏净支分,为修上士菩提心之加行引导。既如是何以不说由大乘道而引导,分为三者而说为三士道引导?此应知为摧伏未生起下中士粗细二分出离心,而妄称自己是上士,已发菩提心,这样的我慢;二为对于上中下三类士夫,都能作大